<p class="ql-block"> 为了深入理解和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精神,准确把握和领会新课标的内容和变化,2022年7月17日和18日,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关于数学新课标解读的线上研训,学习数学文化与方式变革。</p> <p class="ql-block"> 几位教师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从新课标的对比与变化、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借助于课例剖析讲解。</p><p class="ql-block"> 在此次新课标培训活动中,每位教师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会后积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实践打好了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 新学期伊始,我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 ,为切实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9月26日,每学期的公开教学如期进行。</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中,教师优雅大方的教态,饱满的情绪,让课堂极富感染力和吸引力。他们把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大胆创新,将全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活动中,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我们将镜头聚焦现场,一睹课堂精彩!</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魏君婧主任作课三年级上《毫米的认识》。新课标明确指出:三四年级的孩子,要求学生尝试从生活当中独立地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魏老师在导入部分,就从孩子身边的数学课本入手,让孩子根据已有的测量知识去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引发矛盾,激发孩子们急需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整个教学流程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可以感觉到魏老师在备课时下了一番工夫。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参与面广,活动量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课堂气氛融洽,学生联系生活,深化概念,过程不做作也体现了数学美、符号化,对于学生的后阶段的学习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张楠老师作课六年级上《倒数的认识》。新课标中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张老师在课的导入部分,由一些有趣的文字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倒数,从形象直观上感受颠倒位置,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为学生较好理解倒数的意义做了铺垫。课堂上张老师与学生一起剖析,<span style="font-size: 18px;">找到倒数的意义,</span>发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0和1的倒数问题,再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最后充分利用教材练习的同时,还适当地补充了练习的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练习中提高。比如设计的“每人出题同桌互说”,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也在课堂上用,做到真正掌握。</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孙海霞老师作课四年级上《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认识》。这三种线虽是教材中“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但对学生而言,这三种线既是比较抽血的图形,又是容易混淆的知识。《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应注重使学生通过空间观念、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这三种线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为,在授课时孙老师注重加强直观教学,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表象的形成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激发学生兴趣。本课孙老师还设计了“对比分析,深化新知”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这三者本质特征的理解,也清晰地感悟到“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孙洪颖老师作课五年级上《用数对表示具体位置》。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理解有序数对与对应点的关系,形成空间观念。孙老师首先从确定位置应用的复杂语言描述中,产生统一标准的需求,理解行和列的含义,初步感悟起点、方向、单位等要素。接着在探索数对的概念时,呈现情景图--方格图--坐标图的逐渐抽象过程,帮助学生把头脑中建立表象,把生活中对位置的认识与表述过渡到数学化上。最后孙老师介绍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对在生活中的价值,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研无止境。课后全体数学教师积极参与评课活动,深入探讨。首先是上课老师说课,接着大家从教学设计、本节课重难点突破、学生倾听习惯、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点评。</p> <p class="ql-block"> 之后,刘主任和魏主任对本次活动分别做出了总结。刘主任对四位老师讲课精彩之处进行肯定。魏主任指出教师在展示时能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学主线清晰、形式多样。肯定了所有老师的钻研精神,同时也指出作课教师展示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希望所有老师都能加以注意,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 手中有尺课标引,心中有度教研行。今后,英才发展部全体数学教师将继续深入学习,躬身实践,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