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效的课堂效果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提质减负的关键,我们要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探讨和教研活动中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努力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贯彻课堂变革理念,山河小学校组织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主要宗旨是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把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之中,体现新课标理念及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课堂上体现出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给学生空间和时间,体现生本教育,让生本教育落地生根,让课堂富有实效。因此教学校长张文彦组织全体数学老师参与到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中,并一起观摩了林喜华老师和郭子涵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堂课,林喜华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角、观察角的特点,比较角的大小,由感性到理性。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老师出示制作角的教具,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堂课,郭子涵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老师出示校园的照片,在熟悉的照片中寻找学过图形的存在,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巧妙地过渡到角的认识,围绕“生活中哪里存在角?”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交流发现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角的初步认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位老师都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他们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利用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巩固认识“角”的方法,也使孩子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比如在教室中寻找“角”的存在,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精彩的观摩活动让在场老师们收获满满,让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双减”之下如何向课堂要质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真正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课异构观摩课后由教学校长张文彦同志主持,带领教研室,教务处组织全体数学老师集体评课,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合给予了充分肯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课堂上呈现出的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等环节予以好评,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对于课堂上个别环节的设置,大家也提出了切磋性的意见,教研氛围热烈而浓厚,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校长及其他数学老师在评课过程中指出两位老师虽然上的同一个数学内容,但完全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林喜华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给学生充分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郭子涵老师还设置了有趣的动手操作环节,加深对“角”的认识。课堂有序,学生发言积极踊跃,教师鼓励性的语言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位老师敢于放手,学生有宽松的想象空间,还给学生充分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注重学生为本,集中讲解示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倡导合作学习。老师还会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描述,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认识“角”。老师能巧妙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情,及时解答学生疑问,课堂尽显童真童趣。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双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教研活动让大家在思考与收获中砥砺前行,推动“双减”理念进一步落地落实。</p> <p class="ql-block">编辑:闫 璐</p><p class="ql-block">一审:王慧杰</p><p class="ql-block">二审:张文彦</p><p class="ql-block">三审:李 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