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盘点余生

古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以来一直宅在单位,作息规律有点紊乱,常常凌晨醒来,便没了睡意。以前大约都是三、四点钟醒来,一边等待黎明,一边趁夜静写几首小诗发到朋友圈,以至于有文友惊诧,说我这段时间诗如泉涌。前天一点半便醒了,可能思考的多了一些,躺在床上用手机抠字,不知不觉抠出了一篇随笔来,作成美篇发表出去,居然还被平台加精了。大概夜里很适合写文章,很多人都喜欢在夜里写东西,李白写了一首《静夜思》流传了上千年。寂静的夜里,远离了白天的喧嚣浮躁,心静如水,没了杂音干扰,思路可以变得清晰,适合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今天又如约在一点半钟醒来,写点什么呢?忽然大脑里闪出一个题目:盘点余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咀嚼这个题目时,自己都有点诧异。盘点本是清点之意,如盘点货物。余生是未来的事情,一切尚未发生,还盘点个屁!要不说夜里写东西就是好,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时候,脑洞很容易打开。人生如一支燃烧的蜡烛,过去的是燃掉的部分,能盘点的是那一缕缕飘散的轻烟,而余生是剩下的那部分,虽然能燃出什么样的烟尘我不知道,唯一能盘点的是蜡烛还剩多长。世上的哲人不少,但能算出人生终点的人不多。我对于自己的生命也只是有一个大概的预期,这是综合家族前辈的寿命来推算的,因为遗传这东西你不信不行,这不是迷信,很多人在合上眼之前都觉得自己会永远活下去,他们不会去想哪里是终点站,虽然这只是自欺欺人,但好处是少了很多烦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也从不回避死亡这个问题。有生就有死,这没什么可怕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当永远不落的太阳陨落时,我便知道,这世上没有不死的人。永生是神话里的故事,也是人们美好的期望。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就没了踪迹,有些人说他没死成仙了,可谁见过这个仙呢?没见过怎么说他没死呢?按现在的做法,直接列入失踪人员名单即可。如今各种事故中失踪的人员不少,虽然不能“活见人,死见尸”,但大概率是死掉了,如果还活着,我想除非变成了傻子流浪他乡,无人知道他是谁,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即便如此,终要有百年之时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盘点余生并不是要每天算算自己还有多少天的活头,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就是要通过盘点余生来告诉自己,时不我待了,该干嘛干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娲造人也好,上帝造人也罢,每个人一出生都是有差异的。有的人生来就是勤奋的人,一生为自己的目标拼搏奋斗。有的人生来就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有的人乐观向上,有的人悲观厌世。在我的诗友圈子里,有的人写诗充满豪气,有的人写诗温婉幽怨,性格不同,诗风便不同,这也是一种因果关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俗话说“人过五十天过午。”恰好我也过了午,指针应该在两、三点钟那里了。古人很善于总结,比如历法、十二节气等,对人的一生也都分成了不同的阶段,分别进行了命名。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等等,仔细琢磨琢磨,那些命名真的很精准。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四十不惑和五十知天命这两个阶段。人在四十这个年纪,经过多年打拼后,事业上基本已成定局,或上或下或是停摆在原地,基本上一目了然了,因此少有困惑。到了五十以后,在职场规则里,大多数人上升的空间很少了,这个年龄基本是向退休过渡的时期,干劲不足是普遍现象,人的思想也随着身体机能在退化。当然,少数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不在此列,有异议的朋友也不必为此纠结,我只说普遍性的原理。五十岁以上的,人生基本都是过半的,在漫长的生活历练中,对世界、对事物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自己一生的命运也有了清醒的认知,因此是知天命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古人总结的这些东西检视自己的过往,感觉还是比较符合这些规律的。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所接触的很多人是另类的。不是他们逃脱了法则,而是他们的个性化东西在某个节点上有些游离而已。在职场上,有些人为了一官半职或个人利益,或明或暗使用一些不太阳光的做法去争取;在生活中,有些人逞强好胜,处处都想高人一等,凡事为我独尊。因为这些个性差异的碰撞摩擦,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矛盾。小时候看《三字经》,里面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后来有人提出了异议,于是有了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争论,至今也没有结果。我对这个话题也一直迷茫,觉得哪一个说法都有道理。人也是一种动物,即使高级也终是一种动物。所以用动物的生存法则去衡量人类也应该是符合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个道理孩子都懂。这个法则就是弱肉强食。纵观世界国际关系,强权政治、弱肉强食无处不在。我们的老祖宗曾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在国际上,中国一直遵守着祖训,用友善结交天下,最终被列强围追堵截,举步维艰。而今天中国的实力强大了,朋友才多了起来。因此,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在强权之下是没有多少作用的。在动物世界里,每一种动物的存在都不是一种罪恶,它们都有生存的权利。但每一种动物的生存往往要靠蚕食其他动物才能实现,这是一个往生不息的食物链,人类也只是这个食物链中的一环。因此,何为善?何为恶?我们餐桌上摆的鸡鸭鱼肉,哪一个不曾是鲜活的生命?所谓的善与恶,在不同的人群中有不同的标准,谁能说得清哪一种就是对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个孩子偷了超市里的食品被抓获,经调查才知孩子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病重卧床,家里一贫如洗,为了给妈妈弄点吃的,孩子无奈之下去超市偷东西犯了法,这故事让人很心酸。从法律上讲,孩子的行为是犯法的,应该是恶的行为。但他的出发点是为了病重的母亲,也是为了生存而不得已为之,这是人间至孝的行为,是大大的善,当善恶集于一身时,我们很难得出一个公正的结论来。在法不容情的社会里,在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让人同情的善良的罪犯被惩处,也会因他们的遭遇而扼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个矛盾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之道,很难评判谁好孰坏,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是一个心态平和之人,没有干预世界、扭转乾坤的雄心,也不想影响别人的人生轨迹。远大理想早已不属于我这个年龄,安然处世,满足于当下所得,少一些纷争和烦恼,感恩这段人生旅程,将是我留给余生的东西。我曾经独自一人拜访过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看着那些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此刻静静躺在我面前的那些墓穴之中,任落叶栖在身上,任风雨剥蚀碑铭,还有什么不是浮云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人喜欢探讨人生的意义,于我而言,人生没有意义,如果有,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但愿岁月静好,生命如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于2022年9月27日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