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戊戌叹悲歌,一缕清泉润今朝——记海港区高红初中历史名师工作室系列活动之四十七

王丽静

<p class="ql-block">  为了深入学习课程改革新理念,深入贯彻2022年义教版新课标要求,提升历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9月22日上午,第二届名师工作会联盟论坛活动的历史专场如期举行,我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海港区高红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红老师做关于《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策略的研究》的报告,我工作室成员、第七中学王丽静老师展示《戊戌变法》一课。由于疫情原因,这次活动形式为线上活动,但这丝毫没有阻止广大一线教师的学习热情。</p> <p class="ql-block">我工作室成员认真听课</p> <p class="ql-block">  王丽静老师带领师生梦回戊戌,《戊戌变法》一课教学立意新颖,逻辑清晰:以“应变扶危”为主线,以“变”为教学立意,采用了板块教学,设计了三大板块,第一幕:何种变局?(时代背景);第二幕:如何应变?(变法过程)第三幕:能否扶危?(变法之思)。将整个历史事件分割又丝毫不脱节,连接自然、紧凑。 </p> <p class="ql-block">  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王老师采用适当的学生自主活动和合作探究活动,实现了非常尴尬有效的师生互动,使课堂变得生动灵动、氛围融洽、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这堂课大胆尝试了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向教师们展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王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评价量规表,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应用,明确指出了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的内容及程度,给学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评价标准,使得学生们学有方向,学有抓手。</p> <p class="ql-block">  高红老师的《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专题讲座,宛如一缕潺潺的清泉,流淌进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心底。高老师从三个方面向大家进行了阐释:第一概念的阐释,第二实施路径,第三反思改进。阐述了新课标五个主要的变化和突破:指出课程改革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发展轨迹的变化,经历了由“不见人到见人”,由学科本位到学生本位的成熟的标准,高老师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五大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高老师指出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和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就要求教师要改变着眼点过小、过细的教学习惯,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和格局,打通知识之间、学段之间、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并用详实的例子解释说明了三个层次的大概念。实施大概念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发展历史思维,有助于缓解历史教学时间紧的压力,有利于打通学校教育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推动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的落地,有利于克服碎片化,浅表化、杂乱化的教学,推动知识本位到学生本位的转化。指导教师要结合教科书对学习专题的内容进行梳理,明确该专题所涉及的范围及重要史事;在此基础上,概括和确定该专题中的关键问题,并将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建立起联系,围绕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用多个具体的课例阐释了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p> <p class="ql-block">  高老师强调,衡量历史课成败的标准有两个:一种是考试的标准,一种是人文的标准。好的历史课是穿越时空的对话,是思维的火花的碰撞,是文明薪火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诚如高老师所言,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的追问教育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与策略。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教学表现。每位教师一定要有教研的意识,着力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不严谨、不精准之处,从中找出规律性的问题并加以克服,让教学尽可能地趋向完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活动,我工作室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工作室成员将在高老师的指引与带领下,继续对教学评一体化、对大单元教学进行不懈探索,真正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贯彻新课标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历史教研,我们永远在路上!</p>

教学

工作室

老师

教师

学生

高红

历史

活动

新课标

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