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鳌太行

豹子

鳌太穿越是我国六个最佳徒步线路之一.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其中鳌山位于陕西太白县,海拔3476米,是秦岭的第二高峰。太白山,位于陕西眉县,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秦岭的最高峰。鳌太穿越线路就是指由鳌山沿秦岭山脊徒步至太白山,这条线路被誉为“龙脊上的行走 “。 鳌太线路的强度、难度在成熟线路里都是排得上号的,从塘口到汤峪景区下水平行走距离在70多公里,累计爬升近5800多米。鳌太的难度在于变幻莫测的天气、众多的石海、陡峭的山脊、水源的缺乏、糟糕的路况及高海拔带来的高反等。鳌太每年死亡数在成熟线路里可以算是最高的。 从1992年第一次登太白,太白已经登了十几次。2007年元旦第一次登鳌山就折戟沉沙,自己右脚内外踝粉碎性骨折。医生说我以后不能像过去那样登山了,当年十一月再次登鳌山遇大雾,未见导航架。09年端午带朋友们三上鳌山,终于见到导航架,下山过2900营地见到处的垃圾,放言不再登鳌山。至于随后出现的鳌太穿越,无非就是鳌山和太白重复,我觉得那是脑袋让驴踢了的才会走。随着鳌太穿越在国内声名鹊起,我的脑袋终于也被驴踢了,也决定走次鳌太。本想按穿越鳌太的三个基本原则(基本在梁上、基本向东、基本在南坡)自己带队走鳌太,因各种因素没能成行。直到2012年,跟随老羊倌实现了鳌太穿越。穿越六天,阳光明媚,景色如画,只有第二天晚上扎营后下了一夜雨,第三天一大早雨过天晴。一路走的悠闲轻松,感觉鳌太没什么难的,玩过户外三千米以上的都可以轻松走下来。 2014年一起玩过多年的老友刘哥,就约我陪他一起走鳌太,因家里事情多,一直没能成行。今年终于有了时间,早早做好准备,等天气合适就出发。今年的天气异常,天气预报变化也较大,好不容易有六天天气差不多,赶紧出发。 鳌太一行四人,有92年和我一起登太白远征,再就是一起梅里转山的刘哥和李公子。7月19日下午四点,冒雨从西安出发,车刚上环山路,天已放晴,人品大爆发,欢歌笑语,直奔太白县。 晚上八点到达秦岭夏都太白县,本以为不是周末,应该没什么人,到了才发现酒店几乎都是满的。很多老人在这避暑,一住就是两个月。 太白县现在也打造一新,很适合避暑,夜景也很美。好在李公子父母在这避暑,帮着定了两间房。 明天就要上山了,六天没有大餐吃,今晚要好好吃吃…… (七月二十号)早起天气很好,凉爽而湿润,起床收拾,早餐后直奔塘口村。 到塘口村了,李公子又看了一下天气预报,发现后四天都有小雨,我们犹豫了,大家商量决定放弃此次穿越。在山边拍拍照,转转,上车准备去青峰寺看看时,我不甘心,又看了一下天气预报,居然又反转了,后面几天只预报有阵雨。大家商议:上!李公子三次太白均在雨中,连大爷海都没见过,浇怕了,他决定放弃。最后就剩我们三个,重新整理时,又来了两个,一个西安的,一个宝鸡的,同样的线路,路上又多了两个伴,还是挺高兴的。留个影,出发…… 塘口上鳌山起步就爬坡,因前两天雨大,上山的路很多都成了水道。今天是拔高最多的一天,要从1700米,拔到3200多米。由于早上犹豫,开始上山已经九点了,天上云很少,很晒,好在一路都在树林里攀登,倒也不觉的晒。 两点到达2900营地,喝奶茶,睡午觉。三点二十继续上,翻上梁,就可以看见麦秸岭了。 下午五点多到达盆景园营地,水源是积水,而且很少,不像下过雨的样子,难道山顶没下雨?安营扎寨,等待鳌山一天最美时刻的到来。 太阳缓缓落下,点燃了云霞,点燃了山峦,点燃了大地,也点燃了浪子的心…… 东边一轮明月悄悄升起,照亮了整个山脊…… (七月二十一日)旭日东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山口遇见的那两个小兄弟,没见上来,估计昨天住在2900营地了。 吃完早饭,收拾装备,清理垃圾,八点半开始新的征程。 今天海拔起伏不是很大,延着大梁走,天气很好,在花海中走走停停,拍拍照片。 鳌山导航架已经快塌完了,只剩几根朽木了。 中午一点多到药王殿,休息吃午餐。 这就是麦秸梁,也是今天的最后一登,路在南坡,坡很陡,路很险,人兽共走,走在上面让人提心吊胆。好不容易上到梁顶,因大雾找不到路,只好拿出导航走方向,很快就看见路迹。下了梁就是今天的营地~水窝源。下午四点到了营地,才发现上次来时奔流的水源没有了,小河沟都是干干的,感觉好久没下雨了。于是让他俩扎营,我去石海找水源,石海上可以听得到下面的流水声,但看不见水,顺着水声慢慢寻找,终于找到可以打到的水。有水一切都好办了,我在大石头上做了个标记,回去取水桶,他俩已经支好了帐篷。吃完晚餐,雾依旧没有退,四周笼罩在大雾之中,能见度只有十几米,估计今天不会有人再来了。刚钻进帐篷准备睡觉,听见了后面坡上有人说话。原来是山口遇到的那两个小伙赶过来了。在野外,见到同类分外亲,出帐迎接,告诉他们水源地,他俩也挨着我们的帐篷扎在了一起…… 夜里一点多开始下雨,雨很大,风也很大,还时不时的电闪雷鸣。我默默的数着闪电和雷声的时差,大约相差十秒,降雨云层很高,在离我们还有三千多米的高空,看来这雨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了了。很快就能听到小河道里哗哗的流水声,雨就这样淅淅沥沥下到了天亮。一夜的雨,让远征的帐篷进了水,睡袋湿了一半。后上来的小安主动请远征搬到他的帐篷去住,我对这小伙的好感倍增。早上出帐的远征,看见帐篷后面不远处有两只羚牛在吃草。天没有放晴的意思,雾依旧很大,雨下下停停,大家商量扎营不动,等待天气好转。我们出来带的5+1的干粮,正常穿行五天就可以到大爷海,大爷海有接待站。在等待天气时,就减少餐量,每早吃点麦片或芝麻糊,中午吃些花生米,晚上做点疙瘩汤就够了。大风大雨大雾就这样断断续续两天,我们在这也扎了两天。远征没带防水衣裤,只带了个雨披,在这风雨交加的天气,很快就会全身湿透。而且在这扎营的时候,带的所有衣服都穿上了,一旦衣服打湿,没有衣服换,在这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上,是很危险的。每天晚上到上午雨都在下,十二点以前拔营就可以在天黑前赶到下一个营地。下午还不太下雨,但雾依旧很大,偶尔还会露下蓝天。他们就利用这个空挡,周边转转,我几乎一直赖在帐篷里,减少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雨要是始终不停,我们的给养又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这里直接下桃川,半天也就出去了。七月二十三日下午四点多,后坡上传来了声音,又来了两队外地穿鳌太的,一队辽宁的三人,一队湖南的十三人,还有两个兴平的乡党。他们都是冒雨上山,雨中走了两天走到这,只剩走路了,什么都没看到。这么多人冒雨上山,似乎给了我们些鼓舞,我们也决定二十四日早上不下雨就出发,我们的食品再住下去,也只好桃川下了,这又是大家不甘心的。 早上天刚亮,天没有下雨,但雾特别大,能见度只有十米。我叫大家赶紧做饭,吃饭收拾出发。不到八点,整装出发,因雾太大,就打开导航走方向,直上飞机梁。刚过驴友遇难处,天就开始下雨,一路浇着我们行进。 在北坡横切,因下雨,路变得很湿滑,不少地段路很窄,很险,万一滑坠非死即伤,必须小心通过。 过了两点,雨才渐渐停下来,雾时浓时淡,周围的景象也时而展现。 今天营地在2800米,要从3400多下降到2800。随着海拔的降低,开始出现太白杉,杉树由低矮的像个盆景,慢慢变得高大,树丛间鲜花怒放。 2800营地是鳌太途中最好的营地,水源也很好,风景也很美。这个季节,草甸上开满鲜花,高一点是松杉林,再往上是石海,大有阿尔卑斯的感觉。可是大雾真容难以得见! 这是2012年在2800拍的。 又是一夜的风雨,好在天亮时雨停了,早餐,整装,出发。 起步就拔高,一路在松林中上行,整整用了两个小时,才上到大梁顶,这里电信有信号,按着给家里的交代,正常的话今天就应该到家了,可我们只走了全程的一半。赶紧给家里报个平安,家里人已处于着急中了。大家给家人朋友报完平安,继续前行,快到塔1时,休息午餐,刚午餐完,天下起大雨,大家利用大岩石原地避雨。避雨时,兴平驴友易水寒两人上来,唤到大石下避雨。十几分钟后,雨变小,继续前行,走到塔1下,易水寒准备带大家横切,雾这么大,横切没有方向,我建议按老路线翻塔,正在讨论时,狂风暴雨倾盆而下,风之急,雨之大,在我印象中绝无仅有。只几分种,我新买的防水衣裤就被打透。 赶紧退回塔1垭口紧急扎营,因风太大,帐篷费了好大劲,才勉强扎起,赶紧招呼全体人员钻进帐篷,这时远征已经冻的全身抖的像筛糠,宝鸡的小杨反应已迟钝。迅速把炉子点着取暖,我一点点清理帐篷里的积水,风大的仿佛随时都会把帐篷吹塌,只有用手顶住帐篷。我在帐篷里有些担心了,这暴风雨要是下一夜,我们带的气根本不够用,到时非冻死这不可。暴风雨就这样一直下着,我担心越来越加重,早上刚报完平安,没过两个小时,我们就被困在着风口的暴风雨中……我考虑不行雨稍小些就下撤到2800去,先把海拔降下去,再从2800撤到黄柏源……暴风雨就这样一个劲儿的下了两个多小时,雨停了,云开雾散,赶紧拔营赶路。 暴雨肆虐后的群山。 阳光穿透云层,远山出现佛光。接近八点才赶到西源营地…… 二十六日早,终于看到了太阳,可好景不长,刚踏上征程,就又开始下雨。今天就可以赶到大爷海了,不管那么多了,冒着雨攀登九层石海。翻上石海,雨没有停的意思,大家稍事休息,赶紧赶路。登上万仙阵后,雨越下越大,好在风不是很大,大家加快步伐冒雨赶往大爷海,路都成了河沟,到处都在淌水。新买的鞋已经灌满了雨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马不停蹄,人不停步于下午三点多,终于赶到大爷海接待站。 大爷海老板越来越黑,一个人住宿100,还了半天价,才让了10元,贵也得住,雨大的没法扎营,这雨一直下到下午六点多。 (二十七号)天全部放晴,原计划要从厚畛子下山,但因为昨天雨太大,南天门下面的五里坡,坡陡泥泞不好走,改走汤峪景区出山。步行到下板寺,坐景区车出山。景区那小伙子,就盯住我们几个背大包的了,除了正常的30元景区车费外,非让补60元的景区票,太白景区这也够差劲了!更谈不上人性化!我们这些登山人,只不过是遇险借路通过而已,景区没有我们可看的东西! 写在之后:我登山二十多年,遇雨天两天以上就没有过,这次一天一个新纪录!八天行程五天在大雨中!这次我是真的领教了鳌太的凶险,天气好,不需要什么专业装备,有过三千米以上徒步经验的都可以轻松完成。但遇到极端天气,没有好的装备,能活着出来就是万幸!我的防水衣裤和鞋加在一起还不到1000元,这种价格的装备,平时应付些小风雨还行,在这暴风雨中,它的防水功能就是零!帐篷也是一样,几百元的帐篷外面下大雨,里面就开始下毛毛雨了。切记:极端天气中好的装备是可以救人命的!注意:我们这次遇到的天气还不够极端! 另外呼吁所有驴友:爱护自然!爱护秦岭!带走个人垃圾!现在鳌太已成了一个大的垃圾场……我两次鳌太,垃圾全部带出! 感谢同行鳌太的新老朋友! 感谢帮助过我们所有朋友! 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