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饥似渴的读书年代

小旋风

说到读书,现在的小朋友是真的幸福,从入幼儿园起各种绘本、漫画、童话故事等儿童读物就应有尽有,上学后,书店里各种版本的经典著作、世界名著、百科全书等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无从选择。我女儿一放假,老师就布置了暑假里要阅读的书目,临近开学,老师又列出了一张新学期必读和选读的书单,提前让各位家长准备。回想我们小时候除了薄薄的课本,能阅读的课外读物少得可怜,那时候学校也根本没有布置阅读课外书一说。 小时候,我们看得最多的就是小人书。“小人书”又叫连环画、连环图,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它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也是那个年代我们最主要的精神食粮。 从幼儿园到小学几乎每个星期天,我外婆都会带我去逛街,我总是兴高采烈地跟随外婆走遍整个闹市区,因我特别喜欢看“小人书”,所以外婆带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原五一路靠近五一广场的新华书店。只要我提出买那本书,外婆一般都会满足我,像《水浒传》、《杨家将》等大部分都是外婆那时给我买的。 我家住在长沙市一中,爸妈都是一中的老师,他们在读书这一点上也从不吝啬,所以我们家的藏书相对来说也是算多的,我的小人书和其他少儿读物前后大概有两三百本之多,我爸还专门给我做了一个小书架放书用,当时许多一中子弟都到我家来找我借书看。我爸爸是美术老师,他曾经也画过几本连环画。 我爸爸画的部分连环画 除了自己买,在学校图书室及街道居委会图书室看小人书外,有时我们也去专门的图书摊子上花钱租书看,当时在南边清水塘路口的省配件公司(现已拆除)墙边、北边东风剧院(现在的芒果东风影视城)的旁边都有租书的图书摊子,在那里能看到很多书店买不到的港台出版的连环图,如《七剑下天山》、《狄青演义》、《云海玉弓缘》等。 有的1分钱可以看一本,有的要2、3分钱一本,最可气的是那老板会把厚点的书拆开,重新装订成两本,甚至三本,封面用牛皮纸包起来,用毛笔写上书名,这样可以多赚几倍的钱。但我们也有办法对付,我有时会叫上几个伙伴一起,开始每人拿一本看,看完也不还,等老板不注意我们就互相换着看,这样一分钱就能看几本。那时,每到星期天,我有时能在图书摊子上坐一上午或是一下午,直到把口袋看得空空如也。 我最喜欢看历史类题材的连环画,如《三国演义》、《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等等,而这类题材多是成套的,一套书少则十几本,多则几十本。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世纪50-60年代绘制的60余册连环画《三国演义》,这套连环画汇聚全国优秀绘画及文本作者达几十人之多,历时数载,全力组织,精心策划,共7000多幅画,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多的一套连环画作品,经过几十年的传播,这套《三国演义》不仅成为中国连环画的一张名片,也转换成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其影响之大,在连环画史上绝无仅有。 2001年,由北京中国书店海王村拍卖公司举办的大型连环画拍卖会上,全套第一版《三国演义》的成交价达到12000元,目前,这套《三国演义》已处于有价无市的行情。我们当时看的是1979年再版的压缩版本,有48本。 为了集齐这套书,我们也是费了很大的周折,因为那时候不像现在一出就是整套,而是不规则地分批出,有时候一周会有一两本,有时候个把月都没有新书到,书店进货数量也不固定,有时多,有时少,买的人又多,去晚了还买不到,有时候要排好长时间的队才能买到,真是吊足了我们的胃口。因此那时我们经常往五一路的新华书店跑,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都跑一趟。那时候长沙的书店还不多,除了五一路这个总店外,还有黄兴路靠近南门口有个新华书店,唐家巷有个长沙县新华书店,河西靠近湖大也有个书店,但这几个都太远不方便。 有时也有意外之喜,记得有一年过年的时候,我到我伯伯家去,在浏城桥附近的一个小百货商店里,竟然发现有《三国演义》买,而且有很多本新书,正好过年得了压岁钱,我一气买了7本新书,过足了瘾。 因为常跑书店,我们年级好多也喜欢买小人书的同学也就经常托我代买,代了几次后,我发现了一个商机,觉得不能白代,当时每本书的价格大概在一角多钱至二角多钱不等,于是我每本加价3分钱或5分钱,高的甚至加到一角钱,那时白糖冰棒是3分钱一根,绿豆冰棒是5分钱一根,雪糕是一角钱一根,心想跑一趟怎么也要混一根“白糖”或者“绿豆”吧!运气好还能混根“雪糕”,没想到生意出奇地好,我前前后后好像赚了十几块钱。 我同班有个叫吴尚立的同学,长得白白净净、细细筋筋的,他可能家境颇好,每次都要我帮他代买,而且对价格从不打“反口”,你说多少就是多少,我看他这样好说话,胆子也就大了,有次我将一本2角1分钱的书做5角1分钱卖给他,足足一本赚了3角钱,我以为他会还点价,没想到他二话不说眼睛都不眨地付了款,倒是让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除了看小人书,当然还能看到为数不多的少儿读物,我在清水塘小学读书时,我妈就帮我订过《中国少年报》、《故事会》,上中学后又订了《中国青年报》,还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刊物。《少年文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刊最早的儿童文学杂志,也是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原创儿童文学期刊,1977年才复刊。 另外,我还看过《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木偶奇遇记》以及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外国读物,国内的有《高玉宝》、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等。 我记得在读五年级的时候,清水塘小学搞过一次购书活动,我一次订购了几本,其中一本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给我印象最深,这是一部1978年出版的中篇科幻小说,描述了小记者小灵通漫游未来市的种种见闻和感受,展示了科学技术某些方面的发展远景,将科学知识的灌输有机地溶合在情节展开的进程之中,从而使许多通常难于理解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而且书中写到的如电视手表,太阳能灯、人造器官、机器人、人工降雨等如今都早已实现。 进入初中以后,小人书逐渐看得少了,开始迷上了小说。我自己真正拥有的第一本厚部头小说是《铁道游击队》,那是1978年我外婆到北京出差,她将我也带去了,我们住在外婆的同学朱安恕姥姥家,有一天朱姥姥带我去逛附近的新华书店时帮我买的,花了2块多钱。这本书我一直珍藏了很久,可惜后来搬家时弄没了。 那时我爸妈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管我,有一段时间我妈就把我带到学校图书室,让我在那里看书、自习。当时图书室好像基本不对学生开放,只对教职工开放,管理员袁老师是一位慈祥的老娭毑,她对我很宽容,任由我翻看。当时图书室规模还小,藏书不多,但还是被我翻到了几部好看的小说,男孩子喜欢看打仗的故事,所以我选择的都跟战争有关,如《林海雪原》、《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武陵山下》、《桥隆飚》等等。 前面3部我都已看过同名电影,比较熟悉。后面3部中《烈火金钢》给我印象最深,这是作家刘流以评书形式写成的章回题材小说,描写冀中人民的抗日斗争故事,展示了冀中军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从艰难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歌颂了英勇抗战的传奇式的英雄。我现在虽已不太记得具体情节了,但书中的几个经典人物还是记忆犹新。 特别是孤胆英雄八路军排长史更新,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还能孤身击杀6名日伪军,他在我眼里就如战神下凡;还有智勇双全的侦察员肖飞,夜闯桥头镇,搭救被捕的妇女,独自进城巧取贵重药物,智擒汉奸父子,在敌人的身边来去自如,踪影飘忽;还有反派人物凶残的日军“猪头小队长”等等。1990年拍摄了由申军谊、李强、葛优、宋春丽等主演的同名电影,2004年又拍了电视剧,但我觉得远没有小说精彩。 《武陵山下》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描写湘西剿匪的长篇小说,作者张行(不是后来的歌星张行),其中的插图由我省著名女画家郑小娟绘制,她曾在电影《周恩来》中扮演邓颖超。<br><br> 《桥隆飚》是著名作家曲波继《林海雪原》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生动地塑造了抗日草莽英雄桥隆飙这一艺术形象。 当时港台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也已开始流入进来,但没有关系还是很难看得到的,我对琼瑶、亦舒等的言情小说不太“感冒”,当时我只看过琼瑶的一部不太知名的作品——《船》,现在已完全不记得是什么内容了,到现在我好像也没有完整地看过她的一部作品,只是看过后来拍摄的电影与电视剧,如《几度夕阳红》、《一帘幽梦》、《庭院深深》等,后来播得最多的《还珠格格》我好像也没有看全过。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我当时看过的是《萍踪侠影》,金庸的我看的第一部就是《书剑恩仇录》,那还是读初一时不记得是谁借给我的了,只记得3天之内要还,我是晚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匆忙看完的。后来90年代,我妈为少儿社出版的金庸小说连环画写脚本,分配她写的正是《书剑恩仇录》,她不喜欢看武侠小说,硬是看不进去,只好要我顶替她试试,于是我有了一次将金庸著作改编成连环画脚本的经历,借此我又重新看了一遍。 八十年代初是中国期刊的黄金时期,各种文学刊物很多,如《收获》、《十月》、《人民文学》、《花城》、《芙蓉》、《小说月报》、《长江文艺》,还有《大众电影》、《读者文摘》等都大受欢迎。1981年7月,一本神奇的杂志创刊了,这就是广州推出的《武林》,谁也没想到,这本杂志竟然如此抢手,迅速在全国各地掀起一浪接一浪的武侠热潮。《武林》创刊号首印即达30万册,市场反映热烈得令人措手不及,《武林》第二期的印数即达到70万册。 《武林》之所以能一纸风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武林》以连载《射雕英雄传》的方式,第一次将金庸的作品引进到内地。这一下让我们这些刚刚接触金庸武侠世界的中学生是如痴如醉,每个月都眼巴巴地盼着新一期的《武林》能快点出刊,估摸着要出新刊的那几天,我们是天天都跑到八一桥头的小吴门邮局等。 可惜这个连载只连载到“江南七怪”大战“铜尸”、“铁尸”,梅超风被刺瞎双眼,郭靖刺死“铜尸”陈玄风就突然停止了,这下把我们都急得直骂娘。从这以后直至中学毕业我都没再看到过《射雕英雄传》,不知道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这些大佬还没出场,一直以为武功最高的就是打败“江南七怪”的“丘处机”了。 细伢子可能从小都有一个武侠梦,幻想着能练就一身绝世武功,可以飞檐走壁,快意恩仇。《武林》上有各种拳法和器械的详尽套路图,当时好多同学都认为只要按图索骥就能练成各式武功,于是掀起了一股练武的热潮。 我也不例外,照着图瞎比划了好一段时间,还和同班同学“三皮”(陈波)一起练过一阵子对练,而且在班上的活动中我们还表演过,虽然打得“奇臭无比”,但也赢得了一片稀稀拉拉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哄笑声。所以我们觉得不是练武的料,最终还是识趣地放弃了。不过我有两个武术动作还练得不错,一个“鲤鱼打挺”,一个“鹞子翻身”。 和《武林》同年创刊的还有一本杂志很有名,就是《今古传奇》,它由3名曲艺家借1.5万元创刊,到1986年,发行量高达278万册,创全国文学期刊发行量第一,被誉为通俗文学期刊的“航空母舰”。我是1982年升入高中后才看到这本杂志的,当时同学借给我的这一期正好在连载《玉娇龙》的上半部,后来我遍寻所有人都一直冒看到下半部。著名导演李安就是根据《玉娇龙》的故事拍摄了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卧虎藏龙》。 记得为了赶着还这本杂志,我就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在下面偷偷看,当时教我们语文的梁老师是一位老教师,她右手有残疾,但她用左手也能写出一手很漂亮的板书。我在下面一时看得入了迷,连她叫我起来回答问题都没有听见,这下把她惹恼了,于是就把我的杂志没收了,梁老师平时还是蛮宽容的,一般她没收了学生的课外书,过几天她都会又还给学生,但那次过了半个月她都没有还我,我去她办公室找了几次也没碰到她,同学又催得急,我只好“铤而走险”了。 当时教师办公室在走廊的尽头,门上的窗户一般是不插的,一推就能打开,我等到晚上没人了就爬门从窗户翻了进去,在梁老师的抽屉里找到了那本杂志,那里面还有没收的好几本别的杂志,事后我还紧张了好几天,但一直都风平浪静,估计梁老师没发觉也忘记了。 当时除了正规出版的图书外,社会上还流行一种手抄本小说。就是用手工抄写出来的原本的版本。文革时期,只有少量书籍允许出版,但有一批以侦破和反特故事为主的手抄本文学在地下流传。许多读者因传抄这些小说,而受到过批斗,乃至被以“流氓罪”劳动教养。其中流传最广的作品有:张扬的《第二次握手》、《绿色的尸体》、《梅花党》、《一双绣花鞋》(80年代末改编为电影《雾都茫茫》)、《少女之心》(《曼娜回忆录》)等。手抄本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它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四人帮”文化专制的一种叛逆行为。 我们年级当时也发生了一起所谓手抄本“少女之心”事件,其实事情很简单,就是另一个班的几杂鬼崽子不知从哪里搞到了几页手抄本《少女之心》在班上传看,不仅看,他们还嫌手抄本上的字难看,又分别自己抄写并改写,结果其中一个被同桌的女班干部发现给“点水”了。 70 年代,爱情是严重的“违禁品”,“性”则尤甚。在当时的手抄本中,《少女之心》是唯一直接描写性行为和性器官的,甚至被称之为“文革第一淫书”,那个年代就是一对情侣谈恋爱,如有接吻、拥抱等亲密动作,在公共场合都是流氓行为,严重违法。读《少女之心》更是冒险行为,若被抓住,要受严重处分。因此学校是如临大敌,首先将涉黄的那几个传看者一网打尽,然后成立了专案小组,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仔细的排查,看有没有看过手抄本的漏网之鱼。那几个“主犯”更是全都停课,天天到老师办公室写检讨,进行深刻反省。他们每天回去也少不了挨家里一顿“撩刷牙子炒肉”。不过最终学校还是网开一面,他们几个也就是记大过一次,没有遭受更严厉的处罚。 进入高中以后,我涉猎的书籍就更加广泛了,这时外婆家的书柜就是我阅读课外书的宝库,我外婆先后在省教育厅和省政协工作,那时几乎每个星期天我都会到外婆家,她的藏书比较多,而且多数是外国文学,像《斯巴达克斯》、《悲惨世界》、《一千零一夜》、《古希腊神话故事》、《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巴黎圣母院》等都是在那时读的,国内的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姚雪垠的《李自成》,当时还只能看得到1—3卷,4、5卷还没有出版。当然还重新读了原版的四大名著,而不是像以前只看小人书版的。四大名著中当时我最喜欢《水浒》,梁山108条好汉的绰号名字我都背得出。对于读课外书,外婆是从不阻拦我的,而且大多数书都是她推荐我读的。 高中毕业后读大学直至参加工作后,当然还读过不少书,像任光椿的《戊戌喋血记》、唐浩明的《曾国藩》、《杨度》、《张之洞》、易中天的《品三国》等等。我妈是个书虫,她退休后在当当网买了不少书,其中很多都是畅销书,我除了章诒和的《最后的贵族》、龙应台的《大江大海》等有限的几本,大都没看过。当然我自己也买过不少书,我还是偏爱历史方面的,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李开元的《秦迷》、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关河五十州的《一寸河山一寸血》、王晓磊的《六神磊磊读唐诗》等等。但感觉对书籍不像小时候那样如饥似渴了,有时候一本书看了差不多一个月还没有看完。是现在的书不好看了吗?可能是现在条件好了,差不多任何书都买得到,心境也变了,反而不像文化饥渴的年代那样爱书了,不过阅读的习惯我还是保持不变的。<br><br>

连环画

小人书

外婆

当时

手抄本

分钱

武林

我们

老师

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