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庐山第四天(9月1日),今天导游安排了二处需耗体能重量级的庐山著名景点:三叠泉和五老峰。庐山所有公交车的椅背套上都印着“不到三叠泉,不算到庐山”字样,对这次游庐山,我期待的就是去三叠泉了,因为,1984年游庐山时留下的遗憾就是没去三叠泉。上午,坐公交车来到了三叠泉景区门口。</p> <p class="ql-block"> 三叠泉山峰高峻,峡谷幽深。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褶皱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摩擦而形成“冰阶”崖面。森林覆盖率达89.9%。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瀑布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三叠泉总落差155米,各级有异趣,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p> <p class="ql-block"> 三叠泉缆车站。诗仙号缆车。往返车费80元/人。</p> <p class="ql-block"> 三叠泉缆车形似机场接驳车。车厢很大,可载客75人,全程用时4分40秒 ,行驶1492米,上下落差约160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安全运行记录,点赞。</p> <p class="ql-block">出得车站,前方横书一行字幕:余程三分之一,上下台阶2600级。</p> <p class="ql-block">开始出发了,先下1300级。</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了,若上行走不动🉑租轿。</p> <p class="ql-block">山崖口</p> <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虽膝关节有点疼,有平整的石阶和扶手相助,还是下山容易,至少不喘大气,待会上山就要考验自己心脏❤了。</p> <p class="ql-block">稍时休息就到底了。</p> <p class="ql-block">观泉平台。</p> <p class="ql-block">三叠泉+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仰头只可见二叠泉,最高一泉隐在雾气中。好的相机应该拍的到的。</p> <p class="ql-block"> 同学胡赛珠看似瘦弱 其耐力强大,看她步态多轻盈、优美。她先生徐老师不到1/3路程就选择不走了,不过,我们这年龄就应该量力而行,风景区山山水水到处是景,景就在各人眼前。她先生还关照胡赛珠说:累了就坐轿返回,温暖❤。</p> <p class="ql-block"> 同团驴友的好水平好相机录的,图像就是清晰,也使我们欣赏到了三叠泉的真貌。谢谢驴友,借用了。</p> <p class="ql-block">我录的视频,水平有限。</p> <p class="ql-block"> 隐瘾约约🉑见三叠泉。这张照片是请同团旅友怕的。</p> <p class="ql-block">下面二张请游人小伙拍的。</p> <p class="ql-block"> 辛苦了1300级台阶,只🉐多多留影来体现。</p> <p class="ql-block"> 下面就 不去了,自我感觉已经不错了,还要留余力上1300级台级呢。哈哈!</p> <p class="ql-block">上山了</p> <p class="ql-block"> 轿夫休息站,可喝水亦可换轿夫。阶梯上大概20--30级台阶就有一个小平台,亦可让抬轿夫停靠休息,蛮人性化的。</p> <p class="ql-block"> 坐轿收费是有标准的,起始点到终点1200元,半途可论价,大概男女也有别吧。。</p> <p class="ql-block">胡赛珠不容易,好榜样!</p> <p class="ql-block">加油,前方就到站了。</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冲刺。</p> <p class="ql-block">“太白号”缆车进站了。</p> <p class="ql-block"> 登上缆车准备反程了。站着有利位置可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各地的旅游基础实施越来越好了,方便我们老年人旅游。想起1984年登庐山时,留下的遗憾就是没到三叠泉,当时年轻气盛,本安排游览的,已经去过三叠泉的游客们都劝我们放弃此行,因为我们带了俩小孩(亮亮10岁、春春7岁),小表妹也只有16岁,他们断定我们会很吃力的,和大姐权衡再三就放弃了。这次三叠泉之行 ,缆车已经减少了2/3的路程,其实还不止,还要算上牯岭镇到景区大门口的路,当初都是靠两腿走的,而且从镇上到各景点的路基本上是碎石路,就是车开过会扬尘的路。故这次行程体会下来,想想当初听好人言还是明智之举。当初游客奉劝时还说过,留的遗憾在,是下次再游庐山的动力。38年后我算是弥补了遗憾。这次我们同游的17人大概也有半数没走2600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两车交叉轨道,缆车徐徐而上。</p> <p class="ql-block"> 想想缆车带来上下山的方便,这都是建设者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胡赛珠和徐老师直接回宾馆休息了,我俩随团队又来到了五老峰进山门口。又一处强体力的登临,我也有些犹豫,38年前在日烈下登临五老峰精疲力尽之感好像犹在,而且雾比上午还浓,知道上山还是什么都看不到,但也许是不服老,想挑战自己耐力;也许是真想领略雾蒙中的五老峰,弟媳也随我,于是又向前了。</p><p class="ql-block"> 五老峰景区门口前的卧石上,刻有唐代大诗人李白诗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山门上方“五老峰”三个大字 ,两侧石柱上的对联是:“峰从天外立,人向画中行”,均为已故的原景德镇陶瓷学院书画家、美术系教授胡献雅先生于1985年题写。</p> <p class="ql-block"> 五老峰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它根连鄱阳湖,峰尖触天,主峰海拔1436米。虽高度略低于大汉阳峰,但其雄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峰石亭</p> <p class="ql-block">五老峰第一峰。</p> <p class="ql-block"> 天然而成的石坡峰,是五老峰特色。浓雾罩着,远处和山下什么都见不了,无奈。</p> <p class="ql-block"> 其实五座山峰像什么,游人都可展开自己的想像。李白当年就把五老峰想象成“金芙蓉”。若在晨曦中,从正面看五老峰,则峰峦似染金叠翠,白云盘旋其上,就像一朵硕大的芙蓉花,加上蓝天相衬,所以李白有“青天削出金芙蓉”的形象写照。</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一峰,近二峰时弟媳不想走了,于是自行先下山。</p> <p class="ql-block"> 像鳄鱼🐊嘴,又像蹬着的蛤蟆巨石,也算是五老峰的怪石之一。往上就是二峰了,一人攀登了数十石阶,朦胧中见一亭,二峰亭名“待晴亭”,但今天是肯定晴不了天了。五老峰的五个峰顶都是被垭口所断的大小石块组成,与一峰所见相似。1984年那次大小九人都攀上了四峰,回首望五峰。这次导游也安排行至四峰回程,估计今雾重,我们团是没人能上四峰的了,且上午已消耗太多的体力了。我也想奔三峰就回程了,结果不到二峰半就打道回府了,也算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了。</p> <p class="ql-block"> 在二峰附近,有个五老洞。巨石上镌刻着“五老洞”三个大字。下面的石壁上还刻有“万古云霄”、“壮观”及“足蔽风雨”等字样;还有长篇大文。</p> <p class="ql-block">往三峰的道。</p> <p class="ql-block"> 反向深处有指示牌,标示:庐山迎客松。听到有人,我也走近去,碰见旅友潘书记夫妇。也就对着“迎客松”照了一张留念。知道庐山真正挺拔、优雅的迎客松在三峰,但满山的松树只要张开“臂膀”都可认着迎客松,欢迎来之全国各地的游客。这棵迎客松藏在山凹里。</p> <p class="ql-block"> 回到五老洞洞口,请潘书记的先生帮忙留个影,三人准备下山了,却又遇上陆美珍团长他们6-7人上来了。然后他们就在五老洞附近继续游览,我就和陆美珍团长较熟,其他人不太熟,于是和他们打个招呼就先行下山去了。</p> <p class="ql-block"> 雾还是那么浓密,头发都有点湿了。看到路边树枝上都有水珠了,也别有韵味,亮晶晶的,也算是雾中特有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回到山门大堂,弟媳在堂内等着。上山时堂内人多拥挤,没有拍好墙上李白、苏轼两首诗,现正好补上。</p> <p class="ql-block"> 李白诗云: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p> <p class="ql-block"> 苏轼诗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 惟 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p> <p class="ql-block">小趣文:由苏东坡的庐山诗引出大文豪与庐山的情结小故事,在百度上看后觉得蛮有趣又有知识性 ,摘录如下(稍加整理2022.9.25):</p><p class="ql-block"> 庐山自古是风景名胜,苏东坡在庐山共写下的5首古诗,其中第4首毁人清誉,第5首千古留名。根据《苏东坡集》中的《记游庐山》一文,我们可以看到苏东坡第一次来到庐山,发现庐山风景优美,美景目不暇接,于是苏东坡决定不写诗,只欣赏美景。因为他怕写诗费脑子而忽略了看美景啊!但是山里面那些和尚和游客看到苏东坡来了,纷纷大喊:“哎呀,苏子瞻来了!大文豪来了!”苏东坡心里觉得既然大家都那么期待自己,还是写首诗吧。于是苏东坡就写下了第1首庐山诗,《初入庐山三首其一》:“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大家都熟知或背过苏东坡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而这首庐山诗里同样出现了“芒鞋竹杖”的意象,体现了苏东坡那种逍遥人生、探寻美景的态度。“自挂百钱游”,用了《晋书·阮修传》的典故:“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这是苏东坡用来形容自己不与俗人往来,悠然自得之意。“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故侯,是指秦末汉初的召平,他原本是秦朝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他隐居长安城东,种瓜为业。苏东坡这里形容自己是“故侯”,是因为他曾经是朝官,却被贬官,几乎成为平民,所以以此自嘲。这首诗其实可以看成是苏东坡的“自恋”之诗,也是对苏东坡自身的一种安慰:“就算我贬官了,事业不成功了,但是我的名声传遍天下,就算是山中的人,也人人都知道我苏东坡啊!人生无憾了啊!”写完这首诗后没多久,苏东坡忽然想到这种自夸的口吻实在不太好,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骄傲,不应该写自己而应该写庐山。于是苏东坡又写下了第2首古诗,《初入庐山三首其二》:“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偃蹇,是傲然耸立的意思。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我和青山没有昔日的缘分,那么眼前的青山一定会冷傲拒人,不会像现在那样亲近。虽然我和庐山是第一次见面,但其实我们以前就是故人,就是好朋友啦。这首诗把庐山拟人化了,写出了庐山对苏东坡的那种亲近感。其实这是苏东坡把自己的情感赋予了庐山,反而凸显了苏东坡对于庐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苏东坡又写了第3首古诗,《初入庐山三首其三》:“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这首诗和前一首意思有点接近,还是在说苏东坡对庐山心仪已久,早就通过神游物外的方式认识了庐山,早就在梦里和庐山见面定交。而如今亲眼看到了庐山,真是分外惊喜。“真个” 两字,口语化的表达,将苏东坡的惊喜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但同样在这一天,有人给苏东坡看了一本叫《庐山记》的文章。苏东坡发现里面提到了李白和徐凝写的庐山诗,于是心有感触,写下了第4首古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 惟 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这一首诗可以说毁人清誉,瞬间把唐代一个有名的诗人的名声给毁了。徐凝在后世的名声有点寥落,这其中与苏东坡也有一定的关系呢。这里要引伸展开一下。苏东坡提到的李白庐山诗,乃是大名鼎鼎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徐凝也写了《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应该说,徐凝的诗自然比不上李白李谪仙的形象生动。李白这一首《望庐山瀑布》没有用什么技巧,仿佛只是白描,只是嘴边说说的话,但那种夸张的口吻却完全从心里面流出,让人觉得很有共鸣,自然比徐凝这种满篇修饰的诗歌好很多。但如果说徐凝的诗是“恶诗”,真的有点冤枉徐凝了。至少在形象上来说,这首诗描写了瀑布的动态美,描写了瀑布的声音与颜色,可以说是出色的。特别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这两句,写庐山瀑布也是生动明白,画面感十足。之所以苏东坡对徐凝评价不高,可能在于李白的诗是大写意,而徐凝的诗是小格局。从自身文学审美来说,苏东坡更偏向于李白,于是便不自觉贬低了徐凝。最后是苏东坡写的第5首庐山诗,堪称千古绝唱,千古流传。《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自己评价这首庐山诗:“仆庐山诗尽于此矣。”意思是“这首诗是我庐山诗的巅峰之作,已经把我所有对庐山的感悟都融汇其中了。”(完)</p><p class="ql-block"> 摘录自百度~~真游泳的猫2019-12-15 12:05 文化领域创作者</p><p class="ql-block"> * * * * * *</p> <p class="ql-block"> 我俩由五老峰自行回到牯岭镇,晚饭时间还早,就镇上兜兜。现在的牯岭镇与38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焕然一新。街道变成大马路,路边粗大梧桐树枝繁叶茂🐴路成荫。马路两旁一边是两个宽敞的广场,左广场上塑立一座硕大的镇标~~牯岭牛;右广场上竖立“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等石标。广场前方围栏外是一望无际的山峦云☁彩,下方则一片新建别墅、楼宇,满眼绿树红瓦。马路另一边是一排连着的商铺,有3、4层的,也有5、6层的,店面都亮丽整洁,霓虹灯闪烁。</p> <p class="ql-block">绿树红瓦,无限风光。</p> <p class="ql-block">左广场座标--牯岭牛。</p> <p class="ql-block"> 右广场上石标:庐山、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左广场俯瞰景。</p> <p class="ql-block">右广场俯瞰景。</p> <p class="ql-block">漂亮、整洁的🐴路。</p> <p class="ql-block"> 新华书店。见到新华书店我忍不住上前咨询:问服务生,你们书店搬迁过吗?答曰:从50年代起一直在这里。哇!30多年来一直记挂的新华书店还在原址。我说:上世纪80年代来庐山就借宿在你们新华书店招待所。服务生回说:啊,真好,现在招待所还在,我们主要接待系统同行。道谢出了门来。店貌全变样了,书展整齐,店堂敞亮;记得当时店铺后的招待所园子里,灯光黯淡,阴凉潮湿,后山体墙上滴水不断,连住了三晚,记忆摸不掉,尽管时代在发展。</p> <p class="ql-block">街面商铺</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就住在这栋楼里--温馨99商务宾馆。离新华书店就十来家门面。</p> <p class="ql-block">庐山第四天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