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自然为伍,纵情十里丹霞画廊

楚冠天下(媒叔)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节前最后一个周末,搜寻了多条精美的驴线都因疫情的羁绊而放弃,苦思冥想大半天,脑细胞凋亡了一大片,才决定去武义大红岩,于是就设计了一条七公里左右的驴行线路,在朋友圈里发出“英雄帖”,寻找一起“执杖走天涯”的驴友,结果不出意料,我和铁杆兄弟踏雪无痕踏上了南去大红岩的驴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235国道拐进刘马线东望,在丽日的映衬下赭红色的巨幅岩幔就像逡游在绿水青山间的一头鲸鱼,山脚茂密的修竹在秋风的蛊惑下迎风摇曳,恰似巨鲸推开的层层绿波,如此唯美的动漫景色诱使我俩驻车观望,这就是“十里画廊”刘秀垄风景区的鲸鱼岩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国道边的垄口进去一公里左右有个刘秀村,我把这里选为今天驴行的起点,因此,不得不提及一个历史大人物——东汉光武帝刘秀,西汉末年皇族内亲王莽篡位,刘秀举兵讨伐,兵败被追逃至此,躲于垄中峭壁上的岩洞内,逃过一劫,后重振帝业,建立东汉,于是,这个山垄就叫刘秀垄,垄里的村庄叫刘秀村。刘秀村往北,在整齐碧绿的茶园间穿过一个垭口,就到了大红岩景区,景区里最醒目的就是这个号称“天下第一赤壁”的巨幅丹霞岩幔,它的高度三百余米,长度六百五十米,宛若一幅巨无霸的壁画,是华厦最大的丹霞赤壁。穿过竹林走近岩幔,岩壁皱褶自上而下就像欲掀开的罗帐,因此,当地百姓形象地称它为“布帐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沿游步道拾阶而上,左侧岩壁里有一刘仙殿,相传是辅佐朱元璋开创明朝的刘基曾逗留于此洞,故名之。一路往上到达景观台,朗朗晴天,景区风光尽收眼底。紧接着就是丹霞画廊,一个个自然风化的岩洞,形成一条岩腹内的长廊,人在洞中走,景在洞外移,无限风光犹如画屏。</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过丹霞画廊,游步道狭窄陡峭,举头仰望,云端有一长亭,上书“天门”,登上天门时近正午,我们在天门长亭的石桌上搭锅造饭。吃饱喝足,起步翻过青松岭,岭顶有个洞,洞口用铁栅栏封住,据景区介绍,这个就是“清风洞”,洞深一公里左右,与下面的双岩洞上洞相通。清风洞过去要钻过一个三通的洞,按形状命名叫“牛鼻洞”,这也是丹霞地貌的奇景之一。</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大红岩景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秀峰连绵,奇岩怪石遍布,特别是丹霞洞穴犹为丰富,层层叠叠,千奇百怪,分布着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形态各异的洞穴,山中洞穴之多,形状之奇,堪称丹霞洞穴的奇观。牛鼻洞前游步道左折缓慢下行,到达双岩洞,双岩洞分上洞下洞,上洞是双岩禅寺。沿途有数不完的洞穴,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悟空洞,岩壁上还有可探头的小洞,游人从洞中探出头来,酷似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猴子,悟空洞因此而得名。悟空洞隔壁就是读书洞,据说刘秀避难时曾在这里读过经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出读书洞,到迎驾台,旁边就是天堂岭,天堂岭的石阶和天门的石阶遥相呼应,一北一南陡峭无比。天堂岭下来北望,在山崖边看到一块摇摇欲坠的巨石,称之为神仙石,有人叫它皇帝帽,神仙石的对面就是景区大门了,出景区左折,有一水库,水库边上矗立着一座耸天岩峰,酷似为大红岩点赞的大拇哥,被人们形象地叫做拇指岩。我俩为追求完美,哪里有风景就往哪里走,本该不出景区往回走的预定路线,为了拇指岩美景,不管不顾走出景区直奔拇指岩,在拇指岩和景区之间的山坳里走上了返回刘秀垄景区的野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路上与荆棘竹丫刺搏斗,回到刘秀村附近,本该结束的驴行被沿途丹霞地貌的奇峰异景深深地吸引,我俩没有回到车旁,而是继续循景穿越在竹林里,向垄中的金交椅岩幔进发,登上金交椅岩腹的山洞回望大红岩方向,远近参差不齐的山峰和近前的丹霞赤壁,在西斜的阳光照耀下,雄浑里浸润着妩媚,如此妖娆的景色只能在电影里见到。回头过文叔亭,来到洞府中的千年古寺惠力寺,眺望远方,对面圆润的山峰异峰突起,旁边陪衬着一个独立小山峰,在蓝天白云下显现出浑厚向上蓄势待发之势,这景色真的是无以言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惠力寺下绝壁千仞,岩壁上的驴途不知所踪,原来岩腹内还掩藏一个一百多米的通天洞,里面一片漆黑,是通往清风寨聚仙洞的必由之路。出通天洞右上的山顶有个胡公殿,香火寥寥。下行往左到清风寨的聚仙洞,聚仙洞的峭壁下是聚仙湖。下行往右是情人谷,直通聚仙湖,湖下乃清风寨。此清风寨不是《水浒传》里的清风寨,历史上曾是反清复明“天地会”的大本营,清风寨景区是今日环线的最后一个景点,我们撤出清风寨走了好一阵才回到235国道,再从鲸鱼岩前返回起点刘秀村。</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预定七公里的驴线,被美景所累,居然走了十八公里,虽然走的脚板底生疼,但景色迷人,回到车旁游兴有余,浑然不觉驴途的劳累,好驴线值得再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