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上一次讲了孔子庙堂碑的一些背景材料,那么今天讲一讲虞世南。</p><p><br></p><p>我们说书为心画,或者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性情风骨,能够从他的字反映出来,倒过来也是如此。所以要学习某个人的字,我们应该去了解一下这个人。</p><p><br></p><p>虞世南的生平,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大致上来说,他前半生过得没那么顺遂,他的后半辈子实际上是过的很不错的。</p><p><br></p><p>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另外一个,虞世南是被过继到他叔父的名下的,因为他叔父没有子嗣,这个名义上的父亲,后边也是在他稍长大以后,在战乱中被俘羁押了很久,所以他这一段挺不顺的。</p><p><br></p><p>但是再怎么不顺,虞氏也算是个大族,所以他的教育不曾受影响,他当时拜顾野王为师去学习,还跟从智永学习书法。说他不顺,得看是跟谁比。</p><p>隋灭了陈以后,虞世南两兄弟---一提到虞世南,多半也要提到他哥虞世基---两兄弟原来在陈朝就已经出仕了,陈朝给灭了以后,两兄弟就北上去做了隋朝的官。当时的人都拿他们两个比作的“二陆”, 西晋陆机陆云这两兄弟。这是很高的赞誉了。</p><p><br></p><p>在隋朝虞世南是秘书郎,秘书监里的一个职位,秘书监事实上是算是国家图书馆。位于皇宫的这种北的北面,所以叫做北堂。他平时没什么事干,就在这个国家图书馆里边,看书啊,抄抄写写啊,记录啊。然后就编了一部叫做北堂书钞的书,是唐朝的四大类书之一,是现存的最早的一部个人编的类书。唐朝四大类书,另外一部也很有名:艺文类聚,欧阳询主持修编的,是现存的最早的官方修编的类书。</p><p><br></p><p>另外还有两本,一本那个初学记,是唐玄宗的时候,给诸王子作文用的,有些类似学习卡片,把一些名词解释啊,典故啊,它的来历是怎么样的,解释怎么样的,用法是怎么样的啊,给那些王子们写文章的时候查资料用,所以叫初学记。</p><p><br></p><p>最后一本也很有意思:白氏六帖,白居易编的,白居易编的这个东西的时候弄了几千个陶罐呢,把它分成了好多层,反正就分类吧,他的学生就寻章摘句,然后分门别类放到陶罐里边,然后把它汇总起来编成书。它实际上跟《初学记》也差不多。但是它的功能性就更强一点,做给科考查资料用的,唐朝科考有六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还有明算。这部书把各科的资料各放到一卷里。因为科考试卷叫“帖”, 所以分为“帖一”到“帖六”,叫做《白氏六帖》。</p><p><br></p><p>这种编书,你只要有时间,有这个闲心,当然有一定条件的,你有够那么多书而且你还得懂一点,你博闻强记一些。。。差不多也能编。所以说编出这么一部书来,学问有多大我觉得好像还反映不出来,但是至少说明一件事---这个人有闲工夫。而且主要是有闲心,才能做这种事。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可以对比虞世基,实际上他哥是很受皇帝看重的。虞世基权势最盛的时候,是所谓的选曹七贵之一,负责给隋炀帝选官,而且七贵里最后的决定权在他手上,所以当时他凭了这个,能敛很多很多财。虞世基这样的权势,而且这两兄弟感情是非常好的,如果说虞世南他想的话,跟他哥说一句,要升个什么官,他哥是能够给他安排的。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虞世南有静气,在他年轻的时候,最意气风发,最朝气蓬勃的时候就有静气。这是他本性里的东西。</p><p><br></p><p>然后隋炀帝下江都,带着浩浩荡荡一大帮人去的,虞世南,虞世基,然后欧阳询应该也在内。然后叛乱发生,弑君,要杀虞世基的时候,虞世南想替他哥去死,但是叛军没成全他。两兄弟从此就天人永隔了,然后这些叛军呢,就裹挟着所有的朝臣就立了杨广的侄子当皇帝,想回关西,半路上被窦建德打败了,所有的人和物都成了窦建德的战利品。</p><p><br></p><p>这时候虞世南欧阳询他们,没办法,你给抓起来,让你做官就你做官,让你坐牢你就坐牢,没得选了,所以就都在窦建德那里做了官。后来李世民打败窦建德,所有从江都去的又能熬到那个时候的,就变成了唐的臣子。虞世南就进了李世民天策上将府,先是记事参军之类的官,后来是十八学士之一。玄武门事变后,虞世南就升任了太子中舍人。李世民当了皇帝,虞世南升为著作郎,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孔子庙堂之碑,一开头就是“太子中舍人行著作郎”,之后虞世南还成了弘文馆学士。</p><p><br></p><p>可以说虞世南仕途的巅峰是在他人生的后半阶段。唐太宗很看重虞世南,给了很多很高的赞誉,不过他只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文学侍从之臣,不参与什么政务那种的,只是皇帝的一个私人助理。唐太宗跟他亲近,一个方面因为书法,唐太宗喜欢书法,跟他聊书法;第二个是跟他聊诗,虞世南有诗名,最著名的一句“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其他的诗也写的很好的,只不过流传不广不多。唐太宗曾经写了一些诗给虞世南看,虞世南说你这种所谓制式诗,写起来没什么意思啊。唐太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愿意跟他谈诗。所以大体上面来说,虞世南跟唐太宗有很好的关系,但是的的确确不是政坛上的明星了。</p><p><br></p><p>虞世男是81岁的时候去世的,唐太宗放他致仕回家好像不到一年吧,就病重去世了,他最后的爵位是到了永兴县公,我们知道欧阳询是渤海子。虞世男的爵位比欧阳询高了整整两级,说明唐太宗对他的这种喜爱啊。</p><p><br></p><p>所以纵观虞世南的一生可以看到,这个人首先就是有静气,不去争,不去抢。从年轻的时候到他最后被皇帝信重的时候,都没有说对名利有什么渴求。然后年轻的时候很勤奋的去学习,可能主要是喜欢,所以很博学。也很有才华,有艺术天赋。然后很正直。然后有德行,所谓的德行,就是在礼法上面一直是无可挑剔的,以前说的德行,跟现在说的德行---普世价值道德观,不一定是同一回事。古人称赞一个人有德行,更多是说他一举一动都符合礼教都无可挑剔。</p><p><br></p><p>这些性情风骨层面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孔子庙堂碑里边依稀的都能够感觉出来,历代对这个碑的评价,公认说“笔法圆劲秀润,平直端庄,笔势舒展,用笔含蓄朴素,气息宁静浑穆,一派平和中正气象”。</p><p><br></p><p>所以一翻开来,扑面而来就是一个宁静浑穆中正平和,这么一种很明显的气息,这就是跟他这个人的这个静气的本性对应上了。然后呢,他的用笔含蓄朴素,这是他不争,他也不故作高傲高洁,他整个人都踏实质朴。然后他的笔势舒展,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想舒展就能够舒展,它不是一味大开大合那种舒展,而是很舒缓的很自信的一种舒展,一个博学之士,有很强烈的自信,他的一举一动能够很自如,所谓的天真,才能有这种天真的姿态。</p><p><br></p><p>今天说了这么长,实际上就是想说虞世南的字,跟虞世南这个人,是很能够对应很吻合的。所以我们想要去学习这个碑,我们先去了解虞世南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p><p><br></p><p>本来还想用欧体和虞字对比一下,然后也从欧阳询的人生轨迹跟虞世南的对比一下,也是很吻和很有意思。但今天时间差不多了,下回有时间的话再说吧。</p><p><br></p><p>然后作业,这个星期的作业,示范的这个十个字,大家要重新再写。要求认认真真写,把虞世南的味道写出来,尽量去做好这个事情,大家重新写的这十个字我会拿来讲评。</p><p><br></p><p>然后我们还要新临50个字,从“若乃知几其神”这一行开始,临到“委裘垂拱之风”, 一共五行。所以这个周末的作业就是这50个字,加上刚才说的十个字重写,然后下个星期一一起交,交的时候把这个这新的50个字里边有哪些是疑难的,把它标出来。</p><p><br></p><p>重新写的这十个字呢,我会拿来点评。</p><p><br></p><p>今天我就讲到这里,啰啰嗦嗦,语无伦次,不过无所谓,那些东西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去查,不感兴趣的话,就当听听故事。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