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一次拓展学习活动札记</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6年10月三军在陕甘宁地区顺利会师,完成了战略大转移,是人类革命史上的一次壮举!</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胜利前夕,毛泽东激情挥毫创作了一首七言律诗《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红军长征艰难而伟大的历程,赞颂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p><p class="ql-block"> 本周,我教学了这首满怀激情、气势宏大的词。课堂中,我们师生通过朗读、还原典型画面、补充历史资料、对比阅读等方法体悟长征精神。对于这首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作品,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同学们来说,还是有一段历史距离的。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如何更深入、更清楚的了解这一段历史,体会伟大的长征精神,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方法。于是课后,我布置了一道“用你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再次走进《七律•长征》这首词,重走长征路!”从作业反馈结果来看,真是百花齐放春满园呀!</p><p class="ql-block"> 有感情的朗读诗词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使学受到感情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是沟通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感情交通的通道。在这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之间,或慷慨激昂、或深惋悲叹,或难掩喜悦、或乐观自信。孩子们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加上个性化的创作,这样个性化的朗读,让孩子们和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情不自禁!</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新生,但优秀的诵读能力很快便让我在人群中发现了你!)👍👍👍</p> <p class="ql-block">(全能型选手,面面出色!)👍👍👍</p> <p class="ql-block">(有一个闪光点,就足以让你在人群中光芒万丈!)👍👍👍</p> <p class="ql-block">(声情并茂,满满的画面感!)👍👍👍</p> <p class="ql-block">(班里的领头羊,哪里都有你出色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你不是最会学习的人,但你是最有感情的朗读者!)👍👍👍</p> <p class="ql-block">(我的小助理,也是竭尽所能成为榜样力量!)👍👍👍</p> <p class="ql-block">(哎哟,还不错哦,我看好你!)👍👍👍</p> <p class="ql-block"> 长征长,长征难!长征到底有多长?长征到底有多难?诗人以红军所翻越的五岭、乌蒙山、岷山作为“千山”的代表,以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作为“万水”的代表,将长征这一宏大的历史事件巧妙的融合在这56个字的诗词中,而这56字之外还有多少壮举?还有多少悲歌?这些都需要我们查找资料,走进历史,探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去了解。于是,一个个英雄人物、一场场激烈的战斗、一串串长征足迹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一声声诵读、一次次探寻,最后都化作一个个字符。所有的情感都在这一片片蘸满墨香的文字间记载、流传!</p> <p class="ql-block"> (虽然写的不是很好,但比平时还是要好很多,毕竟这里的每一个字都倾注了我对红军长征的崇高敬意!)</p> <p class="ql-block"> 几千年前孔子就告诉过我们:因材施教。今天的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已,而是要通过恰当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知道他们能干什么?擅长干什么?并且努力将之做到最好!这样,我们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会少一些不得已而为之,少一些迷茫无措,多一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气与自信!虽然他们很平凡,但都是限量版。尊重个体差异,探寻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让百花齐放,迎来春色满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