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领导殷殷嘱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稻花香里说丰年!”在这个满是收获的季节里,在这个令人神往的时节里,我们中阳县迎来了第二次“名师活动室”线下活动。本期活动,县局领导同样高度重视。活动伊始,中阳教育科技局李永生局长亲临现场参加活动并予以指导,与专家切磋培训学习方式,展望培训学习成果。领导的殷殷嘱托,专家的铮铮规划,化作了学员们的跃跃欲试、盈盈期许!随后,张学伟名师工作室为期两天的线下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span></p> 展示,我们倾尽全力 <p class="ql-block"> 刘艳玲老师的童话故事教学课充满童趣。课上,老师运用孩子们熟悉的微信表情帮助孩子感受各种动物的心情,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重复出现的句式,发现童话体裁的语言规律。图片式思维导图板书更是一目了然地呈现了课文层次和故事情节,播放视频助力学生想象拓展故事,情境氛围浓郁。</p><p class="ql-block"> 刘瑞红老师的寓言故事教学采用“读——评——演”的课堂结构流畅地穿起了整个课堂教学,细腻地抓住狐狸的几次表现体会狐狸的聪明、狡猾。最后链接小古文《狐假虎威》,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以及课文的文化背景。</p><p class="ql-block"> 武彩霞老师的红色经典课文教学整体采用任务驱动策略,围绕课后习题,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小资料和各种图片、文字情境,拉近孩子与红色经典课文的距离,整堂课思路清晰,线条明晰,一个点,一条线,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进阶式的语文实践活动,真学习,真做事,真收获!</p> <p class="ql-block"> 陈玉梅老师的策略教学课以“听”激情,以“读”促悟,以“思”促学,以“讲”内化,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想象,在听、读、品、猜的学习中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受到不同角色的精神品质,并领悟一些人生道理。</p><p class="ql-block"> 任鸿霞老师的说明文教学立足于走进语言,关注语言的表达。抓住重点段落,利用表格以及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造纸的历史。通过对动词的辨析和感悟,体会古人坚持的精神和创造的智慧,这正是语言最有魅力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刘艳红老师的散文课充分关注单元语文要素,借助本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语句,体验《天窗》中描述的“想象的快乐”,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联结生活经历、真正地体会作者表达的童年时孩子们对自由的向往,对于童年生活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雷彦珍老师的神话故事教学从探寻神话源头到由“创造”切入故事,通过朗读、想象、描述、质疑、仿写等方式感受故事的神奇,从内容到语言形式,更深入地感受了神话故事的永久魅力,也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刘永琴老师的略读课以学生为主体,搭建了一个个学生展示的平台,整堂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获得体验和成长,音乐和视频的渲染更生动了课堂氛围,升华了课文学习。</p> <p class="ql-block"> 武小艳老师执教的民间故事依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海力布“三劝乡亲”的不同语言、情绪的变化,感受海力布的品质,为落实本单元“创造性复述故事”的语文要素做足准备。</p><p class="ql-block"> 王建华老师的小说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简短富有画面感的文字,想象,体会语言的特色和妙处。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p><p class="ql-block"> 范翠花老师的散文教学课引导学生由文中的句子“想开去”,在品析、朗读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了解“丁香结”的本义和象征意义,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感受作者豁达、积极、从容的人生态度。</p> 提升,我们如饥似渴 <p class="ql-block"> 模拟授课时,各位学员全心倾听,积极思考,认真记录。模拟授课结束后,工作室所有学员“自以为是”地就自己捕捉到的各节课的“精华”之处、“可取”之点或“疑惑”之问加以交流、切磋,以为学到了不同文体的不同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 岂料,专家老师张学伟一句“你们怎么上课都一个套路啊?”把我们打回现实,如梦初醒!哈哈,怎么回事啊?继续……</p> 示范,专家尽显风采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执教的《牛和鹅》,关注文本表达,融合情理元素,注重课堂习得,抓住文段中的复现词语,运用想象策略引导孩子进入读书情境,体会内容,练习表达,真正践行着识字、学词、说话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宗旨。在指导批注方法时,张老师引导孩子们以文本为依托,在“一圈二写三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真正做语文的事,践行着“教学生做事”的语文之本。</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总能神奇地找准教学点,《四季之美》的教学中,通过对比阅读、抓关键词等方法引导孩子们总结出本课文字的语言特点,并能链接学生生活,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两节课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张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充盈的教学智慧,真是收获满满,欣喜在胸!</p> 引领,专家不遗余力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的学员讨论交流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张学伟老师针对每节课都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和耐心的指导。他要求老师要有题材意识,不要一味抓句析词,适合读的就让学生读,适合讲的就让学生讲,适合演的就让学生演,适合抓语言的就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特点语言规律并适时加以练笔,适合搞实践活动的就把课做成课程。更指出老师要转变思想,从“教学生做题”转变为“教学生做事”,在语文课上力求体现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树立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张老师在接连两节示范课引领后,紧接着为我们做了“好课.好人”专题讲座,紧紧围绕“好课”的标准,结合课例,教育老师们要有“语文的眼光”,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来上好语文课,用教材教表达,着眼于表达,把文字还原于生活,把文字和画面联系起来。还教给老师们语文活动的基本形式,教会老师们在语用备课前先要找准定位,并且传授了语用课堂备课的五种方法……</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诸多教学理念和教学根本思想让所有学员茅塞顿开、如获至宝,虽然我们不能一时内化,但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求得发展!</p> 未来,我们永在路上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县局领导的重视关注下,在县教研室、进修校的大力指导下,在专家老师的倾情引领下,我们工作室成员愿凝神聚力,奋力前行,努力实践,勇敢闯出一片中阳教育新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