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忆是一本深刻的笔记,承载着人一生的喜怒哀乐,谈吐间倾诉着岁月的蹉跎,散去的是青春朝气,时间消逝,当暮然回首,却仿佛如在昨天,记忆里还是那么深刻犹新。</p> <p class="ql-block">记得到江苏省艺术体操队当领队时,才28岁。有过专业运动员的经历、有过当技巧队副领队的经历、又刚从体育学院毕业,但仍然诚惶诚恐,毕竟是到一个刚经历过大地震的地方(原领队和主教练闹矛盾双双离队),又是自己独立挑担子,难免有点力不从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江苏艺术体操第二批运动员,第一批都是从体操转项的,这批运动员,因为表演过“小蜜蜂”的节目,所以五台山的职工喜欢称她们为小蜜蜂。</p> <p class="ql-block">那是1984年底,江苏省队正经历历史的低谷,教练员、运动员都是全新的班底,在85年的全国比赛中,一项前三名都未进入。</p><p class="ql-block"> 好在教练员年轻有为事业心极强,运动员都是初生牛犊肯练经练,经过三到四年的爬坡,在89年,集体全能项目获得全国冠军,并整建制代表中国参加在前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世界锦标赛,并获得第四名。</p> <p class="ql-block">我到艺术体操队后,除了抓了手上这批年轻队伍,又在储备后备人才方面做了考虑。原先因闹矛盾离开队伍的老教练谢老师,离开省队后,到省体校重新招了一批小苗子,尽管当时看条件不是最好,但是在她精心打磨下,也是有点模样,于是我力排众议,将这批队伍连同教练一起调回来,作为省队的二线队伍。</p> <p class="ql-block">86年从省体校把这批“小小蜜蜂”调过来。这是他们最稚嫩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稚嫩的王岫云</p> <p class="ql-block">1987年六届全运会在深圳比赛场外</p> <p class="ql-block">87年全运会与队员教练</p> <p class="ql-block">87年全运会与教练</p> <p class="ql-block">87年全运会比赛结束与省体育局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88年在北京集训与队员在长城游览</p> <p class="ql-block">游览长城,我的女儿也一块参加</p> <p class="ql-block">我及女儿与苏联专家</p> <p class="ql-block">1988年第一次出访香港</p> <p class="ql-block">88年在香港</p> <p class="ql-block">队伍在高峰期,期待着原定在1991年举办的第七届全运会上获得惊喜,然而国家体委考虑奥运的战略定位,好让运动员有更充裕的精力完成奥运任务。将全运会调整到奥运会之后一年举行,比赛推迟到1993年。</p><p class="ql-block"> 我们准备的这批队员,在91年时,平均年龄在20岁,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是18—20岁,可推迟两年对于我们绝对是噩耗。</p> <p class="ql-block">“小小蜜蜂”与保加利亚艺术体操专家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艺体队的教练们最大优点就是脚踏实地肯吃苦肯拼搏,最大缺点就是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那个,而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已。所以经常会为一分钟的训练场地(当时场地紧张,要按时间表训练)、一件体操服、一件器材、甚至录音机的音量大小等小事闹得很不愉快。</p> <p class="ql-block">王岫云在88年法国爱松杯的比赛中</p> <p class="ql-block">在法国加来与当地俱乐部友好交流的谢老师、明洁、郑霓。</p> <p class="ql-block">“小小蜜蜂”到来后缺训练场地,更缺比赛机会,场地可以弥补,在一线队伍轮空时,起早带晚的训练,而比赛机会就不好办了。按照当时国家体委体操司的竞赛规程,个人项目可报4人参加,而集体全能只能一个队伍参加,当时个人项目已经开设成年组和少年组,而集体项目只有成年组。</p> <p class="ql-block">当得知四年一度的届运会,从91年更改到93年,项目确定设置两项——集体全能与个人全能时,我就根据队伍的实际状况,把老队员因为年龄增加、发育加快走下坡路、而无法坚持到93年的情况,考虑在预案中。但当时由于艺术体操在我国刚开展不久,对运动员训练的高峰期能维持多长,尚无更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不敢提出废老顶新的方案,只能暗中谋划。</p><p class="ql-block"> 谋划之一:研究国际艺术体操规则,根据艺体五项器械----绳、圈、球、棒、带在集体项目中使用的规律,预测91—92年会使用彩带,90年时成年集体项目使用的是圈与球。所以与教练商量,从89年冬天起,我们二线队伍就以带操为主,并编排带操的成套动作,一则是避免队内矛盾,二则是早两年起打磨届运会项目。而个人项目,我们也早就准备了后备苗子,好在当时全国比赛已经设置了少年组,且个人全能项目列入了89年的二青会,所以二线个人项目训练目标比较明确,比赛机会也很充分。</p><p class="ql-block"> 谋划之二:创造比赛机会,让二线集体队伍训练有目标有追求。</p> <p class="ql-block">自己家训练什么内容什么器械都可以掌控,但是创造比赛机会,真是件难事。在九十年代那个经济不发达的时期,自己想办个国际邀请赛非常不易。主要困难一是经费,这是最大难题;二是办国际性比赛的申办,需要国家体委和省体育局的批准;三是能否邀请到合适的外国队伍,尚无把握;四是要设置这个少年集体项目——六人带操的可行性,尚无定论。</p> <p class="ql-block">与体育中心张主任,国际裁判邝丽、北体教练王秀荣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90年南京国际邀请赛结束后,与日本女子体育大学教授——石琦溯子(左二)及江苏队的教练领导</p> <p class="ql-block">1990年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国锦标赛</p> <p class="ql-block">应了那句“预则立”的老话,在我们所在单位五台山体育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在省体育局相关部门的协助下。1990年国际艺术体操南京邀请赛于6月1日在五台山体育馆成功举行。</p><p class="ql-block"> 比赛邀请到前苏联队、德国队、日本队及江苏队、中国队四个国家、五只支队伍参加,尤其是老朋友--日本女子体育大学的石琦朔子教练,率领了三十多人的队伍前来参赛,还带来了少年集体的六人带操的队伍,来支持我们,更为惊喜的是,带来了一个大大的利好消息,同年8月,将在东京的四大洲艺术体操锦标赛上,首次设立少年组集体六人带操。我们的宝押对了!!</p> <p class="ql-block">90年南京国际邀请赛结束后,与日本队、前苏联队、德国队一块到扬州、江都、镇江表演。</p> <p class="ql-block">90年举办了南京国际艺术体操邀请赛,与前苏联队在宴会上</p> <p class="ql-block">想去日本参赛,还面临一堆难题,首先是经费,其次是说服国家体委体操司给我们报名参赛的资格。四大洲艺术体操锦标赛,是体操司的计划内项目,也就是有经费预算的。但是体操司组队参赛,预算的参赛经费为成年组个人全能、集体全能、少年组个人全能。独独没有少年组集体(那时国内无此项比赛,除了江苏,没有队伍在练此项)。</p><p class="ql-block">在各方不懈努力之下,我们终于成行,并获得了四大洲艺术体操锦标赛的少年组集体项目第二名,同时被国家体委选派去的我们二线个人运动员王岫云也获得少年组个人全能的冠军。我也有幸第一次带队参加国际比赛。</p> <p class="ql-block">90年四大洲艺术体操锦标赛在日本东京举行,集体全能的小小蜜蜂们,第一次登上正式的国际比赛舞台。</p> <p class="ql-block">王岫云在90年的四大洲比赛中</p> <p class="ql-block">王岫云捧得四大洲少年组冠军奖杯</p> <p class="ql-block">与谢老师及个人运动员李莉</p> <p class="ql-block">在四大洲比赛场外</p> <p class="ql-block">江苏队三人与中国代表团团长刘屯(右二)合影</p> <p class="ql-block">小小蜜蜂们在四大洲比赛中与外国运动员友好交流</p> <p class="ql-block">与中国队教练一起</p> <p class="ql-block">王岫云捧杯</p> <p class="ql-block">四大洲比赛结束后,我们结识了一批国际友人,这是台湾的队员在我们这里训练,并一同出游。</p> <p class="ql-block">1992年,在届运会的前一年,二线队伍本着鸭子浮水暗使劲的原则,默默的苦练拼命练。</p><p class="ql-block"> 其中集体项目在南京由谢老师带队训练。而个人项目的出类拔萃人才王岫云,再放在我们手上,无论是训练还是编排,亦或是队内竞争,都有点力不从心了。</p><p class="ql-block"> 在对教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反复沟通后,终于说服教练谢老师,准备将王岫云送到北京体院目前最高水平的教练王秀荣处。</p> <p class="ql-block">王岫云在93年</p> <p class="ql-block">当时王秀荣正在从河北队调往北京体院,手上高水平运动员有郭莎莎、白梅、章雪颖、刘宇等4-5人,对于一个个人项目教练来说,是饱和状态,况且在当时,王岫云在其中也就是3-4名的水平,湖南的郭莎莎,是超一流选手,在1992年5月第八届四大洲艺术体操锦标赛中她一人独得个人全能、绳操、球操、棒操的四枚金牌。在世锦赛上进入前十,这个成绩是中国队之最。其他人几名运动员的座次要看比赛发挥。但不管怎么说,如在北京王秀荣教练手下训练比在江苏训练更有利。</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时我与训练科领导彭老师,连夜赶往北京,去做王秀荣教练的工作,硬座到的北京,下了火车直奔体院,到了才知王教练回石家庄办理调动手续并搬家到北京,估计一两日回不来。于是我一人又立即奔到火车站冲到石家庄,见到了王教练。王教练被我这不屈不饶的精神所感动,答应收下王岫云了。</p> <p class="ql-block">1992年的全国冠军赛,于六月在济南举行,我们一线集体项目在张教练的带领下,前往参赛,个人的一线二线队伍都参赛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湖南队集体项目全面崛起,以左小青(后来成为知名演员)为代表的队伍年轻漂亮有朝气有技术,一看就全面超过我们的队伍了,我们的黄金一代,也到了晚期了。比赛前,张教练心急气盛,一下阑尾炎发作,必须手术。因平时教练间互不相容,所以队伍的比赛交给其他人,也不合适,我只好夜间在病房陪护,白天充当教练去带队员比赛,当然冠军是湖南队了。</p> <p class="ql-block">济南回来后,一线队伍思想不稳定,对第二年的全运会没信心,我们拿了好几年冠军,对亚军就觉得动力不足了。</p><p class="ql-block"> 怎么办,全运会还有一年的时间,我琢磨了几年的计划可以推出来,但仍然阻力不小,毕竟这是一只老牌冠军队,我就是推出新手,仍然赶不上湖南队,湖南队平均年龄18岁,我们二线队伍平均年龄16岁,还是稚嫩了点。但是维持这只老队伍,既无法保持高水准又十分难管理。为了推出新手计划,我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争取五台山领导的支持,二是必须考虑队伍内部的最佳组合和最稳定的队伍过渡。</p> <p class="ql-block">这只队伍是谢老师一手带出来的,有经验有感情,但是她女儿是队中的成员,而她管理女儿乏术。张教练有长期带一线队伍的经验,执行力超强,就是编排能力欠佳。假如让张教练带这只队伍,其他教练协助编排,队伍又可以平稳过渡。这样我做通了谢教练的工作,又做通体育中心领导工作,在保证原主教练的待遇前提下,把队伍交给张教练,并为她配备助手。</p> <p class="ql-block">这个计划要上体委办公会通过。</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是92年6月的一个晚上,体委办公会在老办公楼三楼的会议室召开,出席的人有省体委孔主任(一把手)、徐主任(分管主任)、训练处宋处长,五台山体育中心严主任(一把手),张主任(分管主任)及我。会议主题就是艺体队备战全运会的计划。</p><p class="ql-block">那天会议刚开始十分钟,正是由我向领导汇报集体组更换与不换队伍的利与弊时,突然停电,好在我准备充分,脱稿汇报,陈述利弊,集体项目换人尽管不能拿冠军,但是肯定比不换人成绩好,个人项目王岫云在北京训练不错,可以争取第二名。</p> <p class="ql-block">我汇报完,请五台山领导谈意见,严主任张主任极力支持我,力主换人。并保证政策上物质上全力支持。然后训练处宋处长发言,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很无奈,反正都拿不到冠军,留着老的意义也不大。分管徐主任发言,我们这批老队员89年参加南斯拉夫世锦赛时,徐主任担任了中国代表团团长,对这批老队员非常有感情。他发言对我的意见大加反对。最后由孔主任拍板,记得他说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又是开的黑会(停电嘛),那就尊重五台山领导的意见,同意我的计划,但是务必请艺体队记住,你们为省体委的决策,提供过错误的信息。因为艺体项目这些年江苏都很强,过往艺体全运会只设个人全能一块金牌,江苏反复与国家体委沟通,力主多设立了集体全能这块金牌,但是现在江苏拿不到了,给江苏代表团的竞争对手湖南队拿到,(当时江苏代表团在全国8-6名的位置,与湖南是竞争对手),等于少了两块金牌。最后徐主任又补充发言,既然已经确定换人的方案,我在这里还是要表态,今天我面朝西,我会用事实证明今天是个错误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会议在这漆黑的、悲哀的气氛中结束了。但我的计划开始实施了。</p> <p class="ql-block">小小蜜蜂们开始编排训练第二年比赛的项目——六人绳和四圈四棒,所以决定放弃当年(92年)下半年锦标赛的机会。埋头备战全运会。</p> <p class="ql-block">1992年冬训开始,湖南队为了确保两块金牌,个人全能郭莎莎和集体全能,高薪聘请了世界顶级水平前苏联队的教练来执教,并且把郭莎莎也从北京体院王秀荣教练处接回湖南训练。郭莎莎走后,王教练非常不开心,于是把我们的王岫云及陕西的白梅作为重点来抓,还发誓要超过郭莎莎。嘿嘿,我们的机会来了。 </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我往返北京数次,都是因为王教练的弦绷的太紧,而出现教练与运动员的矛盾,甚至出现运动员出走罢练的情况,我往返北京做工作,给运动员送温暖,缓解矛盾。</p> <p class="ql-block">93年全运会前,为了进一步锻炼队伍,同时希望邀请国际裁判来指导,第二次举办南京国际邀请赛。这是赛后队员与裁判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如期举行,艺术体操比赛是闭幕式当天结束的项目。赛前训练,就看出郭莎莎这一年回湖南训练的情况很不好,人胖了,动作是散的,主要是外国教练带郭莎莎有点水土不服,问题出在管理上。与王岫云不在一个水平上,我们的最大竞争对手成了陕西的白梅。而集体项目的小队员,朝气蓬勃,尽管不是湖南队的对手,但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挺敢打敢拼的。</p><p class="ql-block"> 比赛开始,个人全能绳、圈、球、棒、带五项比两轮,从第一轮结束,王岫云就遥遥领先,我第一次坐在看台上“享受”比赛(过去自己队员比赛,我们都要到场内帮忙放音乐),而且是没有紧张心跳的那种感觉,因为是笃定的冠军。因个人全能江苏是冠军了,为了照顾各省的积极性,集体全能湖南队冠军,给了四川队第二,我们变第三了(我们实际的水平应该是第二),这时我们也不申辩了,欣然接受一个冠军一个第三的结果。谁知湖南队在赛后兴奋剂检查中,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利尿剂),取消集体全能金牌,四川队顺位获第一,我们第二。</p> <p class="ql-block">1993年七届全运会上,对王岫云的采访</p> <p class="ql-block">93年在全运会的驻地</p> <p class="ql-block">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是江苏代表团最后一枚金牌,为江苏代表团第七届全运会画了一个圆满句号。</p> <p class="ql-block">93年全运会结束后访问日本女子体育大学</p> <p class="ql-block">与石琦溯子在东京</p> <p class="ql-block">与江苏队领导教练在东京访问</p> <p class="ql-block">石琦溯子与队员</p> <p class="ql-block">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p><p class="ql-block">虽然郭莎莎断崖式下滑是个意外,但是没有王岫云的积极备战,这个机会仍然不属于我们。如果没有王岫云的稳获冠军,我们集体项目的小小蜜蜂们已经具备了仅次于湖南队的实力,当湖南队因兴奋剂被取消资格后,集体项目的冠军应该属于我们。</p><p class="ql-block"> 小小蜜蜂们成熟了,担起了省里甚至国家的比赛重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这只年轻的集体全能的队伍———郑霓、黄婷、黄滢、钟莉、蔡莹莹、耿静,一直走到了奥运的大舞台,获得了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第五名和97年第八届全运会冠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