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色的九月,是丰收的季节,秋水盈盈,天高云淡……这个九月,也是东城小学收获的时节,为贯彻落实辽宁省教育学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员培训的精神和凌源市教育局和师校对此工作的相关要求,我校结合“新课标〞精神,切实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阵地作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的实效发展,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施教能力,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我校在9月16日至9月23日进行了以年部为单位、全员推进的<b>学习新课标暨教师课堂教学展示</b>活动。</p> 安排布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为班子会议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使新课标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全员课堂教学水平有效提升,我校做了以下的安排布署:从上至下,分层开会,具体落实。①9月16日上午8:00,学校召开了副校级领导班子会议。毕校长明确指出:<b>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中之重!</b>要求领导要立足课堂,狠抓2022年新课程标准在课堂落实情况;②年部领导随即召开年部会议,具体安排本部工作。此次活动以年部为单位、全员推进。学校教学部门牵头制定方案,各年部负责领导、年部主任组织具体实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为部分年部会议剪图</span></p> 本次活动亮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u>1.再学新课标,明新蓄力</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秋微凉,不负学习好时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程的实质,提高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打造趣味横生、高效有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生本课堂。根据学校安排,东城小学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在往年学习<b>绘画思维导图</b>的基础上,本学期我校又采用了<b>教师自学、分学科集中学习</b>相结合的方式,以促进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新”在哪里?🎡</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标究竟<b>“新”</b>在哪里?我们首先温故一下课程标准的内涵:<b>课程标准</b>是国家事权,是教学大法,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考试评价的依据。课程标准规定a<b>学生学什么、b学多少、c学到什么程度</b>,直接关系到<b>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b>的根本性问题。新课标<b>“新”</b>在三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①新目标💎</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我国课程改革走过的轨迹:1978年的“<b>双基</b>”(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2001年的“<b>三维目标</b>”→2016年的“<b>核心素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培养目标,建立<b>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b>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层级化的“树人”目标体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c.凝练了每门课程的核心素养,强调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育,并以此为统领,建构了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span><b style="color:rgb(1, 1, 1);">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b><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②新教学💎</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明确提出深化教学改革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16字方针</b>”:<b>素养导向、学科实践、综合学习、因材施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深化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强化学科实践</b>。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b>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b>。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③新评价💎</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课程方案明确倡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a.纸笔考试的迭代升级评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b.推进成果、结果、行为导向的表现评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c.探索技术支持(比如5G)的过程评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u>2.遵新课标,新颖设计</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都知道:课程的准备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教学的前提条件;新颖的教学设计是指导教师有效教学的蓝图。此次听课活动,教师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让我们震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们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自身的教学风格,对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各要素预先进行科学的计划、合理的安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运行方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二年级刘晓杰老师讲授的《曹冲称象》一课。她导入自然,教学中注重方法引导,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记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并且其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时刻立足于“教”会学生“学”,让学生在直观演示中了解曹冲称象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课件中展示中:砍一棵大树,做成秤来称量大象是否可行的图片时,让学生及听课人员眼前一亮,记忆深刻,学生马上就说出这种办法的弊端,激励学生去深入理解曹操称象的办法,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制作,也让我们一线教师明白:一切的手段都能够用来服务课堂教学,使其更加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u>3.语文以读为本,重核心素养</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b style="font-size:20px;">核心素养</b>是学生在积极的<b>语文实践活动</b>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b>语言运用情境</b>中表现出来的,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化自信</b>和<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b>的综合体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以读为本</b>是由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的重要性。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文本,不宜舍文本而他求。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b>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锤炼文笔,在读中陶冶情感</b>”。学生语文能力目标的提升,关键在于“以读为本”的训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姚海飞老师执教的《麻雀》一课,通过找猎狗想吃小麻雀及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句子感悟母爱的伟大,抓住了关键问题读文感悟;许新颖执教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通过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读文理解五粒豆的想法做法,同时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会提问题;王艳红老师执教的《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从关键词句角度提问蝙蝠有什么飞行本领,引起科学家怎样的思考?这一主要问题探究思考,并以实验记录单的形式进行梳理;郑焕杰老师授讲的古诗《暮江吟》,通过读诗句想画面、理解诗句意思,熟读成诵,完成“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u>4.数学重“三会”,力融“四基”和“四能”</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b>(简称“<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基</b>”)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b>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简称“<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能</b>”)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让学生会<b>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会</b><b>”)。</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教师们在注重于“三会、四基、四能”的基础上,重视情境教学,更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生活与其他学科中事物的性质、关系和规律,要求具有合理性、逻辑性,这其实就是训练孩子们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span style="font-size:18px;">祖圣蕊老师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过程中让学生板演竖式计算,当学生先把两位数的十位与三位数相乘时,她没有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说算理,说自己的理解,从而肯定学生的想法,指导其有序表述;姜炜老师带领学生复习整理第一单元知识时,关于重要的知识点,姜老师都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以加深印象,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span>对数学理解的讲解中,孩子们把知识应用在生活里,不仅收获了成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数学应用经验,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在对数学讲解过程中,展现了他们的潜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u>5.英语以活动为主线,做好“三明确、四改变〞</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b style="font-size:20px;">①确立了</b>以<b>立德树人</b>为根本任务的英语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b style="font-size:20px;">②明确了</b>指向学生<b>核心素养</b>培养的英语课程目标、<b style="font-size:20px;">③优化了</b>符合英语学习特点的<b>内容组织</b>和<b>教学方式</b>以及<b>分级课程体系设计</b>等。在课程标准的实施中,要:<b style="color:rgb(237, 35, 8);">①改变</b>单纯聚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学科本位目标,确立落实核心素养目标;<b style="color:rgb(237, 35, 8);">②改变</b>以词汇、语法知识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教学,围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精选学习内容;<b style="color:rgb(237, 35, 8);">③改变</b>脱离语境的碎片化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b style="color:rgb(237, 35, 8);">④改变</b>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构建素养导向、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慧敏老师讲授的英语课《 Do you want some rice?》,毛老师巧妙地将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课程紧紧围绕以生活化为主一个又一个活动进行展开。在课堂上,毛老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头脑风暴、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利用表演课本对话进行巩固和拓展,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化情景中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例如朱颖老师执教的《What did you buy?》在导入、新授和实践等环节,都是以带学生去超市购物等一个又一个活为主线,游戏穿插于整个课堂之中,整节课朱老师关注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最为突出的是课堂最后的奖励环节——抽奖,朱老师采用红包刮卡形式出示在屏幕中,让学生彻底解决了学生“学与玩”之间的矛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u>6.寓教于乐音体美</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体美,不仅能够丰富学的生活内容,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也会让他们更富有创造力,更具有生命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强体育和美育是提高国民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此次活动中,音体美教师的共同亮点:寓教于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术教师杜建执教的《未来的交通工具》一课中,杜老师由一段未来战争的视频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造型与功能也日新月异。让我们看到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互相评价的开心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宇老师执教的音乐课《踏雪寻梅》,导入环节以英国经典歌曲《铃儿响叮当》唤醒孩子们对雪天滑雪的想象,唤醒孩子们用美妙的歌声表达对美的追寻和向往;安凌波老师执教的《对花歌》一课,紧紧围绕主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动”起来;裴老师执教的是《其多咧》,分别运用哼唱、范唱、领唱、分组唱等形式,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凤秋老师执教的体育课《花样跳绳》,使学生能用一根跳绳进行多种练习,让学生学会不一样的跳绳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本领;伞树新老师的《立定跳远》在整个教学中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做到“乐学、会学、善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u>7.年部总结,提升求进</u></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作总结,是体现某一阶段工作整体情况的主要文体,是开展部门考核评价的参考内容,是上级了解掌握部门工作情况、用以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此轮工作后,六个年部主任都对本年部的教学工作做了客观详实、富有指导意义的总结。在总结中,年部主任对自己年部的成员构成、工作安排、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工作不足、改进措施等做了详实的说明,以利于以后工作的更好开展。</p> 缺点和不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个别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对各学段的要求和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研读欠缺,教材的挖掘不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个别教师拿来主义运用不当。教学资源的利用没做效果最大化的筛选、修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个别教师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处理欠妥当、不灵活,教学机智有待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个别科目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课堂纪律的调控能力有待加强。是否考虑一下规范化的口令管理;或在某些教学细节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个别教师的个人素质亟待提高、个别班级的学习好习惯亟待养成。</p> 今后努力方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加强教研管理,<b>固定时段</b>,助力教师成长。本周起,每周三上午第3.4节课定为以语文为主的集中教研时间;下午第5.6节为以数学为主的集中教研时间;辅以音体美、英语科学道法等学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开展评课活动(自评与互评)。听课教师客观评价授课教师:①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②需要改进的地方,一针见血,帮助其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组织年级组分学科<b>集体备课、磨课</b>。通过<b>典型引路、个别展示、同课同构、同课异构</b>…夯实常规课堂教学。老教师可选用"<b style="color:rgb(237, 35, 8);">自助餐</b>”,以"<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外卖</b>"方式;年轻教师则用"<b style="color:rgb(237, 35, 8);">套餐</b>",以"<b style="color:rgb(237, 35, 8);">堂食</b>"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教师一对一“结对子”,牵手学习共进步。为了大家共同成长,班级管理形成一对一结对子,教师进步学习也要采取一对一结对子方式,一起携手前行。</p> 结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俗话说:学中思,思中行,且行切思方能行远!大家互相切磋才能共同成长!毕校长曾给我们教师指点出夯实课堂教学模式的<b style="font-size:20px;">五步走</b>路子<b>:①选模——②观模——③临模——④研模——⑤创模</b>。即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名师课堂,观看其课堂教学,模仿其教学风格,分析研究其教学特点,然后研究创建适合自己教学的模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位教师都要通过<b>选模、观模、临模、研模、创模</b>五步逐渐打造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一定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精心设计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让师生在谢幕前,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和活力。曲终人散意未尽,余音绕梁味无穷。学海无涯,成长,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撰 稿:杨丽红</p><p class="ql-block">图 片:各年部主任</p><p class="ql-block">审 核:毕云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