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学生茁壮成长的摇篮。班主任的角色在建设优秀班集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一个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不但要处理班级各项事务,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所以班主任工作繁琐复杂,需要班主任有细心和耐心的同时,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管理策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全班参与,制定班级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培养过程不但繁琐复杂,而且时间较长,尤其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班级的长远目标的可以制定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品德。如果学生能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品德,而且能够一直坚持,那么必定会让学生终身受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充分说明了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的重要意义。同时当班主任新接手一个班级时,首先要全面了解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长远目标来制定阶段性培养目标,不能一概而论。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品德,促进学生对德育思想的内化,使其成为学生的一种天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爱心对待,和谐师生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诸多班级管理事务中,对学生的关心是重中之重,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要注重关心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肩负重要职责,在教育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诚挚的爱心去感化、引导、鼓励他们走向成功。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公正、公平、不偏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不仅体现在课堂的提问,作业的批改,学生之间矛盾的处理上,还要体现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上。如此方能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用心爱护和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爱,从而主动亲近班主任,愿意主动与班主任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例如,当学生出现旷课、迟到、早退、不按时完成作业等行为时,班主任要以此为切入点,与学生进行谈话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营造正能量,注重培育班级良好的班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好的班风和班级正能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尤为重要,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和个人智慧,充分调动所教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正面引导,切实发挥班级正能量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加强班级正能量的教育。能量是可以相互传递和相互感知的。班主任必须充满正能量,然后才能通过以身作则,“润物细无声”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一个微笑、一句赞美或者一个建议、一句感谢也都会让学生受到感染。以组织主题班会、课外活动等形式灌输正能量教育,让勤奋、拼搏、顽强、宽容、善良、正直、谦虚等美丽的词汇充满学生内心。然后,抓纪律、树班风。班主任抓纪律,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抓不良班风带动班级优良学风,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建立监管体系,制定班级管理条例,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从行动上指导学生,让学生自觉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今后走好漫漫人生路打下基础。良好的班级纪律还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快乐和自由,也能培养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又艰辛的工作,管理方法各有千秋,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用爱去感化和温暖每一个学生,俯下身子投入到这一事业中,班级管理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