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山

战地黄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闻名遐迩的大香山隔山相望的还有一个小香山。所谓小香山,无论规模还是名气都是不能和大香山相提并论的。也可以说,完全没有可比性。大香山是佛教圣地,政府投资,处处金碧辉煌,尽显尊贵。而小香山则籍籍无名,无人投资,处处自然风光,尽显本色。大香山年年万人朝拜,热闹非凡。小香山岁岁无人问津,孤零寂寞。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们竟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香山。所不同之处就是一个名字前冠以一个“大”,一个名字前加上一个“小”。不难想象,小香山之所以能够和大香山拥有一个共同名字,必然和大香山有某种关联或相似之处。那就是小香山和大香山的结构非常相像,即都是三峰并峙,形如笔架。其中两峰特别突出,人们干脆就叫它“奶头山”了。久而久之,奶头山的俗称就代替小香山的名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香山地处玉门和大坡的山脊上,山脊海拔至少也在千米以上,一直延伸至无边的尽头。小香山和大香山一样,都是砾岩构成的石质峰。固此山高水长,奇峰突兀,景色险秀,景观独特。试想,在并无大起大伏的山脊上,在相同距离之间,三座毫不相连的山峰突然拔地而起,高耸云天。抬头仰望小香山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时,人们怎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赞叹一声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和大香山的深藏大山深处不同,小香山就在我们身旁,出门就能看见它。甚至在凉台窗户也能望见它,并能随时给它拍一张远景照。那么,这样一处独居芳容的佳境,至如今,又有多少人和它有过亲密接触呢?就是说,有没有人爬到山脊之上,走到小香山脚下,抚摸一下它,仰望一下它,甚或爬到顶峰之上,体验一把“一览众山小,西岳崚嶒竦处尊”的感觉呢?和大香山相比,小香山的路实在太难走了,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路。大香山虽说不是太远,但还是有点距离。路不好走,但毕竟有迹可循,有路可走。在置顶香山时,还有古人铺就的石阶路。小香山大为不同,由于是在山脊背上,山两面都有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是不可能有路的。那么小香山就真的没人上去过吗?真的就“待字闺中无人识”了吗?非也!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们几个朝气蓬勃颇具冒险精神的青年就已经爬上小香山,并成功置顶。由于极具冒险性,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秘而不宣,直到今天也是鲜为人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既然山脊正面无路可通,那么有没有其它途径可以登山呢?仔细观察后,我们发现在山脊起源处有小路可以上去。经过充分准备,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们来到大坡山脊下,寻找上山的路径。还真找到了,似乎是自然形成的小路,虽然时断时续,似有似无,毕竟通到山梁上了。从这里到达目的地,还有不少路途。从山下观察距离不是很远,但山里人有一句话,看山跑死马。也就是说,眼睛观察的距离是不真实的。看似不远的一段路,七拐八拐,七上八下,实质比目测的距离多几倍。到达山脊上,到处是松树橡树,其中夹杂着不少柏树。已经看不到路了,只能凭感觉往前走了,只要大方向不错,就能到达小香山。隐约看见一条路,赶忙顺路前行。但行不到十米,前面已经被杂木枯枝荆棘堵死了。只得退回原地,寻找新路。这个时候前后左右都是十多米高的树木,杂草丛生,行进非常困难。我们不敢分散注意力,只能摸索着前行。我们知道,左右十几米处,都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峭壁,如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抵达目的地——小香山。眼前的小香山,是一座巨大的圆柱性山体。十多米高,几近直上直下,除中间斜生出几棵杂树外,别无它物,异常险峻。往下看,那条熟悉的大坡方向的近一米多宽的小路,此刻看上去细如线绳,在阳光下泛着白光。我们坐下来喝水休息,静下心来观察周围环境,怎一个美字了得?小香山虽不是北山第一高峰,但也不是很低。在山上看景和在山下看景是不同的概念,在山下是仰望,在山上是俯视。能够看到山的不同层次,就是能看到山后面的山,所谓峰峦叠嶂就是这个意思。小香山景色和大香山相比毫不逊色,它的南面是四方台,北面是第一高峰李子山,西面是老爷岭,东邻悠悠咀水河。而大香山只是一峰独立,周边似乎也没有可供观赏的景致,山下的河水也早已干涸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小香山并非浪得虚名,而是一处独具特色的盛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休息一下,我们便开始寻找置顶小香山的突破口。先绕山体一周,全部都是光滑的岩体。看眼前情形,就是野兔也会望山兴叹的。但就这样放弃了吗?多么不甘心啊!这时没有一个人有退缩心理,而是继续绕山体打转。最后还是在来的方向一面“有机可乘”,也就是说,山体有突兀的地方,有凹陷处,也有岩缝中长出的擀面杖粗的树杈。隐约还能发现有人爬过的痕迹,这无疑增加了我们的信心。胆大心细的小朱率先攀爬,他手脚麻利,一步步稳扎稳打。十多分钟后,已经看不见他了。这时听到了他兴奋的声音,我上来了,上面很平。不要着急,爬到中间就好爬了。我们一个接一个开始攀爬,果然如小朱所说,爬到中途没有开始陡了。手抓的东西也多了,比较顺利爬到了山顶。先闭住眼休息一下,感觉风似乎比下面大。慢慢睁开眼睛,环顾四周,没有任何遮挡物,眼界一下开阔了。遥遥相对的四方台如大海一般碧绿,李子山青翠欲滴,咀水河缓缓流淌。头顶蓝天白云,脚下绿波荡漾,此刻每个人都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香山最险峻的是第一峰。征服了第一峰,其它两峰自然不在话下,很容易就置顶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香山如此美妙,如果当初投资大香山建设的时候,能给小香山分一杯羹,哪怕只是修建一条石阶路,使更多人能和小香山亲密接触一下,不好吗?然而没有。不过这样也好,能够始终保持小香山最原始的状态,远距离观赏它的自然风貌,体会它曼妙的风姿,岂不是更好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