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经常有父母反映,孩子自律性太差了。</p><p class="ql-block"> 写个作业必须要家长监督,报的各种兴趣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爱偷懒、磨蹭还拖延,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了。</p><p class="ql-block"> 或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同样是养孩子,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自律,而自己的孩子却需要不停地催促?</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自律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p><p class="ql-block"> 一个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养出一个真正自觉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在自律的这条道路上,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p><p class="ql-block"> 毕竟,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抵不过“身教”这两个字。</p><p class="ql-block"> 好的教育,永远需要父母的奋力托举。</p><p class="ql-block"> 想要培养出自律、独立的孩子,父母要牢记这“两不惯三不管”原则。</p><p class="ql-block"><b> 01</b></p><p class="ql-block"> 牢记两个“不惯”,孩子长大肯定有出息。</p><p class="ql-block"> 我们身边之所以有“熊孩子”,跟父母的家教有很大关系。</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不是现在的孩子太“熊”,而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拎不清,不知道什么不该惯,什么不该管。</p><p class="ql-block"> 管教孩子真的是一门艺术,多一分,少一分,都是截然不同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孩子习惯不好,不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孩子小的时候,常常控制不住自己,比如看电视、吃糖果、爱玩、作息没有规律等,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管教。</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爱玩,天生排斥被管教,尤其是让他养成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p><p class="ql-block"> 并不是说孩子七岁前学习的知识决定终身,而是指孩子从小养成的那些终身受益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会多少知识、了解多少技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终身陪伴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比如做事情有计划、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对人和善谦虚等等,这些习惯是孩子未来前进不息的内驱力。</p><p class="ql-block"> 孩子习惯不好,一定不能惯。</p><p class="ql-block"> 截然不同的习惯,注定了孩子未来的走向会全然相反。</p><p class="ql-block">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p><p class="ql-block"> 哪有什么天生学霸,不过是好习惯的厚积薄发。</p> <p class="ql-block">2. 碰触原则的问题,不惯</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教育有底线,孩子的行为有上限,这样才能避免孩子误入歧途。</p><p class="ql-block"> 爱孩子,就要坚守做父母的底线,不能无原则退让。</p><p class="ql-block"> 有些事情可以适当让步,尊重孩子的意愿,但有些事情,孩子碰触原则,就坚决不能惯。</p><p class="ql-block"> 前几日跟教育界的朋友聊天,他们说这一代的孩子,“天性”被释放的太充足了。</p> <p class="ql-block"> 有的孩子被宠的“没大没小”,现在很多家庭面临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孩子不像孩子,父母不像父母。</p><p class="ql-block"> 细想一下,好像确实随时能看到很多孩子顶撞父母,对爷爷奶奶也是呼来喝去。</p><p class="ql-block"> 而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的不尊重长辈,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干脆躲到屋里刷着手机。</p><p class="ql-block"> 还有的家庭通常有这样的通病:孩子不听你的话,常常以哭闹、不吃饭、不上学来要挟父母。</p><p class="ql-block"> 有的家长说,给孩子立了规矩,但是孩子耍赖也没有办法啊!</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讲道理,还是棍棒教育,方法都试过,孩子还是那个样子。</p><p class="ql-block">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线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被惯坏的孩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被满足。</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出现问题,家长就妥协。</p><p class="ql-block">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慢慢明白,哭闹和发脾气是一种要挟父母的手段。</p><p class="ql-block"> 这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孩子哭闹耍赖 → 家长情绪爆发、吼一顿、揍一顿 → 孩子哭的更凶 → 父母打破底线满足他。</p><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只有爱还不够,必须要有尺度。</p><p class="ql-block"> 一定要用心告诉孩子,什么是规矩,什么是原则和底线。</p><p class="ql-block"> 碰触原则的一定不能惯着他,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保护伞。</p> <p class="ql-block"><b> 02</b></p><p class="ql-block"> 聪明的家长,做好三不管。</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远见里,藏着孩子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战国策》中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身为父母,没有人不为自己孩子的将来打算。</p><p class="ql-block"> 自孩子出生那刻起,每个家长就对他的成长、教育操碎了心。</p><p class="ql-block">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大概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1. 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不管</p><p class="ql-block"> “你只管好好学习,什么都不用你干!”</p><p class="ql-block"> 多少父母正在以“爱”之名,走上养废孩子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请帮助我独立完成”,这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内在要求。</p><p class="ql-block"> 那些有远见的父母,早早就开始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了。</p><p class="ql-block"> 你为孩子做的太多,孩子就不会为自己做太多。</p> <p class="ql-block"> 蒙台梭利博士说:“永远别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也许你觉得孩子太小了,自己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你要明白,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p><p class="ql-block"> 比如,当孩子还没有洗碗池高的时候,总是想要帮忙洗碗,很多家长会说“等你长大了,再帮忙吧!”</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乐意参与家务的时候,你不给他尝试的机会,等长大了他还会主动参与吗?</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孩子抢着扫地、擦桌子的时候不妨放手,将这项“工作”交给他,家长只需要布置一个适合他“工作”的环境即可。</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一些为孩子布置环境的原则:</p><p class="ql-block">家具要轻巧,摆放在方便孩子移动的位置上;</p><p class="ql-block"> 家里面的东西要符合孩子尺寸,要让孩子能够使用;</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多参与一些家庭的日常事务,比如穿衣服、梳头洗脸;甚至扫地、清理地毯等。</p><p class="ql-block"> 家里孩子使用的物品应该坚固而具有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孩子自己能完成的事情,不要管,你越早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未来才会走得更稳。</p><p class="ql-block">2. 孩子自己分内该做的事情,不管</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具备一定能力之后,他自己分内的事情就要自己完成,比如穿衣、吃饭、洗漱、作息等。</p><p class="ql-block"> 从最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那些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往往对家长依赖性非常强。</p><p class="ql-block"> 这也进而导致了这些孩子缺乏责任感,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容易退缩。</p><p class="ql-block"> 因此,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家长就要及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自己动手去做,才能让孩子在手眼协调中促进心智的发展,“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值得父母们深思。</p><p class="ql-block"> “照顾自己和照顾环境”,这些孩子自己分内应该做的事情,可以不管。</p> <p class="ql-block">3. 孩子能承受的事情,不管</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和满足,更不是迁就。</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孩子成长路上难免磕磕碰碰,父母要是帮助孩子排除一切障碍,无疑剥夺了孩子独自面对困难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自然也会随之退化。</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只能接受快乐,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问题是很严重的。</p><p class="ql-block"> 在社会竞争压力之下,众多父母拼命催着孩子往前跑,教孩子怎么成功,却从不教他们如何面对失败。</p><p class="ql-block"> 很多孩子,因为一点点小事不如意,到处发脾气,遇到一点挫折,就萎靡不振。</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孩子3岁之后,就可以让孩子体验挫折感,孩子能承受的一些事情,就不要管。</p><p class="ql-block"> 比如,积木歪掉了,发脾气、哭闹;游戏输了,就再也不玩了……</p><p class="ql-block"> 如此这样的情景,作为家长一定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让着孩子。</p><p class="ql-block">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 养育孩子,千万别嫌费事儿,早期省过的事,早晚有一天会加倍偿还。</p><p class="ql-block"> 简而言之,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子,你就要做到什么样。</p><p class="ql-block"> 做到这两不惯三不管,孩子自然会自觉自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