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守 终不泯然 ——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参赛心得(一)

^0^ting

<p class="ql-block">  作文教学往往是许多同行较为头疼的,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同样,这也是我的“雷区”。在2019年市级语文优质课比赛中,我本着尝试的心态选了一堂随文写作课参赛,并有幸获得一等奖。这一定程度上帮我克服了对作文教学的畏惧心理,也开启了在作文教学上的不断尝试。去年又有幸参加录制了两节安徽义务教育资源上的作文课,这让我对作文教学愈发着迷。 </p><p class="ql-block"> 我一度认为,用其中的一堂省课来参加今年的优质课比赛再合适不过了,当然也想过是否要换课型、课题,但都在“时间不多了,何必折腾”的心理暗示下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 在区级说课和市级说课比赛里,我想着只需稍加修改润色,将原本的视频课内容转化成说课应该就能登台了吧。在学校的几次说课试讲,效果还算满意。一切进展都很顺利,此时的我还有些不费吹灰之力的淡淡欣喜。</p><p class="ql-block"> 当我接到进入决赛的消息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磨课,只有9月21日(周三)、9月22日(周四)上午这一天半的磨课时间。可万万没想到这次磨课等待我的是狠狠地“打脸”!整个流程下来,与我的最初设想有着天壤之别。作文课变成阅读鉴赏课,学生三次片段写作没有连缀成篇,也就是说写小传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更别说课堂上有学生灵动的习作展示!我不甘心,认为是学生预习不充分。可我亲自带着学生预习后,再次磨课依旧是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同样的一堂课,竟有天壤之别!苦思,取舍,调整,质疑,推翻……越改越乱,越改越没底。周三晚上,毫无状态的我带着不自信甚至畏惧的心态进行第三次磨课,果然怕什么来什么,现实这一巴掌再次精准地扇在了脸上,扇出了回音……此时,距离比赛不到20小时了。坠入谷底的失望,山重水复已无路,身心疲惫……可又心有不甘,“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无路,那就全力以赴开出一条新路!</p><p class="ql-block"> 在区语文教研员刘婷老师、张标校长和教研组长卞春玲的帮助下,我有了突破口,重新梳理思路,果断取舍环节,竟守得云开见月明!9月22日上午,赛前最后一次磨课,我终于找回了丢失已久的自信与沉稳,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了精彩的展示,得之不易!在此,我十分感恩学校、专家和同事们对我的指导和鼓励,深深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是多么重要。磨课路上有他们的帮助和提点,才让我在否定自我、重塑自我、超越自我中不断成长。</p><p class="ql-block"> 这段“冰火两重天”的磨课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磨课的“魔力”。虽磨的是课,但最终练出来的是自己。一场比赛,一次蜕变。只有不断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走得更远。</p> <p class="ql-block">参赛选手简历:</p><p class="ql-block"> 唐天茹,中共党员,一级教师,文学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自任教以来,脚踏实地,不断创新,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所任教班级屡创佳绩,荣获市级“先进班集体”称号。个人曾荣获蚌埠市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市级微课、论文、命题比赛一等奖,荣获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p>

磨课

优质课

市级

教学

比赛

学生

作文

说课

语文

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