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三绝碑”往事

清歌视野

<h5 align="center"><div><b>作者 雷克昌</b></div><div><b>(湖南省作协会员)</b></div></h5> 上世纪60年代,家严患重病在湖南郴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我作为陪护,在郴州小住,有机会游览了湘南胜地苏仙岭。苏仙岭原名牛脾山,位于郴州市东郊,传说古时有位叫苏耽的孝子,在此升仙,而改名苏仙岭。山下有个白鹿洞,是苏耽出生的地方。距白鹿洞不远,有座天然大石壁,石壁上刻有秦观词、苏轼跋和米芾的书法,这就是著名的“三绝碑”。秦观字少游,是北宋著名词人。绍圣三年,秦观在政治上受到严重打击,被削官职,流放郴州。次年春,他游览苏仙岭,触景生情,在客舍写下这首千古绝唱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词: <h5><font color="#333333"><b>秦观词、苏东坡跋、米芾书法的“三绝碑”</b></font></h5> <font color="#167EFB"><b>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br>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b></font><br> 这首词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词风婉约,声律低沉,意境凄凉,十分真切地表达了词人当时的遭遇和心情。元符三年,秦观在悲愤中辞世。苏轼于感伤之中,洒泪挥毫,为这首词写下“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著名书法家米芾,一向钦佩秦观和苏轼的旷世才华,十分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于是将秦词苏跋书写下来,以兹纪念。到了南宋咸淳二年,郴州知军邹恭,对三位大家的手笔,备感珍惜,命工匠镌刻于白鹿洞的石壁,使得“三绝碑”这一宋代艺术瑰宝保存至今。<br> 我在三绝碑前驻足良久,仔细吟哦秦词,不禁愕然发觉摩崖上所刻秦词,竟然与《淮海居士长短句》、《碎金词谱》,乃至今人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胡云翼的《宋词选》等各种版本的文字有所不同:第三句“桃源望断无寻处” 中的“无寻处”, 碑文是“知何处”, 第五句“杜鹃声里斜阳暮” 中的“斜阳暮”, 碑文是“残阳树”, 第九句“郴江幸自绕郴山” 中的“幸自” ,碑文是“本自” 。为什么一首短短的《踏莎行》词,会有三处异文呢?我百思不得其解。<br> 返回家乡后,我认真查阅有关资料,一无所获。一次,我从宋人胡仔《苕溪鱼隐丛话》中,偶然发现其中的一段记载,与三绝碑异文有关。该书“前集卷五十”诗眼云:<br> 后诵淮海小词云:“杜鹃声里斜阳暮” 公(山谷) 曰:“此词高绝。但既云‘斜阳’, 又云‘暮’, 则重出也。”欲改“斜阳”作“帘栊”。 余曰:“既言‘孤馆闭春寒’, 似无帘栊。” 公曰:“亭传虽未必有帘栊,有亦无害。”余曰:“此词本模写牢落之状,若曰帘栊,恐损初意。”先生曰:“极难得好字,当徐思之。”然余因此晓句法不当重叠。 由此可见,秦观这首词在当时曾引起黄山谷等人的争议,认为其中有些字眼还值得商榷,如“斜阳暮” 就嫌其重复累赘,建议秦观加以修改。“三绝碑” 上的文字,当是秦观后来的改笔,的确胜过原稿。把“无寻处” 改作“知何处”, 成为问句,语气加重了,也就更好地体现词人彷徨歧路、不知所从的“牢落” 心情。特别把“斜阳暮” 改成“残阳树”, 从前者单纯一个天已黄昏的概念,进而描绘出黄昏时残阳挂在树上的动人景象,传达了词人孤零零地困守在郴州旅舍的苦闷心情。就是“郴江本自绕郴山” 的“本” 字,也比原来的“幸” 字更为有情致,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读到这段文字后,我如获至宝,如是在1963年初,我把在郴州发现秦词异文和愚见,分别致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龙榆生、上海师范学院教授胡云翼、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夏承焘,他们均在百忙中给我作复。龙榆生教授回复说:“克昌先生:顷由中华编辑所转到来信,承以‘三绝碑’所载少游《郴州旅舍》词异文见告,至为喜慰。这些异文,前人也曾提到,并有争论。石壁所录既出米者,自较可信。不知能觅得拓本否?我仍任教上海音乐学院。俟拙选再版时,当酌入校记。”<br> <h5><b>龙榆生致雷克昌明信片</b></h5> 胡云翼教授回信说:“你的信,已由书局转给我。谢谢你的好意,把三绝碑文抄给我,这是很好的资料。你的分析也很不错。书局和部分读者要求扩充《宋词选》的篇幅,我也有此意,但目前忙于编写教材,抽不出功夫。将本扩编,拟增加一些秦少游的作品,并把三绝碑异文组织到注释中去。” <h5><b>夏承焘致雷克昌的信</b></h5> 夏承焘教授也回复说:“承您告诉我秦观词白鹿洞碑,甚感好意!我们文学研究室要找这碑拓,不知您可设法找到一份否?如找到,请寄‘杭州杭州大学文学研究室’。需费几何,便请示及,费神谢谢!” 这几位教授都是我国著名的词学大师、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十分重视秦词异文的发现,表示拟将异文补充到他们的著作中去,或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碑拓。可惜当时运动频繁,我在农村生产队忙于农活,身不由己,无暇再往郴州去获取拓本,辜负了大师们的一片好意。历经了半个多世纪,大师们都一一离我们而去。这几封信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了珍贵的史料。 <h5><b>(作者雷克昌,湖南省作协会员,本文原题为《郴州“三绝碑”往事》)</b></h5> <div><br></div><div> <a href="https://2ly4hg.smartapps.cn/pages/article/article?articleId=461445230&authorId=161795&spm=smbd.content.share.0.1663946483121Gbh5H6z&_trans_=010005_wxhy_shw&_swebfr=1&_swebFromHost=bdlite"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本文来自网络,点击本链接即可查阅网络原文</a><strong></strong><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绝碑大事记</b></h1> 南宋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郴州知军邹恭把原碑拓上,转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的大石壁上。 <p class="ql-block">  1960年3月,毛主席到南方视察,接见原郴州地委书记陈洪新时要求保护三绝碑。</p> <p class="ql-block">  1963年3月,当时任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来郴州视察,登苏仙岭三绝碑处览"秦词"后,“感其遭遇之不幸,因益知生于社会主义时之有幸,乃反其意而作一阕,以资读词者作今昔之对比,而更努力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押秦词原韵填词《踏莎行》一首。</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今在寻常处。英雄便是活神仙,高歌唱出花千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桥跃飞虹,渠飘束素,山川新意无重数。郴江北向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陶铸初稿手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原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达书写的陶铸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郴州市又把原拓放大刻在这块石壁,重修护碑亭,拨专款塑"秦观铜像”一尊。</p> <p class="ql-block">  1989年在苏仙岭遇仙桥对面按宋代营造法式和湘南民居建筑风格建了一座宋代建筑——郴州旅舍,面积100平方米,内设三墙门楼。</p> <p class="ql-block">  1991年1月,郴州市政府将陶铸词初稿手迹和原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达书写的陶铸词一并刻入三绝碑旁边的石壁上。</p> 1997年,苏仙岭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对三绝碑周围地区进行改造。用仿古围墙将三绝碑、护碑亭、秦观铜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等圈围起来,并设专人管理。围墙外侧另修游道供游人上山。 2000年9月,苏仙岭风景名胜区管理处重新将三绝碑放大拓刻到"秦观铜像”后侧的石壁上。 <div><br></div><div> <a h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97880296975801059.html?qbl=relate_question_3"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以上文字来自网络,点击本链接即可查阅网络网络原文</a><strong></strong><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绝碑的来历</b></h1> 三绝碑的来历,说来话长,首先得从秦观说起。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苏东坡的弟子,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曾经受苏轼的推荐而应召进京,当过国史编修。后来,因新旧党朋之争受牵连,屡遭贬谪,最后被削官去职,于绍圣三年,流放到当时被称作蛮夷之地的郴州。<br>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三绝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秦观塑像)</b></p> <p class="ql-block">  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79年),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秦观在郴州简陋的旅舍,想到自己屡遭排斥、打击,心中愤愤不平,便借景抒情,发泄幽怨,写下了千古名作《踏莎行·郴州旅舍》:</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残阳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b></p><p class="ql-block"> 南宋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郴州知军邹恭把原碑拓上,转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的大石壁上。八十年代初,郴州市又把原拓放大刻在这块石壁,重修护碑亭。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三绝碑。</p> 关于苏仙岭三绝碑碑文,有许多版本。差异主要集中在四个地方。以苏仙岭三绝碑现有碑文为例,即<font color="#ED2308"><b>知何处</b></font>、<font color="#ED2308"><b>残阳树</b></font>、<font color="#ED2308"><b>本自绕</b></font>、<font color="#ED2308"><b>可堪</b></font>四处。与苏仙岭三绝碑现有碑文一样的有:《湖南通志》、嘉庆《郴州总志·艺文·词》。《万历郴州志》为知何处、斜阳暮、本自绕、可堪。《嘉庆郴县志》为知何处、残阳树、本自绕、可堪。《湖南地理志》为无寻处、斜阳暮、本自绕、可怜。《宋词选》(胡云翼)、《词苑丛谈》(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无寻处、斜阳暮、幸自绕、可堪。<b>关于苏仙岭三绝碑碑文差异,古今文学界一直都有争议。</b>如:《野客丛书》、《词品》、《诗话》、《词苑丛谈》、《贵耳集·卷下》等书都有讨论。不过,窃以为<b>苏仙岭三绝碑现有碑文当为秦少游填词时原稿。其他版本碑文,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文人抄摘修饰异化或者避讳替词而来。</b><br>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郴州旅舍)</b></p> <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秦观这位著名的文学家,郴州人民在三绝碑亭的左侧立了秦观的铜像。1989年在遇仙桥对面的按宋代营造法式和湘南民居建筑风格建了一座宋代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内设三墙门楼。原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手书门楼匾额上郴州旅舍四个大字。1990年,全国第三届秦少游学术研讨会在郴州举行,秦学会副会长、秦少游的第33代孙、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秦子卿参加了那次会议。展览室门额淮海遗芳及其楹联,就是秦子卿撰写的。从1956年起,三绝碑先后四次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a h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14240963074833125.html?qq-pf-to=pcqq.c2c" target="_blank">本文来自网络,点击本链接即可查阅网络原文</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三绝碑护碑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桃花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白鹿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