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学改革领航 为教师成长助力

雨蒙蒙

<p class="ql-block">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伴随着淅淅沥沥的秋雨,9月20日至23日,县教研师训中心深入八仙镇中心小学开展“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送教下乡活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分语数外三个组进行,采取全员一对一常规听评课、新任教师跟踪指导课、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送教团队与学校老师同课异构等方式,共听课46节次。</p> <p class="ql-block">  从数学组听课情况看,八仙小学数学教师整体工作扎实,做到了认认真真备课、踏踏实实教学、扎扎实实训练,集中凸显了一个“实”字。但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还有待优化改进,以下几点建议与老师们共勉。</p><p class="ql-block"> <b>1.学习起点要“清”。</b>教学中老师们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要到哪里去”,而忽略了学生“现在在哪里”,也就是对学情研判分析的不精准,要么把学生起点预判的过低,老师不敢放手,引导过多过细,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吃不饱”;要么把学生的起点预判的过高,学生面对新问题产生畏难情绪,学生学得被动,兴趣索然,造成学生“吃不了”。有效的课堂教学要能够准确分析学生的认知起点,弄清学生已有哪些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哪些知识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哪些知识需要合作完成,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讲解点拨,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而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引导学生另起炉灶,重新建构。比如:“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学生已有万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认知基础,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索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不仅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b>2.教学重点要“明”。</b>教学中很多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后,理不清教学的重点,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流程环节主次不分,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存在“哪儿黑哪儿歇”的现象。一节课上完,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突破不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围绕重点知识设计哪些活动,大概用时多长时间,采用哪些辅助手段,提出哪些核心问题,板书哪些重点知识等都要提前思考预设,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p><p class="ql-block"> <b>3.活动开展要“实”。</b>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达成教学目标,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考虑面向全体,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还应注意活动形式要多而不乱,避免“华”而不“实”。比如,“毫米的认识”这节课,虽然老师设计了多种活动(指一指、数一数、找一找、比一比等),但活动的开展落得不够实,每个活动学生只是浅尝辄止,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1毫米量感的建立不够到位。如在教学中,当学生在直尺上指出1毫米后,不要急于让学利用直尺数1厘米有几个1毫米,而是在学生指出1毫米后,组织学生用手比一比1毫米,闭眼想一想1毫米的长度,在生活中找一找1毫米,估一估几张纸的厚度大约1毫米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形象中充分感知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毫米的正确表象,然后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建立毫米与厘米的内在联系。这样的设计,不仅形式丰富,也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了学生的深度体验,做到有序又有效。</p><p class="ql-block"> <b>4.练习设计要“精”。</b>为落实“双减”政策,对我们老师练习设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本次听课看,虽然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关注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但缺乏整合优化的能力,练习形式单一,不会取舍,机械训练多,发展思维少。因此,练习设计时既要能够灵活运用教材中的习题,挖掘习题中的隐性因素,也要善于开发创编发展学生思维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启迪智慧的目的,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比如“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节课,老师设计了三道练习,第一题是基础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笔算方法,第二题判断对错并改正,对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强化,第三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其中,第一题和第二题老师将“做一做”中三个竖式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整合,将其中一道笔算作为基础性的巩固练习,另外两道改编成错题让学生判断并改错,这样不仅进一步巩固加深了新知的学习,也避免了学生在单一形式下重复机械训练导致学生兴趣不浓,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b>5.习惯培养要“恒”。</b>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细致的过程,需要我们从细节开始入手,在平时的教学中抓反复,反复抓,持之以恒,不断进行强化。比如操作学具老师要明确要求:学具摆放指定位置,轻拿轻放,操作后按要求收回;学生表达要清晰完整,低年级要做好示范,从模仿开始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中高年级要注重能清晰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及策略方法,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会做也会说;倾听要让思维活动真正介入,在倾听的过程中要能够将同伴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进而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丰富、调整、优化、重建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b>6.评价激励要“活”。</b>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老师课堂评价的关注点着重放在了是否学到了知识,是否会做题上,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和学习情感的体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性不强,学习热情不高,难以荡起思维的涟漪。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很多的优秀教师和名师,他们的课堂不仅在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上有过人之处,而且非常善于捕捉课堂上学生的闪光点和生成点,及时地进行评价激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或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可以通过语言的评价,也可以通过肢体动作、物质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这样孩子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时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进而提升学习的效率。</p> <p class="ql-block"> <b>集体备课</b></p> <p class="ql-block"> <b>展示汇报</b></p> <p class="ql-block">八仙小学郑艳老师和城关二小罗晓宏老师同课异构 《小数除以整数》</p> <p class="ql-block">太巧啦!我和我的学生同上一节课《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p> <p class="ql-block"> <b>微讲座</b></p> <p class="ql-block">  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推动教育改革政策落地落实,打通教学改革最后一公里,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更全面、更充分的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愿我们携手一路前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看到最美的风景。</p>

学生

教学

学习

老师

知识

练习

毫米

活动

评价

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