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掉了的故事 林芬校长

新乡市专家树人小学

<p class="ql-block">  在筹备校史馆整理林校长教育事迹的时候,她谈起了一件久久不能忘怀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吧……</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午饭吃得早一会儿,饭后立即走出天思阁,想着孩子们的饭后安全。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全校师生正在就餐,整个校园一片安静。 我下了餐厅台阶,放眼望去,只见一个小男孩在厚德楼后面扶树站着。</p><p class="ql-block"> 我大步向前,询问孩子吃饭没有?“没有,”孩子小声回答。我拉着他,他不走。我猜测地问:“老师批评你了?”“没有。”“给同学闹意见了?”“没有。”“有病了吧?”“没有。”“那为什么不吃饭?”“没法走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继续猜:“脚疼?”“不疼。”“崴脚了?”“没崴。”“脚破了?”“没破。”“你可把我难为住了。“你是哪班的?叫啥名?”“三二班某某。”我想给班主任老师联系一下。这时,出呼意外地听到:“鞋底掉了!”我蹲下,看看脚,果然掉了一只鞋底。谁能想到,三天三夜也猜不到这么罕见的事儿。</p> <p class="ql-block">  “你稍等!”我拔腿就跑,到我住处取来拖鞋,换上,先领到餐厅让孩子吃饭。再拿着另一只完好的鞋,直奔大胖商场。找到童鞋摊位,比着鞋的码大小,买了双特别美观又坚固的球鞋。</p> <p class="ql-block">  一股浓浓的爱意占据我的心头。不多想,赶快穿上新鞋,让孩子飞奔吧!我如哪吒踩着风火轮到学校。找到孩子,换上新鞋,整好!孩子深深地一躬!像打足气的球,腾空而起!又像如虎添翼的小精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投入到孩童之间,一蹦三尺高,快乐地像孙悟空那样,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玩它个天翻地覆。 </p><p class="ql-block"> 换新鞋时得知,鞋底是上午慢慢脱落的。走路脚吸住底,拖着走。太难了,便坐着不动。</p> <p class="ql-block">  儿童最好动。一下课,教室门如开了闸,孩子像潮水涌出来。操场上顿时热闹非凡!玩得开心时,就大声喊叫,那高音歌唱家也顶不起来!这就是儿童特点!这个孩子鞋底脱落着,那天可得忍着,不好意思说,不敢走。</p> <p class="ql-block">  儿童自尊心强,有事不说。他让老师发现了,才解决。因此,小学老师要是个细心观察着,善于发现着。还得懂得点心理知识!可不是光教学的。我这辈子深有体会,当好小学老师要研究一辈子,关于儿童的学问。</p> <p class="ql-block">  作为树人园里的一名老师,每次听完林校长的教育故事,我们都会感动得潸然泪下,孩子们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细微的举动、一个难得的进步,都能牵动林校长的心,她关爱学生,牵挂学生,尽其所能帮助学生,她身体力行,成为了全体老师的榜样,也成为了学生心中最亲切的“校长奶奶”。</p> <p class="ql-block">  我常常在想,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唤醒、是点化、是引导,更是爱的滋润。冰心说过,调皮的男孩子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孩子的一切都是天真的表现,我们把他们捧在手心,用心呵护他们,也许将会改变他们的一生,这也是亲其师,才可信其道的真谛啊!</p> <p class="ql-block">  北京交大博士闫硕评论:</p><p class="ql-block"> “鞋底掉了”是意料之外,但蕴藏在背后的对教育的理念、热爱、关注是情理之中的。细节小事中引发思考,影响学生的成长,也说明见微知著是教育家的必修内功。</p> <p class="ql-block">  大胖员工留言:</p><p class="ql-block"> 林奶奶好:</p><p class="ql-block"> 我属于留守儿童,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我非常能理解这个孩子当时的内心,我代表千万懵懂倔强的孩子真心的感谢您。</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内心总是会有各种各样大人想象不到的想法没有说出来,原因或许是敏感,或许是无助,或许是倔强。</p><p class="ql-block"> 您不仅仅是在传授他们知识,您今天的一个举动,给予孩子的是自信,是温暖,是理解,是关注。</p><p class="ql-block"> 真心祝福您永远健康,然后能给更多的孩子带来温暖[玫瑰]</p> <p class="ql-block">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任其内心随意发展就是任其胡乱的涂抹,特别是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需要的是细心耐心引导。</p><p class="ql-block"> 小学的孩子正是思想习惯塑造的关键时刻,或许在长大后会有转折,但是这个时期的影响,会一直在内心深处潜伏。</p><p class="ql-block"> 小丁粗浅的认为,现在教育应该在学龄前激发孩子思维创造力,培养专注力,像蒙台梭利这种教育模式就很好。</p><p class="ql-block"> 学龄时注重学习习惯培养专注力的同时,根据儿童心理学,多去探索孩子的内心,这个需要孩子的家长多去学习一些正面管教以及儿童心理学相关的知识,辅助学校的教学。</p><p class="ql-block"> 小丁个人认为,家庭和学校共同协助,才能给到孩子最好的引导和教育。</p>

孩子

鞋底

儿童

教育

校长

新鞋

老师

学生

内心

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