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沐着初秋明媚的阳光,我来到太原市府东街上,这里有着一个历史悠久而又神秘的大院,从建造之日起就与山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百姓生活等息息相关紧密的连在一起。它就是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山西督军府。</p> <p class="ql-block">督军府南大门</p> <p class="ql-block">督军府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督军府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101号。督军府因有千年的历史,又被称为“千年府衙”。民国时期督军府为华北地区北平、天津两特别市和山西(晋)、河北(冀)、察哈尔(察)、绥远(绥)四省的军政大权的决策地。</p> <p class="ql-block">追溯历史,这座恢宏院落,最早从唐朝为唐明镇晋文公重耳庙,北宋979年元帅潘美将大元帅府设于此院。元为行中书省,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置山西巡抚衙门至清代,历代山西巡抚的衙门均设在此。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这里为都督府,民国五年(1916年),各省军务长官先后改称督军,阎锡山任督军,因此称督军府。阎锡山曾坐镇于此掌管山西38年,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同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成为省政府办公场所(府地),直到2017年9月1日南迁搬离。2020年改造为晋商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大院总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为1.8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大致可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主要是办公和会议场所,有大门楼、前院楼房、廊楼、渊谊堂、自省堂、梅山等。东路有东花园、内北厅等,民国时为阎锡山的私人住所。西路有晋文公重耳庙、西花园等。由于历朝历代的不断改扩建,庞大建筑群呈现叠代混搭,中西融合,古今荐存,相得益彰风格。</p> <p class="ql-block">山西督军府南门为正门,门楼是民国时期在原巡抚衙门的基础上改建的,坐北朝南,占地170平方米,为二层木结构建筑。一层面阔5间,进深2间,四周围廊,柱中设板门一列,柱头施三踩双昂斗。二层面阔3间,进深2间,四周围廊,檐下四周施木雕斗、耍头、雀替等,梁枋上施清式彩画。单檐歇山式屋顶,黄绿琉璃瓦覆盖。墙上壤嵌着“督军府舊址”石刻。历经千年沧桑,这里曾经戒备森严,人们只能远远驻足观望,门前不容停留,普通百姓几乎没人进去过,现如今人们可以免费进入游览。了解山西鲜为人知的风云历史和灿烂文化。</p> <p class="ql-block">督军府南门</p> <p class="ql-block">步入正门后,正北中轴线上是仪门,又称“二门”,为清代山西巡抚衙门第二重门。取“有仪可象”之意,即礼仪之门,是典礼、庆贺、祭拜的重要场所。在仪门南边两侧立有两尊咸丰五年的石狮,门柱对联上书:願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横幅:鑑往惕来。勉励人们勤奋读书,抚今追昔,谨慎行事,寓意深刻。跨仪门南北两侧是二层廓楼,共计四栋,对称布置。</p> <p class="ql-block">仪门</p> <p class="ql-block">廊楼</p> <p class="ql-block">渊谊堂位于督军府前院北侧正中,民国时称一楼,原为山西清代巡抚衙门的大堂,主体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外观为两层,前出抱厦,中门上方镌有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石匾。新中国成立后称为1号楼,50年代为省政府秘书厅,1985年改造为贵宾接待厅,由薄一波亲笔题写“渊谊堂”。如今为晋商博物院展览馆,陈列着大量文物供游人参观。一层抱厦正中悬挂“天下晋商”匾,二层正中悬挂“澤潤蒸黎”匾,为雍正皇帝为表彰山西巡抚诺岷在山西的功绩而赐予他的,意为“恩泽滋润黎民百姓”。天下晋商展览:晋商序厅、晋商源流、海内称雄、汇通天下、万里茶道、晋商精神六个部分,概述了晋商发展的重大事件和成果,全面再现了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的辉煌业绩,多角度展现出“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五百年辉煌光照日月,一萬里雄壮氣吞山河。</p> <p class="ql-block">渊谊堂</p> <p class="ql-block">穿过多栋展览楼厅,我来到了御书楼。御书楼阅尽岁月沧桑,它是珍藏皇帝御旨、批文和重要文书资料的场所。始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内藏康熙1703年巡行路过山西驻跸太原时,为时任山西巡抚噶礼及山西文武官员御书御制诗23首、御书唐宋诗词14首、匾额9块、对联18副。民国时期为图书档案室,解放后为省政府图书资料室。如今,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御书石刻,复建了御书楼及其院落,藏有从明清到民国出版的古籍善本1.2万余册,近4万卷,包括经史子集和三晋名家大作。可以讲是山西省的一座历史文化宝库。</p> <p class="ql-block">自省堂,于1918年至1919年建造梅山脚下,又称“梅山会议厅”,迄今百余年。为一座西式结构中式装饰的民国建筑,内部空间宽敞,富丽堂皇,兴神悦目,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古色古香,中西合壁浑然一体,会议厅面宽九间,进深八间,上、下层中间七间前檐设廓,四面设拱形门窗,厅内四周遍设圆柱,构成上、下两层围廊,大厅可容纳500余人。前门上的“自省堂”三字由徐世昌题写,后檐悬有“可以栖迟”横匾,为傅山先生亲书。这个地方是名符其实的决策者府地,建国后成为省政府召开重要会议的一个场所,许多的会议、文件、方针、政策、法规等在这里形成发布全省,许多事关山西经济、民生、安全等重大决策在这里出台,不但成为了山西政治活动中心的中心,而且也成为了一个高深莫测,常人难以触及的神秘之地,当我来到自省堂门前,身临其境竟然还问保安兄弟,梅山会议厅在什么地方,保安告诉我说,眼前的自省堂就是梅山会议厅,给本来就神秘地方更增加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经常听说省委省政府在梅山会议厅召开重要会议,走进一看真有点像延安七大礼堂,难怪有人讲这是山西的人民大会堂。地方不大,事关重大。</p> <p class="ql-block">回顾历史,这地方真的还很神秘。1925年,阎锡山曾在此设宴招待蒋梦麟、蔡元培、胡适、周作人、徐志摩、陶行知等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代表。</p><p class="ql-block">1934年,蒋介石第一次来访太原,阎锡山在此堂召开各界欢迎会,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作演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梅山的由来更加神秘,梅山原来叫煤山,原是明代巡抚衙门堆煤的地方,清朝沿用之。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为使衙门形成北高南低有靠山的格局,使之府运昌盛,特在煤堆上堆土造山,筑起了高九丈,东西宽九丈,南北长二十七丈的假山。民国8年(1919年)再度改扩建,筑起钟楼,改名“进山”。钟楼叫“进山楼”,寓意山西进步。1952年省政府重新建造梅山钟楼为高20余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阎锡山修建自省堂(督军府礼堂),更名为梅山会议厅。</p> <p class="ql-block">这座历史悠久的大院南北中轴线上是昔日的办公场所,两侧为东西花园,东花园原为巡抚衙门的内花园,民国时期为阎锡山和其主要军政要员的宅院。西花园有三座园区组成,分别为明园宋园和唐园,园区中央有两大湖,典型的中式园林景观特别的漂亮,穿过门楼弯弯曲曲小路映入眼帘,仿古式阁楼藏匿于丛林之中,小桥流水,水戏假山,古槐参天,绿树成萌,亭池廊桥,曲静通幽,环境十分优雅,有一种逛苏州园林的感觉,有名茶、手工艺品等展卖,琴棋书画是拍照留影,休闲品茶的好去处。看看古建阁楼,领略远古文化,你督军府此游一定会很惬意。</p> <p class="ql-block">人行柳色花光里,身在荷香水影中。烟云尽入新诗句,山水遥看古画图。慢游督军府,细品晋文化。领略晋商精神,发展山西经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