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携手筑梦,——灵山县武利中学举行2022—2023学年度"师徒"结对仪式

三里江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为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与“传、帮、带”的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提升。2022年9月23日,灵山县武利中学在六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了“师带徒”结对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科研处主任张纯枝解读了学校师徒结对工作方案,明确了师徒各自的角色以及职责,公布了本届师徒结对名单,学校依据工作实际为76位青年教师选定了校内优秀的骨干教师作为他们的指导教师,以指导、帮助他们尽快的实现角色的转换,快速提高教学业务水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校为师傅颁发聘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立杏老师代表师傅郑重承诺,将自己的工作和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传给徒弟们,在他们教学前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认真履行师徒结对协议中师傅所有的职责,不辜负学校的信任和嘱托。并衷心祝福每个徒弟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早日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理念先进的优秀教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郑坤老师作为徒弟代表,向学校和师傅们表达了感激之情。“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郑老师表示,在师傅的指引和带领下,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多问、多听、多看、多讨论、多思考、多总结。相信有了师傅的扶持,徒弟的教育之路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宽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1-2022届优秀师傅代表张媛媛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她认为,作为师傅就要与徒弟多交流,分享自己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上的得失,勤学好问、做好教学反思,在徒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1-2022届优秀徒弟代表也在会上分享了她的收获,作为徒弟,要善于利用师傅的评课,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要多听师傅的课,感受她的教学风格;要博采众长,同一个问题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生活上不同的老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多问多学也是一种使自己成长最快、最实用的途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传承武中传统,担当筑梦重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何显桥希望徒弟们谨记师德,尊师敬师;不怕吃苦,勤学多思;积极主动,勇挑重担。希望通过学校搭建的这个平台实现个人集体双赢,师徒共成长,学校共发展的局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甘为人梯传帮带,取长补短早成才。师徒结对是一种传承的力量,师徒相授,薪火相传。本次师徒结对活动,为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加快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既有激励和引导,又有约束和评价,这种形式有利于促使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教育竞争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span></p> <p class="ql-block">撰稿:梁 勇</p><p class="ql-block">图片:王小兰</p><p class="ql-block">审核:张纯枝、黄诚妃</p>

结对

师徒

师傅

徒弟

青年教师

学校

教学

优秀

薪火相传

传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