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路上石鼓山

魏巍

——作者:张志毓 石鼓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石鼓山村之东南,北临花园,南接西安市蓝田县厚镇乡。素有:“鸡鸣一声听两县之说”,距渭南市30多千米,系秦岭山脉所辖。<div><br> 石鼓山由黑花岗岩构成,以“奇”、“怪”、“险”著名,海拔约1200米左右,占地4平方千米,处两峪(四峪、磨峪)两槽(小河槽、大河槽)之间,拔地而立,直冲霄汉。如华山之险、黄山之秀,故有“小华山”之称。1981年,渭南市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面积,周围500米,1997年陕西省林业厅批准为“陕西省森林公园”;1997年5月10日,临渭区民政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div> 四峪峪口 石鼓山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或半湿性气候),由于地形起伏差异,内地气温特别悬殊,年气温平均在11℃(左右),最低气温-5℃~-10℃左右,最高气温达38℃~40℃(左右),年降水量680毫米左右,霜期为10月上旬~来年4月中旬(或10月下旬~来年4月上旬),无霜期180天到200天左右,日照时数为3600~5000时。 石鼓山卫星地图 古时,山上动物主要有:老虎、金钱豹、狼、野猪、狐狸、山羊、鹿等。今天大型兽类极少见到,野猪和山羊等偶有所见。飞禽主要有老鹰、喜鹊、乌鸦、山鸡、野鸽等。<br>1、时令鸟:①布谷鸟(春季鸣种谷,催人不误农时,按时播种。)②算黄算割鸟:(立夏前后听到昼夜不分的叫算黄算割鸟、算黄算割)。在夏收期间,急飞奔遍野,不论昼夜,阴晴的叫,有时可以看到嘴叫的流血,依然鸣叫不停,劝人边熟边收,这鸟真机灵乖巧,责任心强。与布谷鸟都是大大的益鸟。<br>2、报警鸟:①山哥早回鸟②打火烤烤鸟:听两鸟不论那个叫,必定今日有雨。③咕噜咕噜滚破鸟:到悬崖陡坡处,提醒你注意安全,以防不测。<br>3、怪鸟:如看到某块地庄稼长势不良,大有减产之兆,此鸟鸣叫嘿嘿嘿、哈哈哈之音,以耻笑,真怪也。<br>植物以松柏独特,有山韭菜、香椿、山桃、核桃、葡萄、山楂、八月炸等,各种中草药在百种左右。最珍贵的是祖师庙悬岩和老虎嘴(大河槽)附近生长的有妇科用的“血灵芝”。<br>石鼓山动植物资源丰富,可称为一座宝山,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石鼓山道路交通图 交通:1、石鼓山专线直达山下,关中环线、渭王高速公路,在不远的山前穿过。2、北边的渭(花)公路、渭桥使游人可经沋河川公路沿关中环线到邢河广场(刘秀像处),经石鼓山专线直达石鼓山下。四面八方交通甚是方便。3、山下登石鼓山,下车步行有两条路:一是通常进四峪沟,由峪道小河向北慢步而上观后山的东峰和北峰后,攀铁锁链上去观中峰老虎头,再到南峰去西峰观石鼓,观后由前山坡下来。二是从前山坡上去,先观西峰的石鼓再向上观南峰、中峰,后由铁索而下观宝泉、三层楼遗址后,下三层楼台阶到东峰大佛殿遗址,休息片刻,向北观五股香、北峰,观后也可从北峰而下,向南经大、小河槽到山前乘车,亦可观完北峰。由北峰再回东峰,从东峰平台南柏树坡之路下四峪沟,回到山前乘车,平安返程。<br><br> 攀登石鼓山的道路之一——四峪峪口 <br> “奇”:众山都生长着藤蔓和山花野草,惟此山却天然地从石缝中长满了四季长青的青松翠柏,加之林业单位的重视,使林木更加繁茂。<div> 松柏参天,高耸云霄,掩映日月,真乃:“连峰去天不盈尺,松柏倒挂依绝壁”。<br></div> 石鼓山中蜂 “怪”:主峰南边半山腰那个天然池。水从石中流出,遇旱不干,遇涝不溢,酣甜可口,澄清可爱,可以食用;若有人搅动,即时狂风怒吼,不日即雨,真乃怪也。<br>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使人提心吊胆,好似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 石鼓山中峰北望和远处的山峦 山林禽鸟飞翔,野兽出没,“梅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正是“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栽竹栽木,竹隐凤凰,松隐鹤。”<br> 有人赞美 “春临踏青听鸟鸣,夏季云雾绕寒峰,秋风劲吹看凤舞,冬天白雪压青松”。 石鼓山老虎头 石鼓山三层楼 石鼓山四季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春之景。真乃“清风有意难容我,明月无心自照人”;风景优美,历史悠久,自东汉以来,各朝在此修造景观,整建庙宇。<br> 石鼓山由东、西、南、北、中,五个高峰,形状各异的山峰组成。青山绿水、奇花异草、奇石怪鸟、飞禽走兽、松柏长青、茂密葱茏,真是无所不有,无奇不有,是一所自然公园,吸引众多游人骚客。 石鼓山远望 南峰高峻,在五峰中最高,松柏参天,林荫夹道,百鸟齐鸣,风景优美,四面八方可观,为石鼓山的“瞭望台”。西峰险峻,略低南峰高北峰,峰顶高竖一石。即刘秀约在公元9~20年间,被王莽追逼,到此敲击的那块石。西南还可望王顺山(原名玉山,产玉得名),有个传说故事,王顺生性秃顽,不听其母的话,叫她向东总要向西,叫他做这偏要做那。其母掌握他反其道而行之,想叫她死后,让其子王顺把她埋到平坦之地,故意说:“我死后把我埋到南山里”。母死后,王顺想:“我一生未听慈母一句话,而现在听最后一句话”,真的把他妈埋到山上,人们就把此山叫“王顺山”了。辩证的看,等于王顺一生未听其母亲一句话,不为孝子。 遥望石鼓山南丶北丶西各峰 中峰雄奇,大有统领群峰之势,如人们所论:“上边老虎头,下有三层楼”。峰上有圆形七八寸大的柱窝。据老人说:“三层楼”初建在峰上(即老虎头项),高不避风,又不便祭拜神灵,把三层楼移到现在的岩洞。借势仿“西安钟楼”模式修建,八卦玄顶,飞檐挑角,铁瓦铺盖,气势磅礴,高超之工艺,始见庙宇之辉煌,历史而悠久,思之实为惋惜。 三层楼 老虎头 北峰高长,略低于南峰,站在北峰顶,南望群山连绵远去,北观渭南,像一条舞动的银丝飘带,环绕渭南城,及渭南八景之一的“渭河春涨”,隐约可见;阳郭崇疑东西两塬如横卧的两条巨蟒,黄底绿斑,苍苍茫茫;又可望渭南八景之一的“丰塬秋眺”;沋河水库宛如一面明镜镶在沋河川道尽头的两塬之间。东北可望秦岭在临渭区最高的玄象山(元象山、二郎山),即渭南八景之一的“象山雨雾”,因其形状而名(如象)。此山常有虎豹出没,侵害人畜,有个叫周处的勇士,持箭射死老虎,为民除一大害。箭落之地,名叫箭峪;血溅赤水,赤水得名。北峰是虎豹等猛兽栖息之地,北峰西大河槽密林中偶有人见虎豹在此活动。 这里古时曾有老虎出没 东峰见有鹿角,为羊鹿活动之地。东峰低平而长,有起有伏,像一个长蛇体,东峰有大佛殿遗址和东峰之北的五谷香,土壤肥沃,长满了各种奇花怪草、藤蔓杂树,松柏稀少。向东上有平台,见有砖石瓦片,据老人说为“姑姑庵遗址”,年深久远,比各庙均早,没留下建筑物,无从考核。 鹿 石鼓山形状:1、从北看:是只摆尾抱头的巨型“雄狮”。2、由正西望: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东峰为头,北峰和西峰是两翅膀。3、从东峰平台及五股香那看:中峰的东面便是老虎嘴,正是一只上山的斑斓猛虎,威猛无比。 石鼓山与北面的关中平原 要观虎上山,请到四峪南小山梁中段,向北看这只上山的猛虎更为逼真。你看,老虎由半岩祖师庙以上的夹道外岩石上向上爬,松柏伴着虎身上的花斑,而后腿看似用力向上攀登,极其逼真,令人好笑,可爱而神奇,流连难返(可是站在小山梁位置要得当,否则就看不到那么神奇了)。 北望石鼓山中峰 任你怎样看去,石鼓山活象一只上山的猛虎,山上确有真的斑额虎、金钱豹等,偶有人见之,难怪有人称之“石虎山”。四面悬崖陡峭,威严对峙而立,登临绝顶,感到:“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诸峰如笑如眠,忽喊一声,好似众山都来了。<br> 五峰之顶,松柏长青天鸟悬,风景优美观不完,庙宇雄伟武神像,个个威严站青田,刘秀当年击石鼓,跨马急奔飞上边,真乃“高风峻骨鼎足立,直插云霄撑青天”。<br> 一、古人总结石鼓山八景:<br>1、鼓桴俱石挝有声:由西汉未年,王莽赶刘秀一段传说而得名叫“石鼓山”据《西汉演义》讲:公元前33年,汉元帝死了,太子即汉成帝刘骜即位,立母后王政君为皇太后,而太后是王莽的姑母,从此外亲王家掌握了朝政大权,汉成帝死后,新君汉哀帝刘欣只做了六年皇帝就染病而死了,他无儿子。王莽和别的大臣立汉平帝刘衍为新君,年仅九岁,而太皇太后王政君已70古稀,大事由王莽做主,在公元4年,13岁的汉平帝做了王莽的女婿,立王莽的女儿为皇后,王莽以国丈身份当了汉平帝的代理人。 石鼓正面(北面) 公元5年12月,大臣给汉平帝上寿,王莽献上一杯椒酒,没几天,14岁的汉平帝就死了,王莽选了汉宣帝刘洵一个才2岁的玄孙,立为皇太子,名叫孺子婴,尊平帝的皇后,王莽的女儿为皇太后,到公元9年正月,王莽把汉朝改为新朝,自称新朝皇帝。废孺子婴为“定安公”。西汉从高祖刘邦到汉平帝共12帝214年的天下,到此而亡。<br> 王莽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残杀刘氏之后,赶刘秀至800里秦川,凡所到之处都留有遗迹与传说:西安市长安区王莽乡,是王莽赶刘秀驻军之地得名,刘秀藏身之村,就叫刘秀村得名。如大王的牛寺庙《实叫牛死庙》,蓝田玉山东南的道沟峪(据传说刘秀逃到此地,进峪将鞋子倒穿,以骗追兵。山上有一地叫“王爬岭”,是王莽赶刘秀,刘秀从这里爬坡跑了得名;王莽迷失方向,撤军转回之地叫“万军回”。),渭南花园之东的黄狗峪(传说,追赶刘秀之人烧山想烧死刘秀,而来了一只黄狗(据说是二郎杨戬的啸天犬),在河里将它浸湿,扑灭了火,使刘秀得救,后刘秀下令,在去黄狗峪的坡上,立一小黄狗庙以作纪念,因此得名叫“黄狗峪”。还有寒老娃项圈(传说与前段牛死庙有关,大意是刘秀逃到牛死庙躲在耕田人犁沟,被牛踩踏了,刘秀咒骂牛,又有飞禽鸣叫“刘秀犁沟,而寒老娃改变地鸣叫瞎话瞎话,使刘秀逃过灾难,给寒老娃赐一银项圈),能言利语的八哥说不过潼关等等。又蓝田厚子镇(据说原叫厚主头,是马武姚岐二将军在此等候其主(刘秀),因为这里是个街镇,就叫“候主镇”,以后演变为厚子镇,简称“厚镇”,就是现在的蓝田县厚镇乡,这都是刘秀的传说。<br> 石鼓南面 据传说,在前有大山,后有追兵的危急关头,刘秀最后逃到石鼓山,(山上留有刘秀的马蹄印)可想这时的刘秀人困马乏,饥饿交加,无奈之际,取其天意,在西峰以石击石,指石为鼓,祝告苍天,若有刘氏江山,击之当鸣,若不鸣,刘氏该灭,就此跳崖自尽,事出有幸,举石有势听之鼓音,乃是天鼓响了,是刘氏该有天下,从此起名叫“石鼓山”,(现留有当年击鼓之石,石鼓犹在)(有人说:刘秀是汉平帝的儿子,错了,汉平帝于14岁就被王莽毒死了,他无儿子。查“《中国皇帝传》可知刘秀是南顿县令《河南项城县西南》刘钦的第三子。)此峰南边悬崖上,有棵高大的“华荫松”,相传是刘秀的拴马桩,从数十里外,用肉眼可远远望见,也就看到石鼓山了,可作石鼓山的向导(可惜现已毁坏)。 东汉世祖光武帝刘秀简介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舂陵乡人(今湖北枣阳市),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东北),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br> 新莽末年,刘秀在家乡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建都洛阳,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裁并四百多县,官吏十置其一,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史称“光武中兴”。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三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刘秀死后,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刘秀于河南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br> 刘秀系高祖刘邦九世孙,六世祖:西汉景帝刘启,<br>五世祖:长沙定王刘发后裔,<br>高祖父:舂陵节侯刘买,<br>曾祖父:郁林太守刘外,<br>祖父:巨鹿都尉刘回,<br>父亲:南顿县令刘钦,<br>母亲:樊娴(音归)都(樊重之女)南阳郡湖阳人。<br>后妃:郭盛通(河北真定刘阳王甥女,父郭昌,素有义行,母刘氏乃是真定恭王普之女(名门之后),建武十七年即公元41年被废除,但没有禁于冷宫,让她居住儿子中山王封地,封为中山王太后病逝,葬洛阳近郊邙山;儿子刘疆辞太子位,改封东海王,加大了对他的封地,给了他较好的待遇)。<br>阴丽华(河南南阳郡新野人,显赫门弟,永平七年,公元64年薨,与光武帝合葬于河南原陵,汉明帝上谥号为“光烈皇后”)生刘庄(汉明帝),刘秀爱妃及徐美人等。<br> 夫世祖体乾灵之休德,禀贞和之纯精,通黄中之妙理,韬亚圣之懿才。其为德也,聪达而多识,仁智而明恕,重慎而周密,乐施而爱人。值阳九无妄之世,遭炎光厄会之运。殷尔雷发,赫然神举。用武略以攘暴,兴义兵以扫残。神光前驱,威风先逝。军未出于南京,莽已弊于西都。夫当此时也,九州鼎沸,四海渊涌。言帝者二三,称王者四五。咸鸱视狼顾,虎超龙骧。光武秉朱光之巨钺,震赫斯之隆怒,其荡涤凶秽,剿除丑类,若顺迅风而纵烈火,晒白日而扫朝云也。尔乃庙胜而后动众,计定而后行师。故攻无不陷之垒,战无奔北之卒。是以群下欣欣,归心圣德。量力则势微,论辅则力劣。卒能握乾图之休徵,应五百之显期。立不刊之遐迹,建不朽之元功。金石播其休烈,诗书载其勋懿。故曰光武其优也。(此段见网上)<br>三国曹植评论:他使皇族亲密和睦,有唐尧虞舜声名;品德高尚纯朴,有伏羲始祖名望;礼贤下士,谦虚听取下属意见,有如周公一样不辞辛劳;操持国家大事,像日夜行走的钟表勤劳。评论他的功劳业绩,非同异常;评论他的功德没有过错;衡量他的力量势力单薄;对比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也并不强壮,但他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了千古不朽的功勋,金石碑刻铭记着他的美名,史书上刊载着他的丰功伟绩,所以说,汉光武比汉高祖刘邦更伟大(见《反经》)。虞世南说:“光武帝是仁义之人,是成王道之人”。(亦见《反经》)<br>2、旱潦不均虎后烘:无论炎夏酷暑,还是暴雨如注的汛期,不论从那个角度去观察,威风凛凛的虎姿,都会展现在人们的视野,岩石上滴着雨露,正如大唐诗人王维所述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五股香 附: 关于刘秀与两位皇后的补充<br> 刘秀为南顿县令(今河南项城西南)刘钦三子,在刘秀九岁时去世,由母亲樊娴(归)都带领三儿三女,在叔父刘良萧县令的照顾下度日。大哥刘縯很重皇族身份,对三弟的“鼠目寸光”很是不满,可后来做皇帝的却是刘秀。<br>刘秀与阴丽华都是南阳人,家距不过百里,刘秀少年就崇拜阴丽华。——《黄帝传》<br> 光烈阴皇后——阴丽华,系南阳新野县人,“初光武识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治安长官执金吾),叹曰:“仕途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随兄刘縯参加新市反莽,在更始政权打败王莽后,即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六月,纳后于宛当城里(宛当城即南阳之统称),时年阴丽华十九岁,结了婚。——《后汉书》载<br>公元22年刘秀和他哥刘縯抱着推翻王莽重建汉室的目的,在舂陵(今湖北枣阳南)组成了舂陵军。这年十月刘縯、刘秀与李通等带着起义军加入了当时最大的起义军绿林军。绿林军很快发展到十万人,而新市平林将领们怕威望大的人当了皇帝,使他们的权利受损,拥立懦弱无能的刘玄,更始帝。封绿林军将领刘縯为大司徒,封刘秀为太常偏将军。<br> 刘玄称帝,王莽震惊,迅速调集43万人,命司空王邑、司徒王浔率领镇压。刘军粮草不足,敌又多几倍,都跑回昆阳城。城中只有八九千人,刘秀向将领们分析了形势和前景。如果逃会被分散各个击破,死路一条,使军心很快稳定下来,把城外军队都带入城中,统一调度。刘秀亲率一千多人当前锋,奋勇杀敌。王邑被杀,王浔带着几千人逃回洛阳。<br> 公元23年,昆阳一战,刘秀展露锋芒,王莽政权彻底走向覆灭。海内豪杰并起,纷纷接受更始帝年号。拥立更始帝将领们劝刘玄早除刘秀兄弟,刘玄借机杀了刘秀哥刘縯等人。公元23年6月,刘秀见事不妙,赶紧跑去请罪,并且不为哥哥举丧,使更始帝毫无怨怼之言。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候。<br>刘玄到洛阳后,派刘秀去河北一带宣示朝廷旨意,刘秀感到这是个避开灾祸的好机会。刘秀在河北选贤任能,考查民情,平反冤狱,废除王莽苛政,还粉除了一起假冒汉成帝之子另立王朝的反叛事件。<br> 更始帝始终对刘秀不放心,派使节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又令立即回京。刘秀以“河北未平”为由,拒回长安,刘秀翅膀硬了,刘玄也无可奈何,明面上决裂了。<br> 更始二年(公元24年)秋,刘秀召集河北各郡兵马,击破收编占据河北各州郡的铜马、高潮、重连等农民起义军。为表复汉室之意,以“汉”的国号,史称“东汉”。<br> 长安那时正被赤眉军围困,短期不能拿到,最终定都“洛阳”。守洛阳的李秩、朱鲔曾劝说刘玄杀刘秀,是刘秀的杀兄仇人,派人杀了李秩(曾与刘秀同时起义),朱鲔不敢投降,刘秀向他保证既往不咎,任命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候。<br> 更始帝是赤眉军打垮的,刘秀与赤眉军立场一致,但刘秀称帝后反目为仇,最终赤眉军投降刘秀。刘秀对赤眉军拥立的小皇帝刘盆子也予善待,让他在叔叔刘良手下当个小官。<br>刘秀是个明君,一生节俭,从不恣意放纵。在历代皇帝中都是少有的。酒色歌舞金银珠宝,刘秀都不好。后宫没有多少嫔妃,只有皇后,贵人有爵秩,贵人每月几升谷子的待遇,确令人惊讶。<br> 刘秀在世建陵墓,命名寿陵。吩咐面积不要太大,坟不要太高,不要陪葬金银珠宝。<br> 历史上大部分皇帝都喜欢听小人之言,而刘秀却是少数亲贤远倭的皇帝之一。<br> 公元22年刘秀和他哥刘縯在南阳起义,阴丽华同父异母哥哥阴识也参加到刘縯的起义队伍中来,这对刘秀和阴丽华的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刘秀25岁那年,姐夫邓晨领他拜访阴丽华哥哥阴识,恰好阴丽华在院子给牡丹花浇水,年轻的刘秀对这个比自己小近10岁的美貌少女一见钟情,自此有了“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心愿。阴丽华那时还是一个天真少女,远未到出嫁年龄,除对这个爱慕她的大哥有些好感外,绝想不到3年后竟嫁给他,更没想到他居然成了东汉开国皇帝。<br> 公元23年,即更始元年6月,28岁的刘秀终于实现了“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个多年的愿望。那年的阴丽华是19岁。<br>对于刘秀哥哥刘縯的死,刘秀表面强颜欢笑,晚上偷偷流泪,在宛城那段前途暗淡、生死未卜的日子里,便是他和新婚妻子阴丽华,也是世上唯一看过光武流泪的女人。<br> 三个月后刘玄迁都洛阳,封刘秀为司隶校尉,先行抵洛,只有少数人马同行。为了妻子安全,刘秀只好派人把阴丽华送回老家。仅三个月,两人天各一方。刘秀定都洛阳后,派侍中傅俊到阴家接阴丽华到洛阳。可等待她的是刘秀身边多了一个女子,还有一个儿子。这女子叫郭圣通。刘秀在河北征战时,为借助真定王刘杨10万大军的支援,娶其外甥女郭圣通。一个是深爱的结发妻,一个是有了孩子,背后还有10万大军的征途伴侣,又是刚当了皇帝,急需权贵协助,只好把阴丽华封为贵人。郭不得宠,心怀嫉妒,引起刘秀厌恶。但他最宠爱的还是阴丽华,最喜欢的儿子是刘庄(阴氏生)。 公元26年(建武2年),郭之舅父刘杨谋反被杀,刘秀乘此机会以阴氏“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为名,要立阴为后,阴拒绝了,推辞说:“患难时的情谊不能忘,何况郭贵人已为你生了孩子。”刘秀只好立郭圣通为后,阴丽华为贵人(媵妾)。<br> 立郭不久,提出把阴氏兄弟封侯爵,再被拒绝。当时东汉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为了能够更多地和阴丽华在一起,刘秀每次征战都把阴丽华带在身边。公元28年,在刘秀讨彭宠的战役期间,阴丽华生下了和刘秀的第一个孩子,即后来的汉明帝刘庄。<br> 公元33年(建武9年),洛阳发生一次叛乱,阴丽华的母亲和弟弟都死于这场叛乱中。刘秀下诏书自责对阴丽华列为“媵妾”身份的深深愧疚。并说郭皇后能成为皇后完全是因为阴丽华固辞的结果。<br> 郭圣通多次在刘秀面前发出自己的不满和怨气,而阴表现得通情达理,总是默默让步。公元41年(建武17年),刘秀的统治完全巩固,终于废掉郭圣通皇后之位,改称“中山王太后”和儿子一起生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打入冷宫反得尊崇的废后。经历了建武16年皇后位(郭圣通病逝葬洛阳近郊邙山)。太子刘疆看形势不好,主动请废成了“东海王”。刘庄做了太子,刘秀对刘疆还是有些歉意的,加大了刘疆的封土,给了他较好的待遇。从此阴丽华为二任皇后,经历了从建武17年——建武中元2年计17年皇后之位。建武中元2年即公元57年,刘秀病逝于洛阳,终年63岁,在位33年,开启了东汉历史,史称“光武中兴”。自称无益于百姓,诏令薄葬,葬于河南原陵。<br> 永平7年即公元64年,阴丽华毙,与光武帝合葬于原陵,东汉明帝君臣谥号“光烈皇后”。 八十多岁的作者引路攀爬孽孽椽 3、梁椽虽朽稳而固:此乃人们登上山腰去祖师庙的栈道,当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有90度直立数十丈的悬崖绝壁之上,以木料搭成悬空桥,名曰“孽孽椽”,又称“上天梯”。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到十六日庙会前整修一次,以供游人香客攀登。 孽孽椽 4、渡索已疲光且明(有人改古人原文“渡索已疲光且亮,不妥。)登上山,观了“大佛殿”和“三层楼”,往西峰观石鼓,被悬崖绝壁阻断了必经之路,在悬崖上安置了铁索链,作为扒手,接通了东西行道,约3米长,以便游人攀越(近来渭南市临渭区林业局又重新设置确保安全)。 千年铁锁链 5、清盈宝泉味甘美:主峰南侧半山腰,即三层楼西南,有一天然水池,水由石隙中喷出来,无论旱涝始终保持半池澄清可爱的神水,即可食饮,又可作天气预报,它的特征是:不可任意搅动,如若有人挑动,当即狂风怒吼,不日即雨,正如唐大诗人白居易所题“天上有池能作雨,人间无地不逢年”。所以称“石鼓山气象潭“。 千年铁锁链 三层楼遗址,西南为宝泉 寺庙里供奉的佛像 6、秀丽层楼神威灵:中峰南侧半崖下,以凿洞和砌石造就庙基,有三层楼古迹。(楼下有石洞,半修层楼)八卦玄顶,飞檐挑角,铁瓦铺盖,气势磅礴,每层均有东、南二门,门外悬崖峭壁,一望无际,到此使人魂飞魄散,十分森严。西岳华山有“回心石”,而这里亦称“悔心崖”,以木石结合,加固栏杆,可见古时匠工工艺之高超;(下石洞犹在)各层均塑有佛像,此三层楼梁板注明:“系公元684甲申年即唐中宗李显嗣圣元年,再次修造,可见原建时还早,(梁板注明内容即解放后拆庙时,有人好奇的把它照抄下来,而有人因不了解历史,竟说是唐高宗李治嗣圣元年,大错特错,不妨查阅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文物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刷厂第一次印刷的《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是,公元650年(庚戌)至公元683年(癸未)在位,在位期间,并无嗣圣年号。下层坐着一头六臂的天寿(千手千眼妙善)菩萨,中层有一佛(阿弥陀佛)二菩萨(文殊菩萨坐狮管智、普贤菩萨坐象管德)上层有三教主尊像(孔子坐象主仁义礼智信名五常、老君骑牛主金木水火土名五德、释迦牟尼坐麒麟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酒肉名五戒),到处可见到游人墨客的诗词题字。<br> 1970年红岭公社办加工厂,厂长张改明带领四类份子,予一拆除。近两千年的历史文物毁于一旦,成砖砾废墟,连神像也被损坏。而有人写:唯观音菩萨和两个童儿幸存,不确。<br> 现在三层楼石洞里供奉的各位神像,系1994年春,渭南炎黄公司郝氏所塑,当时我也是倡导人之一。 祖师庙 庙内供奉的神像 7、青松从风翻翠色(有人误写青松从风翻白色,非古人愿意,不妥)山崖分布着无数白皮古雪松,布局合理,前坡翠柏后坡松,中部大槽松间柏,青松翠柏形态异,夫妻鸳鸯松可观。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树由石隙中长出,而且长势繁茂,再是本山有它山无(现在各山的松柏树为飞机飞播)即2002年农历5月21日。<br> 如针状的松叶,遇风吹佛,伴着阵阵的松涛声,翻来覆去的摇动,形成一部山间交响曲,碧翠的松叶和白色的树杆时隐时现,如似碧浪白云,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正如游人所述:“山虽不高倒也清秀,树虽不大倒也茂密。”真是“青松翠柏长年茂,一年四季景色浓“。又如宋大诗人欧阳修说:“星月皎洁,明汉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br>8、碧峭无雨滴玲珑 此乃石鼓山之独特,无论晴空万里的晴天,还是傲阳似火的夏季,黑色崖壁上犹如雨天一般,昼夜不息地滴哒着晶莹透明的珍珠般的露水。<br><br><div>二、八景之外有景:<br>1、主峰南侧半山腰约有200米长的“龙洞蛇道”;悬崖上分布着无数的天然洞穴,星罗棋布,洞中有洞,洞洞相通。</div> 异常险峻的登山道路 2、峭壁上常居珍禽稀鸟,如寒号鸟粪其名“血灵芝”性温味辛,有镇产痛安神止露之效,为名贵中药(在大河槽,孽孽椽可见)。 五股香与作者 3、东峰即大佛殿后有五颗相等的参天古松,有“五股香”之称,至今尚存,从未有人破坏,谁若刮了一点树皮,就感到不利(林业局已做了防护网)。(在东峰之东南坡梁有一大平台,人称“姑姑庵”可见砖石瓦片,未留下古建筑,据老人说这个“姑姑庵”比各庙建筑都早,历史更长。 作者在姑姑庵遗址前 附诗一首:<br> 姑姑庵回忆<br>时隔五十到北梁,诚心拍摄姑庵房。<br>生态变化惊人怕,荆藤傲杨来称霸。<br>怎奈不是原模样,细思还是老地方。<br>两次拍景登神山,精神振奋心喜欢。<br><br>4、还有“石鼓山瀑布”“信鸽特舍(大河槽)”“人工湖(即圣山一粟)”等景物,为游人增添异彩,站在石鼓山顶峰,可听到渭南火车笛鸣;晴空朗朗之际可一眼望见犹河银带飘扬(即渭南八景的“犹河夜月”),人们可用望远镜开阔视野,西北可望渭南市区(即渭南八景的“渭河春涨”),正西可望临潼胜景,西南可观蓝田猿人遗址,东南可望巍巍的秦岭诸峰。东北可闻渭南八景的“秦宁晨钟”望“丰源秋眺”。<br><br><div>三、“从来名山僧占多”<br>1、山下有座“关帝庙”原叫“红花寺”,(昔为张村、孙河、穆寇、老牛坡、边河、邢河、姜寨、胡寨八社所属),有上殿、前殿,东西廊房。前殿、西廊房火焚,上殿解放后毁掉,于1995年秋佛子投资为主重建,东廊房土改时留作住庙道士计崇胜居住,计氏年老收侄儿计喜权扶养,所以现归计喜权使用。上殿坐着协天大帝副玉皇-关胜帝君(三国刘备五虎上将关羽字云长)之尊像,两旁站立关平掌印,周仓执刀,上联曰:汉封侯,宋封王,明清帝君(蜀汉刘备封汉寿候,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封义勇武安王,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封伏魔大帝,神威远征天尊胜为圣,清封协天大帝付玉皇);下联曰: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关帝庙有石碑一枚,高达2米多,宽1米左右,厚约10公分,记述着石鼓山的一切,可惜已无下落。据老人说庙修后余金银一小锅,深埋地下不在南槽(小河槽可有),在北槽(大河槽可无)。“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有),邻居王二不曾偷(偷)之谜”常言道遍地是黄金,单等有福人。祈盼石鼓山开发后显现于世。</div> 约在1950年左右,石鼓山小学(即现在张村小学)借关帝庙做教室,当时宣传拆庙搬神像,庙前村民夜梦关帝老爷骑马,马铃窜窜响着向北而去。随后关帝塑像,原本正座面向南,此时突然神奇地头转向东,人们都说:“关帝老爷走了”,不久乡长(当时叫“老牛坡乡”后改为“三官庙乡”)张来公领本地先进人物,搬掉关帝及周仓、关平三像。有人发横财把神像腹藏已久的铜镜等物拿回去,有将神像胡子做裤带,关帝一怒施手段显灵了。有的丧偶,有的丧子,乡长也丢官回家为民务农去了(当时我亲眼所见)。关帝老爷在该地的确威灵,有求必应。 关帝庙 2、山口有座山神庙:内坐山神(一说是赵公明;又说是钟馗,系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因应举不第碰死,后颇灵验,称“黑虎灵官,可能是。在1994年重建塑像时,因年代久远,事老人小,按塑像师之意,依照西岳华山,石鼓山叫小华山,把山神塑成二郎杨戬,其实不妥,因二郎为天神降职了)有火神、雷神、个个威风凛凛,镇守山门护山,以佑百姓平安,诗云:“远驱虎狼三千里,近保人民百万家”。 峪口西侧的土地庙 峪口东侧的山神庙 山神庙内的神像 3、半山腰有坐祖师庙:“内坐无量祖师等三尊佛像(1994年塑像时,塑为达摩祖师不知与无量祖师是否同一人?)个个腹藏经卷。 <br>4、刘秀讨伐王莽,于公元25年称帝,史称“光武中兴“,大修庙宇,感谢神灵。东峰有座大佛殿(等于民房三间),坐落在东峰平台东边,大佛殿坐东向西(即大厅面向西)。梁板注明系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14年,即公元38年所建,历代曾多次修复,距现在已有1980多年的历史。有三尊大佛像(如来佛坐中间,普度佛天盼佛坐两边)莲花坐下压着三千劫地神,两边站着十八罗汉,墙上有护法神像,个个吹胡子瞪眼,手执铜锤,丰彩夺目,甚是威严。四面墙壁有四方游人诗词题字。庙内有一大铁钟,高2米,直径1米左右,据说最早悬挂着,等于给老虎脖子挂着铃,老虎猖狂,豺狼虎豹常下山侵害人畜,此后才降落于地,庙外放一大铁瓮(大小同钟)。<br>5、中峰南面半崖下,借天然石洞,与人工建造,建成“三层楼”古迹。(参八景之六“秀丽层楼神威灵”) 石鼓山中峰上的建筑遗迹——柱础 各庙都有铁庆一枚,可惜这些铁制品(钟、瓮、铁索、瓦、庆)解放后毁坏入公,庙宇在文化大革命前后拆毁,虽文物无存,但有县志可考。这些庙宇1958年尚存,1970年红岭公社加工厂长张改明领四类份子,予一拆除各庙,文物毁于一旦,神像也予一破坏,1994年重修庙宇塑像,佛子捐款。<br> 农历七月十四至七月十六庙会期间,游人来自四面八方,人山人海,灯火通明,鞭炮震撼山谷。有各种摆摊设点:“如饮食、瓜果、玩具、香蜡、衣物、工艺,在解放前有牲口交易等等。7月15正会那天,连蓝田厚镇五里距离,集会的人也云涌而来,有旅游的,还愿的,祈子的,祈祷求平安的,非常隆重。<br> 为配合庙会,会期有秦腔、皮影、木偶、线胡、二黄、高跷、秧歌等,(这些活动每年轮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有人曾赞美说:“白天泥作怪(指木偶),晚上皮成精(指皮影)<br> 石鼓山历史悠久,解放前有老道和尚住庙,有官产核桃树一围大的十多个,土地达50多亩,碾磨齐全,解放后土地分给村民耕种,年迈辞世的老道和尚,葬此地,有的走了。<br><br><div>四、石鼓山这个小华山与西岳太华山历史比较:《华山图册》介绍“华山建筑最早的是西岳庙,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集灵宫,(登基在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87年)西岳庙始建于秦汉,到现在有2170年的历史,而石鼓山古建筑较早的是大佛殿(公元38年),已有1980多年了,(而东峰的“姑姑庵”建筑较更早不与对比),石鼓山古建筑比太华山古建筑不过迟二百年左右,可见,石鼓山历史悠久,举世闻名。<br> 西岳庙在“水经注”称“下庙”石鼓山在“水经注”称“石楼山”,到明季则称“石鼓山”</div> 石鼓山中峰上的建筑遗迹——柱础 四峪峪口 四峪峪口东面的山神庙 五、石鼓山曾为革命根据地:1946年即解放战争时期,老革命家汪锋(汪均治)、李先念大军,打游击与蒋匪作战,安营于具有战略要地的石鼓山,指挥部驻石鼓山下张村,设有无线电台,印刷机构等,与蒋匪进行了多次会战,消灭了敌人的主力军,为1949年全国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br> 据蓝田县党史资料办公室选编的〈汪锋蓝田诗选、厚镇败敌〉篇谈:“1946年11月10日,汪锋送走李先念去陕北,当日,回到我军驻地石鼓山。<br> 豫西直系军阀刘镇华部队,镇嵩军的军长武清林率兵来犯,汪锋果断地指挥我军兵分三路,很快占领了厚镇北戏楼据高点,向敌人扫射,敌军乱作一团,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br> 汪锋情不自禁的挥笔写道:“石鼓山庄设柳营,马嘶刀寒催军行,厚镇战败武清林,凯旋回师清峪坪(蓝田东北厚子镇以东,青峪沟青峪坪)<br><br><div>六、开发石鼓山势在必行:<br>石鼓山以悠久的历史和奇特的景观,而被载入史册,吸引大批的游人,中华大地奏响了雄壮的鼓点,迎接着“中华复兴梦”中华之复兴。历史之必然,石鼓山也将加入其行列,为实现“中华复兴梦“而靓丽现身,愿石鼓山松柏常青,愿伟大祖国日新月异!</div> 张志毓为《秦岭七十二峪》作者介绍石鼓山 作者简介:<br> 张志毓,现年84岁,完小毕业,中共党员(1958年10月入党),系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石鼓山村十组(原张村二组)人。<br> 本人热爱文学、历史、社会科学,也曾钻研医学、堪誉学、(阴阳地理)、周易相数与卜筮知识。<br>合作化后曾任会计、书记、大队长(主任)及公社会计等职,现以务农兼相地为业。<br> 本人生在石鼓山下,热爱石鼓山,热衷于石鼓山风景区的发展与开发,为风景区广大群众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br> 整理石鼓山资料目的为宣传石鼓山,使下一代人了解石鼓山,建设石鼓山,享受石鼓山为望。联系电话:13709240430<br>原作于:2017年仲春<div>1、2017年4月27日第一次发表(新浪博客)<br>本次发布前已浏览7100多人次<br>2、写评论4条(附后)<br>评论:①初发表时,渭南日报社电工马宏建说:“这是石鼓山的纪事文,写的详细,写的好”。<br>②石鼓山村十组(原张村二组)人:石鼓山的农夫(张养民)说:“写的真实,写的好”。<br>③2017年4月27日初发表后,北京一人看后疑视的说:“不可能吧,这么大的年龄,起码连自己都难自理,还能写这么好的文章?”。<br>④西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所所长谢伟说:“我看了网上多少人写石鼓山,一般都是写景言情,随心所欲,乱写一阵,张老写这《筑梦路上石鼓山》一文,我曾考察过,他今已84高龄(初发表时80岁)经历了祖父,父辈及村上老人的一番演说,又是当地人,了解当地事,取材丰富,述事真实,从此文可匡正有些写石鼓山的论点事实的不正确之处,从而正确了解石鼓山,石鼓山名胜不可埋没,既有王莽赶刘秀一段传说又有汪锋李先念,打游击战于此,留下的革命圣地典故,山可游,文可观”。<br> 凡看到此文的人都赞成写的真实,写的可以。<br></div> 张志毓带领《秦岭七十二峪》作者攀登石鼓山中峰 张志毓带领《秦岭七十二峪》作者穿越绝壁 张志毓带领《秦岭七十二峪》作者跨越绝壁 张志毓在石鼓前留影 张志毓在老虎头上为《秦岭七十二峪》作者介绍石鼓山 张志毓带领《秦岭七十二峪》作者从老虎头上下来 80多岁的张志毓带领《秦岭七十二峪》作者从老虎头上下来 张志毓与《秦岭七十二峪》主编在石鼓前合影 张志毓与《秦岭七十二峪》主编在老虎头上合影 张志毓与《秦岭七十二峪》主编在家中交流 张志毓与《秦岭七十二峪》主编在家中交流 张志毓与《秦岭七十二峪》主编在家中合影 张志毓老人向《秦岭七十二峪》作者展示其发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