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染色工艺,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既是一门精湛的技艺,也是一门优秀的民间文化。如何将优秀的民间艺术融合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既能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综合效果,又能创新非遗艺术传承的方式和途径?就此问题,2022年9月20日巩义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在伏羲路小学开展了“传承非遗技艺,教研合一,让美育别样风采”教研实践活动 教研实践活动前,张晓娜老师从扎染的历史、图案特色、工具与材料的准备、扎结的技法、扎制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介绍与分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前划重点</h3> 老师们开始认真设计,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经过20分钟的“静待花开”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让我们来感受扎染的艺术魅力带来自然别致的“纹理”之美。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品丰收的喜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研融合再总结</h3> 教研应该是专业素养和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研究,通过本次教研实践活动,不仅让老师们了解了扎染艺术的操作流程,更是从扎染工艺中感受到了民间传统艺术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也进一步拓宽和提高了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用心研究民间艺术,将民间艺术资源引入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传承非遗技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晓娜老师悉心指导</h3> 本次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了教研合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体工作坊成员沉浸在扎染这项非遗文化中感受美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