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体中成长 在反思中进步 ——新平县城区小学第一教育集团 五年级数学组“两课三反 思”纪实

守望

<p class="ql-block">  金秋九月,开学伊始,学校教务处就做出了“两课三反思”的教学研讨计划。此举,是新学年新的希望,新的开始,新的挑战与新的收获。按学校计划,我们五年级数学组在9月21日、23日两天开展了朴实、严密、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过程中得到陈副主任的鼎力支持,对我们的课堂给出了指导、点拨,让上课的教师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出要求。夏副校长对大家的课堂做出了肯定并提出了希望,“灵活使用学案教学,磨课也应是一种常态课”让老师们在课堂上不再畏畏缩缩,并对自己的课堂有更高的要求。普校长和教体局的王发林老师也在百忙之中亲临研课现场进行指导教学,为我们年级的数学老师加油鼓劲。相信我们年级的老师们会越战越勇 ,越来越优秀!</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学研讨老师们的选课涉及了三个领域的内容——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运用。其中,上综合运用中的植树问题的三位老师,是一次学科领域中的尝试与挑战。植树问题教材编排了一个单元共3个例题,分别由三个老师依次轮上。且不论成功与否,但至少这是一次新的尝试,是对执教老师互相配合,知识衔接的一次考验。第一课时的老师必须打牢基础,讲清各概念。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的老师要能根据前面的教学情况在短时间内立马调整自己的设计,从中体现出了一个老师教学的智慧、应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同一班学生要接连接受连续两节课或三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学生大容量容纳的一次挑战!</p> <p class="ql-block">  迟萍老师带来了本次活动的第一节课《植树问题例1》(两端要栽),这节课不但要掌握两端栽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还要理清弄懂总长、间隔长,间隔数等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着紧跟其后两位老师的教学开展,实属不易!课堂中迟萍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猜想——试验——验证的学习过程,利用“化繁为简”的思想通过画图——比较——归纳来得出植树问题两端要栽的数学模型思想,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中利用预设与生成,让学生充分体会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 <p class="ql-block">  紧随其后的张葵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植树问题例2》(两端不栽),她在紧扣第一节课的知识思想模型基础上结合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来设计教学,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来灵活处理教学,给我们展示了一节优质课。张老师课堂严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践行着自主学习在先,交流展示、讲解在后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的主体得到充分体现。</p> <p class="ql-block">  者月琼老师加入我们的队伍还未“满月”,但她给我们呈现的课堂却是那样的老练,令人钦佩!她执教的统计与概率《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把我们集团校自主学习的课堂结构体现得非常完美。导课自然,课的开始问:可能在哪个箱子?学生回答后追问确定吗?自然流畅的进入主题。整节课能按自主预学——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进行,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把可能性这样的课堂组织得活而不乱,动静结合,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昂。达到了教得轻松,学得愉快。</p> <p class="ql-block">  高本祥老师是本次授课教师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给我们执教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情境引入,引发思考,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进而引发探究的欲望,激起了学习的兴趣,热情。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得来,学生经历了猜想——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展示交流——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还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成就感满满!在此感叹一句:这样的课堂有谁能不爱?他的课堂就是这样朴实、真实、扎实有效。</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最后一节课是李琼华老师带来的《植树问题例3》(一端栽,一端不载)。老当益壮的她课堂上仍是英姿飒爽,娓娓道来。在上好本节课知识的同时,为前面两个例题的学习进行了查缺补漏,使得本单元的知识更为系统完整。</p> <p class="ql-block">  认真做好评、说课:上课教师能及时做出反思,听课教师能把自己对课的看法诚恳给出建议,为本次教研活动取得成功做下关键一环。凝集体力量与个人反思,每位上课教师都在虚心听取听课教师给出的建议认真修改导案、学案,在二磨中展示了更为优质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反思我们是用心的:曾有人说过要成为名师的最好办法就是坚持写好每天的教学反思。我们虽然成不了名师,但写好教学反思可以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  《植树问题例1》取得的优点:1.目标落实到位。教学让学生经历了探索重难点知识的过程,获得了植树问题两端要栽的数学思想模型,体会、感知,会解决植树问题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2.重点得于突出,难点得到突破。教学通过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 利用“化繁为简”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3.作为植树问题中的第一课时,对“两端”、“一边”、“间隔”、“间隔长”等关键词的理解教学及思想模型的建立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牢了基础,消除障碍。4.教学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利用了学生熟悉的校园图及课堂上的生成。5.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从始至终都利用心理学科知识进行“破冰”、激励,知识复盘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不足之处:1.课堂上简洁性不够,语言不够精炼,重复啰嗦时有发生。2.学生的自主权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总是设着框框套套让学生去钻来达到“目的”,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更好的发展。3.追赶式的教学。每次活动都不能做到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表现,急于收场。4.对知识点“一一对应”的思想渗透没做强调,只在活动过程中做到让学生去感知体会。5.教学与课本及多媒体之间不能做到自然的融合。</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可能性》教学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一、用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紧扣教学目标创设了一连串的活动:猜一猜、抽签、摸球等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知识蕴藏其中,深刻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营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二、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节课开始,让学生们猜一猜蓝精灵在哪个宝箱,首次认识可能,接下来抽签表演节目,三个节目抽之前、抽之后的结果进行对比,你会发现什么?逐渐让学生认识到不确定的事情应该用“可能”来描述,能确定的事情用"不可能”或“一定”来描述。知识结构安排合理,教学环节紧凑,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层次分明。设计的练习题(涂色),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地参与练习巩固中,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悟,极大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感知数学知识,领悟数学魅力,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学生交流能俯下身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亲和力,语言平缓清晰,速度适中,非常从容的教态,让我们感知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在“做数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纵观这节课,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没有把数学更好的与生活联系起来,做的预设不够等等,在后面的教学中应该吸取经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i>《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i>通过两次磨课,对本课的教学作如下反思:1.重视操作体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2.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3.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不够。4.多媒体、学案和课本三者的应用不能有效结合。</i></b></p> <p class="ql-block">  我们年级的数学教研活动“两课三反思”结束之日恰好撞上丰收节。在这个丰收的日子里,相信我们的老师在本次活动中或多或少都有所收获。有启发、有触动、有改变、有想法、有思考,有未来……</p> <p class="ql-block">供图:夏云 缪家辉 者月琼 迟萍</p><p class="ql-block">编写:迟萍</p><p class="ql-block">编审:夏云</p>

教学

学生

课堂

植树

老师

反思

学习

知识

活动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