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服装( Ancient Chinese Articles of Clothing)是指中国古代的各种衣裳、冠帽、鞋袜等服装,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结构与款式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变化。通过对古代服装的研究,可以认识历代人物的风貌。在鉴定有关文物时,服装也是断代的重要尺度。古代服装存世不多,在研究中除依据实物外,古代雕塑、绘画中的人物形象,也往往是重要的参考资料。</p> <p class="ql-block">引</p><p class="ql-block">北风呼啸、白雪皑皑,树叶、麻葛、兽皮都可以用来御寒;</p><p class="ql-block">丛林穿梭、攀爬跳腾,皮革避免刮伤,保护腿、胳膊、私密处;</p><p class="ql-block">装扮伪装、奋起搏击,用动物头皮制帽;</p><p class="ql-block">为了猎食,在胳膊处缚箭袋,臂筒后来演化成了手镯,当然手镯还可以起到撞击穴脉的作用已是后话。</p><p class="ql-block">求偶繁衍、树立形象,是生命的本能,带兽牙、用贝壳穿成项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制造生产工具,搓绳结网,捕鱼捞虾、投掷石头击打猎物的同时,也编结可以穿的衣服。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剩余物品的出现,部落祭祀祈祷越来越多、越来越隆重。专门负责祭祀祈祷衣物的准备,从一个人大巫,到专门的部落。祭祀还神分等级,规模、形制有等级区别,巫师的衣物也有不同。巫师的衣物是当时的最高水平和工艺。贯头衣、披单服经久不衰的经典形制。巫的尾行服饰是为了取悦上苍,冕服渐渐成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针的出现,可以缝制生产工具、也可以简单缝制衣物、还可以缝出图案。纺轮可以制绳、线。随着用度的增加,出现了织机。敬天祈神是极致的虔诚,大巫的穿着是万众瞩目。巫是常人心中的神。当社会拥有财富,人民开始模仿冕服的形制在日常中穿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麻、葛、蚕丝,在当时当地均有大片的自然生长,蚕丝在获取蚕进行煮食中获取蚕丝、在生产中不断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交领右衽是上衣。从事农耕后的典型复制,齐膝是为了保护私密。那是还没有裤子,只有袴(日本相扑手仍有着)、胫衣(护腿,开裆裤),下围有直裾和曲裾两种,袖下加小腰使手臂活动自如;下面都穿裳,裳外加敝膝(芾)。</p><p class="ql-block">深衣是把上衣下裳缝在一起,袖子分袍、袂、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桑蚕纺织工艺水平高,绢纺、锦,图案多有图腾的寓意。针织提花工艺出现在绦上。在纺织技艺、花色上的工艺,在制陶、冶炼青铜上相互借鉴。绣制品随心所欲。当时的人们“衣作秀,锦为缘”,锦为缘是防止衣物卷,有造型挺括的功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山楚墓是战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赤髀横裙</p> <p class="ql-block">衣毛而冒皮</p> <p class="ql-block">皮韦臂衣</p><p class="ql-block">甘肃鸳鸯池等地出土臂饰是皮革粘合骨片,随着射猎生活减弱,玉石臂筒也随之出现,而后日渐消失形成腕饰——手镯</p><p class="ql-block">在辽宁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遗址中,发现了一件裸形少女红陶塑像,左足上有短靿靴。</p> <p class="ql-block">“孚甲自御”“衣其羽皮”“而衣皮苇”</p><p class="ql-block">向动物学习用鳞甲、甲壳(qiao)自我保护的方式。动物肉可以食用、皮可以制衣、骨可以做针、肠子/韧带纤维可以捻为线、牙齿可以钻孔串成装饰品、一点也不浪费。</p><p class="ql-block">旧石器时代的装饰品“尽管非常原始,除打孔加工外,大多完全保持着自然形态,但却充满劳动、创造的审美情感,不存在后世那种炫耀财富或表示尊贵的观念”</p> <p class="ql-block">骨针:原始缝缀工具</p><p class="ql-block">骨针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普遍使用,直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淘汰。</p> <p class="ql-block">骨针的出现是原始人类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从最需要的生计出发,发明的一种用于御寒防晒,缀合或缝制衣服的工具。骨针的出现,伴随着衣服的出现,最初主要是为了御寒和防晒,人类最早做衣服的原料是树皮,树叶和兽皮之类的,因为石器没办法缀合衣服,所以在长期实践中,原始人发现用来充饥的动物的有些骨头比较尖锐,于是就有了骨锥,这是骨针前身。骨锥只能起到穿针作用,而没有引线功能。最后经过无数次的摸索,尝试,骨针就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针,是在中国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发现的1.8万年前的骨针。1930年在北京郊区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山顶洞人的居住遗址。出土的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长约82mm,最大直径3.3mm。刮磨得很光滑。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编织工具。山顶洞人的骨针的发现在染织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表明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能够自己缝缀简单的衣着。</p> <p class="ql-block">手经指挂</p><p class="ql-block">西汉刘安《淮南子》书中,作了更见真切的描绘:“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揜(同“掩”,意为遮盖)形御寒。”撇开伯余不论,此说似非全出虚拟,也许据旧闻另有所本。它反映了这样一种历史状况:大约在原始纺织技术昌明之前,曾有一个手编织物做衣服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伯余作衣</p><p class="ql-block">中国传说最早造衣之人,约生活于距今6900——6500年前的半坡文化时期。</p><p class="ql-block">据《淮南子》中载:“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p><p class="ql-block">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是先穿树叶、兽皮,后来发明了用树皮和葛丝发明了绳索,大约距今7000——6000年前的半坡文化与河姆渡文化时期,已经发现粗麻葛布制作的衣物,还有纺轮等纺织品。</p><p class="ql-block">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p> <p class="ql-block">距今约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纺轮,用来纺丝和麻。</p> <p class="ql-block">陶纺轮</p><p class="ql-block">陶纺轮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随着制陶业、农业和磨制石器三大制造业的产生,原始纺织业逐步发展起来。</p><p class="ql-block">早期的纺轮大多数是“素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明的进步,纺轮有了各式各样的纹饰。纺轮早期的纹饰相对简单,纺轮晚期的纹饰越来越复杂,一般分为4种:点和线组成的普通线纹、弦纹,模仿自然物体的各种形状纹及动物图腾。最重要的是模仿自然界的物体,如十字交叉形状是模拟太阳,为纺轮这一种工具附加上了神秘的色彩。因此,纺轮上升为“圣物”,成为原始宗教的“法器”。</p><p class="ql-block">纺轮还影响了玉璧和圜钱的产生。纺轮的形状就是由太阳衍生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纺坠是纺车的前身或雏形,作为我国古代发明的最早捻线工具,工作方法即在纺轮中间的小孔插一个杆,利用纺轮的旋转把纤维拧在一起,并用同样的方法把单股的纤维合成多股更结实的“线”。</p><p class="ql-block">在陶纺轮中心小圆孔中插一根两头尖的直杆,便有了一只纺锤,将野生麻、葛剥出的一层层纤维连续不断地添续到正在转动的纺轮上,一根根纱条便产生了,这种纱条合并捻制成的线可以制衣、结网、系罐乃至建房。</p> <p class="ql-block">锯织机</p><p class="ql-block">我国在远古时是以“手经指挂”来完成“织纫之功”的(《淮南子》)。所谓“手经指挂”是将一根根纱线依次绑结在两根木棍上,再把经两根木棍固定的纱线绷紧,用手或指像编席或网那样进行有条不紊的编结。后来由于纤维加工技术有了显著进步,加工出的纱线日渐精细,再用“手经指挂”的方法编结,不但费工而且柔软的纱线极易纠缠在一起,给操作带来困难。于是我们的祖先又发明出具有开口、引纬、打纬三项主要织造运动的原始织机。1975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第四文化层中,除出土了木制和陶制的纺轮外,同时还出土了许多原始织机的机件,如打纬的木刀、骨刀、绕线棒及大大小小用于织造的木棍,印证了我国在距今60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原始织机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5000年前,地球开始变冷,即所谓的“尧舜小冰期”。黄土高原越来越干,对于生活在泰沂山区的东夷人来说,降雨减少,黄河水大幅度减少,它要么向北流,要么南流,总之不再泛滥。河床裸露出来,郑州往东二三百公里宽的黄泛区变成了良田,东夷人满心欢喜地下了山,耕种这片土地,扩张领地。</p><p class="ql-block">山东北边的黄泛区长满了桑树,一直长到渤海边,史称“穷桑地带”;山东南边的黄泛区也长满了桑树,史称“空桑地带”。</p><p class="ql-block">(空是天空的“空”,穷通“穹”,还是天空。那就是无边无际的桑树林,是形容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这感觉,无边无际。)</p> <p class="ql-block">嫘祖缫丝:léi zǔ sāo sī</p><p class="ql-block">西平县是黄帝正妃、中华之母――蚕神嫘祖的故乡,中国冶铁文化的发祥地,被国家命名为嫘祖文化之乡和冶铁铸剑文化之乡。</p><p class="ql-block">西平县隶属河南省驻马店市,地处河南省中南部,西接漯河市舞阳县。</p><p class="ql-block">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嫘祖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并非树上的果子。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p><p class="ql-block">传说黄帝战胜了凶恶的蚩尤,由小姑娘变成的蚕神便亲自手捧着两束洁白的丝,前来敬献给黄帝,向他表示祝贺,黄帝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漂亮而希罕的东西,现在一见,高兴得不行,忙吩咐皇后嫘祖,叫她用这丝来织绢。嫘祖是位心灵手巧的女人,没多久,她就织了一幅又轻又软的绢。随后,她又用绢给黄帝做了一套礼服和一顶礼帽;黄帝则把剩下的绢赐给了大臣伯余,伯余拿它做了一套衣裳。后来,嫘祖亲自养育起蚕来,黄帝还下令让他的臣民种植桑树。它又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一直传到现代。</p> <p class="ql-block">胡曹制衣</p><p class="ql-block">胡曹,河南柘城胡襄镇人,</p><p class="ql-block">在洪荒时代的中国东部地区,生活着许多以鸟为图腾的原始人群,后人称之为东夷。而在东夷族众多的鸟夷部落中,有一支以(突鸟鸟为图腾,以“胡”作为名称的部落。尔雅释鸟记载了突鸟似乎长得非常象青身白头白头翁鸟,并建立了以白头翁鸟为图腾的部落再后来,在弱肉强食的部落战争中被兼并逐渐消亡后,又融合到其他部族中去了。中华远古所载的“胡曹作衣”的胡曹是,是被奉为最早的胡之得姓的祖先,其所处的时代大致在黄帝时修谱序中称:余惟胡之得姓,莫古于胡曹。其人在五帝时。胡曹是黄帝的臣子,可能擅长制衣是衣服的发明者,所以说“胡曹作衣”。</p><p class="ql-block">胡曹是黄帝的臣子,来自上古胡部落,擅于制衣,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作衣服的专家,是衣服的发明者。《世本·作篇》又记载:胡曹作冕。可见,胡曹不仅发明了衣服,而且发明了帽子。</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麻葛</p><p class="ql-block">韩非子《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冬日裘麑,夏日葛衣”</p><p class="ql-block">苎麻是中国的原产植物,并为我国所特有,因此被外国人称为“中国草”,好浪漫的名字有木有。苎麻的纤维不仅单纤维长,而且强度是麻类植物中最高的。苎麻纤维的内部结构也与其他麻类植物不同,其纤维素的物理结构坚硬,纤维上有许多筛孔状结构,因此苎麻的吸湿散热性能比其他纤维要好,穿着舒适、透气、不沾身,在南方地区暑湿闷热天气里做衣料,</p><p class="ql-block">1977年冬,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约5000年)遺址出土茼麻的双股麻线和三股草绳,同时出土的还有和织机零件。1972年10月-1973年7月,江苏省苏州市唯亭镇陵南村阳澄湖南岸一处“草鞋山遺址”,出土了三块罗纹葛布,经线密度为10根/厘米,纬线密度地部为13-14根/厘米,纹部为26-28根/厘米。它是最早的葛纤维织品。</p> <p class="ql-block">半个蚕茧</p><p class="ql-block">1926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5500多年)正在紧张地挖掘中,这是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进行的考古发掘。一名考古队员突然从一堆残陶片和泥土中,发现了一颗花生壳似的黑褐色物体,这颗丝质茧壳长约1.36厘米,茧幅约1.04厘米,被锐利的刀刃割掉了一半,已经部分腐蚀,但仍有光泽,而且茧壳的切割面极为平直。</p><p class="ql-block">对西阴村的这个蚕茧作了复原研究,测得原茧长1.52厘米,茧幅0.71厘米,茧壳被割去的部分约占全茧的17%,推断是桑蟥茧,也就是一种野蚕茧。经多次考察后认为是一种家蚕茧,只是当时的家蚕进化不够,茧形还较小。中外考古学家对这个古老的蚕茧的推断争论从未停止过。这半颗蚕茧,一直珍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p> <p class="ql-block">1984年在河南省青台村仰韶文化遺址中发现了约公元前3500年的丝麻织品。1958年,浙江省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700余年)遺址出土了丝帛(绢片)、丝带和丝绳。丝帛残片长2.4厘米,宽1厘米,呈黄褐色。经纬密度各为48根/厘米,丝的拈向为Z;丝带宽5毫米,用16根粗细丝线交编而成;丝绳的投影宽度约为3毫米,是用3根丝束合股加拈而成,拈向为S,拈度为3.5拈/厘米。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丝织品,中国自然也就成了“世界丝绸之源”。考古发现,蚕还是红山文化时期玉器上常见的动物造型,在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被发现。</p> <p class="ql-block">贯头衣</p><p class="ql-block">“贯头衣”是人类发明纺织初期的服装形式之一。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贯头衣已成为一种典型的衣着。</p><p class="ql-block">沈从文《中国服饰史》说贯头衣“大致用整幅织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缝成,周身无袖,贯头而着,衣长及膝”。在日本,上古服饰依男女不同,大体可分男子衣“横幅”,女子衣“贯头”。日本学者猪熊兼繁在《古代的服饰》中指出:所谓贯头衣,就是在一幅布的正中央剪出一条直缝,将头从这条缝里套过去,然后再将两腋下缝合起来的衣服。也有资料说,最早的和服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再用带子系住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裙子的下装。</p><p class="ql-block">贯头衣大致用整幅织物拼合,不加裁剪,周身无袖,衣长及膝,是一种概括性或笼统化的整体服装。其具体形象,在内蒙古狼山岩画,甘肃吴家川岩画、黑山石刻以及新疆西北边境霍县、裕民、额敏诸地的岩画上均有反映。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貫头衣已经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并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成为人类服装的最初原型。</p> <p class="ql-block">与巫术相关的尾形服饰</p><p class="ql-block">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陶盆(马家窑文化),可以看出妇女们上衣下裳或衣裳连属的形式。与仰韶文化年代相似的大通舞蹈彩盆时期的先民,除衣兽、树皮外,还有人工麻制成的衣裳。不难看出,舞蹈纹陶盆上的人物形象是相当讲究的,如头上梳的有发,身穿长裙,长及膝部,在后襟下端还有一个较长的尾形装饰。</p> <p class="ql-block">披单服</p><p class="ql-block">《论语》有“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黼(fǔ音府)冕”就是说夏禹平时生活节俭,但在祭祀时,则穿华美的礼服——黼冕,以表示对神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原始社会的部落长和巫师、卜人、在某种情形下,为了象征权威与特定身份,如同《易·系辞》所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衣服式样必不同于普通人,或已宽博拖沓,不大合乎日常生活需要。此外在军事性活动(包括围猎)和祭祀性活动中,主持人及参加者服饰也与常不同。</p> <p class="ql-block">冕服[miǎn fú]</p><p class="ql-block">古代中国的一种礼服名称,出现于夏代。是古代天子举行重大仪式所穿戴的礼服。</p><p class="ql-block">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纹样均源于对天地的尊崇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p><p class="ql-block">夏朝的服饰主要以黑为主,通常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其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黄裳的服色。</p> <p class="ql-block">主要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p><p class="ql-block">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即所谓的“十二纹章” 纹样。日、月、星辰昭明,象发生万物、养成万物。山龙兴云雨、能适应沾物济众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强调明理崇礼精神。又如虎,严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乱。粉米粒民。黼象割断能决。韍象背拂於非义,或君臣可否相济。</p><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中单、蔽膝。均织织藻、粉米、黼、黻纹。</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p> <p class="ql-block">冕服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六种,主要以冕冠上“旒”的数量、长度与衣、裳上装饰的“章纹”种 类、个数等内容相区别,但都是黑色上衣配红色下裳,即所谓的玄衣纁裳(注:此六冕之制,后世各代多不完照搬)</p><p class="ql-block">冕服六种形制:</p><p class="ql-block">大裘冕(古代帝王祭服种类);帝王祭天时所穿戴的衣冠。冕与中单、大裘、玄衣、纁裳配套。共十二章纹。</p><p class="ql-block">衮冕 [gǔn miǎn](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皇帝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衮冕还有比喻“登朝入仕”的意思。冕与中单、玄衣、練裳配套,上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九章纹。</p><p class="ql-block">鷩冕 [bì miǎn]北周宗周礼。鷩冕是周代祭祀先公、乡射时穿的礼服。七章纹,冕服与中单、 玄衣、縹裳配套,上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p><p class="ql-block">毳冕 [cuì miǎn]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共五章。</p><p class="ql-block">絺冕 [chī miǎn]中国古代帝王祭祀社稷五谷时所穿的一种冠服絺。画有三章,冕服与中单、玄衣、縹裳配套,衣绣粉米一章花纹,裳绣黼、黻三章花纹。</p><p class="ql-block">玄冕 [xuán miǎn]古代天子、诸侯祭祀的礼服。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花纹。冕服与中单、玄衣、縹裳配套。</p> <p class="ql-block">十二章文</p><p class="ql-block">《周礼》:“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p><p class="ql-block">“文”系不同色气颜色交错在一起,“章”即颜色艳丽的纹样。“文章”两字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昭文章,明贵贱”,《楚辞》的“青黄杂糅,文章烂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冕服上头的文章即为得标明阶级之间的等差,董仲舒说过:“是以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势位。”</p><p class="ql-block">天子穿戴的要有十二旒、十二章,“十二”是古人思想里面的至大之数。《尚书》就记载过在舜那的时候,“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考工记》</p> <p class="ql-block">黼文 [fǔ wén]</p><p class="ql-block">黼文 [fǔ wén]两个斧头刃背对的样子,象征端严正义,背恶向善、善于决断。它是古代很早就有的吉祥纹饰。古时发丧出引,会制“黻翣” ,翣(shà)就是扇子,黻翣就是画了黻纹的长柄扇子。用来举在棺材前面或者后面,用来开道引路以及警示想捣乱的鬼怪,并且引导亡者棺木移动,遇到树木遮挡,或者坡地起伏时,手持黻翣的人就把黻翣倾斜,让丧队或者抬棺木的人知道避让和做准备。黻文同时也是帝王大礼服——衮服,上的“十二章纹”的其中之一,象征帝王判断明智果断。</p><p class="ql-block">黼文 [fú wén]古代礼服或礼器上绣的或画的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p> <p class="ql-block">黻文 [fú wén]</p><p class="ql-block">黻纹,为黑青相间椏形纹样。两“弓”相背,义取于物。取臣民背恶向善,取君臣有合离之义。</p><p class="ql-block">黼黻(古代礼服所绣的花纹。也泛指花纹和有文采);黼藻(指华丽的辞藻)</p> <p class="ql-block">冕</p><p class="ql-block">"冕"就是"冠冕"最上方的一块带有装饰品的木板。这块木板大致是长方形,同时,木板前方的形状是圆形,木板后方的形状是方形,指代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观点,这块木板被称为"延"或"延板"。并且,延板还会被细布包裹住,上下两面的颜色并不一致,延板之上用玄色指代天,延板之下用縹色指地。延板的尺寸也有具体的要求,宽八寸,长一尺六寸,被固定在冕冠之顶上,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形态,意在提醒戴冠之人哪怕身居高位,也要保持谦让之心。比如,《礼记》记载:"前后邃延。"</p><p class="ql-block">"冕"板前后还有彩色丝线串联成的珠串。其中,彩色丝线名为"藻"或"缫",丝线穿成的珠串名为"旒",因为珠串的材料多用玉石,又有"玉藻"之名,或称"冕旒"。将玉珠一一固定,称之为"就"。</p><p class="ql-block">玉有五色, 以青、赤、黄、白、黑于一旒之上。"而玉藻中每旒所有的玉珠数量为12粒。诸侯,玉藻只能用朱、白、苍三色,随着官阶等级的降低依次减少。而玉藻存在的意义,则是在提醒上位者对某些事情要进行忽视。</p> <p class="ql-block">"冠"就是冕板下边的代在头上的部分,也被称为是"武"或"冠卷"。比如,《玉藻》记载:"缟冠玄武。"其中的"武"就是冠卷的意思。"冠"体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小孔,被称为"纽",在冠被戴在头上后,会用一根玉笄从纽的一侧穿到另一侧,用来固定冠。为了使冠戴的更加稳固,还会在玉笄的另一端系上一根叫做"紘"的丝带,从戴冠人的下颌绕过,向上系在冠的另一方。在冠底的边沿部分,也就是人的耳朵之上的位置,还会分别悬挂两根齐耳的丝带,名为"紞"。而"紞"的末端还会缀上一枚珠玉,或是棉球,名为"瑱",别称为"黈"、"充耳"。意在比喻戴冠人要对谗言充耳不闻。</p> <p class="ql-block">冕服中的冠旒就有严格的等级区分。以天子的五冕为例,衮冕十二旒、驚冕九旒、毳冕七旒、希冕五旒、玄冕三旒,同时冠冕所用的玉的数量也有一定的等级区分。衮冕的旒要配足12旒,每旒12就,其上之玉用青、赤、黄、白、黑五色,前后冠板24旒共用玉288颗;</p> <p class="ql-block">冕服的上衣颜色多为青中略红的"玄色",和拂晓时的天空颜色很相近。冕服的下裳颜色多为赤黄的"缥色"。</p><p class="ql-block">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其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黄裳的服色。其中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p> <p class="ql-block">"舄"和寻常的鞋子一样分为:鞋底和鞋帮两部分。鞋底的上层部分,用皮或者帛制作;鞋底的下层部分,用木制作。鞋帮用布帛制作,鞋帮间有具体的纹饰,被称为"繶";鞋头前部分、左部分、右部分各有小孔,被称为"絇",除了用来系鞋带以外,还意在提醒穿着鞋子的人要谨慎。鞋的口沿饰有一周缘边,叫"纯",它的纹饰、颜色也有森严的礼制,天子和诸侯用赤色,之后的王公贵族以此类推。比如,《周礼》记载:"屡人掌王及后之服屡,为赤岛、黑舄,赤總、黄總、青句。</p> <p class="ql-block">中单和芾。</p><p class="ql-block">中单,是衬于冕服之内的素纱衬衣。</p><p class="ql-block">芾,则是蔽膝,也被叫做"韍"和"鞸",它是一种上窄下宽的围裙式服饰,早期用皮革为原料做成,穿戴的时候,将它借用革带悬挂于腰下身前。比如,《诗经》记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说的就是芾这种装饰在穿着的具体位置分别在在前腰和后腰。《礼记》记载:"古者,田鱼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是亦说芾之元由也。"天子的冕服之芾用朱色,其上绣以龙、 火、山三章;属于古代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p> <p class="ql-block">夏商周时期,帝王举行祭礼时都穿冕服。这种象征统治者权力秩序的冕服制度,是维护统治的手段之一,使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达到“垂衣裳而治天下”、天下太平的目的。周代的冕服制度渐趋完善成熟,并把冕服制度纳入了“礼治”范围。</p> <p class="ql-block">据安阳侯家庄墓及妇好墓所出玉、石人像,可知商代贵族上身穿交领衣,腰束绅带,下身着裳,腹前系市(蔽膝)。西周时遗留下来的人像材料更少。从洛阳出土的玉人及铜制人形车辖来看,衣、裳、带、市仍是贵族男装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衣用正色,裳用间色,并特别重视裳前之市。西周铜器铭文记载周王在册命典礼上颁赐的服装中,常有“朱市、葱黄”(《毛公鼎》)“市、黄”(《询簋》)等物。市、 黄即古文献中的、 衡,指蔽膝,衡则指包括系玉之组和玉件在内的整套佩饰。河南信阳长台关与湖北江陵纪南城战国墓所出之俑,均在腹前系玉佩。贵族则在玉佩下衬以色彩特殊的,因而引人瞩目,成为代表身份地位的一种标志。</p> <p class="ql-block">妺喜裂帛</p><p class="ql-block">“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p><p class="ql-block">妹喜原是一个叫有施氏(现山东省蒙阴县境)的小部落的公主,当时夏朝兵强马壮,这些小部落需要向其臣服进供,可夏王贪得无厌,横征暴敛,索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让天下万民怨声载道,于是有施氏带头不朝不贡,但最后被夏桀派出的重兵攻打得溃不成军,只得放弃抵抗,他们向夏桀献出了牛羊马匹、金银财宝,当然还有美女。传闻妹喜有三个癖好:第一喜欢听撕布匹绸缎的声响,一听就会开心的笑,所以夏王为了一搏美人欢笑,每天都会命令地方百姓进贡布匹,然后让奴仆在妹喜面前一匹匹的撕给她听。</p> <p class="ql-block">在甲骨文中,已出现有“桑”、“丝”、“蚕”、“帛”、“衣”、“裘”、“巾”等文字,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表面上带有丝绸残迹,而且除平纹外,还有菱形纹、方格纹及暗花回纹,这表明商朝已经掌握了花斜纹织制的纺织技术。在出土的石玉雕制成的人形实物中,可以看到具体的形象,其装束为:头戴巾帽,上穿交领右衽衣,下着裳,腰围带,下系韡。这一人形雕像,服装轮廓清晰,为了解商代服饰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并和有关文献记载相印证。</p> <p class="ql-block">据《周礼》记载,西周初期,统治者设置专门机构和官吏对纺织手工业者进行管理。在天官下设有典妇纺、缝人、典丝、染人等职,在地官下设有掌葛、掌染草等职。周朝专门设有“司服”一职,即掌管服装制度的实施与安排帝王贵族的穿着。</p> <p class="ql-block">孔子曾说:“夏礼······殷礼······文献不足故也。”这说明夏商两代的礼制文献并没有保存下来,只有周代冕服制度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传给后世。关于周代的冠服制度、服装礼仪在周代的《仪礼》、《周礼》、《礼记》“三礼”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冕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封闭性。</p> <p class="ql-block">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件漆瑟,漆瑟的表面绘有精美的漆画,因而有“锦瑟”之称。</p> <p class="ql-block">神角獬豸冠</p><p class="ql-block">是楚王用一种称为獬豸兽(獬:音同“谢”,豸:音同“志")的角制成的执法官所戴的冠。<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42, 238, 227); color:rgb(57, 43, 32);">楚王用这神羊的一角,取它“公正”的含义制成执法官的冠饰,意思是让执法者能够公正的辨明是非。</span></p> <p class="ql-block">鹬冠与鵔鸃冠</p><p class="ql-block">这两种冠的名称都是鸟名。其中鹬(音同“玉”)是一种水鸟,羽毛多为沙灰、黄、褐等平淡的色调,密缀细碎的斑纹。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食小鱼或贝类。在古代还有“鹬蚌相争”的成语,鹬冠即是用鹬的羽毛制成的冠。(鵔:同音“俊”,鸃:同音“移”)是一种类似锦鸡的鸟类。它似山鸡而小冠,背为黄毛,腹部下面是红色,脖子是绿色,而尾部又呈火焰般的红色,光彩鲜明,戴上这种鸟翎的冠很是鲜艳夺目。在现今的古典戏曲中,武生们的头上仍能够见到这种冠饰,只是为了艺术表现而做了夸张。</p> <p class="ql-block">巾帻</p><p class="ql-block">这件中国年代最为久远、保存最为完好的巾帻,展开时呈现不规则的圆台形,折叠时呈前高后低,顶部外凸,上有圆孔。帻后正中有一条长4.4厘米、宽0.6厘米的缝,中间缝着一小块红棕色的绢,将缝分成两个小孔。帻后里侧装有组带两束。</p><p class="ql-block">但沈从文先生则认为,巾帻两边的组穗只是一种垂饰,而不是用作系帽的“组缨”。</p><p class="ql-block">帻为双层绢制成,面料红棕色绢,里料深黄色绢;大菱形纹锦镶边。缘用A型大菱形纹锦。帻高18.5厘米,前边长25厘米,后边长40厘米。</p><p class="ql-block">由于这件巾帻出土时放置在竹笥内,专家分析认为,从结构上看在使用时,帻中间的孔是容发髻的,后面的两个小孔则是用来容发辫的。考古专家认为,这两束组带应是帻系。</p> <p class="ql-block">周代的法规:“珠玉锦绣不鬻于市”。</p><p class="ql-block">男女都穿长只齐膝的上衣,这种服饰是我国古代,统治阶层人物尚未完全脱离劳动,为便于行动的衣饰。由商到东周末,春秋、战国,沿用已约一千年,社会中下阶层始终还穿用。</p> <p class="ql-block">交领右衽</p><p class="ql-block">交领右衽是将右衣襟掩盖于左衣襟之下。随着人们长期的劳动实践,逐渐发现衣襟右掩更方便活动,也更适合存放小型的工具。《尚书》中"四夷左衽。"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四个部族的人在穿衣的时候,和中原人士的"交领右衽"不一样,而是"左衽","左衽"服装的方式,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为少数民族多为游牧民族,需要长时间在马背上生活以及开弓狩猎,而他们的服装也需要适应他们的这一生活特性。而"衣襟左掩"的服饰,能够保证他们在使用弓箭的时候,拉弓的右手可以做大限度的活动,可以保证右手臂不因为受到限制而被拉伤,也方便在涉猎时左手从衣襟中取放物品,更好的配合右手的狩猎。同时,"衣襟左掩"还会在左胸前增加一块保护的衣襟,能够在游牧民族发生激烈的运动时保护心脏。故此,少数民族的衣襟偏左为多。</p><p class="ql-block">"左衽"多是故去之人所穿的衣服。比如,在《礼记·丧大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p> <p class="ql-block">曲裾式</p><p class="ql-block">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应该是形容绕襟的样式。</p><p class="ql-block">曲裾出现,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符合理并合礼得多</p><p class="ql-block">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稍显紧窄</p> <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楚辞》中描写"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p> <p class="ql-block">深衣制</p><p class="ql-block">深衣是把衣、裳连在了一起,上下缝合。亦俗称“袍服”。深衣延续了交领右衽的特点,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初期深衣的袖子多是直筒祛,后来逐渐形成外观类似半圆形弧度的袖子(祛袂),成为了深衣的定制,裙开始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样式。由于纺织和染色技术的发展,汉服上开始出现繁复华丽的图案。</p><p class="ql-block">小口大袖俗称“琵琶袖”,有袖口的为“袍”。袖身扩大部分为“袂”(mei),袖口缩敛部分为“祛”(qu)。</p> <p class="ql-block">马山楚墓出土的深衣复原图</p><p class="ql-block">深衣。《礼记·深衣》规定深衣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十二幅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衣袖要裁剪成圆形与圆规对应;衣领垂直交叉与矩对应;背后缝线至脚踝垂直于地面,与正直的标准相符;衣裳下端要齐整与地面平行,与权衡公正相应。深衣按照衣裾(ju)开法的不同也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p> <p class="ql-block">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于上衣内的裆布,此只由腿部连接的类似于裤子的下装。这是一件非常重要先秦袴实物,好像也是唯一。样子看起来像我们现在的开裆裤,但是因为裤腰较宽,所以穿起来可以交叠,并不会漏出来。</p> <p class="ql-block">开裆绵祷。这件出土于墓中的丝织开裆绵祷,共由祷腰和裤脚两部分组成。祷腰四片,分为每只祷脚各连两片,每片宽30.5厘米、长45厘米。祷脚四片,左右脚各两片,而在祷脚上部一侧位置,存在一块长12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祷裆,一边与祷腰相连,一边缝于祷脚上,形成折叠状三角形,展开后整体呈漏斗状。有趣的是,在祷脚下部位置,还拼有长32厘米、宽9厘米的锦边,做成了精致的小祷口。</p><p class="ql-block">早在商周时期,开裆绵祷便已经出现,它是一种由“胫衣”(类似于现代人所使用的“全包裹型护膝”)演化而成的服饰,属于一种前连体后开档的套筒裤子,既可以内穿也可以外穿。</p> <p class="ql-block">带钩 [dài gōu]古又称“犀比”。</p><p class="ql-block">商周时期的腰带多为丝帛所制的宽带,《诗·曹风·鸬鸠》言:“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女子的长腰带名绸缪,打成环状结易于解开的叫纽,打紧死结不好解开的叫缔。因在绅带上不好勾挂佩饰,所以又束革带。开初革带两头是用短丝绳和环系结,并不美观,只有贫贱的人才把革带束在外面,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把革带束在里面,再在外面束绅带。大带又名绅带,《礼记·玉藻》说绅带的长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绅即丝带束紧腰部后下垂的部分。女子的腰带也用丝质,下垂部分名襳(音同“先”)褵(音同“离”)。</p><p class="ql-block">《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p> <p class="ql-block">《墨子·公孟》中有记载:“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虽然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国各不相同的服饰形制,但将服饰与治国相关联,诸国对服饰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尔雅》曾提及有好几种不同的蚕,用不同植物培养,有樗叶、棘叶、乐叶、萧艾叶等。得知古代人曾经过长时期的实践试验,最后才肯定柞树最宜于培养野蚕,桑对最宜于家蚕。纺织本属于妇功,所以採桑养蚕必为妇女。</p> <p class="ql-block">在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战国楚墓帛画。《人物龙凤图》帛画,画面的中间有一位侧身而立的妇女,身着华丽的服饰,头部戴着华美的首饰,双手做拱拜状,像是在给龙凤作揖祈福。画中妇女面部向前,上方有一只凤凰,凤头高扬,双翅展开,双脚一前一后。凤的前面飞舞着一条龙,龙头与凤身几乎同高,象征着阴阳平衡。龙的尾部卷曲,通身布满一段一段的花纹,雄壮而矫健。</p> <p class="ql-block">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了另一幅更为精美的《人物御龙图》帛画,这幅画中有一个侧身而立的男子,头戴高冠,身着长袍,手里握着缰绳,在驾驭着一条飞龙。只见这条飞龙高昂着龙头,龙尾高翘,飞翔于云雾之间。令人惊奇的是,在龙尾上还站着一只鹭,描绘的栩栩如生。龙的身体平缓而健硕,充满灵气,龙身的造型略像一条船,有龙舟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陈留襄邑出美锦、齐鲁有罗纨绮缟和刺绣。</p><p class="ql-block">根据历史记载,我国最早出现的纺 织中心,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左 右,即春秋时代,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 地区。 当时另有一纺织中心是以陈留、 襄邑为中心的平原地区。陈留、襄邑出 的美锦,与齐鲁地区的罗纨绮缟齐名, 也是当时的名产。 直到汉末三国时期, 还很兴盛。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 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纺织工艺的高度成 就。 使我国远在公元前六七世纪时,即 我国的春秋时期,就已经成为世界闻名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针织品的“丝绸之国”了。</p> <p class="ql-block">“经锦”以经线供应织物花纹色彩的经显花织物,主要是应用综框提经、竹蹑提综的方式来完成的。经锦的交织是用纬线确定色经位置的一种技术形式。判断织物时,有几种色经,我们就会称其为几色经或几重锦。</p><p class="ql-block">经锦:比如菱纹锦、小花型规矩纹锦;丙丁纹间道锦。后来发现战国时期已经有完善的提花装置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可以做出错位汶样。</p><p class="ql-block">纬花窄带织物:用于缘饰衣领并可以随时更换的一种华贵装饰织物。</p> <p class="ql-block">《三头凤花纹锦绣》</p><p class="ql-block">这些美轮美奂的战国丝绸,不禁使人想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那些描写精美楚国丝绸的华丽诗句:</p><p class="ql-block">“华彩衣兮若英”、“佩缤纷其繁兮”、“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罗帱多些,纂纽绮缟……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p> <p class="ql-block">商周时期,受到纺织、绣染技术的限制,图案以各种小几何纹样为主。</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周天子对各诸侯约束力逐渐减弱,再加上地域的影响,各诸侯国对丝织品的颜色、纹饰形成不同爱好。</p><p class="ql-block">《汉书·地理志》:“楚人信巫鬼,重淫祀”。重巫蛊、信鬼神,是楚文化的典型特点;云气和凤鸟又是楚人心中的图腾,二者结合,用神秘诡谲四个字来形容丝织品的纹饰的风格再恰当不过。</p> <p class="ql-block">丝织大的类别只有三种,分别是:平纹、斜纹、缎纹。三类组织中又有不同的丝织品。三类组织中平纹组织最简单,出现最早,在距今至少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应用,斜纹组织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普遍使用,而缎纹组织出现最晚,元朝以后才开始流行。</p> <p class="ql-block">绢是平纹组织的丝织物家族中的一员。作为一种最简单的丝织物,绢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在新良渚文化,就有出土实物证明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绢的织造工艺。</p><p class="ql-block">素绢没有什么纹理,但平实耐用,是一种实用衣料。而且由于绢非常纤薄,在纸流行起来之前,它成为了画作的首选,在理想的状态下,绢本能够保存千年,所以现在经常看书画文物的说明牌都会看到这样四个字“绢本设色”。同样因为它纤薄,它也适合控制风,古代人做团扇、风筝都会选绢</p> <p class="ql-block">在平纹组织的基础上稍微做一点点手脚就会有新的织物出现,比如说把原来中规中矩永远平行的两条经线,拧在一起,再把从纬线相绞的经线中穿过,就出现了——罗。</p><p class="ql-block">相拧的经线,使“罗”比“绢”在同等单位内经纬线数量更加稀疏,有肉眼可见的孔,所以织物比绢还轻薄,适合在炎热的天气里穿。</p> <p class="ql-block">相拧的经线,使“罗”比“绢”在同等单位内经纬线数量更加稀疏,有肉眼可见的孔,所以织物比绢还轻薄,适合在炎热的天气里穿。纱织物经常与罗放在一起说,称为纱罗。它们都很轻透,但纱织物因为拧的地方更多,所以比罗更为轻薄。</p> <p class="ql-block">罗的经线是隔几个纬线拧在一起一次,那如果每隔一个纬线就拧一次呢?那就又是一种织物了——纱。</p> <p class="ql-block">“衣作绣,锦为缘”是春秋战国男女衣着通常式样</p><p class="ql-block">丝织物的绮纹</p> <p class="ql-block">《凤鸟花卉纹锦袍及纹饰线图》</p><p class="ql-block">纹饰</p><p class="ql-block">丝织物的组织结构贯穿众多时代,是丝织品的基础,而上面的纹饰则是一个特定时期审美和流行元素的体现。纺织技术不断进化,有难易、高低之分,但纹饰却生来平等,演变交流、吸纳万千。</p> <p class="ql-block">让丝织品有纹饰的方式就是织布的时候用彩色丝线直接织出图案,这个就是织锦。织锦工艺复杂,所以在所有丝织品的名字中,其它都是绞丝旁,只有锦是金字旁。</p><p class="ql-block">虽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织锦已经普及,但受限工艺和生产技术,很难做出幅度较大的织锦,所以一般用来做带子,或者用装饰袖口、领口。这反而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一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最能反映当时丝织技术水平的织物是锦。锦是一种经线提花织物。在古代要具有高级身份的人才能服用锦衣、锦衾和锦帽。锦的提花技术也是相当复杂的。组造时,按设计的图案用提花技术控制经线的沉浮,织出花纹,花纹越大,技术也越复杂。</p> <p class="ql-block">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袍服复原图,衣领为织锦</p> <p class="ql-block">针织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形成针织物的一门工艺技术。针织提花组织是在针织技术背景下发展而来的,是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选择的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悬浮于不参与编织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显花织物,按照编织方式可分为两种:单面提花织物和双面提花织物。</p> <p class="ql-block">我国中原地区最早的针织物考古实物是公元前3世纪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针织绦带。</p><p class="ql-block">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一件绦带上的田猎纹是一个完全写实的纹样,描写的是贵族进行田猎活动的场面。田猎纹绦用棕色、士黄、钴蓝色相间织出二人御车追逐猎物、奔鹿仓皇逃命、武士执剑与盾搏兽等戏剧性的生活场景。几何图案化的各种人和动物形象都能巧妙抓住对象主要特征予以生动地表现。将这类充满激烈运动,扣人心弦的场景设计成编组纹样。这种写实风格有花纹在先秦丝织品中还是第一次发现。</p> <p class="ql-block">先民们用经纬线的变换,为丝织品贡献了至少十几种大的品种,但“织”因为织机的限制,呈现出的花纹毕竟有限,所以先民利用线,在“织”的基础上,创造了“绣”。</p> <p class="ql-block">刺绣是一种以针带线的手法进行创造的丝织品加工技术。最晚在新石器晚期就已经出现。这种技法,不挑材质,什么织物上面都能加工,所以用途十分广泛。刺绣技艺分为针法和绣法两个层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针法就是最基础的。首先是每一针下去的情况,这一针是直针还是曲针。当然,绣好一件丝织品,不可能只有一针,它是很多针的组合,所以针法和针法之间的组合就是我们说的针法。比如说:戗针。</p><p class="ql-block">绣法是不同针法的组合。它是在针法发展、刺绣技艺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现在常说的苏绣、粤绣、顾绣,这种以地名、人的姓氏命名的绣法,出现的就更晚了,基本在明清时期才完全形成。</p> <p class="ql-block">马山一号楚墓纹饰线图</p><p class="ql-block">马山楚墓出土刺绣,战国中晚期刺绣珍品。1982年湖北马山一号楚墓出土,计21件。有绣衾、绣衣、绣袍、绣裤和夹袱等。绣料(地)以绢为主,只一件为罗绣地。一般在绣地上用墨或朱砂绘出图案,然后进行刺绣。针法为锁绣。有的满绣,亦有稀绣。绣技熟练。纹样以凤鸟和龙为主题,以枝蔓、草叶、花卉和几何纹作辅助。构图奇特生动,充满神话色彩。花纹单位较大,为二方、四方连续构成。色泽华美,配色谐和。绣线颜色有棕、红棕、深棕、深红、朱红、桔红、浅黄,金黄、土黄、黄绿、钴蓝等12种色。绣线为双股合成,投影宽度在0.15毫米―0.4毫米之间,以0.15毫米―0.25毫米的为多。</p> <p class="ql-block">绣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对龙对凤纹绢,纹样长达181厘米,由七个单独纹样组成,左右对称。以简练、均匀、流畅的线条勾画出不同的龙和凤鸟,或盘旋、或跳跃,姿态优雅,龙飞凤舞,生趣盎然。绣线以金黄、深褐色为主,还配有棕色、红棕色、黄绿色和灰色,与浅黄绢地相互衬托,是战国时代刺绣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最新奇的刺绣纹样是一件袍面上的“三头鸟”图案。绣线有深蓝、翠蓝、绛红、朱红、米色等色,高约60厘米,宽25厘米,下部作正面鸟形,张开双翅为舞步,头上为华丽的冠,两旁垂有流苏,翅膀上曲部分作鸟头形状,并生出花枝向上曼卷,顶部反转倒挂三花穗。整个画面五彩缤纷,于温润之中散发出奇异诡谲的气氛,有学者称之为“三头凤”。这一画面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楚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刺绣龙凤虎纹衣袖上的锁绣</p><p class="ql-block">礼仪之备 衣裳之制</p><p class="ql-block">马山一号楚墓中使用最多的绣法叫做锁绣,又称辫子绣。针法就像女孩子编辫子那样,又有点像一个个套在一起的锁,所以如此命名。</p> <p class="ql-block">一件龙凤虎纹绣同样十分瑰丽,花纹长29.5厘米,宽2l厘米。绣线有红棕、棕、黄绿、土黄、桔红、黑、灰。花纹一侧是一只头顶花冠、双翅张开、足踏小龙的凤鸟;另一侧是一只斑斓猛虎,扑逐大龙,大龙作抵御状。特别是图案中布置的两两相对昂首长啸的虎纹,周身用朱、墨二色作旋转条纹,色彩斑斓,威猛又不失秀美,是花纹中最突出的部分。整体空间布局疏朗,构思奇特,充满了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马山楚墓</p><p class="ql-block">马山楚墓,战国楚墓群。距今约2300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荆州马山镇沙冢村,楚纪南故城西北。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82—1983年发掘10余座长方形土坑墓。1号墓有斜坡墓道,葬具为一椁一棺,椁上覆粗竹席。椁内用隔板隔成棺室、边厢、头厢。棺外横束三道麻布,套一件丝质棺罩。棺内空间被衣衾包裹充塞。盖在上面的是一件素绢绵袍和一件满绣龙凤纹的绢衾。其下是用13层衣衾裹殓尸身,衣衾外用九道锦带横向捆扎。共出土衣衾19件,包括绢衾、夹衾、绵袍、█ 裙、绵袴等,衣料有绢、纱、罗、锦、刺绣,包括了先秦时期丝织品的全部品种。随葬丝麻织品、铜器、陶器、漆器、竹器和木俑共130余件。是先秦丝织品一次最集中的发现,被誉为“丝绸宝库”。马山一号楚墓中神秘诡谲的丝织品纹饰,体现了楚人重巫蛊、信鬼神的独特审美观,云气、凤鸟更是楚文化的典型符号,浪漫情怀下的布局,最能代表荆风楚韵。</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章服文化事业的开山者、著名作家沈从文,在看到这批出土的战国丝绸时,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激动地说:“这是我平生所见到的最壮观的文物之一。”这位耄耊老人,说着,竟然面对着马山一号墓出土的战国丝绸,“扑通”一下跪倒了。而就在一年前,沈从文先生历时15年完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也许,此时老人觉得,自己书中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不能少了马山战国丝绸!</p> <p class="ql-block">揭开这些锦带,考古工作者逐层拆解包裹在尸体上的丝织品,各种绢衾、绵袍,锦巾等,足足拆了十三层,才看到墓主人的尸体。</p><p class="ql-block">墓主人的尸体还穿着衣服,从外到内分别是:锦面绵袍、绢面绵袍、绢面夹衣、绢裙、绢面绵袴(ku),袴的表里还有一层纱。脚上穿的鞋,鞋面是綈(ti)制的,加上墓中还发现了罗、绮等丝织物,种类之多,制作精细,说是战国时期的丝绸宝库一点也不夸张。</p><p class="ql-block">马山一号楚墓中神秘诡谲的丝织品纹饰,体现了楚人重巫蛊、信鬼神的独特审美观,云气、凤鸟更是楚文化的典型符号,浪漫情怀下的布局,最能代表荆风楚韵。</p> <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自上而下,有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几种。考古工作者根据马山一号楚墓的文物推测,这个墓主人应该是“士”阶层,跟我们现在相比,应该是有一定地位、非常有钱的中产阶级。</p><p class="ql-block">江陵马山楚墓共计出土衣物有:绵袍8件、单衣3件、夹衣1件、单裙2件、绵袴1件,以及1件丧葬用的(纟秋)衣。</p> <p class="ql-block">马山楚墓是至今为止公开的历史最早的出土服饰数量众多的墓葬,最有代表性的细节是反复出现,后来却消失的“小腰”(小腰是一个运用于外衣的细节)。插片覆盖位置从腋下至腰,西方插片仅覆腋下。小腰以一种嵌入的方法缝入衣袖间,空间增幅大,扩充胸部结构形成多皱褶。西方插片是将矩形对角折叠成三角形状在衣身和袖子间拼接,空间增幅小,对胸部结构未形成结构改变。小腰是一个对袖对衣身对下裳都有影响的结构,其位置从腋下到腰间,而西方的腋下插片不到腰间,仅覆腋下。马山楚墓作为服饰众多历史最早的公开墓葬,其反映出的二次成型、适体等理念</p> <p class="ql-block">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所有织锦(包括上述4种)都主要作为领、袖缘等边饰用料,各色织锦在色彩上整体也以棕色为底,比之刺绣用色要显得暗沉,在装饰上起到“压边”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1982年发掘的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被认为是古代中国“机械”提花最早证据的“舞人动物纹锦”,此织锦纹样宽度横跨整个幅宽,达到49.1厘米(面料幅宽为50.5厘米),高度却仅有5.5厘米,是一个由7组图形串联而成的完整纹样,拥有此类“宽”幅纹样的织锦在两汉以前的古代中国并不鲜见,其纹样的构成与尺度及在色彩供应上所使用的方法,是古代中国特有的经向显花工艺所赋予的。</p><p class="ql-block">《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报告中称,此“舞人动物纹锦”的填充主题从左到右分别为:对龙1、对凤1、麒麟、对龙2、对凤2、舞人、对龙3</p> <p class="ql-block">在墓中,考古专家们于墓主人的棺材上,发现了一种特殊饰物,该饰物由丝绸编制而成,其上存在不少繁缛的花纹装饰,反映出了墓主人生前的地位与豪奢的生活。根据据历史文献记载,此丝绸棺饰,应为“褚”、“荒”、“帷”。“褚”是贴在棺盖和四边的丝织物,而“荒”则需要套在棺盖上,“帷”是垂挂在“荒”下方的装饰,紧紧围绕于棺材的四周。换句话说,所谓的“荒”与“帷”都需要套在“褚”的外面,后两者需要连成一片而不能分开,故此它也被称作是“荒帷”。考古专家称,马山一号墓中荒帷的出土,印证了《礼记.丧大礼》中关于国君、大夫和士阶层,对于使用丝织棺饰的规定。</p><p class="ql-block">在开棺之后,考古专家们发现,在死者的双手上,各握有一件卷成长条状的绢团。根据文献来看,这一对绢团,很有可能是文献中所提的“握”或“握手”,并且死者面部所覆盖的一件梯形绢巾,也应是文献中所说的“瞑目”,喻示死者安心离去、瞑目于九泉之下。</p> <p class="ql-block">马山一号楚墓中有不少的绢,其中最有特点的是绢制的衾。一件名为“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衿”的蚕丝被。该蚕丝被整体呈正方形,并在头颈部存在一个凹形口,显然是贴合脖子而设计的结构,其保存程度完好,对后世考古学研究古代贵族生活,提供了相当大的启示作用,因此也被专家们誉为是“天下第一被”</p> <p class="ql-block">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p><p class="ql-block">这件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以龙凤为主题,以花树为中心,对称布局。虽然龙飞凤舞,但龙凤S形的姿态,外围依然构成大菱形,动静结合。而且,两条龙头连接处有涡轮纹,可能是最初太阳的形象。下部凤尾相连,有另一个涡轮纹,可能是象征着月亮。</p> <p class="ql-block">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陪葬䋺衣(8-3A)</p><p class="ql-block">专为死者在阴间使用的冥衣——直领对襟式䋺衣。衣长45.5厘米,䄂展52厘米。这件直领对襟式䋺衣出土时,置于一小竹笥中。据随葬出土的“遣册”(也就是专门记录随葬品器物的简牍)的记载,名为“䋺衣”。成衣是在整块衣料上部左右剪开,上部叠成双袖,下部左右内折成为襟,双袖平直,两襟对中,腰与下摆等宽,凹后领。</p><p class="ql-block">衣服的面为红棕绢面绣凤鸟践蛇纹,两襟和下摆缘部用红棕绢绣,袖缘为条纹锦,领缘是大菱形纹锦。</p><p class="ql-block">这件直领对襟式䋺衣,虽然比正常的衣服要小一些,但与随葬的其他实用丝绸织绣品的品质一样,非常精美,既见证了楚人严谨与高超的织绣工艺,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楚国当时的服饰文化与丧葬习俗。考古专家认为,这件直领对襟式䋺衣,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出土年代最早的对襟衫。</p><p class="ql-block">大袖式:此种长衣马山一号楚墓共出土五六件,有单有绵。形制基本相同,特点是已修补格外长大,两袖展开,长度约在250至350厘米之间</p><p class="ql-block">直领对襟,北部领口凹下,形制犹如长褂,衣面娟地呈绛紫色,上面绣有凤鸟啄蛇纹样。衣领和衣袖皆以锦为缘,而衣襟与下摆以绣娟缘边。衣服裁剪既用料充分,又不失细节。</p> <p class="ql-block">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最多的服饰就是袍。出土的袍基本都是形制都是交领右衽,上下连为一体,这应该是楚国流行的典型衣袍样式。考古报告中把袍基本都称为绵袍,不是打错了“绵”字,而是与它的工艺有关。</p><p class="ql-block">中国的棉纺织开始非常晚,春秋战国时期,不可能用棉花来做衣服,所以这里的“绵袍”指的是有夹层的衣服。</p><p class="ql-block">《礼记·玉藻》载“纩为茧,缊为袍。”</p><p class="ql-block">其实不仅是战国时期,整个古代,袍都不是单层,单层的上衣,长的叫衫,短的可以叫做襦。</p> <p class="ql-block">素纱绵袍N1 :棺内第一层</p><p class="ql-block">中衣式小袖袍。上身衣片的拼缝线与腰线呈15 度夹角。在《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发掘报告中称其为“斜裁法”,沈从文先生称其为“斜拼”。但考察实物可知,素纱绵袍N1 的上衣是由8 片(身4 片、袖4 片)正裁的素绢衣片缝制而成,故此,它既不属于“斜裁法”,也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斜拼”。</p> <p class="ql-block">素纱绵袍N1 上身衣片的拼缝线与腰线呈15 度夹角。在《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发掘报告中称其为“斜裁法”,沈从文先生称其为“斜拼”。但考察实物可知,素纱绵袍N1 的上衣是由8 片(身4 片、袖4 片)正裁的素绢衣片缝制而成,故此,它既不属于“斜裁法”,也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斜拼”。</p> <p class="ql-block">小袖式(窄袖式):以编号N-1的素纱绵衣为例,身长约148厘米,袖展开长216厘米,袖口宽21厘米。交领,背部领口下凹。衣袖从肩部至袖口逐渐收缩变小。整体为上衣与下裳两大部件组合缝成,上、下以腰缝为界。腰缝以上用八幅织物对称斜拼而成,腰缝以下则用八幅织物竖拼而成。这种衣服,凹领窄袖,短小适体,衣服材料用本色素料,不饰文采,应为贴身穿着的冬服小衣或内衣,一般不会显露于外。</p> <p class="ql-block">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串花凤纹绣娟绵衣(N-10)裼衣式短袖型袍</p><p class="ql-block">飞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N10</p><p class="ql-block">宽袖式:袖子相对宽大。以编号N-10的串花凤纹绣娟绵衣最为精巧华美。这件绵衣身长约156厘米,袖展开长158厘米,袖口宽45厘米。同样样式的还有编号N-14对龙凤纹大串花绣娟绵衣。这类长衣的特点,皆是短袖宽口、肩袖平直,衣面用高级刺绣匹料。腰缝以上四片拼合,腰缝以下用九片或六片不等。衣领、衣袖和衣缘部分均用锦,与“衣作绣、锦为缘”的制度正相合。并在锦领的内面及外面,还各加饰一道纬花条带,带宽不足7厘米,上装饰各种车马人物等画面,更显衣服庄重华丽。这类宽袖口、刺绣凤鸟为主题纹样的长衣,可能是当时社会上层妇女的一种吉服或礼服。</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层,编号N-15的绵衣,表衣式大袖袍。袍面材料用小菱纹绛地锦。身长约200厘米,两袖展开达345厘米,超过死者身高(骨架164厘米)一倍多,是墓中所出衣袖最长的衣服。该件衣服,以腰缝为界,分作上衣与下裳两大部分组合缝合为一体,但上下不通缝、不通幅。此件衣服可能是一种家常冬装外衣,用料讲究而不华丽,以典雅雍容为特点。</p> <p class="ql-block">一凤一龙相蟠纹绣紫红绢单袍N13</p><p class="ql-block">“一龙一凤相蟠纹绣紫红绢单衣”,1982年出土于马山一号楚墓。这是楚国最典型的刺绣方法,叫锁绣,也就是辫子绣。这件衣服是在平纹地上的刺绣。衣袖下部呈弧状,三角形领。领缘用大菱形纹锦,袖缘用彩条纹绮,外襟缘和下摆缘部用龙凤相搏纹绣。</p> <p class="ql-block">对凤对龙纹绣浅黄绢面绵袍N14:第七层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裼衣式短袖型袍</p> <p class="ql-block">小菱形绛锦面绵袍N16</p> <p class="ql-block">第五层一件深黄绢面绵袍(N8)破损严重</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层:小菱形纹锦面绵袍(N16)</p><p class="ql-block">表衣式大袖袍</p> <p class="ql-block">人骨架最外层所套的一件E型大菱形纹锦面绵袍(N19)表衣式大袖袍</p> <p class="ql-block">舞凤飞龙纹绣土黄绢面绵袍(N22)中衣式小袖袍</p><p class="ql-block">最内面的深黄绢面夹衣(N23)</p> <p class="ql-block">1、《马山楚墓:2500年前的女子衣衫华美,马王堆汉墓只是它的继承》文超公馆;</p><p class="ql-block">2、[郢都故事|中国文物之最16]中国年代最早的对襟衫——马山战国䋺衣;</p><p class="ql-block">3、《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品(下)——云想衣裳系列》</p><p class="ql-block">4、《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p><p class="ql-block">5、百度</p> <p class="ql-block">翟鸟纹蔽膝[1] ,1964年出土于江苏苏州曹氏墓,曹氏是元末张士诚的母亲。该蔽膝现藏于苏州博物馆,是元末的蔽膝实物。该翟鸟纹蔽膝以四经绞的素罗为地,亦呈梯形,上窄下宽,上端有三个绢攀,可用于穿带。蔽膝主体上绘有左右对称的三对六双共12只翟鸟。其型制与宋代及明代《中东宫冠服》中的太子妃蔽膝的记载一致。蔽膝一般服用于前身,服装上绘有翟鸟则是皇后或特别高贵的女性的象征,这与曹氏的身份相吻合。</p> <p class="ql-block">红素罗绣龙火二章蔽膝[2] ,1958年出土于定陵。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寝。</p><p class="ql-block">上宽25.7厘米,下宽41.2厘米,上腰宽5.2厘米,为万历皇帝棺内随葬物,形制为梯形,上有腰。两侧及下部用红罗镶边,接缝处钉有蓝、黄、绿三色十二股丝绒编结而成的扁绦带。红素罗地,所缀龙、火二章为纱地绒绣,金线绞边。上部为一行龙,蓝色,三晕色;下部为三个桃形火焰纹。戗针绒线绣主体纹饰,绒包柱线钉轮廓,双金线钉边。</p><p class="ql-block">原件历经岁月已经残破不堪,后云锦博物馆对文物进行复原,重现蔽膝原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