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贯彻“双减”精神,落实 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堂教与学方式转变,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北京市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携手于9月23日在密云区开展“基于核心素养培育,构建课堂教学新常态”市区联动系列课堂教学展示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课堂展示环节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不同老师进行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讲法的教学实践活动,力图围绕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探究能力的培养、分层教学的开展工作等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探索出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从而体现“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道德与法治学科除了承担学科课堂展示,还承担了读本展示。选取了高年级《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一课进行同课异构。</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密云区第一小学李伶老师从中国精神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的作用入手,引导学生领悟“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这句话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朝阳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实验学校穆芳芳从掰手腕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让学生认识到精神支撑的重要性。课堂上通过布展公民橱窗、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中国精神。</p> <p class="ql-block"> 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李峥老师,通过一张航天照片激发学生对中国精神的探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作为小学生要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顾瑾玉老师对本次活动同课异构的三节课进行点评。首条提出了三点肯定:一是“同”核心观念的理解,“异教学思路的呈现”。二是“同”与学生生活对接,“异”与学生交流对话。三是“同”资源的利用和活动的设计,“异”方式的呈现和目标的达成。</p><p class="ql-block"> 顾老师也对大家提出两点建议:老师们要立足读本,注重核心思想、要义的精准理解。同时注重“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区域联动教研是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品德修养的平台,老师们在活动中得到了磨炼与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