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教学评一体化评课稿

放飞梦想的风筝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根据“课堂评价量表”的第19到22条,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视角对本次优质课进行点评。此次听课,欣喜的发现,老师们的目标意识增强,多数老师能够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相关的评价任务和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教学评一致是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违背了这个原则,课堂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换句话说,教学评一致性是保证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底线。道理很简单,我们日常所说的一节课要解决“去哪儿、怎么去、到了没有”三个问题,其实分别就是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如果没有一致性,这三个问题就无从谈起。</p><p class="ql-block">首先,来谈一下“去哪儿”,也就是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好的学习目标中是包含了教学活动的,也就是往往在传达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之后,也说清楚了怎么学的问题。</p><p class="ql-block">目标的设定,在对课标充分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教参,学情,把课程标准中的上位目标细化为更下位、更具体的学习目标,使用了能正确辨认,能说出,能运用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动词,设计了准确、清晰、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可评价的学习目标,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p><p class="ql-block"> 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和以往课堂的最大的不同点是逆向设计,即评价任务紧随学习目标;先于学习过程。</p><p class="ql-block">评价任务:到了没有?</p><p class="ql-block">每一个评价任务都明确的指向或检测对应的学习目标,评价任务的设计既有群体任务,又有个体任务;有分项评价,也有总评;有学生自我评价,还有组长评价;注重评价形式多样化:老师们用对话、展示、采访、调查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并梳理归纳总结其用法,在此基础上学会进行自主表达。在考查学生语用能力的同时,也渗透着对学生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的考量。而且评价任务非常注重情境创设。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问题情境越真实具体,与学习目标越匹配,与学生原有经验吻合度越高,评价的效度也就越高。</p><p class="ql-block">最后的当堂检测题,所设计的评价任务,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了分层设计,让每个孩子都能肯定自我,享受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中的点滴收获与成功的愉悦。</p><p class="ql-block">有关评价任务,思考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减少课堂割裂的感觉?是不是所有的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都需要给予学生得分,加星或者得小红花?</p><p class="ql-block">二是如果针对某一个目标学生得分比较低,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根据评价结果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p><p class="ql-block">三是如何处理好提前预设以及课堂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学习过程设计:怎么到那里?</p><p class="ql-block">学习过程是目标达成的活动载体,是学习目标的展开过程和达成过程。我们的学习过程设计更应关注学生的实践、学生思维参与的广度和思维加工的深度。</p><p class="ql-block">。。。等学习理解活动;。。。等迁移创新类活动。。。。等应用实践类活动;逐步实现知识的内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p><p class="ql-block">当然,我们的课堂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p><p class="ql-block">1.忽视了课程标准,依据教学经验制定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2.学习目标本身不具体不清晰,难于评估。课标分析则是缺失的。</p><p class="ql-block">3.学习活动指向目标的意识很淡,还是按照对文本本身的理解来设计学习过程。</p><p class="ql-block">4.尤其在“目标-活动一致性”、“目标-评估一致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学习目标要力求具体清晰,当然,评价任务要与之一致,学习过程也要与之跟进。这是保证一篇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底线,自然也是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底线。</p><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个人对这次优质课一点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p>

学习

评价

目标

教学

任务

学生

设计

课堂

过程

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