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经典!——三宝小学二十四节气教育之秋分篇

大发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中国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class="ql-block">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p> <p class="ql-block">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p> <p class="ql-block">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2018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一、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二、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三、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p> <p class="ql-block">秋分的传统习俗有:秋分吃秋菜、粘雀子嘴、放风筝、送秋牛、秋分祭月、竖蛋和拜神等。</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对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优秀文化,及古人对宇宙、自然的智慧认知,进行充分了解和认真挖掘,共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经典。</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