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记高中生物学科中心组赴北海市第五中学调研活动

李金弟

<h3>  2022年9月22日,在市教科所的领导下,高中生物学科中心组成员走进了备考氛围浓厚的北海五中开展新学期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在五中教研组长陈铭慧老师的全程陪同下,分别聆听了高二陆春玲老师的新课的教学内容《激素的调节过程》和王文倩老师的高三一轮复习课《细胞生活的环境》,第四节与全体科组老师针对所听的两节课进行听评课的交流。</h3> <h3>  陆春玲老师的课堂<br>  陆老师教态大方自然,声音柔美,课堂的把控很好,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也很棒,每一个教学任务都给出了一个真实的情境,真正体现了“三新”背景下的无情境不教学。整节课围绕着血糖平衡的调节,先是根据资料分析、视频影像带领学生构建血糖来源以及去路的模型——构建血糖调节过程模型——利用血糖调节过程模型解决真实情景——关注人体健康,落实社会责任,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效果达成良好。</h3> <h3>  王文倩老师的课堂<br>  王老师作为骨干教师,她的课堂充分展示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授课中她始终活力满满,很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王老师的一轮复习课很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与落实,呈现了一节基于学情的复习课,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效果达成良好。</h3> <h3>  王文倩老师的精彩课堂瞬间</h3> <h3> 科组深度交流<br> 中心组成员廖美老师和李金弟老师对两位授课老师的课堂模式的探索实践给予高度肯定:<br> 1.两位老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备课都非常充分,教学细节处理得当,体现高中生物组团队集备的强大力量。<br> 2.两位老师的课堂都运用真实情境进行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br> 3.两位老师都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迁移与应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型构建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br> 4.陆春玲老师通过任务式教学设计,通过模型构建等活动,不但达成了教学目标,还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落实了核心素养。<br> 5.王文倩老师的一轮复习课,通过内环境相关内容的构建等活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训练学生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及科学思维的达成。<br> 两位中心组成员也对这两节课的课堂模式也给出了一些教学建议:<br>  1.教学活动的设计最好能前后搭建联系,避免课堂中出现知识点的多次重复。<br>  2.要基于学情,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生物学概念的达成。<br> 3.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机会参与,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的体验,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将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生活、生产实践中。</h3>

老师

教学

课堂

学生

王文倩

整节课

构建

复习

模型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