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编辑/文字:第一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摄影/后期:第一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出发前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九七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十六岁的我要离开生我养我的西安市,乘坐解放牌卡车(带棚子)奔向陕南安康地区流水店镇,去修筑一条新的铁路线____襄渝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车队头车上挂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八五一部队一中队学生五连(后改为学生三连)。汽车发动后,有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用锣鼓在欢送我们,由于锣鼓喧天,车上大多数被欢送的人没什么反应,还在精神亢奋中。随着汽车驶出市区,转而上了西万公路,车上同学没有了激情,汽车进而爬上了秦岭十八盘,我听到了同学的哭泣声。马上有同学关心的问道:怎么啦,是晕车了吗?哭泣的同学答到:不是,是想家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嗯?这才刚走,要在陕南干两年多才能通车,那两年时间怎么熬呢。由于他的哭泣,多少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丝忧伤吧。我不知以后会发生什么,但我对他的哭泣不甚理解。虽不理解,但我也有担忧,我在同龄人当中身材瘦小,学校两次征兵都因体检时体重不合标准被刷下来(因为体重不到九十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车队第一天晚上歇脚在宁陕县,第二天歇脚在恒口镇。当时安康至流水店镇不通公路,第二天吃过早饭,整理好行李并装上车(那边不通公路,都是便道,拉人不安全),九点正我们连一百八十人要从恒口镇出发,翻过鹰嘴岩(海拔一千三百米),徒步行走六十多里山路,赶到安康流水店镇的五块石营地,原先预计四个小时,最终耗时五个多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五块石地名的由来是因为汉江中间有五块礁石,所以当地人都把它叫五块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看到好多同学战友都在回忆那段岁月,激起了我的书写欲望。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对当时的情景只是碎片式的记忆,只有感触很深的事情才记忆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父亲的到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修筑铁路(打隧道)是较繁重且危险的体力劳动,作为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出发时家长会不停的嘱咐你,要勤给家里写信,汇报你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刚到那里(修整近一个月,主要学习如何安全施工),还能坚持一周或半个月给家里写信,开工后,时间紧、任务重,全班十二三个人(值日生除外,他要负责给全班打饭,并从营房驻地送往工作现场),八小时出渣要出二十多矿车(一矿车相当于一方),工余时间还要安排扛水泥(工地上用的)、粮食、蔬菜(生活中我们消耗的),洗衣服、拆洗被褥(自己内务卫生),冬天还要给班里搬煤取暖,每天吃完饭就想休息、睡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所以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月给家里写一次信,有时忙忘了,甚至会二三个月才写一次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就在那段时间,西安流传很多传言,说学生打隧道很危险,事故时有发生等等。这样的传言让西安的学生家长很不安心,我的父母也不例外。刚好那一阵子,我又没给家里写信,我的父母更是惶恐不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西安,公交车不发达,没有手机,甚至座机都没有。怎么办?为了得到我的准确消息,五十岁的父亲骑着自行车跑遍了西安大街小巷(父亲单位同事给他起了个外号自行车队长),到处打听铁道兵学生连的事情,后来打听到田家湾有个铁道兵的转运站,就赶到那里,用铁道兵的军用专线给我们连队打了电话,可当时我正在上班,没接到,更加剧了父母的担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父亲坐船从安康到达五块石,我当时正在隧道里上班,连指导员派通讯员通知我到连部来,当时不知发生了什么,通讯员专门告知我,来前洗把脸,整理好个人卫生,到了连部才知道父亲来看我了,因为我偷懒,没按时给家里写信让父母担心了,我心里很内疚。因为有指导员、连长和其他人员在场,我克制住自己的感情。父亲见到我很高兴,问长问短,主要问我身体能否适应这里的劳动强度,我说可以适应,随后我父亲要求去隧道里现场看看,经指导员、连长同意并借给我父亲一顶军用安全帽,在我的带领下,目睹了我们工作的现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安康之行的前因后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父亲参观了我的工作现场,体验了我们连队的伙食,一览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概况。他赞叹这群来自城里的学生娃的同时,脸上还流露出难以描绘神情。但他感觉我这么廋小,难以承受这种强度体力劳动。我说没事的,我比刚来时好多啦,刚来时饭量小,四两馒头我吃不完,还分给其他同学吃,现在我已经能吃完了 。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跟我商量,要不要给指导员说把你带回西安休息一阵养好身体再来?我说不可能的,指导员不会同意。他说那我给指导员说带你去安康县城修养几天吧?我说那好吧。我父亲就代我向指导员请假,开始指导员不同意,他怕我父亲会带我回西安,我父亲向他做了保证。但指导员还是不放心,因为当时有一些连队的学生有偷跑回西安的情况,为了保险起见,他和要去安康看望叔叔的张继全交代,三天后一定要把我安全带回连队,就此给我批了三天假,这样我们坐着木船从五块石顺流而下到达安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安康睡了两天好觉,吃了我想吃的过油肉和香喷喷的纯大米饭(那时40%杂粮,所以连队做的都是二米饭,高粱米和大米两搅),假期第二天是一九七二年的元旦,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离家过的元旦,是有标志性的、纪念性的意义的日子。我和老父亲在安康照相馆合了影以作纪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三天的下午三点半,告别了父亲,我和连队的张继全在安康汽车站买了去恒口镇的汽车票,坐车赶到恒口镇已是下午五点左右,我们开启了第二次奔赴五块石的“长征”。上次是全连队一百八十人的行军,而这次只有我们两个人;而这次注定是要走夜路的,我们两人没带手电筒。当时为了按时赶回连队,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不怕迷路,不怕碰到野兽,不怕碰到什么意外,回想起来都是后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从恒口镇到鹰嘴岩一直是上坡,从鹰嘴岩到五块石一直是下坡。过了鹰嘴岩出现了一个岔路,一个是去五块石的:一个是去沟底的。由于没有照明设备,结果我们选错了,选了去沟底的那一条路,等一直下到沟底才发现走错路了,当时是又累、又饿、又困,发现旁边是一片萝卜地,拔了两个萝卜充饥。吃完后重新返回去五块石的道路。直到半夜一点,才到达连队,总共走了七个多小时。不知是这种高强度运动;还是安康吃的太饱;还是吃了冰凉的不干净的白萝卜,结果引发了几天后我阑尾炎的急性发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有一天去上工的路上,突然下腹急剧疼痛,腰都直不起来,无法行走。当时同班的谢建军、王建元二位同学自告奋勇,愿意背我去营卫生所,崎岖不平的山路,逶迤盘旋的羊肠小路 ,空手走都费力气,再背上一个人,可想而知有多么困难,他们二人轮换着背我,走了十几里山路到达营卫生所,岳医生看罢后,说是急性阑尾炎,快送团卫生队,两人二话不说背起我向团卫生队走去。又走了十几里才到达流水镇的团卫生队,第二天就被送进手术室,据当时主刀医生讲,因送医及时,避免了因阑尾穿孔形成的腹膜炎。所以至今我对二位同学心怀感激,若不是他们二人的无私帮助,很难想象当时的我结果会是怎么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青春年华时光,遇到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即锻炼了人的意志,也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耐受力,在此期间有快乐、有痛苦;有被亲人牵挂,也有同学之间纯真的情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九七三年三月拍摄于安康地区流水店镇五块石新庄子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零一九年五月拍摄于安康市旬阳县蜀河古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陕南一大怪:石头当瓦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谢谢朋友们浏览关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