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间九月天,桂花始盛开。在这秋高气爽,秋色宜人的日子里。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深入研究学习新课标改革内容。9月22日我校开展了每周四上午第三节数学公开课交流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张晓蕊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解决问题》。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张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用“先学后教,三步互动”的教学模式来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张老师以学生熟知的超市购物付钱的情景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根据目标要求,张老师让学生通过自学——组内交流、探索——对比发现——灵活应用等环节,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整堂课,学生都在积极地自学、交流探索。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互动与学习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练习环节以游戏形式出现,层层深入,学生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 赵校长、于校长和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并做好听课记录。</p> <p class="ql-block"> 课后,首先张老师阐述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思路,并对本节课进行了课后反思。然后,老师们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地讨论本节课的优缺点。在讨论与交流中,各位老师更加了解了数学新课标要求,<span style="font-size:18px;">进一步提升了教学与教研能力。老</span>师们也在今后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p> <p class="ql-block"> 于校长对张老师课堂上信息技术微能力2.0的使用给予了肯定,并提出可行性意见。</p> <p class="ql-block"> 最后,赵校长做总结发言,肯定了张老师课堂上的优点,并要求老师们在自己的课堂上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会说、敢说;还要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再次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亡,思而不学则殆。通过本次调研,各位数学老师的思想相互碰撞,都在热烈的交流,同时也在反思改进,提高教学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