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慧,共成长——记拱墅区初中音乐A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叶丽宝

<p>  秋风送爽,教研共商。2022年9月伊始,拱墅区初中音乐A组在组长杭州市文晖中学叶丽宝老师的主持带领下,开展了音乐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分两步展开:第一步线上部署、规划新学期;第二步线下探讨、解读教学内容。</p> <p>  线上部署、规划新学期——9月14日上午,叶丽宝老师组织了线上会议,向组内传达了拱墅区教研室的会议精神。把青年教师成长、各类比赛、素养抽测、片组教研活动安排等进行了相关部署,促使年轻教师树立积极进取的心态。</p> <p>  线下探讨、解读教学内容——9月21日上午,拱墅区初中音乐A组的音乐老师们齐聚杭州市慧澜中学一楼会议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音乐教研活动。</p> 深入作品  集思广益 <p><br></p><p> 组内老师通过前期资料搜集及深入分析,针对线上选定的“藏族歌舞音乐”及《彩云追月》作品,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共同探讨、研究了藏族歌舞音乐的特点、《彩云追月》作品的人文背景及关键要素,并通过作品的深入分析以期找寻教学设计的突破口。</p> <p>  叶丽宝老师对八年级上册雪域天音单元的《阿玛勒火》展开了细致的分析,建议教学结合舞蹈动作,教学生做带有囊玛特色的舞步。叶老师还提出,要会利用道具给自己的课堂增色,比如囊玛中的快板舞曲部分,舞者脚下可以垫一块木板,踏出明快的声响,使学生感受囊玛自由飞翔的感觉。王孟辉老师针对藏族民歌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他认为藏族民歌的咬字不同于汉族,学生在初次聆听时难以辨别,甚至影响对藏族民歌的兴趣,所以老师在范唱时要把藏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唱出来。石涛老师认为也可以从器乐的听辨中辨别藏族音乐体裁,弦子用牛角胡,而囊玛中则更加突出笛子、扬琴。经过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藏族民歌的教学可从舞蹈入手,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学习歌曲。此外,学生还应掌握区别弦子、囊玛、堆谐等体裁特征,能够进行准确听辨。</p> <p>  针对《彩云追月》这个作品,周玲玲老师和颜晓童老师认为《彩云追月》合唱部分有难度,应将难点前置,把音程的练习放在最开始去解决。王珂老师经过深入分析发现《彩云追月》体现出广东音乐的特点,可以将切分、附点节奏体现在导入环节,可进行声势律动,使趣味性更强,同时,两个声部可以带入彩云与月亮的具象,让学生更加形象地感受旋律,更加准确的表达情感。经过讨论,老师们觉得《彩云追月》这首歌曲的情感带入很重要,情感的体验有助于音色的表现。成果展示环节,可以加入钢片琴或色彩乐器,师生合作,丰富表演的形式。</p> 提升技能  自我成长 <p>  为了促进组内教师的自我成长,组长叶丽宝老师布置了开课任务,根据刚才的作品分析,组内教师挑选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教学设计并互相磨课,推选出优秀课例进行展示,老师们也充满了热情,纷纷报名。同时,为了丰富片组活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叶老师还充分调动组内教师的特长优势,由石涛老师原创了一首四声部阿卡贝拉,供其他老师分别挑选声部进行演唱,本次活动也在优美的歌声中圆满结束。&nbsp;</p>

老师

彩云追月

教研

藏族

组内

音乐

拱墅区

叶丽宝

民歌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