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第三中学预防养老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

苦酒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您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年来,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一些犯罪分子抓住老年人网络知识不足、辨别能力不强、防范意识薄弱等特点,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宣称“以房养老”、销售“老年产品”、开展“养老帮扶”、代办“养老保险” 等名目对老年人进行诈骗,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精神痛苦,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为提升老年人识诈防诈意识,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我校特向各位家长发出倡议:</p> <p class="ql-block">一、不要轻信他人。遇到要求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谨慎对待,遇到问题要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p><p class="ql-block">二、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更不要随便安装陌生应用软件。</p><p class="ql-block">三、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p><p class="ql-block">四、不要贪图便宜。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p><p class="ql-block">五、保持警戒心理。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表现得很热情,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p><p class="ql-block">六、不要轻易动钱。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要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p><p class="ql-block">七、子女要多加关心父母长辈,多与家中老年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态。如若发现老年人被骗,应立刻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立即报警。</p><p class="ql-block">八、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提高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如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p><p class="ql-block">九、凡事保留证据,防止空口无凭。建议您在交易时,一定要向商家索取并妥善保管好发票及相关消费凭证,出现纠纷时,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自己维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在全社会深入宣传、揭露养老诈骗套路,广泛发动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群体要有效识诈防诈,主动提供线索,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彻底净化社会环境,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保护老年群众的“养老钱”,用实际行动维护老年人群体的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三明市第三中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2年9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辑:郑超钦</p><p class="ql-block">图文:吴学勤</p><p class="ql-block">初审:颜庭兵</p><p class="ql-block">终审:魏承鋆</p>

诈骗

老年人

养老

不要

轻易

短信

报警

老年

自己

识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