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清时期流落湟南的仪家家谱

太行一剑

<h3>  村志编辑即将完成,李汝泽、仪秉椿等人提供了几条有价值的信息,二百年前流落在青海的仪家一支后人仪德生寻根问祖,给编辑发过来他们的家谱照片,为研究清朝时期的西贾仪家人外出经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清朝到民国时期,西贾村去甘肃、青海一带做生意的人很多,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在外做生意有“三不回家”之说,一是生意做成功了,越做越大,产业越来越多,子女妻子都带到了身边,或者另娶妻生子在外安家立户,不回家了;二是生意失败了,没有盘缠回不到家,也没脸回家,流落到当地;三是死在外边。</h3> <h3>  清乾隆末年,大致在1796年前,北西贾仪家一人(名字不详)娶南西贾关氏为妻,结婚后到甘肃西宁经商,留关氏于家,一去不返,在外另娶妻生子。生意兴盛时期开有当铺,(当时西宁归甘肃省西宁道,1928年青海建省,西宁为青海省会),有人用一枝假金凤到当铺典当,夥计不识真假,误收假金凤,由此造成当铺亏损,无法继续经营,流落到南川务农为生。第四代仪成生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民国六年第四代人仪发(仪成的二哥,大概出生于1837年)编写家谱,后人集中居住在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大卡阳村。在1960年有几个兄弟逃荒到青海海南州定居生活,目前在青海的该支仪姓已传十代,有103人。据仪德生说,在1975年左右他的爷爷辈还和西贾村族人有书信来往。 下面是该支仪姓家谱序,家谱记载祖籍山西太平县“奚家”村人,第九代人仪德生查证,“奚家”为“西贾”音误。</h3> <h3> 盖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德之垂者,必报其祖宗。人不知奉先,焉能教子?不能报本,曷克(何可)裕后?<br> 故:孝、友、睦、姻、任、恤,乃大司徒之所掌,载在周礼,详于六行,斯其为治也大,为教也至矣。<br> 奈,世教衰迁,民罔知率由,而凌竞成风。故骨肉也而弁髦弃之,手足也而角弓怨之,何怪乎唇亡齿寒,源塞流竭者也?<br>诚能立爱惟亲,由亲可以及疎。奉先思孝,移孝可以作忠。孝也者,感神明、动天地、振纲常、厚风俗。光前则祖考有荣,裕后则子孙发祥。苟非溯源,萃一本,笃宗盟之谊,联奕世之情,虽绳矩犹在,莫知高曾之贻谋,即箕裘相绍,谁念作述之维艰?良可怨矣!<br>  如贵邑大哈(卡)阳仪氏者,原籍山西省太平县奚家(西贾)村人也,前清之时,通商西湟,流落南川,始则占屯毛家寨,继而移居大哈阳,通商为生,耕读传家。子以继子,后裔直等于绵绵;孙以继孙,百世咸歌夫揖揖。生生相传,已七世矣。<br></h3> <h3> 我姻祖太公讳发,字其华者,生性刚直,立身质朴,寿登耄耋,家称富有,联同气而花萼增辉,食旧德而桂兰衍庆。惜其未读诗书,然而能通义理,知祖宗之功德不可湮,先人之幽光之不可泯,协侄继兴,专意修谱,一心托予。 予闻而嘉之曰:仁者天下为一家,矧(音审,况且)属同气!君子万民犹同胞,况其一本。公修谱牒,实欲发先祖之幽光,昭祖宗之潜德,明先世之法服,垂后裔之则傚(效)。予(我)固见浅才疏,焉能表其节烈,阐其芳徽(辉)?公曰:“吾等不求文之清,願统溯其源也,不求字之雅,願缕晰其流也。序其尊卑,理其错综,盖不忍以同气之亲,世远而弁髦弃之,亦不敢以一本之谊,年湮而路人视之”。公诚人杰也。予深服之。<br>  予重钦之,是以不辞固陋,因端觅尾,因流寻源,则大宗小宗,有条不紊,左昭右穆,若纲在纲,千百世呼吸相通,亿万年蒸尝聿修,子孙发振振之祥,后裔有诜诜之庆,是诚报本追远之志,孝思不匮之心云尔,是为序。<br>峕(时)在<br>中华民国六年岁次丁已仲夏月中浣之吉<br> 后裔 仪发 携子继魁、侄继兴 敬立<br></h3> <h3>【白话译文】<br> 我听说要想让树木长得高大,必须让他的根扎的牢固;要想让河水流的很远,必须疏通他的泉眼。想要让品德传承给下一代,必须尊重自己的祖宗。人不知道敬自己的长辈,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儿子呢?不能光大自己的祖先,又怎么能为后代造福?<br> 所以:对父母要孝敬、对兄弟要友爱、与邻里要和睦、对妻子要尊重、对社会要有责任、对百姓要体恤,这六条是(周朝)选拔官员的条件由“大司徒”掌握,记载在《周礼》书中,详细的解释是六种行为。这是治理国家的第一标准,用来教育人民也是非常好的。<br>  怎奈,世代传承的美好的道德教育一天天衰落变异,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做人的标准,以强欺弱竟成社会风气,骨肉之间的亲情也像微小的毫毛一样丢弃了,兄弟之间也互相吵闹争斗,关系紧张到像绷紧的弓。造成这样唇亡齿寒,泉眼堵塞,流水干枯的现象又能怪谁呢?<br></h3> <h3> 如果能首先树立爱自己家人的思想并落实在行动上,就能把这种爱由自己身边的亲人推及到关系比较远的人。能做到敬奉先人,孝敬父母,这种孝的行为对于国家就是忠(在家为孝子,在国是忠臣)。<br> 孝的行为,能感动神仙,惊动天地,振兴伦理(纲常指三纲五常),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样做)祖先都感到光荣,后代子孙也能发展壮大。<br>  如果不寻找源头,集中到始祖的根上,一心一意地为了家族之间的友谊,联接一代又一代的亲情,虽然老规矩还在,不知道曾祖父对子孙的教训,就是祖先的事业有人继承,又有谁能想到下一辈能否传承下去是很难的呢?这是令人叹息的事。<br></h3> <h3> 在大哈阳村的仪氏家族,原籍是山西省太平县西贾村人,清朝前期的时候,来到西湟做生意,流落到南川,开始居住在毛家寨,后来搬迁到大哈阳,以做生意维持生活,同时也种地读书。儿子生了儿子,后代人绵绵不断;孙子又有了孙子,三千年全都在作揖歌颂。代代相传,到现在已经是第七世了。<br>  我的妻子的曾祖父名叫发,字其华,生性刚直,给人的印象是自然朴素,过八十大寿,家庭生活富裕。团结兄弟手足同胞互相友爱,继承祖先的品德子孙后代绵延不断。可惜他没有读过诗书,但是他明白兄弟之间相处的道理,知道祖宗的功德不能被埋没,老祖先的光辉不能泯灭,和侄儿继兴,立意要修一份家谱,都托付给我。<br></h3> <h3>  我听到修谱就夸赞他说:伟大的人把天下的人都看成一家人,况且还是同族的兄弟们;君子把所有的人民都认为是自己的同胞,何况就是一个祖先的后人。公修家谱,这是要把祖先的光辉亮出来,让祖宗的美好品德更加明显,明确先人制定的礼节规矩,给后代人留下学习的榜样。我这个人见识浅薄,才能有限,怎么能把修谱人的意志表达出来,说明他的美德呢?公(仪发)说:“我们不要求文章写的美妙,只要求把祖宗的来源统一,不要求用词多么文雅,只要求分清各个家庭支脉。排好辈分,理顺关系。原因是我不愿意看到同族的兄弟,后代之间疏远把亲戚关系当毫毛丢弃,也不愿意看到本来都是一个祖先的族人,随着年代过去,互相当作不认识的过路人看待。”公(仪发)真是一个人中豪杰啊!我深深地佩服。</h3> <h3> 我非常地敬重佩服他,所以不再推辞说自己见识浅而写不好。从开头寻找到结尾,从各个支流寻找到源头。所有的大家庭小家庭,之间的关系都理顺了。神祗上历代祖先的位置左右排列,就像网上的总绳。千百代人都发扬传承,亿万年的祭祀继承先人的德业,子孙不断使家族兴旺发达,后裔有众多的值得庆贺的事。这是为了寻根问祖报答祖上的志愿,这是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时刻不忘。这是我写的序。<br> 时间是:<br> 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农历丁巳五月中旬<br> 后裔仪发携子继魁、侄继兴敬立。<br>  注:左昭右穆,昭穆是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古人在室内座次以东向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故以始祖居中,东向;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朝南,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朝北,称穆。简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庙、坟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为昭,右为穆,故亦称左昭右穆制。<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