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空山新雨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气晚来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浅秋悄然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藏着几分夏末的余温</p>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聚焦课堂提质增效思政育人落实双减”暨“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理念”周三公开课活动于9月21日正式拉开帷幕。</p> 一年级《对韵歌》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组语文张志慧老师执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对韵歌》。</p><p class="ql-block"> 对韵歌又叫对子歌,是种短小精湛的语言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我们所学过的诗歌,经常见到的对联都是对韵歌。通过图片、生活、朗读,学习本课知识点,高效完成课程教学目标。</p> 二年级《树之歌》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组语文郝燕超老师执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树之歌》。</p><p class="ql-block"> 树之歌一首朗朗上口的识字儿歌,孩子们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我从几幅与树有关的插画开始,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发现汉字的规律,体会每棵树不同的特点,加入动作进行朗读,背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p> 三年级《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组语文曹巍老师执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p><p class="ql-block"> 依托学生已有的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丰富的言语实践,落实部编教材提倡的“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夯实语文要素。</p> 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组语文郭莎莎老师执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夜间飞行的秘密》。</p><p class="ql-block"> 语文四上第二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能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前一天孩子们从《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学习了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本节课《夜间飞行的秘密》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问,扩大提问范围。教学中除了提问方法的指导上,还要进一步借助问题理解课文。所以我将《夜间飞行的秘密》分为两课时指定不同目标,第一课时目标为运用已学过的提问策略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分小组合作整理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对问题进行分类。让学生在提问中发现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提问,培养学生整理问题的能力。其中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和受到启示、联系生活提问是学生训练重点,而是否能针对课文的写法提问,要求不必过高,只要知道这种提问策略即可。</p>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确保在“双减”背景下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鼓励广大教师注重探究、创新综合实践类作业,丰富作业设计类型,提高作业选编质量,教师互相开展了作业观摩。</p> <p class="ql-block"> 语文组老师都及时评课议课。老师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各抒己见,纷纷指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小结,这让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各年级授课教师根据新课标分享课程教学思路即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逻辑, 目标是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教学评共享学习目标,才能达成“一致性”。四位教师纷纷打破了原来以“课”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卓有成效的课堂变革的尝试。“大概念”、“大情景”、“大任务”,它带动了老师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收获。教研公开课活动 ,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提升和成长的平台,使教师在教学方面得到磨练与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教学教研,我们永远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门:教师发展中心</p><p class="ql-block">撰稿:张志慧</p><p class="ql-block">图片:匡振霖</p><p class="ql-block">审核:耿瑞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