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篇记述的历史跨度,从民国到新中国,讲述半封闭的福建贫困山村的两兄弟,冲破习俗走向社会谋生的故事。现在池步洲已闻名遐迩,在祖地故居以 池步云、池步洲 《兄弟双杰》题名,应是名至实归。成就池步洲的英雄功业,除其自身才智天赋、特定历史条件外,哥嫂是功臣,日籍妻子是贤内助,两者不可或缺。关于这些,影视媒体、网络信息…均有报道。美篇从亲人家史的角度有限如实呈现些史料,以飱读者。</p><p class="ql-block"> 据家谱记载:“源德公生养八子女。源德 字灼金,至博次子。妻五都下溪廖雪樵。子:圣明、圣模、圣泉、圣焜、圣基、圣澄。二女:长适碓垅林家;次六都湖头黄家。”</p><p class="ql-block"> 注:①除 圣泉(步云)、圣焜(步汉)、圣澄(步洲)外,其他三兄弟未成家早世。</p><p class="ql-block"> ②长女适碓垅林家。</p><p class="ql-block"> ③次女适六都湖头黄家(即路下厝黄家,是侨领黄乃裳的长孙媳妇,俗称七姑)。</p> <p class="ql-block"> 《一》 池步雲篇</p> <p class="ql-block">池步云公简传</p><p class="ql-block">提要:池步云 (1894-1974 ),福建闽清人。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中央军校 (即黄埔军校10-21期 )上校地形教官 ;福州市第三中学教师。</p><p class="ql-block">简历:</p><p class="ql-block"> 步云公,源德公第三子,名圣泉,字步云,号迈夫,1894年4月3日出生于闽清县三溪乡溪源村墘头厝。步云公三十四岁结婚,夫人林怡(梅溪樟洋村人,福州幼师毕业),生养三男两女。长子伯鼎,次子仲鼎,三子季鼎;长女盛琰,次女杭生。均受较好的文化教育,贡献国家。溪源山村,墘头厝人历代务农。源德公子女多,家道清寒,步云十岁才读私塾,但很用功,朗朗书声,乡里赞誉。亲人借钱,也要让他上文泉学堂。1911年,文泉学堂毕业在即,适逢辛亥革命,步云与表弟许显时议决,拯救中华,义无反顾,一同剪掉辫子参加学生北伐队。辛亥革命胜利,步云尚年轻,按通知赴武昌就读军事预科学校,随后转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 1916年毕业,回闽督军公署见习、候差。1917年全家迁居福州(严格地为已十岁的放牛小弟池步洲辅学,为他升学与后来的爱国贡献打下良好基础),1919年冬经黄乃裳师(侨领)转由萨镇冰(清朝海军总司令)介绍到北京求职,随即派往吉黑江防司令公署当差遣员和冬防训练所教练员,后调到葫芦岛海军学校当队长兼教官。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暴发,奉军败退,步云公举家回闽,出任福建省公路工程队长,一直到1930年刘和鼎奉蒋令讨伐闽北卢兴邦地方武装割据之战结束(俗称刘卢战争)。1933年,蔡廷锴十九路军入闽时,公出任干部训练所军事教官,1934年十九路军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反蒋败退,公亦逃亡青岛等地谋职,历经北京政府陆军部编纂员、军学处科员、军政部军学局编务科长、陆军预备师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战区第二兵团预备师参谋长、军部作战处科长,衢州绥靖公署工兵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作战负伤,又转任(成都)中央军校上校地形教官,1948年退役。在成都,除中央军校授课外,还兼任成都立达中学数学教员约九年。1948年8月全家回到福州市,公应聘为三山中学数学教员,直至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步云公拥护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政策、法令和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主张,热爱领袖毛主席,公是民革党员,也是基层的积极组织者。1951年公参加福建革命大学政治研究班学习期满,同年九月由省教育厅分派在福州市第一中学,后更名为第三中学任数学教员,直至1961年退休。1974年5月病逝于福州,享年80岁。</p><p class="ql-block"> 步云公一生:重孝悌,孝顺双亲,钟爱兄弟,悉心帮助,堪当楷模;家教严谨,尽心为子女成材铺路,克尽职守,贡献社会;人在福州,关心家乡,为人敦厚耿直,热情接待乡亲的到访,疏导要解决的问题。步云公高尚品格,严格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操守,在旧中国官场腐败、藏污纳垢的环境中,作为保定军校出身有资历的早期军人,嫉恶如仇,不追名逐利,清廉操守,教练员、教官、教员,长执教鞭一生,教书育人,难能可贵。步云公是池家冲出山门、走向社会的第一人,对宗亲颇有影响。故在池氏宗祠的柱联中有“投身辛亥成名将,仗教树人乐天年”, 展望于后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二则 步云公亲笔记事</p><p class="ql-block">附一、我的青壮年和晚年时期的概况</p><p class="ql-block">我有一兄三弟一妹。兄木根因地主调耕,无地耕种,发疯致死。三弟泥水工人已病逝,四弟脚气缺医药夭折。目下我和么弟活着。我十岁入私塾读书,怕老师体罚,感到心慌,每日背诵授课,因之特别努力诵读,声闻乡里,过路行人,多予称赞。我叔父烺金也极爱我,夜间无铺盖,寄宿叔家,他在乡做小本生意,有些文化,有时为我辅学,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要我入闽清文泉高等学堂读书,伙食自备,书费由他供应,那时我才十五岁,辛亥年冬毕业。正在准备毕业考试,福州光复,我就投身学生北伐队,荷枪北伐,清皇宣统丧位,南北统一,中山先生政权让位袁贼世凯,辛亥革命因之失败。我们学生于民元经过甄别分别送到陆军小学和陆军中学,这时陆军中学改名为陆军预备学校,我派在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肆业。随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肆业,民国五年毕业,由当时的陆军部派在福建督军公署见习和候差,民国八年离闽到北京求栖止,由我的老师黄乃裳介绍给萨镇冰,随即派往东三省吉黑江防司令公署当差遣员和冬防训练所教练员,后来调到葫芦岛航海学校当队长兼教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奉战争,奉军败退后不久,我携眷回闽,任福建省公路工程队总队长。刘卢战争结束。十九路军入闽,我任保卫团干部训练所军事教官,十九路军倒蒋,成立人民政府,不久败退。我也逃亡青岛依海军故旧,结果认我有政治嫌疑,不予安插。于1935年投身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当工兵科地形教官(抗日期间迁校成都),一直到抗日胜利退役,在该校时期我又兼任立达中学数学教员九年。1948年8月回福州任三山中学教员,1951年福建革命大学政治研究班学习期满,于是年九月由教育厅派到福州市第一中学后改为第三中学当数学教员,1961年2月年老体衰不能继续工作退休养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三十四岁结婚,爱人林怡福州协和幼稚师范学校毕业。任幼稚园和小学教员、校长多年,1962年6月退休,生有三子二女,长女福州幼师毕业,其余都在党的培养下大学毕业。长子当中学教员,次、三两子,当机械技术人员。长女当小教,幼女大学毕业后夭折,次子1967年冬肝硬化病逝。我的经济生活除退休工资外还有子女支援。衣食住都很安适。这一切都是中共党和人民政府的恩赐,我们衷心无限热烈地感谢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年虽老仍在努力学习毛主席的著作,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灵魂深处总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添砖增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1950年参加民革组织以来,对所联系的社会人士组织学习时事政策,加强他们思想改进略有帮助。组织生活每多先自下水,带动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但是我的思想作风还很生硬,这是我的顽固堡垒,坚决进军,争取彻底胜利。(完)</p><p class="ql-block"> 池步云 1968年3月9日于福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二:祖先简介</p><p class="ql-block">(步云伯笔谈之一话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祖居河南荣泽县,王审知镇闽时我的第三十代祖随王部当炊事员。初到尤溪后迁闽清,我们是他后代的子孙。我的曾祖父善庸,从十几岁起就在伊娘舅家当长工,一直当到六十岁,舅死,才回闽清四都溪源里家乡。当他回乡的那一天路过三都溪边,有一位寡妇在洗衣服,曾祖父请教说,嫂嫂六十年的谷种还会长芽不?她答:保存的好 可以长芽,由是不久,娶之为妇,生我祖父、二个叔公和一个姑婆。曾祖父寿仅七十余,曾祖母寿高八十岁,我只见到曾祖母,她很爱我,轮供及我父时,每餐都留下一口白饭给我吃,因为我家终年只吃一餐隔年的白米饭,俗称隔年饭。听说曾祖父极勤俭,上山劳动挽起裤脚,膝盖敷以棕丝,怕荆棘损害裤脚。平时概不穿鞋,死时才穿上,娶亲时存柜的布鞋也随之入棺。他回乡之后,从事耕种,把做长工积下的钱,买了一些田地,盖了一栋楼屋,后因他的表弟要与他合股经商,便把田地卖充商本,适因官局票币贬值,到榕贩货时商本损失殆尽,破产之余,急气吐血而死,这时祖父年尚幼,体力也差,利用曾祖父剩下的一些残余财产,在乡下做小本生意,如盐鱼、干果等,一生无嗜好,鸦片盛行,从不一试。生我父亲等伯叔五人、姑二人,享寿仅六十余。祖母黄氏,家长架子大,有偏爱,生牛疔不治,我母亲日夕扶在腕中,弃世时刻忏悔弥深,激动地祝福我一家长寿多福,享寿七十六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云伯笔谈之二话父辈)</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源德,自幼体力劳动。分居时只分得七分地,每年纳出地租一百五十斤干谷,旱年损收,欠租还要翌年补交,前清光绪二十八年旱灾,他便流亡到福州当泥水工人,一直到民国七年才休工,享寿七十岁;他一生勤劳,手足胼胝,疲乏过度时饮些老酒,此外无嗜好;为人正直慈善,同工爱若兄弟,有一次我的大伯盖新住房,乡邻郑姓迷信风水,动武格斗,我父亲单身前往调解,先将自己的弟侄压下,后向对方劝告,结果解除了武斗,这是平时为人正直羸得群众支持的胜利。母廖氏,孝事我祖母远近闻名,一生勤劳辛苦,家贫如洗,难为无米之炊,晚年肺病,瓜菜代粮,病竟全愈,享寿八十岁。</p> <p class="ql-block"> 此照,约于1937年八、一三后,己迁校成都,在成都军校期间部分教官的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此为抗日时的池步云照片,取自上述集体照。</p><p class="ql-block"> 据成都黄浦军校旧址的档案室获知:1937年池步云在八一三前夕,从上海携家撤退到南京,到南京军校报到,几天后军校奉命迁成都(国难西迁辗转约四个月,经武汉、宜昌、重庆、成都),历经七、八年,此照片在成都军校所照,估计照片时间在迁校安定后照的。</p> <p class="ql-block">五母林怡,慧眼识珠,造就了小叔池步洲才干的潜能。</p> <p class="ql-block">学习孜孜不倦</p> <p class="ql-block">寿桃</p> <p class="ql-block">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武汉南湖)</p> <p class="ql-block">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父子早年在福三中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照片时间:1945年月日,於成都</p><p class="ql-block">第一排左起:仲鼎、季鼎、盛琰、杭生</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起:一东、步洲、步云、林怡、伯鼎</p><p class="ql-block">现健在:季鼎、盛琰</p> <p class="ql-block">大哥、二哥、琰姐与我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我结婚时与大哥一家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池一东(池步汉次子)</p><p class="ql-block"> 东哥照片(东嫂张光正)。【照片取自网络】</p><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金牌战术教官池一东,成都北较场为远征军训练数批军官,教习万人缅甸远征军。</p><p class="ql-block">他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位黄埔十四期之军人,金牌战术教官,中国远征军……”</p><p class="ql-block">注:池步汉大排行第六,步云的胞弟,同龄族亲昵称他步云六(因步云出名了行第五,他行第六,故称步云六)。</p> <p class="ql-block"> 伯鼎大哥(右)与他的学生吴忠超合影,于福三中家中。《一筆成圆》一书中有全面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 季鼎三哥解放之初,髙中毕业参军,入列海军。</p><p class="ql-block"> 转业随选入大学。学机械制造。初在沈阳,后迁厂到郑州直至今。有创新,手掌国家发明奖。</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后期,在福三中伯鼎大哥家,与大哥大嫂的合影,我挨着一东哥坐。</p> <p class="ql-block">家人会聚郑州</p> <p class="ql-block">三哥季鼎的2021年九十生日照</p> <p class="ql-block">鲁生看望琰姐</p> <p class="ql-block">池圣平一家人在祖厝水涧边、二百多年油杉下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杭磁、池元、权贤游白岩山。</p> <p class="ql-block"> 我在黄山的松下照</p><p class="ql-block"> 我仰贤与五伯〈步云)、十五伯(步洲)二位伯父的晚年通信颇常,一表敬慰之心。</p> <p class="ql-block"> 《 二》池步洲篇</p> <p class="ql-block">步洲公(1908.2.19—2003.2.4)</p><p class="ql-block">池步洲简传(三稿) </p><p class="ql-block"> 2016-11-6 1:30</p><p class="ql-block">步洲原名圣澄,出生于1908年元月,源德公之幼子,小排行第八,大排行十五。步洲公家贫,十岁还是放牛娃,直至五哥(大排行)即嫡亲二哥步云公从保定军校毕业后,家迁福州,才得上学。公自小聪明过人,刻苦读书,经五哥辅学,几经跳级,终以优异成绩提前三年高中毕业。随后,去五哥出任地葫芦岛海军航警学校轮机班学习,因近视不适海军。在五嫂力主下,五哥罄其所有,五嫂变卖陪嫁的田产与首饰,筹集三千光洋,于1930年送往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机电工程系,成为池家第一代出国留学生。1933年在大学临毕业之际,与日本姑娘白滨英子天缘作合,结为伉俪。1934年大学毕业后,先在中国驻日学生监督处工作,此期间兼修日本法政大学经济学,公在“留东学报”发表《日本国民性之研究》一文受到好评,国内刊物转载;不久公应聘于中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署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7年步洲公已有两女一子的五口之家,“七.七” 事变爆发,公坚信念,冲破家庭与环境的重重阻力,毅然挈妇携幼,奔赴国难,归国抗日(公写有回忆录:一片丹心破日密;作家吴越写有:蒋介石的绝密王牌--池步洲传奇)。归来报国无门,时临上海“八.一三”开战前夕,到南京,国民党政府多已撤退,敌机空袭不断,在招待所偶遇主办“留东学报”的留日旧友陈固亭,经他几番劝说,屈就非已所长的破译日军密电码工作。后随中调科机密二股(负责人李直峰)颠沛流离撤退、辗转汉口、长沙、益阳等地,夭折了两女,直到重庆,一年过去了,密电破译没有成果,公感满怀热诚一事无成,要另寻抗日工作,正值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国际部缺日语广播人手,应招,公夫妇双双从事编辑与播音宣传抗日,感到为抗日出力,兴致勃勃,信心满满,干得起劲。</p><p class="ql-block"> 1939年初,军政部军用电台侦收到发自东京的密电,何应钦欲揽破译之功,派人物色人才,由军用电台的周驾山再三找公,公满意现有的工作,推让再三,最后无奈,公答应业余时间单独一试。公此时日事电台广播,夜在重庆两路口(配三间工作室、两个收报员和一部电台)破译密电。公单枪匹马集研究、研译、翻译于一身,从英文码入手,直至日文码与英日混码,虽思路清晰,奈条件落后,只好苦心钻研,经一个月的艰辛,终于1939年3月底破译出日本外务省发出的一批批密电与日方时时变更的密电,获军政部奖状;此时军政部专为公成立研译室,队伍扩充至四十多人,公任主任,才正式辞去广播电台工作。</p><p class="ql-block"> 11940年4月蒋介石下令合并原有五个研究、破译单位成立“军委会技术研究室”,约五百余人共分六组,公分在第一组霍实子手下任专员,专心致力于破译工作,不参于人事间的权利斗争,这期间破译不少日本不断变更的密码,终于1941年12月3日破译与准确判定出日军将偷袭珍珠港的密电,以及包括破译提供击落山本五十六南巡督战座机的多项重要密电信息,为祖国、为二战建立了不朽的功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3年10月后,军委会为当时反破译的需要,公出任军委会译电人员训练班少将副主任、主任,1945年底训练班停办,1946年初步洲公脱离国民党军政界,并于同年七月携全家回闽省亲,在墘头厝小住约半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6年末,经好友章振乾安排任福建省社科院副研究员,住福州仓前山竹林山馆,1948年6月经同乡同学介绍到上海,在中央合作金库任上海分库的总库专员直至全国解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步洲公作为留用人员先在金库、后在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储蓄部工作,解放初期的共产党大小干部艰苦朴素、清兼无比,尤其是领导干部听取群众意见会,更令公钦佩,相信振兴中华唯共产党有望,1950年抗美援朝,送长子哲雄参军。政治运动开始了,1951年4月,公因历史问题入狱审查,1952年1月被上海军管会认为参加中统特务组织、解放后拒绝登记,犯有反革命罪;鉴于抗战初期出于爱国热情,回国抗日,属于误入岐途,特于宽大处理,判有期徒刑12年......从上海提篮桥监狱到山东禹城解放军官训练团(战犯管理所),劳动改造,历尽辛酸,遭不白之冤,公个人、家庭在精神和物质生活上接受了现实生活的洗练。刑满出狱,虽是公民,亲友往来少,从事建筑业体力劳动,当小工,三年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又是冲击的对象,波及子女升学,工作就业受梗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4年公从城建房修三队退休,全国复查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统战政策推动下,虽未平反,已受聘为上海市长宁区政协委员,打倒“四人帮” 后,有了转机,1979年5月,经人推荐任聘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从事台湾经济史的研究,在此期间,出版了畅销书《日本遣唐史》(胡耀邦总书记出访日本首选读本),以及写了台湾、东南亚四小龙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论文,颇受海内外读者欢迎,并受到南京军区表彰,奖以辞源、辞典和经济学方面的工具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2年在上海重逢当年中调科的顶头上司李直峰及霍实子,尤其是李直峰曾任杨虎城机要秘书,奉杨虎城将军之命,送破译的重要密电赴延安,李受周恩来赏识,奉命打入国民党中统局从事高级情。报工作。李直峰证明当年:“池步洲回国抗战,是不可多得的爱国志士,当时没让他参加中统组织宣誓,以免失去自由”。终于1983年4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刑事判决书上写明:撤销原判,宣告池步洲无罪。至此多年冤案得到彻底平反,按干部待遇关系转到原系统中国工商银行。同年5月回闽省亲,参加亲戚侨领黄乃裳建立塑像、纪念馆落成典礼 。</p><p class="ql-block"> 中日邦交恢复后,夫人白滨英(中国名)先于1976年退休赴日探亲,按日本规定,自动恢复国籍,随后三男两女(皆已成家)陆续迁往日本定居,1983年秋,公申请到日本探亲,一家二十余口团聚一堂,心情很好,之后一直寄居日本。一家众口,唯公保留中国籍,并以九倍房租保留上海原居房(新华路73弄红楼三层),旨在重返祖国,公一生虽历经磨难,身体健康,晚年关心家乡公益事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晚年居住神户和长女池瑞霞家一起,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公仍住神户(夫人常住三子芳雄家),笔耕不辍,或写回忆录,或书信亲友,所领取的国内工资,大多用于书信邮资,生活费由儿女补贴,尽管不富裕,关心家乡,捐款(日元)祖祠修缮。</p><p class="ql-block"> 2003年2月4日步洲公仙逝于日本神户寓所,享年96岁,是池家的高寿者。2005年后,步洲公的子女遵遗嘱将父母骨灰迁葬于上海福寿园的长宁园。(笔者注:此简传除末段外,前面内容寄往日本,步洲公在世时曾看过未见改动,故存放在此美篇内)。</p> <p class="ql-block">少年池步洲</p> <p class="ql-block">池步洲与长子池哲雄</p> <p class="ql-block"> 这便是1946年池步洲一家五口回老家居住时的照片(住土铳楼,即今的池步洲故居接待室),约住半年许。照片中的小孩:哲雄、国雄和长女瑞霞。</p><p class="ql-block"> 功成名就,激流勇退,回乡省亲,侍奉母亲。</p><p class="ql-block"> 2003年池步洲仙逝,约一年后白滨英去世。兄弟中,国雄、芳雄(三弟)和次女(瑞珍)婿白滨昌伟,先后回过老家墘头厝。</p> <p class="ql-block">池步洲与夫人白滨英</p><p class="ql-block"> 白滨英(1918.6.25—2004.5.6)</p><p class="ql-block"> 白滨英原名白滨晓子…,共赴国难,断绝父女关系来到中国,更名为白滨英。在陪都重庆应聘为中央社国际部日语播音员,宣传抗日。新中国成立,长子哲雄参军,余下弟妹尚小,步洲伯的“铁窗十二年”,从提篮桥到山东解放军官训练班,家庭生活重担落在白滨英伯母身上,政府照顾性安排给保育员工作微薄的收入,其境困难,她的辛劳与付出,撑起了一片天,是儿女得以健康成长的大功臣。</p> <p class="ql-block"> 五、七言排律 诗言史</p><p class="ql-block"> 兄弟双杰---池步云、池步洲 </p><p class="ql-block">闽峦坪旋岗,涧水下溪江,</p><p class="ql-block">先祖寻基地,宅居山水央。</p><p class="ql-block">溪源墘头厝,鼻祖伯书良,</p><p class="ql-block">儿辈勤劳发,农耕度日长。</p><p class="ql-block">油杉三百载,唯少唸书郎。</p><p class="ql-block">家谱曾明记,行善为根本,</p><p class="ql-block">诗书礼乐良,字句恐遗荒,</p><p class="ql-block">号入兒名中,高歌百世扬。</p><p class="ql-block">山村长闭塞,鸡犬自鳴汪,</p><p class="ql-block">坡上产茶籽,祭灶油饼香。</p><p class="ql-block">竹青常岁有,炒笋脆甜芳,</p><p class="ql-block">一有婚族喜,全房户户帮。 </p><p class="ql-block">(注:读家谱,只隔一代,有两处出现五兄弟,竟然除辈分外号入“行善为根本,诗书礼乐良”,成为十个人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且说源德传,婚妻廖氏贤,</p><p class="ql-block">养活八子女,兄妹不一般。</p><p class="ql-block">两子尤优秀,五哥池步云,</p><p class="ql-block">书声乡里誉,辛亥那一年,</p><p class="ql-block">戎伍北伐去,终生执教鞭。</p><p class="ql-block">辅学幼弟报国仇,</p><p class="ql-block">教育子孙皆好手。</p><p class="ql-block">冲破山门闯世途,</p><p class="ql-block">启迪池氏后来胄</p><p class="ql-block">*** 歌颂池步云***</p><p class="ql-block">步走烟消鸣孔雀。</p><p class="ql-block">雲飞霞起乍开晴,</p><p class="ql-block">出身辛亥长从教,</p><p class="ql-block">山里宗亲紧后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幼年池步洲,十岁牧牛昏,</p><p class="ql-block">喃语上学校,嘉言盼下春。</p><p class="ql-block">哥回如母愿,全户赴榕滨,</p><p class="ql-block">弟小兄精教,聪明哥嫂亲,</p><p class="ql-block">跳级上完小,四载中学臻。</p><p class="ql-block">光洋三千块,留学赴东京,</p><p class="ql-block">道来真不易,家嫂是功勋。</p><p class="ql-block">(注:樟洋大户人家,送子留日成时尚。五母林怡,将原自身留学的机会留给了步洲,送行三千元洋中大部分是陪嫁她的田产、妆奁、金银首饰变卖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择早稻田,勤励毕时婚,</p><p class="ql-block">婚娶白滨英,入房中东野,</p><p class="ql-block">客气国宴聚,多是闽榕人 </p><p class="ql-block">人气最生动,诗歌有汉音。</p><p class="ql-block">(注:结婚搬住东京中东野,很多闽、榕的留日学生和朋友作客来聚,步洲热情、客气接待,被人称为客气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烽烟起,积忧满杖膺,</p><p class="ql-block">携妻赴国难,诀语好伤情。</p><p class="ql-block">巧遇陈固亭,幸懈李直峰。</p><p class="ql-block">淞沪争战起,撤退向陪京,</p><p class="ql-block">武汉又长沙,逃难一路行,</p><p class="ql-block">长沙复益阳,湘雅两囡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召中央社,修文又送音,</p><p class="ql-block">夫妻齐向往,大快报国心。</p><p class="ql-block">夜战经一月,拉嘛破秘深,</p><p class="ql-block">频频机密变,密码不时分。 </p><p class="ql-block">晓告美公馆,冥然华夏君,</p><p class="ql-block">美辖珍珠港,舰毁又亡人。</p><p class="ql-block">中土有奇士,借光天运军,</p><p class="ql-block">三泍无氏六,猖肆命消魂。</p><p class="ql-block">已尽匹夫愿,携家归故林。</p><p class="ql-block">(注:“修文又送音”一句意:夫撰写文稿,妻日语播音,夫妻双双上阵,忙于抗日宣传。一句“三泍无氏六 ”为适律诗平仄,实指山本五十六。)</p><p class="ql-block">耄耋之年唔老友,</p><p class="ql-block">振乾章著话言明:</p><p class="ql-block">回望无限沧桑感,</p><p class="ql-block">眼见难忘旧雨情。</p><p class="ql-block"> *** 歌颂池步洲***</p><p class="ql-block">步入墘头堂,洲游日本洋。</p><p class="ql-block">功成归故里,名破密电暘。</p><p class="ql-block">万命非情愿,年年泉水颺。 </p><p class="ql-block">流丹心一片。芳号晚声扬。</p><p class="ql-block">(小注:据闻七姑(步洲二姐)回娘家吃酒,才知道步洲已出国留,故有步入墘头堂之说)</p><p class="ql-block"> 池鲁生 于海南2018-4</p><p class="ql-block">人名小注:</p><p class="ql-block">①池步云,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曾任黄浦(南京、成都)军校地形教官。解放前夕回福州任中学数学教员,享年80岁。</p><p class="ql-block">②池步洲,早稻田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七七〉事变,克服艰难阻力,携全家(日妻、两女一男)回国,共赴国难。集研究、研译、翻译于一身,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等一系列日密,对抗战胜利有重大贡献者。</p><p class="ql-block">③陈固亭,先于池步洲留日,在日本时的"留东日报"总编,步洲著文发稿,时有联系。</p><p class="ql-block">④李直峰,是杨虎城(中文译电)秘书,奉杨将军之命,带密件赴延安面见周恩来,随后不久,奉周令打入中调科任科长。</p><p class="ql-block">⑤章振乾,留日时期的福州才子,东京帝大毕业。王亚南任厦门大学校长时的教务长,福建社科所所长,是池步洲至交老友,享年百岁。</p> <p class="ql-block">闽清县台山公园听涛斋池步洲碑文。</p><p class="ql-block"> 碑文工本费等由下杭池家筹办,碑文原稿由黄培熙先生起草,第三稿由池永东宗亲寄给我,我做了85%以上的改动,刊登在北京闽清籍乡亲联谊会通讯上的诸项内容之一,寄到县委、县政府,经讨论有个别字句确切更改,即为现今的碑文。在听涛斋我参加了由县政协主席郑振连先生主持的池步洲碑文揭幕仪式。</p> <p class="ql-block"> 池青(二哥仲鼎次子)</p><p class="ql-block"> 一次池青与他的朋友到墘头厝玩,看到祖父池步云回忆文写在红纸贴在壁上,心潮澎湃,他留钱给堂兄池同发,托请刻匾。侄同发电话我,由于原文刻匾文长字多,不适宜。时我在海南有闲,逐成《兄弟双杰》长诗,刻匾是节选篇。落款即此(左边)符号,另加我的微笑符😐。</p> <p class="ql-block">池青</p> <p class="ql-block"> 此符号,池青曾用于微信号。</p> <p class="ql-block"> 池步洲伯再度赴日前,欲长住福州马尾,这是他与七姑母的第三子黄良成一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旧屋、老树与新公厕。</p> <p class="ql-block">溪源山地,发芽嫩竹。</p> <p class="ql-block">一位画家为吴越先生作画,精美至极,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吴越先生简介</p><p class="ql-block">吴越,原名吴佩珏,1932年5月出生,浙江省缙云县人。十七岁参加解放军解放西南,后转业回杭州从事文学研究,调北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师从周有光、倪海曙先生从事文字改革研究。 一生历尽磨难,性格不改;年已耄耋,仍笔耕不辍。其一生爱好读书、写书,共著有文学作品57本2000多万字。其代表作为一长篇历史文化小说《括苍山恩仇记》。他是《蒋介石的绝密王牌_池步洲传奇》的作者,作品初期在“上海小说”杂志连载,其中细节有误被池国雄(池步洲次子)发现,告诉父亲,随后吴越、步洲书信、资料来往,不断充实,完善了具有史实的小说。</p> <p class="ql-block"> 《三》拜祭篇</p> <p class="ql-block">图为乾陵全貌</p><p class="ql-block"> 2021年春节后,见微信有乾陵被大盗三次皆败的神奇故事,随后查百度进-步了解相关介绍。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园规模宏大,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双帝合葬墓,如今成为热点旅游景区。垂暮之年,很想走一趟,已电话筹询联系熟人牛和平(北京)、赵西乡(西安人)和在西安的缪奋(上海人)…后来放弃了。放弃的原因,说是旅游,也很麻烦、很累,实是祭古人。不如去上海拜祭尚未去过的新迁回国的池步洲墓地。因此有以下行程。</p> <p class="ql-block">我微信与电话于芳雄,查询他父母上海墓地具体地址等等。</p><p class="ql-block">5月2日回复</p><p class="ql-block">微信芳雄回文:父池步洲墓地在福寿园,福寿园很大,在永宁园里,因墓地里的永宁园的几号的地址,都放在上海住居了,如您去福寿园时可以询问一下。因为池步洲很有名,在此墓地的100名人中排名很前,您问一下他们会告诉您。</p><p class="ql-block"> 因为当时墓地的全部由池国雄等一手决定,所以还没有纪念碑(注:实际已完善),等疫情结束后,会与福寿园商量树碑,以供大家瞻仰。资金无任何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芳雄5月6日又言。</p><p class="ql-block"> 微信芳雄文:过去的事情我已经忘记了,敬请不要在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弱点,退一步万里晴空。相互勉励,祝鲁生哥身体健健康康,安度晚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月16日23:17</p><p class="ql-block"> 微信芳雄文:家父是我们池家的光荣。爸爸出来后(注:指出狱后),我和爸爸生活在一间房间里。爸爸的一生就是光明磊落,表里一致,正邪分明,在任何时候,从不屈服任何压力而出卖一切。爸爸,高瞻远瞩,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世界,与爸爸破译日本密码的天才是一样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池芳雄旧照</p><p class="ql-block">(其子学医,出类拔萃,似承遗传,人生之望)</p><p class="ql-block">当我询问及墓地具体地点时回复:</p><p class="ql-block"> 5月16日23:31 详言</p><p class="ql-block"> 芳雄微信文: 福寿园内的永宁园是名人的墓地。当时,都是由池国雄(他前几年已去世)办理的。现我打算在福寿园立碑,所以,要迁到让人可以瞻仰的主要地方,做得要大,钱全由我来出。你如果去可以先去了解一下,我认识的一个人名片放在上海,你可以把爸爸的名字和情况告诉他们,福寿园的100名人小册名字有池步洲,而且排名较前。相信他们会协助的(但是现在墓地以生意为做,所以⋯),我提个建议:碑文由你来起草。</p><p class="ql-block"> 5一17凌晨00:53 我回微信文:怪不得国雄浦东家的电话旡人接(以前有打扫卫生的佣人接过),原来国雄弟已去世,真可惜,弟媳你还联系吗?哲雄哥曾在重庆沙坪坝住,现已改变住址(查百度阅读文章知道的)。他也患老年痴呆症,无法联系,曾闻池洪(哲雄子,1986年我在神户见过)在广东,你联系吗?</p> <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16日晨我抵上海,大学同学夏涟源接站。预约,此时段在上海的只有夏涟源、章汝闳和朱金圣三位。</p><p class="ql-block"> 事先由夏涟源联系他们二位,章汝闳由苏州赶来先到,朱金圣由浦东赶来后到,幸交通方便,实说二位都是远道而来,难得。</p><p class="ql-block"> 在上海的老同学小聚,帮忙促成欲办之事。</p> <p class="ql-block"> 16日中午就近找一饭馆,由夏涟源做东,章兄点菜,乐聚一番。</p><p class="ql-block"> 我说明了来沪停留五天的目的:①要去池步洲墓地(占一天),②选一晴晚,由我做东夜遊黄浦江(苏州河曾是臭水河时,夜游过浦江,如今苏州河水已清流,欲再夜游浦江)。结果第二项取消了,因为当时阴雨不定,章兄还要赶回苏州照顾有病的老哥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左图章汝闳与我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歺后,便由熟悉地方交通路线的章兄介绍,提出去青浦墓地行车路线几个方案,以供选择。上海有多个福寿园,若无芳雄准确的信息和章兄熟悉交通行止启示,真可能莫衷一是。</p> <p class="ql-block">福寿园正门</p> <p class="ql-block">爱国抗日功臣池步洲</p><p class="ql-block"> 山绵绵,海涛涛,苍穹无垠,斗转星移。</p><p class="ql-block"> 注释前面句子:“万命非所愿”</p><p class="ql-block">①主人翁婚事,其时中日交恶日深,两家人对此婚姻,如丧考妣,阻拦不住;</p><p class="ql-block">②七七事变,放弃一切, 回国抗日,妻子断绝父女关系;</p><p class="ql-block">③共赴国难,报国无门,为抗日、为生计从事非己学与所愿的职务。……</p><p class="ql-block"> 在他笔下回忆录中,多处自称:“我是一个土包子”,与他接觸发现,在跟人家说话时多自称“奴家”或“奴”(福州话,即我们或我),习惯的保持三十年代出身低微人的歉称,待人谦虚、谨慎、热情和客气。</p><p class="ql-block"> 一个牧童成长为抗日英雄、功臣,有其时代、家族深究的背景,更有他奋斗不息爱国精神,曲折离奇故事,形成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材。</p><p class="ql-block"> 虽不可与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将领们身经百战相提并论,也不能与历代传颂的十大爱国将领相比说。但对近代传颂的戚继光、戚家军抗击倭寇侵犯骚扰可歌可泣的故事一样,而且有所延深,毕竟中日两国交战八年多。</p><p class="ql-block"> 因此,在世界大同前,池步洲爱国主义纪念馆的教材,是国民的必修课。</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十五伯、十五母他俩在上海青浦福寿园永宁园的墓地编号。</p> <p class="ql-block"> 5月17日,当晚笔记:今天他们各自忙碌,我了解情况与路线后,独自一人行走至中兴路乘8号线地铁→人民广场换乘2号线地铁至虹桥火车站再换乘17号线地铁至青浦新城(约一个半小时),再乘青浦区外青松公路至上海福寿陵园(约五公里)。</p><p class="ql-block"> 下车,已是中午时分,电话福寿园…提示还要步行一公里多才能到福寿园大门口(如前照片)。今天晴、热,先吃饭。步入仅有一家农家土菜馆。在我点菜吃饭间,针对福寿园情况向店主查询、做了调研,老板与老板娘都来献策:于是祭品,另点三菜,鱼、大肉丸、青菜,再加北京我炒的墨鱼笋豆、两碗饭、酒、水果(祭事后饭菜留下,水果送老板娘)。老板开话,让老板娘小車送我去并联系找准墓地,好在是名人,在门口就明确墓号,内部电瓶车接送,墓园大,如上录像片段。莹莹老板娘,当了摄影师,感谢天助。</p><p class="ql-block"> 从北京开始与芳雄联系,知道了详址,才方便了许多。同时也知道了当时一手承办回迁建墓的是国雄弟,他也已去世几年了,可惜池家又失一英才(当年上海市髙考摸低考试评分第二名者)。</p> <p class="ql-block">青浦福寿园内视频。</p> <p class="ql-block">飯店老板娘从车上取出祭品。</p> <p class="ql-block">永宁园池步洲伉俪墓地</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视频</p> <p class="ql-block">饭店老板娘莹莹帮助我做的手机录像。</p> <p class="ql-block">芳雄与吴越先生在上海一次会面的合影。</p><p class="ql-block">芳雄禅会照。</p><p class="ql-block">2021-5-17日晚与芳雄聊天四十五分钟。</p> <p class="ql-block">以上祭词临时发挥,因在京所拟原件带错了(带的是五伯那份),原祭文如左照。</p> <p class="ql-block">芳雄亲友照</p><p class="ql-block">芳雄皈佛门</p><p class="ql-block"> 2021-5-18晚与芳雄聊天八十分钟。</p><p class="ql-block"> 他主谈家事,有所问、有所答,更多的是他兴致的侃侃而谈。从而知道了哲雄、国雄两兄弟先后皆已去世。</p><p class="ql-block"> 他说到两年多因新冠疫情,这两年都没有回上海,没去福寿园,非常感谢我代他去了。由于我发了不少照片和述及去青浦福寿园的过程,“太辛苦了,为什么不打的士去?”准备寄3000元钱给我。</p><p class="ql-block"> 我做了解释:因多年也没来上海,很想借乘地铁体验一个上海和郊区青浦的大变化。也想过打taxi花百元钱可省时间的方案,但实践证明福寿园附近没有商店,只能一走一过墓地,谈不到上述的祭拜。至于要寄给钱我就大可不必,我带现金和手机,所以:身边钞现有,手指可流金,体力一时尚,花钱少费心。</p> <p class="ql-block">池步洲1948年住过的地方,即上海四川北路餘慶坊。</p> <p class="ql-block">我与夏涟源同学在馀庆坊附近的鲁迅公园门庭内合影。</p> <p class="ql-block">鲁迅公园</p> <p class="ql-block">墘头厝故居纪念接待室</p> <p class="ql-block">礼拜五伯五母</p><p class="ql-block"> 我2021-5-20从沪抵榕,2021-5-21日便同池元、权贤一起前往福州追梦堂。</p> <p class="ql-block">仰贤(鲁生)、权贤随池元引领礼拜五伯、五母。</p> <p class="ql-block">於福州追念厅</p> <p class="ql-block">仰贤於福州追梦堂</p> <p class="ql-block">权贤於福州追梦堂</p> <p class="ql-block">在北京准备的祭辞。</p><p class="ql-block"> 进出追念厅前后,我脑海不禁闪过在福州仓前山竹林山馆、鼓楼钱塘巷七号、帮州万侯街、帮州小学…五伯、五母的慈祥与关爱。追远想起:</p><p class="ql-block"> ①我母亲多次说到:是五母主张并亲煮太平面(福州话鸡蛋煮“索面”)送她,(童养媳)只身前往青岛与我父完婚。</p><p class="ql-block"> ②人间称奇事:五母林怡在临终弥留之际,似乎时等时唤步洲名,急电告之,适逢步洲随日本佛教团来华当翻译,闻讯乘机抵榕,五母林怡一见瞑目无憾而终。有感:天地有时空,灵犀一点通,宇穹云海荡,人语信息踪。</p> <p class="ql-block">航拍溪源墘头厝。</p> <p class="ql-block">侧望古民居墘头厝,走出“兄弟双杰”的一代人,不负祖先的祈望。</p> <p class="ql-block">闽清白岩山,八闽岳祖景…</p><p class="ql-block">朝往共迎华夏兴,暮归崖映彩霞丹。</p><p class="ql-block">手机弹指感慨:兄弟双杰,陵寝若能在溪源陵地,年年参拜,生命绵延,精神鞭策、激励后生,家族看旺,锦绣中华。</p> <p class="ql-block"> 《四》综述古今篇</p> <p class="ql-block">牡丹花开(京摄)</p><p class="ql-block"> 据闽清县六都下杭(旗峰村)池氏族谱记载:下杭池氏分天、地、人三房头,天房(长房)第十四世如仰公有四子:伯来、伯和、伯金、伯書(十五世)。伯来公留守下杭孝顺父母。</p><p class="ql-block"> 伯和、伯金、伯書三兄弟由下杭迁居溪源农耕,披荆斩棘,含辛茹苦,常年少闻肉味,历经八代,出了个闻名中外的池步洲,实属难得,池步洲是下杭池氏第二十二世裔孙,即墘头厝伯书公的第八代子孙。</p><p class="ql-block"> 本篇仅就人物分述时代背景、乡土人情、家庭环境、兄嫂鼎力,成就了池步洲的爱国功名,故取名《兄弟双杰》。</p><p class="ql-block"> 据家谱记载:源德公生养八子女。源德 字灼金,至博次子。妻五都下溪廖雪樵。子:圣明、圣模、圣泉、圣焜、圣基、圣澄。二女:长适碓垅林家;次六都湖头黄家。</p><p class="ql-block"> 注:除 圣泉(步云)、圣焜(步汉)、圣澄(步洲)外,其他三兄弟未成家早世。</p> <p class="ql-block">福建闽清县三溪乡溪源村墘头厝。</p><p class="ql-block">左侧照片:墘头厝上坡路。</p> <p class="ql-block"> 溪源墘头厝,从2014年起,进行庭院厅堂的维修与改造,以及房顶防漏,天井、下埕水泥化,恢复围墙翻建与新建晒谷场(兼做停车场),皆由全厝人的捐款出力,有了新貌,恰逢乡政府拨款特批二十余万元,全厝刷白修缮,呈现美丽山村新貌。</p><p class="ql-block"> 由于1946年池步洲荣归故里,当时一家五口曾住半年多的土楼(位厝右前侧),土楼曾是早年全厝人防避匪患的铳楼(长期众放杂物),故特动员选定,由仰贤出资改造原低矮四层为三层与内装修,成为如今公用的客房与池步洲故居的接待室。一生省食俭用的池圣样叔(雇农,老党员)捐钱购置桌椅、大床等用具。头一次(2016-7-9洪灾)方便了一场大水灾临时居住的池凤贤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池家庆照</p><p class="ql-block"> 这是2015年10月25日,邀请宗亲聚会墘头厝的照片,其中有来自福州、三明、尤溪、永泰、闽侯、下董和闽清县内与下杭、上峰等地的宗亲,其中贵客宗亲有池传谆、池家惠、池志平(三明)和下杭族长池本基、老人会池志纯,县城池建新、池永东、池步兴等众人,留下了难得的历史纪念照。</p><p class="ql-block"> 墘头厝焕然一新,傾自全厝人的捐款出力,皆分别留名纪念。其中主要工程领头人两次,一是池长贤、池世贤;一是池圣明、池龙贤。乡政府拨款全厝刷白开支由池同发筹措管理。</p><p class="ql-block"> 这是修缮初成,邀来省内池氏宗亲代表聚会与全厝在家人的合影照片。感谢辛苦了摄影师池建辉(上峰),池晓渤负责来宾签到接待。</p><p class="ql-block"> 我将此消息微信告知池元兄弟,同时池权贤在福州,常回老家,往返于福州、闽清溪源,他与池元熟悉,传递更详尽的乡情。</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17年2月2日,池元(伯鼎长子)、池新(伯鼎次子)兄弟俩引领家人回溪源,他(她)们在墘头厝厅堂前的集体照。最右边两人是池宁(二哥仲鼎长子)父子,最左边两人是池典小两口。</p> <p class="ql-block"> 同上时间,郑振强老校长和厝内训贤、龙贤、权贤等…陪同池元、池新一行人照的集体相,以示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 当下池元已做三件事,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 ①早在2016年,池元着手溪源扶困助学工作,批一笔款存于银行,每年提利息用于助学的支出。组织班子,调查联系,填表、造册等,郑校长是溪源小学学生最旺盛时期的校长,如今年老,这几年间依然是关心少年成长最尽力的校长。</p><p class="ql-block"> ②随后,池元为墘头厝美化修缮、环保卫生、水、电安全,投入百万元,已初见效果,仍在進行中。</p><p class="ql-block"> ③租用停办的溪源小学校址,投资兴办《微农学堂》,借以提髙适应山村生产发展的农业产品,发挥城市学科平台作用,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品种,对科技兴农、繁荣山村经济,有非凡的积极意义。</p> <p class="ql-block">微农学堂正门,校舍系停办的原溪源小学。</p> <p class="ql-block">〈微农学堂〉试验场。</p> <p class="ql-block">〈微农学堂〉试验场。</p> <p class="ql-block"> 日期同前,池元伉俪与子媳(池典小俩口)在下杭池氏宗祠大门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墘头厝左边,山涧冲沟大雨水流视频。</p> <p class="ql-block"> 2022年I0月旬,池元在微农学堂与墘头厝长辈共进午餐,其中有贵宾燕总、王永源和张延杰先生,还有刚从天津回来我的妹妹和妹夫刘长增先生。</p> <p class="ql-block">池丽娟留影(2020-10-12)</p> <p class="ql-block">池元为小娟在池步洲出生地二楼门口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左照:池丽娟(三哥季鼎之长女)2020-10从深圳回祖厝时与池元和我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池元,从2016年起筹划<span style="font-size:18px;">扶困助学工作,通</span>过池权贤往返梅榕间,跟郑振强老校长等人联系,建立逐年登记、审核、造册,发放助学基金的整套工作;于从2018年起,其他各项后续工作正在有成效的拓展中。</p> <p class="ql-block">2022-10-18拍</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池步洲故居,闽清县政府犮牌命名墘头厝为:不可移动的文物(2021-5)</span></p> <p class="ql-block">故居碑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立碑之初试。</p> <p class="ql-block">2019~2020年初</p><p class="ql-block">池元商我立碑事,赞同;池长贤负责管理施工;我负责藏头诗言《兄弟双杰》。</p> <p class="ql-block">碑文,兄弟双杰</p><p class="ql-block">(藏头诗二首)</p><p class="ql-block">步走烟消鸣孔雀,</p><p class="ql-block">雲飞霞起乍开晴,</p><p class="ql-block">出身辛亥长从教,</p><p class="ql-block">山里宗亲紧后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入墘头堂,</p><p class="ql-block">洲游日本洋。</p><p class="ql-block">功成归故里,</p><p class="ql-block">名破密电暘。</p><p class="ql-block">万命非情愿,</p><p class="ql-block">年年泉水颺。</p><p class="ql-block">流丹心一片,</p><p class="ql-block">芳号晚声扬。</p> <p class="ql-block">2021年闽清县书记陈忠霖与乡领导参观故居,看碑文。</p> <p class="ql-block"> 正月遊神,多少年代的传统风俗,这是解放后尚存片段,日后将不多见,留个念想。</p><p class="ql-block"> 闽清靠山,福清靠海。闽清是福建省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丘陵山区县,早年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保存最长久的风俗习惯。其中各占一方、同姓聚居,祠堂文化久传不息,敬祖与遊神具有特色,集中在正月农闲季节,遊神队伍在各祠堂之间停靠,进行礼仪敬拜,是一项重要乡际外交活动。</p> <p class="ql-block">兰天下的油杉,</p><p class="ql-block">经过二百六十多年成长的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一直陪伴与福祐着墘头厝历代子孙,</p><p class="ql-block">大树下好乘凉。</p><p class="ql-block">圣俊叔八十诞辰时,</p><p class="ql-block">厅堂开始立起柱联:</p><p class="ql-block">正中眉批《伯书公纪念堂》</p><p class="ql-block">落款有二十二裔孫 圣雄</p><p class="ql-block"> 二十三裔孫 皖贤、仰贤</p><p class="ql-block">对联:</p><p class="ql-block">旗峰绵世泽尊先贤美德家声远</p><p class="ql-block">溪源承祖训行忠孝仁风世泽长</p><p class="ql-block">落款有 二十三裔孫 伯鼎</p><p class="ql-block">两侧贺联祝寿孝敬。</p><p class="ql-block">(注:在闽清县如宏林厝、四乐轩等黄、刘大姓人才辈出,早有宏伟建筑,匾、联满堂。)</p> <p class="ql-block"> 溪源历代沿袭习俗,人寿终,烧纸船,最后送一程。</p> <p class="ql-block">后山向前拍兄弟双杰出生地的屋顶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