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的变迁(之七)

迟守卫(池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德县路(保定路)-天津路(海泊路)段</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1938-1941年德县路(保定路)-天津路(海泊路)段商业企业分布表</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20世纪60年代德县路(保定路)-天津路(海泊路)段主要商铺分布图</p><p class="ql-block">1911年修建中山路北段时,设计者将德县路(保定路)往北的下坡稍微地向西转折了一下(见上图),这种设计就把街道和两旁的建筑作了很好的配合,当从坡下向上看时,就因街道的转折而不致看着单调的天空,从德县路(保定路)往下又是一个凹下的纵断面,在街景上更有深远之感。</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德县路路口东北角现在是一座大楼,占据了德县路-四方路段东侧,大楼一楼的门头招牌是“苏宁电器”。最早在德占时期这里是大鲍岛市场的一角(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的左边,就是德县路向中山路北拐的拐弯处——</p> <p class="ql-block">从这张照片的右侧,能清楚地看到大鲍岛市场向中山路北拐的一角。从这个拐角往中山路,一直到现在的高密路,分别是20世纪初祥福公司建设的三栋商住建筑(自右向左):二十六号(德县路-四方路段)、二十五号(四方路-海泊路段)、十六号(海泊路-高密路段)。</p> <p class="ql-block">德占时期位于中山路德县路口的牌坊</p><p class="ql-block">1912年10月,赴日本参加明治天皇葬礼的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经西伯利亚回国时顺访青岛。为欢迎亲王到访,青岛华商总会和三大会馆分别在山东路(今中山路北段)的南北两端各建造了一座中国传统风格的牌坊,上图是位于南端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右边这处建筑工地位于德县路往中山路拐弯的位置,是原祥福公司二十六号商住建筑,其围挡上的白色牌子很明显是这处工地的标示牌,经仔细辨认系“明华商业储蓄银行自建行屋”等字样。</p><p class="ql-block">据相关文字记载,明华银行总部在上海,于1922年10月在青岛河南路建分行,20世纪30年代初迁址中山路、四方路口。从上面的这张照片及建筑工地的标示牌分析,此处正是中山路、四方路口,可推断这里即是明华银行新址的建设工地,看样子是正在对原祥福公司的二十六号商住建筑进行拆除“自建行屋”。尽管这张照片没有标示拍摄年代,但从周边的街道、行人的穿着风情来看,这张照片大约摄于20世纪30年代,所建设的行址应该是下面这张照片中右侧的这栋三层建筑,这栋建筑比较有20世纪30年代的风格,将两张照片对照,街道上的电线杆子也比较相似,因此,可以推断这栋大楼就是明华银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青岛明华银行依靠灵活多样的经营手段,在当时青岛的银行界可谓“独树一帜”,成为岛城银行界的新贵,社会上亦有“明华总行虽在上海,而重心实在青岛”的说法。遗憾的是,在青岛明华银行顺风顺水之时,经理人不讲商业道德,利用银行制度上的漏洞,投机取巧,投资房地产和实业,并与美商滋美满合资兴建东海饭店等,致使大量资金停滞,欠款无法收回,资金周转不灵,挤提风潮突起,使青岛明华银行顿时陷入困境,遂于1935年破产倒闭。剧作家曹禺当时正在创作话剧《日出》,他了解到明华银行事件后就把它作为素材写进了剧中。</p> <p class="ql-block">20世纪40年代在该楼开设了新亚饭店,可见楼顶上的“新亚”招牌。</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显示的是抗战胜利后这个位置的街道上搭起的欢庆牌坊,进驻青岛的美军经过这里向大港码头进发。</p> <p class="ql-block">市民在三角地前载歌载舞,欢庆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照片摄于1946年,墙体上可见“HSIN YAH HOTEL”(新亚饭店)英文店名。</p><p class="ql-block">新亚饭店当时在青岛已较有名气,经常接待到永安戏院演出的京剧名家或来青的电影明星。青岛解放后,改名为公私合营新亚大饭店,大门在四方路72号,从下图这张广告上可以看出新亚饭店的全貌,后来又改称“新亚旅行社”。</p> <p class="ql-block">1967年,青岛妇女儿童用品商店从最初成立于市场三路的青岛人民市场楼上,搬迁到新亚大饭店这栋楼西面的中山路117号即青华百货店,将其改为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第一门市部继续营业。文革期间,妇女儿童用品商店曾改名为“代代红百货商店”,1980年恢复原名。</p> <p class="ql-block">1983年时的青岛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第一门市部一角(图右)</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德县路口德县路一侧旧影(摄于1983年)。照片背景是位于中山路口的德县路47号青岛饮食服务学校实习饭店,它的前身是乐口福饭店,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初。</p><p class="ql-block">2001年10月青岛妇女儿童用品商店改制为青岛妇女儿童用品商厦有限公司。2002年,在中山路改造中,原新亚大饭店所在的大楼连同德县路、潍县路、四方路合围地块的建筑全部被拆除,盖起了一座仿欧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新大楼建成后,中山路原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的门头定名为“新东方巴黎购物中心”,2005年9月成为苏宁电器。</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的德县路-海泊路段东侧建筑鸟瞰</p> <p class="ql-block">从苏宁电器过四方路,对面是位于四方路口的中山路119号亨得利眼镜门市部(摄于2013年)——</p> <p class="ql-block">上文说过,四方路-海泊路段东侧的建筑在德占时期是祥福公司建设的二十五号商住建筑——</p> <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带的街面也在不断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日占时期发行的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建国初期</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127号的青岛打字机商店,前身是位于中山路和曲阜路交口西南角的先安打字机行,由祖籍宁波的商人创建于1923年12月,以经营维修打字机、收购旧英文打字机维修翻新后再出售为主,同时经营办公用品。随着资本的增加,开始经营美国品牌的机械英文、台式、手提式打字机,并兼营手摇计算机、油印机、中文打字机等。1956年公私合营被合并到市文化体育用品商店。1984年体制改革成为独立核算、独立法人企业,商店定名为青岛打字机商店,迁址中山路,是青岛唯一专业经营、维修各种打字机的专业店。1993年店名定为现“青岛市打字机商店”。1996年,商店进行扩建改造,成立了以批发业务为主的青岛久力办公设备有限公司(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从这张照片看,其楼下门头成为了“达芙妮”商店。</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131号的天真照相馆。1921年由浙江商人创办,这是当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照相馆,摄影光学和成相技术,给国人带来了视觉冲击力和新奇刺激。照相馆最初称照相材料行,1956年公私合营改称天真照相馆。文革期间,一度称东方红照相馆。20世纪80年代,营业楼改建为五层大楼,扩大经营业务和范围。2000年,与地处中山路南段的山东省彩色摄影中心青岛服务部联合重组,创立了天真摄影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天真照相馆旧影(摄于1945年)</p> <p class="ql-block">天真照相材料行(摄于20世纪50年代初)</p><p class="ql-block">天真照相馆在发展的历程中,曾定格过无数的历史瞬间,值得骄傲的是,1957年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拍过的合影照成为了永恒的纪念。天真照相馆专注于全家福、婚纱照、百岁照,以及团体照、证件照等多种照片形式的拍摄,一代代青岛人的音容笑貌、美好时光,在一个个刹那间,变作了永恒,“天真”成为了青岛市民青睐有加的一家照相馆。</p> <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中山路的四方路-天津路(海泊路)段街景,坐落于天真照相馆门前的大钟表(图左)是我们的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改造后的天真照相馆营业楼</p> <p class="ql-block">20世纪80-90年代中山路(保定路-天津路段)西侧街景(拼图)</p> <p class="ql-block">德占初期的中山路保定路口是低矮的房舍</p> <p class="ql-block">在当时正在建设中的大鲍岛华人城区,德国建筑商希姆森根据自己的一些生活工作经历,于1899-1914年间创新了一种新的商住形式建筑,这种后来被统称为“里院”的建筑形态,成为希姆森的建筑遗产和青岛特有的居住样本——</p> <p class="ql-block">位于中山路保定路西北拐角的里院之一(摄于1910年)</p> <p class="ql-block">人力车夫在中山路保定路口的里院前靠活</p> <p class="ql-block">日军入侵青岛时经过中山路保定路口(摄于1914年)</p><p class="ql-block">不同时期从德县路-保定路交口北望中山路——</p> <p class="ql-block">日占时期</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1945年</p> <p class="ql-block">青岛解放初期</p><p class="ql-block">当年这段路上的“万国洗染店”、“红波家电商店”比较有名气。1962年我上初中时,好动的我喜欢上了踢足球,我突发奇想在我们院组织了五、六个小玩伴,成立了一个“雄鹰”足球队,拿着我们各自穿的背心,凑起各自攒的零花钱,跑到万国洗染店印了球队的名字和号码,我们穿着这样的背心,到离我们家不远的湖南路43号市商业局宿舍后院的青岛商校的操场上踢球,好神气呀!</p> <p class="ql-block">我记忆中的红波商店就是这个样子(上图),宽宽的大门,两扇宽大明亮的橱窗。1970年6月17日我上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从青岛离开时,我大爷把他用的一个收音机送给了我,可到了兵团后,这个收音机收不到节目,搞得我很沮丧。我就写信给我妈,求她给我买一个好一点儿的收音机。我妈攒了好几个月的钱,到红波商店给我买了一个三波段带天线的收音机,外面还带一个紫色的皮套,这个收音机跟着我从连队到团政治处,收听新闻联播,收听音乐,不仅给我解闷,也给我增加了很多的知识,带来了极大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红波商店旧址(图右靯行位置,摄于2006年)</p><p class="ql-block">中山路原妇女儿童用品商店对面的中山路110号,同年代是皮鞋厂门市部,这里原是由胶州人胡秀章于1911年开办的新盛泰皮鞋店——</p> <p class="ql-block">新盛泰皮鞋店旧影(图左的一间门头上有一横牌子,隐约可见有皮鞋的样子。)</p><p class="ql-block">1929年发生了一件事,使得这家皮鞋店更是名声大震。这一年的8月16日下午6点25分左右,店内突然响起了枪声,有一人当场在店内毙命。死者叫王复元,曾任中共青岛支部书记、中共山东区委委员,分管组织工作,在山东是身居要职的人物。1928年他因贪污组织经费被开除党籍,同年即叛变投敌并发表《反共宣言》,带人搜捕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抓捕共产党员,包括邓恩铭在内的多名共产党员被杀害,使山东的地下党组织遭受很大的损失。当时由周恩来亲自安排实施除奸,执行人是周恩来的警卫员张英和山东省委交通员王科仁,他们利用王复元到新盛泰取定做的皮鞋之机将其击毙。</p> <p class="ql-block">当年国民党《国民日报》关于王复元毙命的报道</p><p class="ql-block">原红波商店的北边现在是国风大药房长春堂药店——</p> <p class="ql-block">1900年,清政府批准在中国人居住区大鲍岛购地建胶澳中华电报局,即现在的门牌号中山路136号位置,新建的电报局为独立院落,有院墙围挡,主楼二层,砖木结构,一楼为营业厅,二楼为机房。从总体看,建筑以欧洲风格为主,兼有中国传统风貌。当年的11月,房屋竣工,电报局即迁入该处——</p> <p class="ql-block">从这张德占初期的老照片,可见电报局的位置在中山路(保定路-天津路段)西侧斜坡,其上边是德国建筑商希姆森建设的里院,其下边就是天津路口——</p> <p class="ql-block">德占青岛初期的中山路天津路西侧交口,拐角的建筑就是现在的春和楼建筑位置。</p><p class="ql-block">1914年日占青岛后,接管德国邮政机构,该局后改为普通邮局。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在此设电报局。</p> <p class="ql-block">胶澳中华电报局旧址</p><p class="ql-block">1924年,电报局迁至广西路,该楼北段改建后租给亨得利钟表店,南边建了鸿新照相馆。1932年院墙拆除,将楼改建为三层。1936年一楼临街房(今中山路140号)租给了1932年开业的长春堂药店,与鸿新照相馆(中山路142号)为邻。136号院内及二楼以上改为宿舍。1957年公私合营以后,鸿新照相馆合并于对面的天真照相馆,原址划给了长春堂。</p> <p class="ql-block">鴻新照相馆旧影</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显示的是中山路(保定路-天津路段)西侧街景,可见不远处的“鸿新照相”(见南墙上的广告字样)。</p> <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中山路的保定路-天津路段街景</p> <p class="ql-block">位于中山路天津路西南拐角的亨得利总店</p><p class="ql-block">位于中山路144号的亨得利钟表眼镜珠宝公司(总店),是青岛历史最久的大型钟表眼镜专业店,1924年由浙江人郑章华创建。1956年公私合营,该公司合并了亨达利、长城、金龙、金星、美丽钟表店和三山诚眼镜店后改为国营企业。“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改名为“长城”,中山路117号店曾改名为“红岩”,1980年均恢复“亨得利”,现在中山路上共有三个营业门市部。</p> <p class="ql-block">1999年中山路的天津路(海泊路)路口周边街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22日整理</p><p class="ql-block">2014年7月20日完稿</p><p class="ql-block">2022年5-9月修改于</p><p class="ql-block">青岛,天福绿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照片除早年商业企业分布图由池清制作外,其余均选自网络,不一一具名,敬请原谅,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