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具有时代性和思想性的报告,是一本站在21世纪新的时代起点,秉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富尔报告》和《德洛尔报告》精神,启发读者重新审视和思考当今教育的极好作品。</p><p class="ql-block"> 报告抛出了三个关于教育的基本问题:“当我们展望2050年,我们应该继续做什么?我们应该抛弃什么?我们需要创新什么?”</p> 第一组 <p class="ql-block"> 杨玉春 校长</p><p class="ql-block">分享主题:“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是什么?</p> 第二组 <p class="ql-block"> 毛 艳 校长</p><p class="ql-block">分享主题: 如何理解书中的几个核心概念?</p> 第三组 <p class="ql-block"> 张兆敏校长</p><p class="ql-block">分享主题:教育能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么?</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观点是:教育能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下面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对这个 </p><p class="ql-block"> 问题进行阐述。 </p><p class="ql-block"> 1、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可持续发展?1.什么是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的行为即为教育。</p><p class="ql-block">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反思教育》第12页指出:“可持续性可以理解为,个人和社会在当地及全球层面采取负责任的行为,争取实现人人共享的更美好的未来,让社会正义和环境管理指导社会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 二、教育为什么能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1.“教育可以、而且必须促进新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观”。自《21世纪议程》实施以来,教育的价值意义与支持作用就被充分肯定,并与科学、政治意愿被共识为是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三大主要支撑手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来,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绿色社会的关键。</p> 第四组 <p class="ql-block"> 郑世海 校长</p><p class="ql-block">分享主题:以人文主义教育观为视角,谈谈什么是好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好的教育是含有人文教育的教育,我先谈谈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不对的请教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 人文教育其实就是要告诉你一个价值观,启发你自己的信仰。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和信仰以后,逐渐提升你的判断力。当这个世界发生事情的时候,你就能够独立地判断是非,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是哗众取宠。孔子有一句话,叫“君子不器”。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君子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才,要成为君子,除了懂本专业,还必须具备一种价值判断。君子不仅要能够判断自己的专业问题,还要能够判断公共事务中的是非善恶和美丑。举个例子。一把锋利的菜刀,你可以拿它切菜,也可以拿它砍人——这就叫“器”。假如这把菜刀你让它切菜它切了,让它砍人它坚决不去,那这把菜刀就不该叫“器”了,该叫“君子刀”。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刀本来就是没有主观意志的工具,它永远都只能是个“器”。</p><p class="ql-block"> 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让我们获得一种信念,让我们具备一种分清是非善恶和美丑的判断力。一个人如果只是专业能力很强,却没有自己独立的是非判断,让他去干好事他也干,让他去干坏事他也干,那就不叫君子,只能叫“器”。一个人不仅专业能力很强,而且能够判断是非善恶和美丑,不颠倒黑白,不戕害无辜,不做强权的附庸,尽自己所能去坚守正义,去发现和创造真善美——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完善的人。作为最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努力办好怎样的教育呢?</p> 第五组 <p class="ql-block"> 李旭光 校长</p><p class="ql-block">分享主题:作为教育者、领导者,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什么?</p> <p class="ql-block">下面我就结合这我们组的讨论,我汇报一下。</p><p class="ql-block"> 1.互联网技术深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书本第18页,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交流方式、以及公共管理和业务的发展方向。我们感觉这句话很有空间,面对现在高科技时代,单一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这就要求学校要全方位发展,在教育教学中要体现多元性,把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学校管理中,让教师思想和技能不断更新,比如无纸化教案,电子作业,提升心理技能等等,把老师的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和方法,去学习高科技,掌握高科技的教育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让学生对教师教的学科,对整个学习产生兴趣。</p><p class="ql-block"> 2.学校要定的终极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在书本30页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将以下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宗旨: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何为人文主义,就是让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有尊严、有价值、有身份、有地位、有幸福的感觉。现实怎么样呢?</p> <p class="ql-block"> 社会在变,教育也必须做出改变。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呼唤着新的教育形式,培养今日和明日社会、经济所需要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必须教导人们学会如何在承受压力的地球上共处。只有做适合学生的教育、立足于尊重和尊严平等的教育才是站在全球化格局上的好教育,才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在进步成长中学习,力争做好符合学生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对得起自己的这份职业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审核:李旭光</p><p class="ql-block"> 李 强</p><p class="ql-block">责编:吴天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