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15日下午游戏时间,孩子们来到了骑行区,两两三三成组,挑起小车开始骑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林嘉祎和徐昕雨小朋友来到搭建区,搬起了空框子和PVC水管,她俩把空框子和PVC水管搬到了骑行区的路上,其他小朋友看见了没有理会。</p> <p class="ql-block"> PVC水管和空框子摆在那里无人触碰。这时林嘉祎和徐昕雨把小车骑过来,车骑到空框子和水管时,她们绕了过去,骑过去又绕着骑回来。其他小朋友看到了,纷纷模仿起来,一场穿越障碍的骑行游戏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教育分析:</p><p class="ql-block"> 游戏开始的时候,骑行区的路线杂乱无序,大家骑着车东跑西走,没有规则,没有目的。林嘉祎和徐昕雨自发的去拿其它工具,为骑行区设置了障碍,从最开始的无视障碍,到后面的纷纷加入,你会发现孩子的游戏,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和指导,孩子们天生就会游戏,游戏本就是孩子的天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 1.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游戏想法</p><p class="ql-block"> 很庆幸在孩子拿辅助玩具的时候我没有去干预他们,不然就不会看到后面这么精彩的游戏了。老师等一等,孩子就会有出其不意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2.让孩子做游戏的真主人。</p><p class="ql-block"> 身为孩子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那我们就到找到教师的角色定位,不要喧宾夺主,让孩子成为老师的思想附属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游戏是天马行空的,充满遐想的,就像《指南》中得那12个字“亲身体验,实际感知、直接操作,”认真领会其中含义,让孩子成为游戏的真主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