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方沿海,尽管气候温暖湿润,但大多年份雨水仍是不足。对于情迷野生菌的我来说,到了夏秋季就盼着三天两头下个雨,然后太阳高照,柔柔的光线斜照进马尾松树林,草地上,还有针阔叶混交林的半山坡……。然后我可以妥妥的过把捡蘑菇的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本自己也不太清楚,我一个平原长大的孩子,最多就认识不起眼的草蘑菇,哪里来的那么深的蘑菇情结?难道我的前世是深山老林的一只兔子?野人?抑或老虎?哦哦,老虎吃荤不吃素。思来想去,难道是至今不能忘却的小时候的一碗蘑菇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楚的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在镇上,学生都是周围四邻八村的孩子,家距离学校不过两三里地。下午放学要赶紧跑回家,匆忙吃几口凉饭,如果时间紧干脆抱一块地瓜或玉米饼子再跑回学校上晚自习。晚自习后再回家吃饭,即使妈妈把饭给留在锅里,也是不温不吞的了,更何况那时条件有限,饭无非就是地瓜玉米面片片和米汤咸菜。长此以往,脾胃两虚啊!经常咳嗽却查不出有什么毛病。</p><p class="ql-block">有一天下了晚自习回到家,妈妈告诉我锅里有饭,揭开锅那个惊喜啊!居然有一碗热气腾腾的蘑菇汤!妈妈说那是打麦场院干活的时候捡到的麦草垛蘑菇。这个我知道,麦收时节雨水多,学生放麦假场院帮工或去玩时经常会看见一簇簇的小草蘑菇,大人们说是可以吃的,想必很多人都认识。</p><p class="ql-block">赶紧端起碗喝上一口蘑菇汤,那个鲜美的滋味啊,直叫我终生难忘!那不仅仅是那个贫穷年代的一碗珍贵的蘑菇热汤,更是妈妈的味道妈妈的爱!快五十年了,仍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大概就是与山林有缘吧,小时候的梦想不是进城住高楼,而是向往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小常宝的林海雪原深山老林。这个愿望虽未能实现,勉为其难嫁人嫁进了山里人家。结婚后的第一年夏天,小姑子就带我进山捡蘑菇。那时候的蘑菇可真多啊!金黄色滑溜溜的松蘑,橙黄、紫色的谷熟菌(松乳菇),就是咱们烟台人说的扎窝啦,布满半山坡的草地沙坡上,一会儿就是一大篮子!真是过瘾啊!不过这时候只记得捡蘑菇了,怎么对吃蘑菇就没有多少印象了呢?</p><p class="ql-block">也许蘑菇吃还在其次,最享受的莫过于“捡”吧?走在松松软软的绿草地上,穿行在洒满阳光的丛林间,随意散漫。眼睛像扫描仪掠过草地,偶一发现金黄色的,橙黄色的,嫩黄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笑脸相迎的,半遮半掩的,大大小小的蘑菇,不管有毒无毒,顿时两眼放光,多么像与蘑菇的一场捉迷藏游戏!那一种惊喜,不就是那个采蘑菇的小姑娘才有的吗?野趣,发现的乐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次搬家,从一个山脚到另一个山脚,活动范围也从一个山头换到另一个山头,喜爬山的我踏遍了奇山塔山大南山的山野小路,缓坡沟谷,都不忘捡蘑菇的初心。后来随单位搬家至高新区,没有了山,乘车也要经常去大南山遛遛。那时多么想把大南山或附近的随便哪座山也带到家附近啊!哈哈,真是痴人说梦!</p><p class="ql-block">或许我真是大山的女儿前世的野人,山林野地就是我的家园。搬家不久机缘巧合,与朋友一起租房租地至围子山南水桃林村,桃林八闲从此开启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式浪漫。围子山也成了我撒野的欢场放飞的舞台。胆大如我经常独自一人背包行走在围子山各条山路上,听风赏景也念念不忘寻找蘑菇的藏身之地。刚去的几年经常天干物燥,哪里有蘑菇的生存条件呢?所以每每遗憾围子山是真穷啊!除了几只野兔跑几声野鸡鸣再无其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别说,这野生菌就是金贵,生存条件要求颇高,大多人工种植不来。它的家首先得是马尾松林地或马尾松与阔叶橡树混交林地,马尾松树龄也得是三年以上,太老了也不行,太嫩太老均不具有生菌活力;其次对草地也有要求,不是什么草都符合蘑菇的心意可作伴侣;再次是阳光,得是太阳散射光不阴不阳的山坡林地,太过热烈过分阴郁都不可以;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地面和空气湿度了,既得有雨露滋润又不能暴雨倾盆,地面湿润空气干燥也是不行。哦哦,怎么忘记温度了呢?蘑菇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8℃至28℃之间,日温差要在六七度以上。看看,这蘑菇生长是真难伺候啊!常有朋友问,哪里有蘑菇啊?看看哪里是符合蘑菇的生长地就去哪里寻觅它的踪迹吧!</p><p class="ql-block">这几年烟台春夏的气候不再干燥少雨,蘑菇也多了起来。尽管有太多的人不敢吃那些个白杆杆(伞伞)红杆杆(伞伞),怕吃了去躺板板,但真去捡蘑菇却也会遇到很多的痴心人。三三两两游荡于树林间,打个照面会很好奇地瞅瞅对方的篮子或桶,见到捡得多的会露出贪婪羡慕的眼神,互相都只有十只八只的时候也会打个哈哈:就当玩了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捡蘑菇的趣事也很多。有一次去窜牟平东北的大林子,花两个多小时捡满篮子和桶走出林子时习惯性摸手机,却遍寻不着。静心想了想应该是坐在某树下啃玉米时顺手把手机放在了树杈上,于是回返重走大森林。那是个防护林带,林子具体有多大不知道,只知道进去很容易迷失方向,真真是林深不知归处!幸亏我记得吃东西的地方靠近一条林中路,路边停了好多捡蘑菇人的汽车摩托车。就这样我跟我家老头把篮子桶放在林中一处隔离带边上,分别找转悠了又近两个小时。当我终于找到遗留了玉米骨皮的那棵树,见到手机如见亲人。赶紧打电话告知老伴去拿了篮子桶回来,等半天又被告知转迷糊篮子桶又找不着了!唉!还是我聪明那么一点点,记得是北面一条东西隔离带,放篮子桶的地方离停车路不远,这才顺利拿到蘑菇篮子。筋疲力尽还不忘开玩笑,这捡了蘑菇丢了手机与找着手机丢掉蘑菇,选哪样?尽管我很心疼手机,但我还是选择舍财不舍蘑菇罢!</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提了篮子(那个篮子是专为捡蘑菇买的)去南水围子山,走到南水桃林村口遇到几个大哥大姐。问我去捡蘑菇啊?我说是啊,哪个山头多啊?热心的老哥老姐给我指指点点,半天也听不明白说的是哪个山坡。又问,你一个人吗?我说是啊!一大哥说,山上有老虎!我说,不怕,我是母老虎,最不济也是山中一狡兔,跑得快!完了大家哈哈大笑!不过说真的,我自己都很佩服我的胆子大,不知是怎么练出来的,我得好好想想。</p><p class="ql-block">最搞笑的是有一次又去牟平大防护林,人比蘑菇多,结果没捡到几个蘑菇。这可不行,这油钱那么贵,我可不能徒手而归!不是说嘛,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篓!一眼瞅见地上积攒多年的松毛腐植土,我这个养花人可不能放过。于是鼓动老伴去车上拿了两个大袋子,各装了大半袋子背着往外走。正巧遇到一老哥骑着三轮载着老婆开过来,我一边打招呼一边看见那老哥看见我背的袋子眼睛都直了,用牟平话问我,你捡了那多“莴”?!是粘莴么?这老哥可逗死我了!不禁哈哈大笑而归!</p><p class="ql-block">蘑菇季,我好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来说说吃蘑菇。无毒蘑菇的营养价值自不必说,虽然只有一条腿,可是独腿能支我们的健康,其最突出的作用是增强免疫力和体能。听到很多的路人或朋友都说不认识不会捡不敢吃,谨慎没错,只是可惜了这天赐之物。其实无论南北方,蘑菇品种众多,有剧毒致命者少,无毒或微毒的多,就像花草树木野花野菜,很多也有微毒呢!不认识的不采不吃是对的,可是我都吃了几十年的或是我都尝试过并未致幻或致命的也不敢吃么?这点得学学云南人和我,生命诚可贵,尝尝也无畏嘛!为了口腹之欲,为了强身健体,为了不暴殄天物。</p><p class="ql-block">当然,实在怯之畏之还是远离它吧,毕竟就像坐飞机,失事概率很低,一旦中招又是致命的。</p><p class="ql-block">感觉北方特别是中原地区半岛地区蘑菇品种不像南方东北那么多,量也不丰。以下是我尝试过野生菌的种类和简单总结,不包括南方菌种和人工养殖蘑菇。</p> <p class="ql-block">松蘑,咱们当地又叫松滑,滑蘑,粘莴。不是什么珍贵的蘑菇品种,本地夏秋雨季多有生长,不过也需要马尾松、草地、温度和湿度的友好配合。鲜吃也不能多,容易腹泻,罪魁祸首是蘑菇表皮,揭去就好。嫩滑,做汤炒食皆可。最好是先晒干收藏,它会散发出一种很好闻的香味。吃时泡发清洗干净,配合虾仁扇贝等海鲜做卤汤,勾淀粉芡飞鸡蛋花,鲜香爽滑,美哉美哉!老家亲人最是喜欢,捡蘑菇时人家不稀得要,我收入篮中摘净晾干送与家人。</p><p class="ql-block">松蘑的营养价值还是很高的,会吃的人不要放过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俗称的“扎莴”,学名松乳菇,又叫谷熟菌,因其生长于谷子成熟的季节;又因为碰伤会出现铜绿色,故也名铜绿菌。有橙黄色和青紫色两种,属著名食用菌,有“菌中王子”之誉,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治疗糖尿病抗癌都是它的能耐。只能鲜食不宜晒干,多配以青椒炒肉,做汤亦可。储存可采用焯水后加盐冷冻。市场价多为五六十500克,饭店来一盘少则八九十,多则一百五六;网上有卖品质不一价格不等,据说湖南一带可人工养殖。扎莴是我们当地除粘莴外的主打野生菌类,也是少有的名贵菌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除松蘑和松乳菇,大林子里最多的就是红菇了。红菇有大红菇和毒红菇两种。大红菇属珍贵的野生药食兼用菌,无毒,越大味道越鲜美。其含高蛋白维生素BDE碳水氨基酸铁锌硒锰等,具有特殊食疗价值,大补。</p><p class="ql-block">以前并不敢尝试红菇,蘑菇鲜红的颜色总让人望而生畏,有毒无毒实在太难区分。因数次见有人捡了回去焯水炖鸡,于是也壮了壮蘑菇胆放舌尖嚼了一点点,屡试之后发现伞盖紫红色或酱红色的两种肉厚味鲜无苦辣味,无毒但少见;有苦辣味幼时红色长大粉红色的有毒,林下多是这种,尽管不至于致命,但慎食为上。有剧毒的是伞盖有白色点点的红鹅膏菌,多分布西藏,本地并不常见。</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此君尊姓大名,只知其属杯伞类,与饭店见到的猪肚菌类似,有白色,乳黄色之分。从松橡混交林下的腐植土中灰头土脸钻出,初长伞盖内扣,长成外翻成杯状。优质食用菌,营养丰富,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推广食用。</p><p class="ql-block">注意并非所有杯伞类均可食,少数有毒,本地未见。</p> <p class="ql-block">诸君看到这么艳丽的蘑菇是什么反应啊?反正南水桃林村杨大哥见到我采了来一把夺去揉碎扔掉了,还直嚷嚷这个有毒可是不能吃,弄得我哭笑不得却也不能拂了人家的好意。其实认识它好几年了,是在腐植层很厚的林下,并未敢碰,敬而远之。直至有一次西轸赶集,发现有老两口摆摊在卖蘑菇,其中就有此菌,后得知其大名“橙盖鹅膏菌”,鹅膏菌属,无毒可食,味道很好。有人说鲜艳的蘑菇都不能吃,看来是不能以貌取菇。</p><p class="ql-block">不过鹅膏菌大多有毒且是剧毒致命,吃野生蘑菇的原则是——远离鹅膏菌!!</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片都是有毒鹅膏菌哦,千万不要碰!!!</p><p class="ql-block">咱们还是继续了解有益菌吧!</p> <p class="ql-block">多次听老妈念叨说,老家门前有棵老榆树,树根下长得一窝榆树蘑可鲜了。可是我并不知道榆树蘑什么样子,直到前几天新安河跑步见到有一男一女在榆树下徘徊捡拾什么。好奇心让我凑过去才知在捡榆树蘑菇,并告诉我长腿的好吃短腿的有毒,还说小的明天捡合适。可是短腿的不就是没长大的小蘑菇吗?内心疑惑,也捡了一点回家尝尝。这一尝才知为什么老妈对榆树蘑念念不忘了,鲜甜无比!可等我第二天再跑去那些榆树下要捡长大的蘑菇时已是只见残根不见蘑菇。</p><p class="ql-block">经查榆树菇属食药菌,属蜜环菌类中的假蜜环菌。其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子实体含甘油葡萄糖海藻糖赤藓醇等,但不可生食。</p><p class="ql-block">顺便普及一下,榆树菇基本生长在腐烂的榆树基部,据说有人专门把老榆树砍掉放腐培养榆树蘑菇呢,亲们以后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雨后遛弯在绿化带公园草地上常见的草蘑菇。褐色的叫晶粒小鬼伞,簇生小毒,幼时可食味道一般,草腥味重。食用前后忌酒,老而不可食。</p><p class="ql-block">白色菇朵像车轮一样的是车轴小皮伞,太小肉薄,无毒无味,无食用价值,我们还是当花儿欣赏吧!</p> <p class="ql-block">这金黄色的蘑菇是与友南水山下路旁偶遇的,第一次见很好奇。因山下路旁有围网并不能触及,只好弃它而去。后网游得知此菌竟是大名鼎鼎的鸡油菌!著名食药菌,与羊肚菌松茸牛肝菌并称四大名菌。口感杏香味鲜美无比食如鸡肉故而得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维生素胡萝卜素粗纤维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营养,明目润燥益肠胃,主治夜盲症结膜炎皮肤干燥等。</p><p class="ql-block">此菌不能人工栽培。明年夏天能否再见此菌否?</p> <p class="ql-block">哈哈,这大家都认识吧?万年的仙草灵芝啊!还有那一大朵黑白相间的云朵样的也是灵芝,叫云灵芝。它们均来自灵界自带仙气,我们且观赏并膜拜。</p> <p class="ql-block">这个叫马勃,又叫马粪包,有白色灰色褐色黄色粉红,有大马勃小马勃之分。幼时质硬脆,可食;老了之后内部粉状灰黑色,有止血功效。</p><p class="ql-block">小马勃又叫彩色豆马勃,长得像小山药豆,多为黄色或粉色,药食菌。其味也鲜美,脆而有韧性,因其长得像小型的松露,我也就把它当松露吃掉了,谁让黑白松露六千左右美元一斤呢!蘑菇贵族中的贵族啊!</p> <p class="ql-block">图一图二是一种,南水桃林当地人叫“雷莴”,长腿貌白如花似玉,这大概是白色大菌盖蘑菇中唯一可食的吧?不过这实在是与白毒伞白鹅膏菌傻傻分不清,也就是我斗胆吃过一次,庆幸我还活着,明知道它无毒无害却再也不敢触碰,山上遇到深情凝视片刻拍照留念完事。</p><p class="ql-block">后面的灰色大个的家伙叫大粘莴,与松蘑同属,无毒但微苦,有点不喜敬而远之。</p><p class="ql-block">最后山坡边沿的也是松蘑的一种,生于松树根下周围草地,表皮干燥颜色发红,也适合晒干开个蓬莱小面卤汤。</p> <p class="ql-block">最后这二位前者是剧毒的大青褶伞,白盖褐顶,损害肝脏及神经系统,号称ICU菇;后者是鹅膏菌中的刻纹鹅膏菌,含神经毒素,会麻痹致幻,重者致命,勿碰切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了,就到这里吧,还有没有拍照留念的品种以后补充。</p><p class="ql-block">这个蘑菇季可把我忙坏了,睡觉睡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