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洛阳诞生的一支“两弹一星”特种工程部队曾被毛泽东主席连续两次称赞“立了大功”

山西陈怀文

<h1>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人们都知道河南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圣地,也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曾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1个王朝在此建都或设立陪都,有着5000年文明史和1500年建都史,可多数人并不知道</span>被誉为“天下第一门”的洛阳应天门旁,在为纪念西周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阳缔造者所修建的周公庙中,还曾组建、诞生过一支共和国的“两弹一星”功勋部队——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工程兵五十四师就是1961年4月奉中央军委之命在洛阳周公庙组建的,6月师机关组建完毕后就直奔新疆马兰,带领起那里的所属团队立即投入到核武器试验基地的施工会战中,当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五十四师除留一个团(124团)继续完成氢弹爆炸和地下核试验等工程的保障任务外,其他团队又都陆续先后移防甘肃玉门、青海海晏、四川绵阳等新基地,一直“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长期默默奋战在大西北戈壁沙滩和风雪高原、后又转战到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为建设我国的“两弹一星”特种工程和三线建设战备工程立下汗马功劳,毛泽东主席曾连续两次称赞“立了大功”。</h1><p class="ql-block"><br></p> <h1>  第一次是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后的1965年全军新春联欢会上,毛泽东主席面对人民大会堂众多等待接见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们,若有所思地首先走到了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面前,一手紧握着陈将军的手,另一只手指向国防科工委张爱萍将军笑着说:“祝贺你们(指工程兵)立了功,他们(指国防科工委)出了名,你们做窝(建成两弹基地),他们下蛋(成功地爆炸原子弹),我们中国人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h1> <h1>  </h1> <h1>  第二次是我国第一枚氢弹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后,毛泽东主席1970年5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再一次对陈士榘司令员说:“人造卫星上天,出名的是科学家,立大功的是工程兵”。</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一、五十四师的前身、组建背景及建制撤销过程:</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工程兵<font color="#333333">五十四师的前身是中央军委为建设我国原子弹试验场和导弹综合试验靶场于1958年4月11日成立的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简称“特工指”),代号为7169部队,10万大军,兵团级单位,由刚刚从朝鲜撤军回国的志愿军19兵团机关、志愿军工程指挥部和志愿军后勤部为基础组建而成,开国上将陈士榘兼任司令员和政委。</font></h1><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 <h5>  <i>  当年7169部队公章</i></h5><div><i><br></i></div> <h5>  <i>开国上将陈士榘司令员</i></h5><div><i><br></i></div> <h1>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61年由于我国遭遇到严重自然灾害,部队供给在大漠戈壁深处遇到极大困难,中央军委便决定将正在执行艰巨施工任务的6个主力团队——工兵5团(123团)、工兵9团(124团)、工程兵建筑第101团、103团、109团和守备三师第15团(125团)重新组建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继续完成任务,其他部队都撤出重灾区,留下的这6个团队尚有官兵35000余人,</span>7169部队便于1962年冬撤销编制。<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所以可以说:</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工程兵五十四师就是7169部队的“浓缩版”,是军委“两弹一星”特种工程兵部队的优秀代表。</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br></div> <h1>‎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据当年负责组建工程兵五十四师的原7169部队组织部长、五十四师第一任政委、后任军委工程兵副司令员的马苏政在他《八十回眸》一书中回忆写到:“1961年4月,我奉命在洛阳周公庙组建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机关,宣布了领导干部任职命令:代师长高万祥(原指挥部司令部工程审核处处长),政委马苏政,司令部参谋长靳凤鸣,政治部主任朱宏图,后勤部部长王启法,器材部部长张玉璞。 在师机关筹备期间,指挥部党委、首长极为关心,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指示,提出要求,解决困难。 师的司、政、后、器所需干部,皆由特种工程指挥部的司、政、后、器各部对口全力支援。 师部搭起架子,机构一 一充实后,迅即乘火车离开洛阳,直奔新疆吐鲁番,转汽车经托克逊越过天山,抵达马兰——和硕县的乌什塔拉公社”。</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5>  <i>五十四师第一任政委、后任工程兵副司令员马苏政</i></h5><p class="ql-block"><br></p> <h1>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五十四师组建后,广大官兵仍继续风餐露宿,克服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不仅先后参加完成了我国的“两弹一星”系列“做窝”工程和三线战备工程的建设任务,而且在长期执行艰巨任务过程中还亲身参与了党和国家红色精神谱系中“两弹一星”精神的创建和三线精神的忠诚践行,这更成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后来由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国家战略部署的调整及“两弹一星”主要工程任务的基本完成,1982年五十四师建制也被撤销,其下属团队有的被撤销,有的调归二炮(火箭军)。五十四师机关连同营房一并移交公安部,组建了如今的西安武警工程大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 <h5>  <i>在西安三桥原工程兵五十四师的营盘上建起的武警工程大学</i></h5><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1><font style="">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工程兵五十四师的番号、代号及所辖团队:</span></font></h1> <h1>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工程兵五十四师内部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对外代号曾先后变动过五次,依次为:</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7982部队 (1961—1964),</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8342部队 (1964—1975),</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88614部队(1975—1976),</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88640部队(1976—1980),</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88614部队(1980—1982)。</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88614部队之所以会出现两次,是因为1976年底部队奉命移防某地执行任务时,由于保密工作需要,部队代号改为88640部队,直到1980年底该工程任务圆满结束,部队再次回防西安时才又变了回来,继续叫88614部队,直到1982年五十四师建制撤销为止。五十四师所属各团的代号也都随之相应进行了变化。</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由于代号8342沿用时间长达11年之久,8342和中央警卫团8341在数字排序上又紧紧相随,加之五十四师所担负的任务均处于高度保密状态,每年在地方征集新兵时又都是以特种兵部队的身份出现,这就更增加了其神秘的色彩。</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h1><h1>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五十四师在其存续的21年期间曾先后管辖过不少团队,其中有:</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101团(1962.10.26—1981.1)、</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03团(1961.4-1975.7.24)、</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07团(1975.7.24—1976.6)、</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09团(1961.4—1967.5.6)、</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23团(1961.4—1982.1.29)、</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24团(1961.4—1965.3.15)、</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25团(1962.10.29—1982.1.)、</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26团(1976.8.30—1982.3.)、</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31团(1975.7.24—1976.8)、</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83团(1973.7—1976.6)、</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 class="ql-cursor"></span> 253团(1965.7.23—1966.2.8)等。</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这些团队大都经过战争年代洗礼,有着光辉的战斗历程,在新中国保家卫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都为人民再立新功。因为执行任务的需要,这些团队在五十四师建制中时进时出,曾发生过多次变化,但五十四师最少均能保有4—6个团队,其中101团、103团、123团、125团归属五十四师时间最长,均在20年左右,为国为民均做出不朽的贡献。</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五十四师参加“做窝”建设、现已解密能够对外公开的部分“两弹一星”工程:</span></h1> <h1>  ★<b> 国防科工委第20训练基地(即导弹卫星发射基地、代号0029工程,现对外开放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b></h1><h1> 五十四师所属103、107、109、123、125、126团均参加了该工程建设。20基地从1958年开始建设以来,已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多个第一:1960年11月5日成功发射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1966年10月27日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1980年5月18日第一枚远程弹道导弹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在这里已成功发射21颗科学实验卫星,其中8颗可收回卫星成功率达100%;这里还成功发射81颗卫星、10艘神舟飞船、2艘天宫空间实验室;这里相继将10多位航天员安全送往太空;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中国从此迈向空间站时代;同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2021年1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了第三次航天员出舱任务……</h1><p class="ql-block"><br></p> <h1>  <b>★ 国防科工委第21训练基地(即马兰核武器试验基地、代号0673工程)</b></h1><h1> 五十四师所属103、109、123、124团参加了该工程建设。21基地建成后成功地进行了数十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等试验,均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的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1969年9月23日我国的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爆炸成功……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大国奠定了基础。</h1><p class="ql-block"><br></p> <h1>  <b>★ 国防科工委第22器材基地和221厂(即青海海晏核武器研制基地,22基地也称0674工程,221厂也称596工程,现对外开放为中国原子城)</b><br> 五十四师所属101、103、109、125团参加了该工程建设。221厂现已退役,在青海海晏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上永久铭刻着:“1964年10月16日我国爆炸成功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研制出厂;1966年10月27日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成功的原子弹在这里研制出厂;1967年6月17日我国爆炸成功的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出厂;我国第一代核武器主要在这里研制并实现武器化批量生产,装备部队;我国第一个型号核武器在这里退役处理;这里是两弹一星精神孕育、形成基地之一……”</h1><div><br></div> <div><br></div> <h1>  <b>★404厂(即甘肃玉门低窝铺404核工厂,对外曾称甘肃矿区)</b></h1><h1> 404厂是1958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设的我国最早、体系最完整、规模最大、政企合一的核工业综合性科研生产基地,五十四师所属123团和103团参加了该厂建设。这里曾经创造了我国包括第一个反应堆、第一条核材料生产线在内的“核工业十个第一”;404厂的创建实现了中国核武器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为中国1964年、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404厂也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后处理基地。</h1><p class="ql-block"><br></p> <h1>  <b>★ 四川绵阳梓潼902基地(现对外开放为中国“两弹城”)</b><br> 绵阳梓潼902工程是在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内迁工程,123团和125团参加了建设。该基地建成后,两弹之父邓稼先、功勋王淦昌、于敏等16位院士在此地工作数十年,组织完成了核弹武器化的重要使命,并在核武器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和进展……</h1><div><br></div> <h1>  ★<b>  重庆816地下核工程</b></h1><h1> 重庆816地下核工程是五十四师汇集全师兵力,独立完成的一个国防精品工程,也是三线建设时期的典型代表性工程,101团、103团、123团、125团及师直属分队均参加了该工程建设。816工程开始为强国而建,后又为和平而停,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对社会开放。经专家考证,816工程“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1>  </h1><h1><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span> <font color="#ff8a00" style="">四、原国家三线建设老领导王春才主任称赞五十四师在三线建设中“又立新功”:</font></h1> <h1>  <font color="#333333">央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大三线》总顾问、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王春才主任2016年带领《大三线》摄制组到重庆涪陵调研时,在认真听取了五十四师老兵对当年建设816工程的回忆讲述、又通读了反映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史《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一书后,被这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名英雄部队事迹所感动,王主任眼含热泪地称赞说:“伟大的816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英雄纪念碑”。</font></h1> <h5>  <i>当年三线建设老领导王春才主任(右2)题词:“伟大的816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英雄纪念碑!”《大三线》总导演刘洪浩(右1)也同样发表感言并题词:“一支神秘部队,一群无名英雄,一个个惊世工程,一颗颗赤胆忠心!”</i></h5><p class="ql-block"><br></p> <h1>  2016年<font color="#333333">已经83岁高龄的王老还戴起老花镜来,亲笔为《难忘》一书写出了近4000字的读后感代序,其醒目的标题是:</font><font color="#ff8a00">“五十四师官兵为祖国三线建设也立了大功”</font><font color="#333333">;</font></h1> <h1>  </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大三线》总导演刘洪浩受感动后也以电视节目导视的结构方式写出感言:</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支神秘部队,一群无名英雄,一个个惊世工程,一颗颗赤子之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是《大三线》摄制组通过实地考察,是摄制组成员对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史的深入了解,才又研究决定将本没有列入拍摄计划的816工程也进行收尾拍摄,816工程的建设者——工程兵五十四师才于2017年9月被宣传到央视的“国家记忆”栏目</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我国正是因为有了以人民子弟兵五十四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特种工程部队,有了其广大指战员的长期浴血奋战和无私奉献,才使我国的“两弹一星”特种工程和系列效应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中国才研制出了自己的原子弹、氢弹、核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人才开始扬眉吐气,挺直腰杆,不再受外国敌对势力的欺负。我国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国之重器的存在才换来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有了我们今天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今天的幸福生活。</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font color="#333333">习近平总书记</font><font color="#333333">指出:</font><font color="#ff8a00">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font><font color="#333333">——新华社电讯《习近平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3月30日)</font></h1> <h1>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洛阳五十四师退役老兵郭武军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宣传家乡的红色基因,为弘扬弘扬党和国家精神谱系中的“两弹一星”精神和三线精神,他于2021年在自己家乡自费筹建起“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程纪念馆”,</span>2021年八一建军节对外开放后,立即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由于郭武军退役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并能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身体力行传承和弘扬部队的红色基因,2022年3月被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市政府退役军人事务局、洛阳军分区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洛阳市“最美退役军人”。</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  2022年3月9日在洛阳电视台演播厅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五十四师退役老兵郭武军的先进事迹被公布如下:</h1><h1> “ 郭武军,男,1954 年 2 月出生,伊川县江左镇人,1972 年 12 月入伍,1977年 2 月退役。中共党员。致富不忘乡邻。始终把帮助贫困乡亲、贫困战友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退役后自主创业并成立了洛阳国武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运用创办公司挣到的钱,开展公益事业,慷慨解囊 200 多万元慰问各地退役军人、自助贫困乡亲,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军人本色。1978 年,郭武军担任村干部时,及时发现妥善解决了村民绦虫病、囊虫病问题,受到了国家农业部和伊川县政府的表彰,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的称号。1995 年,在恶劣环境下,亲自深入地下污水管道,排除九都路污水排放障碍,受到市政府和工程指挥部领导的高度赞誉。自 1998 年起,连续 30 年担负洛河苗湾村段防汛任务,克服重重困难,确保河堤安全,彰显了伟大的抗洪精神。疫情爆发后,筹资数万元购买防疫物资,为数个防疫站点捐钱捐物,默默承担抗疫责任。<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21 年,自主投资建设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程纪念馆,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三线建设”精神。</span>岁月无情,军人有爱,尽管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有朴实的工作作风,有一颗赤诚之心和奉献社会的感恩之心。这就是郭武军,一个新时代的退役军人”。</h1><p class="ql-block"><br></p> <h1>  表彰大会对郭武军的颁奖词更为精彩:“<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退役45年,却一直戎装在心。岗位可以换,但军人的本色不会变。时间可以变,但军人的精神却是你永远的动力源泉。你收藏的,哪里只是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程纪念馆,更是中国军人95年来的热血军魂。”</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在举国上下都在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程纪念馆被授予“洛阳国防教育基地”称号的揭牌仪式也于2022年8月12日隆重举行。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贵宾们有: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领导、河南省市县有关部门领导、洛阳军分区、原军委工程兵机关及五十四师老领导老战友代表。</h1> <h1> </h1><h1>  “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程纪念馆”现位于洛阳市伊川县江左镇周村,建好的三个展室面积共210平米,先期已开放了两个展室140平米。该馆通过64块展板的文字图片介绍和所收集到的大量当年老照片、奖状锦旗和部队当年老物件的配套展出,较全面地反映了五十四师从1961年周公庙组建到1982年部队撤销、21年期间为祖国“两弹一星”特种工程和三线建设战备工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现纪念馆还在继续征集有关展品,充实展陈内容,因为郭武军还有一个美好心愿,那就是待纪念馆的展品得到进一步充实后就无偿捐献给政府,他想为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增添一个红色教育场馆,为弘扬当地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奉献老兵一份爱心。</h1><p class="ql-block"><br></p> <h1>  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个功勋部队老兵的爱心奉献继续给与大力支持,对这个难得的红色教育资源给与珍惜保护,并对接作出指导,作为我们普通老百姓感到:此纪念馆如能迁移到五十四师的诞生地——洛阳周公庙去进行展出,是不是社会影响会更强,效果会更好,意义会更大呢?</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