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新友好,始于民间,早在中国和新西兰建交之前,两国民间就有友好往来。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新西兰著名教育家路易.艾黎先生。</p><p class="ql-block"> 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斯普林菲尔德镇。1927年他30岁时就来到中国,此后整整60年献身中国,积极从事中国的教育事业,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写下大量诗文,已出版的著作和译作有66本,最后一本书是《艾黎自传》。艾黎竭尽全力造福中国人民事业,终生未婚,但却资助和养育了许多中国儿童,不求任何回报。他做人基本信条就是给予,因此受到中新两国人民以及政府层面的尊重和表彰。</p><p class="ql-block"> 路易.艾黎生前有十几种荣誉头衔,并分别获得北京市荣誉市民和甘肃省荣誉公民称号;同时,新西兰政府也授予他女王社会服务勋章。</p> <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我们夫妇参加新西兰和平之友团队南岛旅行,4月6号那天从亚瑟隘口乘车来到路易.艾黎的故乡——斯普林菲尔德镇。小镇风景宜人,民风淳朴。这里是艾黎的出生地,也是他人生第一个家。</p> <p class="ql-block"> 进入小镇路边有一个醒目标志:路易·艾黎纪念园。纪念园正中是一尊石刻雕像,画面是艾黎当年在山丹培黎学校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情景。雕像下方是一块镶嵌金属板,上面镌刻着两行小字:路易·艾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国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p> <p class="ql-block"> 石刻雕像的后面,是艾黎纪念园长廊,长廊墙壁上挂满路易.艾黎在中国各个时期活动的照片,并附有比较详尽的中英文对照解说。其中毛泽东主席接见艾黎照片最为醒目,代表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 从纪念园格局和布置来看,这一切都是旅居新西兰的华人华侨所为。当然,是在小镇居民支持和帮助下进行的。</p> <p class="ql-block"> 纪念园旁边是镇上小学,学校门口竖有一块木牌,上面书有:斯普林菲尔德学校和艾黎。当年,艾黎的父亲是这所小学的校长,母亲是参加争取妇女权利运动的积极分子。艾黎出生后第一个家就是在校园里,家中有兄弟姊妹6人,自幼就受到严格家庭教育和性格锻炼,为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校园草地里的这间库房,是艾黎当年出生时家的旧址。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老房子已经不复存在了,只有新库房座落在此,无声诉说着悠悠往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夫妇二人分别在学校门口拍照留念,立此存照,以表达我们的仰慕之情。</p> <p class="ql-block"> 今年适逢中新建交50周年,自1972年12月22日建交以来,在两国政府和民间友好人士共同努力下,中新关系始终朝着健康平稳,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 值的我们关注的是,新西兰是西方发达国家,历史文化政治属英美体系。但是在外交上,新西兰奉行独立自主原则,是西方国家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第一个签署中国一带一路协议,第一大中国贸易伙伴。更加重要是新西兰多次拒绝加入五眼联盟的涉华声明,表现出一个国家客观成熟的立场。</p><p class="ql-block"> 所有这些积极正面的政策举措,无不显示中新友好的点点滴滴。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开创的友谊之路,我们将永远继承下去,发扬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