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亲爱的家长朋友们:<br><br>你们好!<br><br></font><div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进入秋季,早晚温差逐渐加大,经过一个夏天的酷暑炎热和能量消耗,加上经常吹空调、吃瓜果冷饮,孩子很容易将夏季积下的“宿疾”暴露在入秋之后。</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除了气温的变化,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那么,在换季的时候,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春华园幼儿园特此送上秋季幼儿保健小贴士,爸爸妈妈们快快关注行动起来吧!</font></div> <font color="#ff8a00">本月也恰值开学季随着学生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除预防新冠肺炎外还应注意学校肺结核的发生此外还要重点关注猴痘、诺如病毒感染以及食源性疾病。</font>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苏疾控发布9月防病提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提醒大家注意防护</div><br> 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更加重视个人防护,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尤其是进入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影院展馆多数人流量大,通风不佳的场所等,另外还要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主动报备,进出公共场所配合扫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积极主动核酸检测;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按要求配合扫场所码。遵守呼吸礼仪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遮挡。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发现不适及时向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和就医;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勤通风、勤晒衣被;合理膳食、加强营养、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魄。接种新冠疫苗。<br><br> 01<br><br>新冠肺炎 症状:<br><br>起初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传染性强。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情危重,甚至可致死亡。<br><br>预防措施:<br><br>1.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建议佩戴口罩。<br><br>2.学会正确洗手。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均要洗手。<br>3.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家中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居室正常情况下保持清洁即可。<br>4.加强个人健康管理。家长在幼儿出现发烧、乏力、干咳或腹痛、腹泻等症状的,应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烧尽量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切勿带病上班或上学。 02<br><br>诺如病毒 症状:<br><br>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br><br>预防措施:<br><br>1.勤洗手,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肠胃病,主要是通过食物来传染发病的。家长一定特别注意饮食习惯,做好饭前便后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清洗双手。<br><br>2.我们时常吃的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洁干净,吃的食物要煮熟煮透。<br><br>3.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居住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br><br>4.出现呕吐、腹泻等肠胃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切勿送到幼儿园,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三天。 03<br><br>肺结核 症状:<br><br>幼儿会出现咳嗽,持续3周以上的未见改善的慢性不间断咳嗽;发烧,至少持续2周38℃以上的发烧,并已排除了其他常见的引起发烧病因;变瘦,体重减轻或生长曲线明显下滑。<br><br>预防措施:<br><br>1.不要随地吐痰和朝人打喷嚏,任何时候随地吐痰都是不文明的行为。如果自己是患者,为免进一步造成感染,不要把痰吞到肚子里,可以用纸巾包裹丢进垃圾桶。<br><br>2.勤开窗通风,以减少空气中漂浮的细菌数量。<br><br>3.勤洗手,把手上沾染的病菌都冲走;<br><br>4.加强身体锻炼,按时体检,有不适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 04<br><br>流感 症状:<br><br>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br><br>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流感不同于普通的感冒。本病多发于秋冬季,人群普遍易感。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br><br>预防措施:<br><br>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外出回来、接触物品、上厕所后。<br><br>2.多饮水、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br><br>3.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br><br>4.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浑浊的场所,戴口罩做好防护。<br><br>5.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05<br><br>麻疹 症状:<br><br>感染麻疹后,多为中度以上发热,幼儿会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皮肤上会出现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部分幼儿可能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但体温稍有下降。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等。<br><br>预防措施:<br><br>1.这段时间早晚的温差较大,要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参加锻炼时及时增减衣服,有些幼儿运动出汗后,要及时帮幼儿换衣服。<br><br>2.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提高抗病能力。<br><br>3.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出疹等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为传染病家长一定要让幼儿治疗休息,至到痊愈经保健医生确认方可入园。<br><br>4.及时接种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行季节可到疾控中心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 06<br><br>水痘 症状:<br><br>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br><br>预防措施:<br><br>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br><br>2.流行期间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br><br>3.居室常开窗通风。 07<br><br>流行性腮腺炎 症状:<br><br>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最典型的临床特征就是腮腺肿大,因而俗称“痄腮”、“大嘴巴”。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br><br>预防措施:<br><br>1.我国儿童免疫程序规定,18~24月龄儿童应常规接种一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但接种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荐儿童入小学前再次接种一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br><br>3.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对患者用过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居室。<br><br>4.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08<br><br>手足口病 症状:<br><br>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中招。<br><br>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br><br>预防措施:<br><br>1.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br><br>2. 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 09<br><br>细菌性痢疾 症状:<br><br>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特征为起病急、发冷、发热(可达39℃)、腹痛频发、腹泻、里急后重(就是患儿想拉又拉不多,总像是有没拉完的感觉)及排泄含有粘液、脓及血的稀粪便,再严重一点的话就是恶心、呕吐。幼儿若有如上症状,请及时就诊。<br><br>预防措施:<br><br>1.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吃生食一定要保证卫生。饭菜应尽量做到当餐加工、当餐食用。越是营养丰富的饭菜,细菌越是容易繁殖。如要进食剩菜,那么一定要二次加热并彻底热透。<br><br>2.痢疾疫苗是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疫苗。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有四种,但主要以福氏和宋内氏痢疾杆菌为主。使用口服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活疫苗对人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人群发病、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可用于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br><br>3.妥善贮放食物,防止苍蝇叮爬食物。注意安装纱门、纱窗防蝇,有苍蝇飞入室内及时消灭掉。<br><br>4.幼儿的奶瓶、碗、勺等餐具先用专用洗涤剂仔细地清洗,然后用流水将泡沫完全冲净后,煮沸或用专用的消毒锅、微波炉等进行消毒。最后还要仔细擦干。如果还留有水,就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一定要擦干彻底杀灭细菌。 <font color="#ff8a00">目前,境内首例猴痘病例在隔离检疫期间发现,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由于猴痘主要在其接触者中存在一定感染风险,不必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即可。 </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秋季保健小知识</font></b></h3> <font color="#ff8a00">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病。<br><br>2.积极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br><br>3.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以免孩子被传染疾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br><br>4.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勤洗手(七步洗手法)。<br><br>5.合理安排作息,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br><br>6.不食未加工和不清洁的食物,不喝生水。<br><br>7.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根据天气温度及时增减。<br><br>8.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幼儿常见传染病。</font> <font color="#ed2308">亲爱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秋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孩子入园时请配合保健员晨检,及时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异常情况,重视家园配合,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止传染病的流行。相信我们家园合作,定能筑起一道健康屏障,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