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蝴蝶湾花园

YICHEN

蝴蝶湾花园 <p class="ql-block">蝴蝶湾花园位于静安区苏州河南岸,东至恒丰路桥,南到康定东路,西至泰兴路,面积1.6公顷,因花园平面轮廓酷似字母“ W ”,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故命名为蝴蝶湾花园。花园分两期建成,西部为一期,建成于2008年5月;东部为二期,建成于2011年11月。</p> <p class="ql-block">河流发生急弯时,河岸外凸像动物的嘴或角的一侧,往往被称为“嘴”或“角”,著名者如现在的“陆家嘴”;河岸内凹的一侧,称之为“湾”,苏州河南岸就有一处“湾”,湾岸连接两片绿地形似蝴蝶展翅,于是得名“蝴蝶湾”。</p> <p class="ql-block">蝴蝶湾花园设计风格现代,主入口旁两层跌落式水景广场为标志性景点,其宽阔的跌落水面,石材与红砖的纹理变化,自成一派。</p> <p class="ql-block">每一只蝴蝶都是从前一朵花的精魂,是花的前世来会见此生。-《炎樱语录》</p><p class="ql-block">(炎樱(1920年—1997年10月),是张爱玲在香港大学时的同学。 多次出现在张爱玲的笔下,是张爱玲一生中最重要的知己。)</p> <p class="ql-block">植物设计与不同功能分区相协调,各具特色。在水景广场栽植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榈,营造南国风情特色。</p> <p class="ql-block">用红砖砌成的墙体,墙体上砌有层层台阶,流水从上而下可形成叠瀑。阵列式叠瀑和滴落水池,通过水体的流动循环产能产生负离子净化周边空气。</p> <p class="ql-block">滴落水池西侧耸立着一排巨石</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的背面,设计师将市政排水泵站、地下雨水调蓄池与绿化景观相结合,用 GRC 材料把泵站检修的桁架包裹起来,拓展为具有遮避雨功能的高大廊架,下部吊装平台和检修孔改造为水池和木平台,满足临时施工作业与平时游人休憩的功能需求。简约大气的桁架与丰富变化的水景相映成辉,是绿地景观与市政设施有机融合的成功范例。</p> <p class="ql-block">花园沿苏州河一侧采用高低两级防汛墙设计,设置两层木栈道,供游人观赏苏州河美景。东部以绿化为主,内置篮球场和塑胶跑道,提供健身和慢跑空间。</p> <p class="ql-block">沿苏州河栽植水杉、金丝柳、水生鸢尾等水生和耐水湿植物。东部配置白玉兰、银杏、榉树、红枫、垂丝海棠、紫藤等乔灌木,打造春景秋色。</p> <p class="ql-block">岸边垂柳婀娜,水草丰盛。</p> <p class="ql-block">蝴蝶湾市民篮球场</p> <p class="ql-block">蝴蝶湾市民足球场</p> 蝴蝶湾夕照 泵站维护工坊 <p class="ql-block">在蝴蝶湾花园中央有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展示空间。可举办时装秀、时尚展示、艺术画廊等活动。它其实是一个大型的城市市政工程,地下有一个排水泵站。一台行车横挂在钢梁上,整个场景就像一个凝固的工厂雕塑,给人以美感。</p> <p class="ql-block">花园的泵站维护工坊被打造成了别具一格的独特景观。条理刚劲的高大廊架、各异图形的镂空外墙、工业风范的吊车吊钩、五花八门的迷离光影。</p> <p class="ql-block">在地下泵站的检测口铺上活动地板。于是,排水泵站上面就这样“长”出了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展示空间。</p> <p class="ql-block">三层楼高的工坊,白色的墙体被设计成透空的艺术模块,极具立体感。</p> 苏河驿站“友邻社” <p class="ql-block">蝴蝶湾花园内有一个苏河驿站“友邻社”,建筑共两层,总面积246平方米。总体设计提炼“上善若水”主题,贴和人性需求,并植入多元社区服务功能。建筑外部采用石材+白磨砂玻璃+透明玻璃的设计材料,既有环境和历史文脉的传承,又通过朦胧的光散射,与建筑空间流畅互动,体现水岸建筑的温润之光与纯净气质。</p> <p class="ql-block">建筑内部利用错层平台的布局设计丰富室内空间,并于不同楼层形成绝佳的苏州河及内庭花园观赏视线。</p> <p class="ql-block">蝴蝶湾驿站内则以“全龄友好型”为服务宗旨,探索“服务+党建+科普+艺术+关爱”的新型驿站,力求打造提供自助画室、科普手造、社区微耕等服务内容的共享空间,构筑多元社区生活服务空间与儿童友好公共空间。</p> <p class="ql-block">场地北侧则结合场地高差植入特色荫生植物墙,以火山石景墙为背景,墙体选取蕨类、苔藓等特色植物,同时配以其他植物组景。</p> 静安区少儿图书馆 <p class="ql-block">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位于康定东路28号,紧邻蝴蝶湾花园,主体建筑为安妮女王复兴风格,建筑面积为1025平方米,阅览座席146个,藏书量5万册。少儿图书馆不仅具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其建筑本身,也成为城区中独具风格的文化标志。</p> <p class="ql-block">在一份1947年的地图上,在这幢房子处标注的是“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总会所”。旧上海所谓的“人力车”实际上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黄包车”,早期叫做“东洋车”、“人力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力车的木质铁箍轮子改为铁质橡胶轮盘,被叫做“橡皮车”,20世纪后,定规营运的人力车车厢一律涂成黄色,于是才被叫做“黄包车”,曾经是上海最主要的代步工具和城市运输工具。</p> <p class="ql-block">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后虹口沦陷,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就迁到了“义泰兴煤球厂”隔壁。21世纪初,静安区政府对这幢老洋房大修,使老洋房显露出昔日的英姿和风采,并把它作为静安区少儿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魔都唯一城堡图书馆</p> 蝴蝶湾花园夜景 <p class="ql-block">一片绿光洒向地面,通过灯光与光束灯、雾森机等氛围设备相结合,打造出光影摇曳的婆娑林荫道投影景观。</p> <p class="ql-block">昌平路桥-恒丰路桥两岸新增雾森系统,通过与灯光的结合,呈现朦胧的喷雾、雅致的色彩,将沿河两岸装扮成“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在步道上,则利用投影将“字”与“形”相结合,游客在文字的“田垄”上一路用心走过,感受温馨、治愈心灵。</p> 后            记 <p class="ql-block">摄于2021-202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