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凉爽秋风抚人心,温暖教研展情怀。新学期的三段式教研活动如期而至,本周三段式教研由历史组牛文静老师进行晒课。</p> 晒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牛文静老师本次授课内容为《文艺复兴运动》,本节课牛老师以问题驱动学生的思考。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雕像为切口,引导学生欣赏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艺术和文学作品的同时,培养学生艺术和文学的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文艺复兴的本质,认识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牛老师通过史料引导学生理解人文主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人的价值和尊严,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树立崇尚科学、积极进取的精神。</p> 评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晒课环节过后,由历史备课组组长赵雅坤老师主持评课环节。</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牛文静老师对本节晒课内容进行说课,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本课课标要求我们通过了解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本课从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思想、实质、代表人物及作品四个方面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背景、了解代表人物、欣赏其作品认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理解人的价值和尊严,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反封建的精神,鼓励学生树立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认识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树立崇尚科学、积极进取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政史地教研组组长辛向军老师从课程性质纬度进行了评价,认为牛老师的《文艺复兴运动》一课的教学目标预设比较符合新课标要求的“理解人文主义及其影响”,并注重了学材再建,没有落于“教”教材的窠臼,而是体现了“用”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凸显,较好地发挥了历史课程“育人”的功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 杨岳芳老师从教学准备方面来评价这节课,杨老师认为本班同学基本都能做到课前预习,对学过的知识点掌握也比较扎实,并且大部分同学对世界史有一定的积累,所以本课学生的课前准备较充分。从倾听角度来看,本课基本实现了全员全程倾听,在听教师讲述的过程中能及时回应教师的问题并将重点知识进行记录。从互动方面来说,本课的课堂气氛较轻松愉悦,师生互动融洽和谐,体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从目标达成讲,牛老师通过提供大量的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有效培育了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亢灵芝老师认为《文艺复兴运动》这节课有一定难度,牛老师对教材进行了重构,设计了文艺复兴的兴起地点、核心、代表、实质四方面内容,内容都围绕课标要求,问题设置面向全体学生展开。通过讲解、讨论、创设情景、问题探究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学习。多媒体呈现中的图片、文字材料选用都很经典,但是学生解读、阅读时间不够,对重难点“人文主义”的解读不够深入。</p> <p class="ql-block"> 原欣玉老师认为,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是理解人文主义,理论性较强。牛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史料资源,帮助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讨论、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课堂氛围融洽,学生课堂参与度高。牛老师教学语言清晰、流畅,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p> 主题教研 <p class="ql-block"> 赵雅坤老师带领历史备课组进行主题教研活动,结合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内容,以牛文静老师刚刚进行的晒课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习交流。老师们以2022版新课标为依托,对《文艺复兴运动》这节课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建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这节课为依托,思考后期教学中教学的策略以及方法要紧扣新课标进行调整整合,提高教学效率。</p> <p class="ql-block"> 一路行来,俯拾皆收获。聚焦新课标,把握新变化,践行新理念。只有躬身实践,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才能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落实历史学科素养,我们且学且思,携手并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