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一假期,趁着高速免费走了一趟汉中留坝,这次去秦岭是特意去探访坐落在秦岭南麓紫柏山上的汉留侯张良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上八点,吃过早饭后从咸阳家中出发,十来分钟就从咸阳西高速口上了连霍高速。这一段高速修在渭河的河床上沿着北垣(北莽垣)往西走去,路的北侧是长长的北垣,其实是很多年前的渭河河堤,因为河水萎缩新的河堤已然形成,老河堤就像一条长长的巨蟒,东西横卧在渭水冲积平原上,向南望去就是东西绵延不断的华夏民族的母亲山中国大地上的肺都秦岭。车在路上行驶,满目青翠爽心悦目,说不出理由,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一趟秦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行大约两个小时以后,拐弯向南行驶进入银昆高速,此时已经是在山巅隧道中穿行,出了一个隧洞又进入一个隧洞,就这样大约一个小时出了银昆高速,往西拐进入了国道福兰线,这时距离张良庙还有大约半个小时的山间道路。</p><p class="ql-block">下了高速是另一番景象,在一个个山头之间转来绕去,身体不时激烈地被动地画个离心圈,却多了一份雀跃的心动。五一期间,群山早已经披裹上层层绿装,偶尔的相间一簇簇白色花团打破满屏的绿,道路两旁树影婆娑,枝叶葱茏,一排红槐盛放着立于山道两旁,在逶迤的道路上迎着车窗曲来弯去。离开喧嚣的城市,青山绿水左右,它们的苍翠清凉总是能让人心情舒朗清澈,心也不由得在左拐右弯中激荡雀跃,轻盈的像长上了翅膀的鸟儿。</p><p class="ql-block">真是山中只半日,世上已百年。</p> <p class="ql-block">下了高速在316国道路上下迂回,大约30分钟,地势又渐渐升高,过了一个紫柏山的指示牌楼,张良庙出现在路边。福兰线穿山而行,是从福州通往兰州的国道,看起来古老的、像个大牌坊似的青砖瓦石块结构的留侯祠大门楼坐落在316国道的南侧道边,道的北边一条长长的画着绵延的崇山峻岭彩色壁画的影壁墙贴立在路旁的建筑物上。回过头望去,路的两旁毗立着一排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的货店客栈,尽头是通往紫柏山的指示牌楼,从那里大约一个小时就可以可以去到紫柏山。</p><p class="ql-block">张良庙的门楼和院落之间由一条甬道相接,山上的流水顺着墙体的下部从甬道底下哗哗的向山下流去,站在路上向上望去是青色的山峦,空气清新湿润,十分爽心悦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入院落,抬眼望去四面青山环抱,远处山峦跌起青黛蓝烟,与院落内红墙壁瓦相映衬,十分俊美。</p><p class="ql-block">院落的中央迎面一座八角形的木质结构的仿古建筑,上面写着灵官殿三个字,前面摆放着一个长方形的焚香炉,看来是供香客上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南面是一个大殿,西首一个仿古建筑的院落,与东首大殿,两相对应。</p><p class="ql-block">进去东首仿古大门两层院落,是主要建筑群体的一部分,抬头看到门楣<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写着“功成身退”四个大字,应该指的是张良功成身退的故事。</span>门口摆放着两只大石狮子,一只狮子脚下面踩着一个圆形的石球,代表着脚踩环宇;另一只狮子的颌下悬吊着一只幼童般的小狮子,代表着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正相应着道家的释义。</p><p class="ql-block">进去大门,又有两层院落,西头顶端又是一个大殿,看到上面的字是“相国神仙”,是香客烧香拜拜的地方。大殿的两侧各有一个小角门,分别是左右两个跨院。右首进去是一个花园,高耸的柏树和低矮的观赏树木高低错落,穿插在几个花园之间,顺着走廊往里走,是一个碑廊,里面一个挨着一个的石碑,上面刻着各种字,是古人留下的遗迹吧,没仔细去阅读。</p><p class="ql-block">院子的左拐往前,又是一个房子,里面,门前一座小拱桥,左右各有一个水池,鱼儿游来游去。花园里花朵开的鲜艳,十分幽静安逸。</p> <p class="ql-block">左边跨院里中间一个花坛,花坛的左右两侧是读书的书房。穿过跨院继续往里走,又是一番别有洞天,左一个殿又一个殿的,又是竹林又是水池亭子的,再穿过两个院子就到了后山,可以直接上山,山上石阶婉转,山上又有屋,再往上走又有一仿古亭子耸立在在高处可以看风景,红亭子,白流苏,十分俊雅。亭子的后面有几棵流苏树,正是花开飘香的时候,忽然地就想起了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女主角白流苏,白的清雅,素的俏然,清香雅致,在微微的山风中簌簌地轻舞着丝缕,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一路之上别处未曾有见到它,大概也只有这僻静超然的后山才适合它吧!宁愿静处,不可嘈杂。人如其名,名若此花。</p><p class="ql-block">因为距离那个时间已经过去几个月,一则一些照片已经丢失,二来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只能写到这里了,够曲折就是了,这里就不赘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