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教育原有的样子——忆八十年代的鹤庆一中校园生活(一)

乐教四十载

<p class="ql-block">——忆八十年代的鹤庆一中校园生活(一)</p><p class="ql-block"> 1982年7月我从楚雄师专英语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鹤庆一中工作,1990年9月调入大理州民族中学,至今从教四十载。在鹤庆一中从教8年(其间1985年至1987年考入云南省教育学院完成本科学业),这短短的8年,使我思想上和教学逐渐走向成熟,也奠定了我工作、生活的基础,明确了我的人生方向,尤其是让我发现了我对教育的真爱。明年即将退休,八年的鹤庆一中教育教学、校园生活却历历在目,始终无法忘怀。尽管文笔不好,一下子说不清道不明,但总有一股创作的冲动,想把那段美好的青春记忆写下来,与大家共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初登三尺讲台的青涩模样(1982年)</span></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鹤庆一中治学严谨、老师乐教、学生好学,好比一台设计科学、制造精密的机器,领导、教师、职工、学生各司其职、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当时的鹤庆一中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应是素质教育的典范、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沃土,大学升学率名列大理州前茅,甚至在云南省也是声名远扬。一叶知秋,用一张照片可以证明。1986年6月现大理一中历史高级教师郜成义(网名大理阿成)组织当时云师大鹤庆籍同学到昆明正义路相馆合影,满满三排共36人,几乎相当于其他几个县学生之和呀!当时的鹤庆一中为何这样牛?以我的粗浅认识,答案在以下四个方面:百姓的重视、领导的眼界、教师的敬业和学生的勤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6年6月郜成义组织云师大鹤庆籍同学在昆明正义路相馆合影。我可以认出李丽生、郜成义、王干才、赵焕清、饶勇、殷国聪、郭毅光、杨秀松、朱琳、杨兴妹、杨焕兰等</span></p> <p class="ql-block">  鹤庆民间历来重视教育,云鹤楼的南榜书“文通武达”、北榜书“民安物阜”,可见鹤庆百姓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的双重向往与追求。家长对老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就当你多了一个弟弟妹妹、侄儿侄女,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学生发自内心地尊敬老师。当时的学生绝大多数住校,周末往返途中遇到老师,走路的会停下脚步鞠躬问好,骑车的会下车等候让老师先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对比上周给学生颁奖的照片,40年沧桑,感叹岁月这把杀猪刀啊!</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在鹤庆一中八年,先后跟随过三位校长。我遇到的第一位校长是解槐照校长。解校长教政治,是位正直、善良、温和、擅于团结同事的领导。解校长生活很自律,很简朴。他不抽烟不喝酒,一年四季坚持晨跑,一身老干部标配:白衬衣、蓝色或灰色中山装。记得杨长远老师光荣入党后,解校长亲临我的宿舍问我有什么感想,我竟傻乎乎地回答:“祝贺他呀!”由于当时我的意识觉悟不够高,一句话后就没有下文了,后来总感觉对不住解校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50班这张毕业照有三个珍贵之处,1、刚刚20岁的作者首次以老师身份出镜(三排右一)。2、二排左一和右一分别是锅炉房尹天乐师傅和电工张季勲师傅,现在的学校可能很少邀请后勤职工参加拍毕业照吧。3、前排左一蹲坐在女生旁边的是班主任张松文老师,没有在C位。二排左起尹师傅、解槐照校长、张俊生老师、白世杰老师、张铁岩老师、杨星堂校长、王文经副校长、苏玄彩老师、张柏老师、舒敦老师和张师傅,三排左一是奚重华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  我遇到的第二位校长是杨星堂校长。杨校长教物理,课上得很好,很受学生喜爱。杨校长工作方法独特,思维开拓,亲和力强。他为人谦和,待人真诚,路上遇到退休多年的老教师,杨校长主动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退休生活。遇到年轻教师,杨校长也会主动打招呼,询问他们的教学生活情况,对怀抱里还不会说话的小宝宝也要逗乐一下。杨校长的夫人李医生当时是鹤庆县医院妇产科骨干,工作较忙,经常顾不上家里。我家女儿就是由李医生迎接到这个世界的。难能可贵的是杨校长做家务也是一把好手,真是上得了讲台、下得了厨房的好男人。我们这批年轻人有幸成为杨校长部下,都学到他身上的这一好习惯。毫不掩饰,杨星堂校长是我最敬重的校长,就如我敬重大理州民族中学的马琴校长一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8月,高52班毕业35周年聚会时和杨星堂校长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我遇到的第三位校长是李志逵校长。李校长教英语,治学严谨,管理有方。李校长无论从工作到生活是一位gentleman,他衣着考究、皮鞋铮亮、头发总是梳理得一丝不乱,举手投足间彰显自信、稳重。他常穿的羊毛背心、开衫、猎装夹克在小县城是那么的出众。印象最深的是当年我们职工参加县园丁杯篮球赛的一幕——李校长给我们队员熬了鸡汤,加上三七粉,一碗下肚,生龙活虎!后来大家都打趣“生撵熟补”的第一概念就来于李校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5年6月,我校英语组全体老师、几位领导与报考外语类的部分学生合影。前排就坐卜绍志老师、李志逵校长、杨星堂校长、王文经副校长、洪仁杰老师、李文锐老师、寸丽元老师,后排站立者李六四老师、二排左一是作者。照片上龙飞凤舞的圆体英文出自寸老师之手!</span></p> <p class="ql-block">  当初鹤庆一中的学生应该都记得,学校上午排四节课、下午两节,下午课后和晚餐后各有近一个半小时的课外活动。少体校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排球队都进行专业训练。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经常在下午或晚饭后组织篮排球比赛。如果校队(教师队或学生队)要迎战来自外地、外单位的球队,学校会通知同学们观战加油,遇到重要赛事甚至会借用县体委的灯光球场进行。那两个时段的校园充满着欢声笑语,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当时一中的晚自习不要求老师进班辅导,会有值周老师带领学生会干部检查晚自习、晚寝和早起纪律,学生养成了自我管理的好习惯,有点study attentively and play hard(学时专心、玩时尽兴)感觉。</p><p class="ql-block"> 学生们记忆深刻的还有元旦歌咏比赛、五四田径运动会、一年两次的学校农场基地劳动。劳动那天学校食堂免费提供油汪汪、香喷喷的回锅肉和白面馒头。这些东西在现代城市里的学生眼里当然不会稀罕,但在那艰苦岁月的县级中学,这样的大餐带来的快乐不亚于你打开大牌手机包装盒的感觉,至今我都还在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