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如今的彭阳县城阳乡及其周边地区,一提起“东山文化”这四个字,就有许多人会从内心升腾起一种别具一格的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那么,“东山”究竟指什么地方?“东山”人因何而自豪?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在长城村的一年采访中,经过调查了解,思索比对,对这个“东山文化”信服,心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当地人引以为荣的“东山”,一般是指1949年8月固原县设立的城阳区所辖的范围,当时包括杨坪、上洼、阳洼、海巴、上王、野王6个乡,以及1953年5月又增设的陈沟、何沟、韩堡、罗堡4个乡的范围,也就是现在宁夏彭阳县所属的城阳、红河两个乡,再加上甘肃省镇原县陈坪乡这三个乡及周边区域。</p><p class="ql-block"> 而这个“文化”,基本以敬奉祖先、孝敬老人、尊敬公婆、崇尚师道、重视教育、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并且已经融入“东山”百姓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之中。而所有这一切,今天还能够很有特色并且比较完整呈现的,就是在当地的传统丧葬文化之中。</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当完整地考察以丧葬文化为主要呈现特征的“东山文化”,并和传统孝道文化及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就不得不承认,“东山文化”中铺展和镶嵌在民间丧葬各个环节中的内容,不但设计缜密,而且蕴含其中的怀亲承孝、尊祖敬宗、省邻化里、勉子策孙的功能,教化深远,寓意深刻,值得挖掘,值得总结,值得提炼,也值得改进和完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那么,在贫瘠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什么“东山文化”会有这么深厚的底蕴和这么长久的传承呢?</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从大自然的馈赠和所有文化基于生长传承的物质基础来说,“东山文化”区域范围之内,黄土深厚,土地肥沃;山塬地广,地多人少;土质疏松,便于耕作;百姓勤劳,社会安定;产出丰饶,家给人足;窑洞储粮,久藏不腐;农事散漫,时间充裕;正常年份,多数人家衣食无忧,并且略有节余……</p><p class="ql-block"> 如此众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为这种文化的兴起、传承、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人文条件,而当地百姓重视传统教育,更为这种传承注入了令人神往的激励内因。</p> <p class="ql-block"> 远的不说,清朝末年及民国年间,言之为“东山文化”的这一区域内,名儒比肩,乡贤遍地,而且层次不低。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里比较闻名的乡贤名儒,有光绪七年九月受皇帝诰封的陈玉翰之子陈荣先,有“三贡爷”韩兴邦、虎继绍、陈希贤,以及其后的张安仁、赵维学、崔俊德、蔺守成、曹明德、韩光祖、高天光、甄彦兵、李贵邦、祁彦奎、李治安、祁家山、曹士祥,等等。他们全都身体力行推行以儒家典籍为核心的传统教育,而且整个“东山文化”区有一个明确而很有文化及约束力的民俗传统,那就是如果后辈儿孙中没有一个“先生”,即没有一个考取一定“功名”的读书人,其父亲母亲去世之后的葬礼之中,就没有资格享受“祀先”和“献饭”等在当地百姓心目中分量最重的仪式,也没有资格带“墓志”,更不能“刻砖”,也就是说虽然奋斗一生,也只能无名而终。这样一来,在“东山文化”的叙事中,这人个的一生不但白活了,而且带害了祖宗先人,贻害了子孙后代,让你这个家族在此地近乎无声无息、无根无名。而这对于当地人来说,不光是一个死不瞑目地约束,而且也是一个终生奋斗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这里的传统教育普及率远远高于周边地区。下面引述赵得俭老师提供的城阳“中山中心国民学校”及其相关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从其中得出很有说服力的结论。</p> <p class="ql-block"> 城阳中山中心国民学校的前身,为清末武生杨国藩于民国七年(1918年)在家乡杨大庄开办的私塾。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为县立国民初级小学。民国二十一年(1932)学董杨孚奎捐资,在现今城阳乡老城内关帝庙西侧,建砖木结构房屋26间。学校由杨大庄迁入新址。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经国民党固原县参议杨孚奎、城阳乡乡长高天光、清代贡生韩兴邦、虎继绍等人带头出钱,并发动当地民众捐资、献料、义务投工,兴建教室9间、宿舍12间、礼堂9间、灶房4间、大门一座,开辟了校园和操场,校貌为之一新。成为当时红河、茹河两川最好的砖木结构建筑群。第二年学校升格为城阳中山中心国民学校,其学生来源于红河、茹河两岸和长城塬南北地域。就读的学生络绎不绝,毕业的学生数以千计。</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小学校长由县政府委派,教师由校长聘用,聘期一学期或一年,期满可续聘,也可解聘。当时师资缺乏,乡村德才并重的旧知识阶层人士多被聘为教师,新式教学人才奇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固原设立师范学校,新式教学人员逐渐增多。</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小学学制为四、二分段制,初小四年,高小两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华民国政府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规程》规定的科目,开设公民训练、国语、算术、自然、社会、卫生、音乐、美术、劳作、体育等十门课程。学校招生不受区域限制,由招生学校择优录取。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前,今彭阳境只有初级小学,上高小的学生要去固原或平凉报考就读。</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县立小学由县政府教育局统一管理。完小编制8人,校长1人,教师6人,工人1人;初小编制1到2人,教师薪资由县政府拨发。民国初期,月人均银币12元。后期教师月人均小麦250公斤,工人180公斤。学校办公费月人均小麦180公斤,按教工实有数核拨。校舍维修、建筑经费均由地方自筹。各校均由当地绅士和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组成的董事会,定期筹资维修建筑校舍。</p> <p class="ql-block">按照今天彭阳县域的范围,那时候境内共1镇3乡、27保、364甲、4905户、37343人。这三万多人中,没有一人受过高等教育,高中毕业、肄业生56人,初中毕业、肄业生14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20.3%。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境内有小学42所。</p><p class="ql-block">从上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时只有4905户人家的彭阳,已经有小学4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20.3%。也就是说,这里平均100来户人家就有一所小学,不到5个适龄儿童中就有1个儿童能够上学读书。这个比例,不要说在整个大西北,就是在全中国,也很有可能名列前茅。而且民国三十年(1941年),“学校升格为城阳中山中心国民学校,其学生来源于红河、茹河两岸和长城塬南北地域。就读的学生络绎不绝,毕业的学生数以千计。”“东山”也因此以“文化”名扬天下,传承至今,也骄傲至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那么,今天“东山文化”的核心内容,为什么又在当地传承至今的丧葬风俗中得到集中体现呢?</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人类重视丧葬由来已久。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大约距今2.7万年前的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有土葬风俗。在山顶洞墓葬里,有三个完整的头骨和其他一些人骨。显然,这是当时山顶洞人有意安放在洞里并加以掩埋的。人骨周围散布着赤铁矿粉末,在靠近女性头骨的泥土里,还发现七颗经过打磨研钻精细制作的穿孔小石珠,专家认为可能属于项链之类的装饰品,其表面也用赤铁矿粉染成红色。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墓葬方式与灵魂观念和原始巫术有关,红色可能象征着鲜血、生命,以希冀死者复生继续存活;或者表示其没有真死,只是长眠而已;或者希望亡魂能够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存下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及至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丧葬就注入了生者对死者更多的期盼和祝愿。在中国古代各学派中,儒家最重礼教。《礼记·礼运》记孔子之言:“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孟子·梁惠王上》进一步说:“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把“养生”与“丧死”看作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而且“丧死”之事更为重要,《孟子·离娄下》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p> <p class="ql-block"> 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送死”这件事,首先在于肯定了人类作为世界上最有情智的“血气之属”的群体,对于死去亲人的情感远远超过其他动物。《荀子·礼论》中强烈批评“送死不忠厚”之人:“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荀子说,“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这一判定将“送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儒家看来,如果生者对死去的亲人尚且没有痛惜悲哀敬仰之心,对待周围并无亲情关系的人,就更不会有怜惜与关爱之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也正是儒家要把“事死”作为孝的终极标准的内在原因,《礼记·中庸》曰:“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孝经·纪孝行章》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要求父母过世之后,要以哀痛之心料理丧事;祭祀父母的时候,要以严肃的态度纪念追思。自汉至清,历朝历代都奉行传统的“慎终追远”、“事亡如事存”的儒家孝道丧葬观,把父母丧葬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看作孝道是否得到落实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p>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丧礼一直是家族内部的“头等大事”。当一个家族中有老人去世,整个家族的社会生活和生产生活都会暂时中止,所有族人都把给这位长者送终作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同时,丧葬之中祭祖仪式本身就是丧礼的延续。敬天法祖,是儒家礼仪的核心;感念先祖之德行,正是为了修正自身的德行。同时,人们深信对祖先的感念,必将得到祖先的荫祐,从而有益于家族的昌盛。家族通过祭祀仪式,就能够请回祖先并时刻“在场”,就能够保证“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己身、子、孙、曾孙、玄孙)完整存在,这必将为心理预期的家族未来筑就一个满足心理预期的平台。因此,丧葬和祭祖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家族内部的血缘认同感、亲和力和凝聚力。重“送死”这件事,可以促使基于父系血缘的共同体更加团结和睦。这种以传统丧礼所内蕴的文化体系无时不在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俗,并成为古代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隐而不显的心灵之锚。 <p class="ql-block"> 笔者认为,在新旧社会转换的关键时期,“东山文化”区的乡贤名儒,正是传承和发扬了传统丧葬文化中的孝道理念,并借助生离死别这一人生长途中最为特殊和重要的关口,极力演绎丧葬过程中以孝道为核心的“怀亲承孝、尊祖敬宗、省邻化里、勉子策孙”的社会教化功能,并通过一系列十分具体的仪式、名物、音乐、舞蹈、文本、装饰、意念、场面、亲人、乡邻、亲戚,以及大把的花销加以固化,通过乡民相互比较、评论、赞许、讽喻、仿效加以推广,从而使“东山文化”区的丧葬活动成为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集大成,而且时至今日,仍然场面宏大、细节繁密、家家举办、户户如此地鲜活在民众奉老送终的实践之中,并且让“东山文化”区的子子孙孙乐此不疲,骄傲力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五</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礼”为特质和表征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所有行为、仪式、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等都属于“礼”的范畴。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政治思想和社会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漫长的进程中,以“地缘”关系为依据,以“亲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家族共同体。长城村传统丧葬活动中的“排孝眷”“出门诰”“请先”“祀先”“厚尊姑舅”等礼仪活动,通过对祖父、曾祖、高祖等伦常尊亲的追溯,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以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和礼仪演示,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达到凝聚人心、团结族人、互爱互助、激励策勉的效果,从而加深了家族成员对人伦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彰显着弘扬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关系等功能,这就在传统文化的孝、悌、显耀祖先功德等诸多方面,体现了对“礼”的理解和倡导。</p> <p class="ql-block">从长城村现行的丧葬活动可以看出,各种礼仪结合的一系列祭拜程序,使家族内部的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激励和约束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p><p class="ql-block"> 纵观当今长城村丧葬事相,主要由礼宾、“阴阳”、乐人、孝子、亲门、总管、服务人员、厨师、亲戚、村民十大部分的活动组成。每个部分的活动有繁有简,有多有少,但为“怀亲承孝、尊祖敬宗、省邻化里、勉子策孙”主题服务的意向非常明显。就以和当次丧葬活动关系不大的本村村民来说,在这次丧葬中阴阳法事活动结束之后的当天晚上,都要给自己已经去世的先人烧纸,而且还要请阴阳先生封包,醒目地写上“焚化给本宗历代亲人”。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类似活动,明显能够进一步强化后辈儿孙“怀亲承孝、尊祖敬宗”的理念。</p><p class="ql-block">限于篇幅,此文仅对长城村现行传统丧葬活动中礼宾和“阴阳”的部分活动予以简述。据了解,在传统丧葬活动中,礼宾所主持礼仪还有“点主礼”“饯行礼”和“立碑礼”等,阴阳还有“三十六分蘸”“四十二分蘸”等蘸事内容,因笔者考察期间,在长城村尚未遇到,故仅此一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p><p class="ql-block"> 当今长城村的丧葬活动,绝大多数都需要请礼宾。</p><p class="ql-block"> 礼宾是熟悉并主持丧葬祭奠活动仪式的先生,是孝道等传统文化在丧葬过程中得以体现的示范者和引领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丧主在确定了本次丧葬活动要举行的仪式之后,孝子就带着烟、酒、茶、糖,专程前往礼宾家门前跪请。一般先请称为“宾主”的礼宾负责人,再请宾主提名或孝子建议宾主确定其他礼宾人选,然后由孝子分别到其他礼宾家门前跪请,也有宾主答应代请的。一般根据仪式多少,请4到7位礼宾。</p> 礼宾一般在出殡前四天到达孝子家专门准备的住处,当地人称之为“宾所”。所请礼宾全部到达,称之为“齐宾”。丧主所请的总管,会安排两名知晓一些礼宾仪式程序的人员专门侍候礼宾,侍候者被称为“款宾”。在整个丧葬活动期间,礼宾待遇规格无人能比。礼宾除在宾所之外主持相关祭祀活动以外,吃、住不离宾所。而且礼宾一旦因为礼仪事项要出宾所,就要有总管奉礼品前请,要有乐人奏乐前引,要有孝子叩首跪迎。所有出自礼宾之手与丧葬有关的物件文书,比如对联、门告、墓砖、铭旌等,都要由孝子头顶木盘,在乐人音乐声中请出宾所。每天晚上,孝子要到宾所给礼宾叩头、敬烟、敬茶,当地称其为“稳枕”。<br> 齐宾之后,礼宾即开始制作、撰写执事榜、对联、灵牌、神牌、荐条(挽诗)、门告和墓志等。 对联一律在裁接成30公分左右宽的长条白纸上,再裱一层略小于白纸的黑纸,然后毛笔浓蘸白广告在黑纸上书写,并即时撒上麸皮。经过装裱并粘有一层麸皮的白字,呈现出很明显的立体感,从而使对联更加庄严,更加醒目,而且借“麸”字谐音,增添一层令人向往的“增福”寓意。荐条子也称挽诗,一诗四句,一般以逝者配偶、儿子、孙子、重孙的口吻撰写。撰成之后一句一句写在十公分宽的白纸条上,再按配偶、儿子、孙子、重孙这样的顺序,从前往后悬挂于灵堂之内。门告基本等同于讣告,主要是告诉乡党陆亲逝者去世和安葬时间、地点,告知逝者亲属后代情况。墓志文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当地通行的墓志文由题衔、正文、按状、铭言、署名等部分组成。男女题衔均为16字;正文重点写逝者生平事略,简述逝者为人处事、教海子孙、孝奉双亲的正面功德;按状重点写逝者的男女子孙;铭言一般以“铭曰”开头,用八句或十二句四言文概括逝者主要事功;其后署撰写者头衔和名讳。刻砖时题衔16字以纂书刻在砖盖上,并在志文最后刻以刻石时间。 <br> 对联、荐条、墓志文由礼宾根据逝者生平事迹和丧主家庭情况撰写。当地人很在意礼宾的对联、荐条、墓志文撰写水平。因为既切合实际又很有文采的对联、荐条、墓志文,更能感染人、启迪人、教育人,也更有存念和传承价值。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div> 在长城村现行的丧葬礼仪中,家祭礼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而举行家祭礼,多数都附有代祭礼,也称逮荐礼。代祭对象一般为先于逝者去世的配偶,亦可以代祭已经去世的晚辈。<br>行代祭礼之前,先要行请灵礼。请灵时,以正孝子口吻撰写一道请灵文,由四位礼宾着正装(此地礼宾正装为长衫、礼帽、墨镜、白手套、黑皮鞋),胸前别白色毛巾,引领怀抱灵牌的孝子,在乐队伴奏中来到要代祭者的丘墓前,摆放好供桌,孝子四次叩拜、礼宾宣文化黄后,将灵牌置于带到墓地的纸马身上驮回。及至丧主家门前,“助丧”(当地丧葬礼仪中,专门在丧主家大门外负责向重要宾客行搭躬礼的人员称为助丧)向灵牌搭三躬,孝子动哭声,一直送到“丧窑”(当地称设灵堂的窑洞或房间为丧窑),与逝者灵牌摆放在一起,享受与逝者同等的祭奠与叩拜。<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p><p class="ql-block"> 只要举行家祭礼,就必须提前举行祀先礼,以示后人明确物本于天、人本于祖、水有其源、人有其根的道理。在本族德高望重者带领下,全体后辈儿孙共同追忆祖宗功德,牢记祖宗忠孝传家、和善为人、耕读兴家的教诲,以更好地做一名能为祖宗增光添彩的本家子弟。</p><p class="ql-block"> 祀先礼在家祭礼的前一天举行。首先,从本宗年龄大、威望高的健在者中,选出一位身体可以满足行礼要求的长者作祭主。祭主也可以是丧主,但丧主担任祭主,在行请先礼时不戴孝,而着和礼宾同等的正装,挂红,胸前别黄色毛巾,跟随礼宾、乐人,带红色纸马,捧以黄纸签书的“某门本支三代宗亲之神位”的神牌,到最能代表本家高、曾、祖三代的亡故者坟前行请先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行礼期间,礼宾改逮荐请灵中的“伏”为“叩首”,四次叩拜改为三次叩拜。宣文化黄之后,将神牌置红纸马上驮回丧主家中,另外设案供放。神牌到大门附近时,本宗各辈跪迎,鸣炮奏乐,但不动哭声。</p><p class="ql-block"> 神牌请到丧主家,供于另一房间设置的供桌上。供桌上摆放三个酒盅,三双筷子,三卷供黄。房内设置桌案,以摆放祭品,即当地人称之为的“献饭”。</p> <p class="ql-block"> 祀先礼献饭种类、数量、礼仪程序,与家祭礼基本相同,但比家祭礼多“移馔”和“孝眷雁行饮福酒酢肉礼”两道程序,少“合门”一道程序。“移馔”为丧主头顶木盘,从献上去的“九碗”中取出三碗移送到丧窑献于灵前;“孝眷雁行饮福酒酢肉礼”,则是将献上的馓子之类贡品折碎,让在场的三代子孙每人分食,意为本家子孙当场得到祖宗所赐食物和福惠。</p><p class="ql-block"> 祀先礼由礼宾统、领祭主行三献礼,孝子在一旁随祭主叩首即可。三献之后,礼宾宣读祭三代文,然后焚文化黄,祀先礼全部结束。</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div> 在举行完祀先礼的第二天,即举行家祭礼。但一般在举行家祭礼之前,先行举行祭方弼、方相礼和祭铭旌、墓志礼。<br> 方弼、方相兄弟为殷商时都城朝歌的镇殿大将军,也就是把守宫门的将军,曾多次吓阻妖女妲己。后来,纣王要杀亲生儿子殷郊、殷洪,方弼、方相兄弟为救殷郊、殷洪反出朝歌。《封神演义》第八回“方弼方相反朝歌”说,“方弼身长三丈六尺,方相身长三丈四尺”,铁塔一般,力大勇猛,是一对正气浩然的忠烈汉子。他弟兄俩认为“今天子不道,三纲已绝,我等亦耻为之臣。不若反出朝歌,另奉新君。”之后方弼、方相兄弟归顺西岐,战死于十绝阵之落魂阵,为周王朝建立做出了贡献。其后在太白山拔仙台,方弼被姜子牙封为显道神,方相被封为开路神。 <br> 其实,在《封神演义》成书之前,方氏兄弟已经在民间传说很久。《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开路神君,乃《周礼》之方相氏也。”《周礼》中还载明大丧之时,方相氏“为柩先导,为其开路”,是为开路神。所以现在长城村一带传统丧葬中,起灵送葬的前一天下午,都要祭祀方弼、方相,请其为亡者开路。<br> 祭祀方弼、方相兄弟时,根据喜神方位摆放供桌,桌上只供三杯清茶和方弼方相神牌,由一位礼宾出任祭官,其他礼宾分担统、引,并请祭官出祭,然后宣读祭文:“惟神方氏,名曰弼相。当纣之时,镇殿二将。来到西域,子牙封将。相貌魁梧,秉性方刚。黄金视目,朱衣玄裳;腰横数围,身高一长。执戈扬盾,扫除不祥。凶神恶熬,避之远方;魑魅魍魉,不敢来撞。柩归窀穸,一路通畅。神恩浩荡,祭之应当。” 铭旌是经赠旌人签书的由八尺长红绸或红布制作的旗幡。有赠铭旌资格的,一般是逝者的女婿外甥中、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士。礼宾在祭砖的时候,一并行文祭铭旌。下葬的时候,将铭旌顺长平放在逝者的棺材盖上埋入坟茔。<br> 祭墓志即祭墓志砖。现在长城村通用的都是上下两方正方形大理石。上为盖,以篆书刻16字题衔,下以楷书刻墓志正文。也都是在礼宾主持下,由正孝子祭拜。“玄石两方,镌刻德纲。谨承儒礼,奠以酒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一</div> 在长城村现行的传统丧葬礼仪中,家祭(献饭)礼是份量很重的一场祭奠仪式。其所“献”之“饭”种类繁多,名称专一,有“酒樽、供白、果碟、三鼎、九馔、五饼、三牲”之说。“酒樽”、“供白”各为三。“供白”为几张白纸卷成筒状,上面束三道红纸条。“果碟”以各种干、鲜果为主,一般不重样准备24碟或36碟。“三鼎”名谓独特,即“彘肝配盐”、“鱿鱼配醋”、“猪肉配酱”。“九馔”即九碗献饭,有面塑“金鸡”、“玉兔”、“猿猴”,意为“天”、“地”、“人”,亦称“三皇”;还有“猪项圈”、“左肩”、“右肋”、“中脊”、“后尾”。“五饼”包括红、黑、白、青、黄五色馓子,意为金、木、水、火、土和南、北、西、东、中;各种糕点;三个大馒头;三碗米饭;三碗汤。“三牲”为鸡、猪、羊。<br> <p class="ql-block"> 行家祭礼时,统、引礼宾5至7人,着长衫,戴礼帽,伴鼓乐至灵堂门前三揖,分列左右相对互揖。</p><p class="ql-block"> 举行家祭礼时,长子、长孙要重复祭祀三遍,其他均祭一遍。出祭顺序为儿子、孙子、侄儿、侄孙、侄曾孙等,接着合门侑食奏乐,然后曾孙献茶,玄孙献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二</p><p class="ql-block"> 举行家祭礼后的第二天凌晨,一般都送柩入茔。在埋葬结束之后,随即于坟地举行祀土礼。</p><p class="ql-block"> 举行祀土礼时,在坟地现场设供桌一张,上供神牌和黄纸包裹的猪肉、鸡肉、羊肉,即“三牲”;另外设相桌一张,上摆酒两瓶,干果两碟,香烟两包。祭祀时仍由礼宾一人为“土官”,其他礼宾为统、引。盥洗,祭拜,宣读祭文:“职司土府,成天应命。位奠中央,谐阳调阴。含宏光大,柔顺利贞。孕育万物,滋养生命。唯心思善,祈告神明。祭之虔虔,祀之诚诚。自祭之后,诸事咸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之后焚文化黄,“土官”举目观茔。</p><p class="ql-block"> 接着举行奠墓礼。由“土官”执酒壶,乐人奏乐相随,孝子执点燃的高香相跟于后。“土官”从坟地左上角开始奠酒,孝子在奠酒处化表、插高香。然后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中央如此这般操作之后,“土官”归相桌安坐,其他礼宾引孝子行拜墓礼。</p> <p class="ql-block">看着孝子们向着新别的亲人,向着新起的坟冢,向着含敛万物、生成万物、滋养万物的黄土五体投地,不由人心生感慨,为我们老祖宗天人合一的智慧而赞叹!</p><p class="ql-block"> 可不是吗,既然山川大地因我需要而被开挖斫凿,我有什么理由不感谢山川大地,不感恩山川大地,不补偿山川大地!这种庄严的祀土仪式,以山神土地为意象,以供果献品、燃香焚表、叩头跪拜为媒介,将这种感谢、感恩、补偿以饱含敬畏的形式,具体在使用者的行动之中,让亲为者、参与者、旁观者铭刻于心,传承于后。</p> 至此,传统儒家文化通过礼宾,在古老丧葬活动中所引领和主持的主要礼仪活动基本结束了。初升的太阳映照在长城塬上的山弯里,新起的坟堆散发着黄土温润的气息,博厚的黄土地腾起缕缕烟岚,在塬畔的山弯里舒展着,弥漫着,环绕着。方才撕心裂肺的哭声,已经被这烟岚轻轻地敛去。大自然以载物之厚德,尽力弥合着人世间不可避免的悲欢离合,弥合着人类为其生存而对大自然的挖掘切割。值得深思的是,长城村传统丧葬文化中的种种寓意和行为,为这种弥合预留下了最大的空间,也显示出了以和谐为精髓的崇高智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四</p><p class="ql-block"> 在长城村考察期间,与众位礼宾老师有过较长时间的接触和探讨。这其中有曹士孝、蔺青春、杜文祥、韩多闻、韩有锋、韩志雄、朱煜、余再兴、韩秉富、罗贵福、杨龙、瓮海忠、虎治勇、施登仓等,他们一个个知识丰厚、多艺多才、真诚认真、儒雅风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曹士孝老师,大家公认曹老师是礼宾中压轴性的领军人物。</p><p class="ql-block"> 曹士孝教书育人大半生,曾经为众多贫寒学子注入人生希望、树起远大理想、拨正前进方向,是一位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文科老师,最后在中学校长任上退休。77岁的曹士孝16岁就开始当礼宾,在“东山文化”区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和礼学功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曹士孝的父亲曹明德、兄长曹士祥,都为“东山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曹士孝本人对丧葬礼仪有着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对其中蕴含的孝道文化,有着疗救时弊的渴望和竭尽全力发扬光大的意愿。</p> <p class="ql-block"> 因此,曹士孝以身垂范,以经典为宗旨,以历史传承为范本,以“怀亲承孝、教子化邻”为目的,撰写对联、挽诗、墓志文,都立足于以事述人,以人彰事,并注重挖掘人和事的教育示范作用;他褒扬人事契合传统价值导向,所留文字彰显优秀孝道文化,而且语言典雅,寓意深刻,发人深思,启人智慧;他引礼威严大方,行住坐卧给人一种提醒;他敢于以身作则,始终不落流俗,为“礼宾”成为当地以“礼”为宗的儒雅之“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值得一书的“东山文化”增添了可感、可视、可存的实质性内容。应该说,正是由于有曹士孝这样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的“礼宾”的存在和坚守,才使“东山文化”长盛于“东山”之地,并一辈接一辈一如既往地坚持以文化人。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五</p><p class="ql-block"> 从总体上看,在长城塬现行的传统丧葬中,礼宾侧重于表彰逝者的阳世功德,追述祖宗的人间业绩,激励后辈子孙效先奋进,并满足陷于悲痛之中的儿女尽心送终的心愿。而“阴阳”则侧重于超拔救度,解厄脱困,消灾免难,以救助亡人离苦得乐、警策世人远恶近善、成全子女希望亲人免罹幽冥之难的孝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就如今长城村传统丧葬看,属于“阴阳”主持或参与的环节十分繁杂。比如相选茔地,伏埋圹砖,合议下葬时日,窝丧、划穴,斩草,开坟,撵遗丧,入殓,发丧,下葬,迁葬,合葬,安土,主持和演进亡斋醮的各项仪式、送葬之后刷扫房间院落等等,而且每一个环节都有复杂的程序、多样的用物、繁复的经咒、多变的手势、深刻的寓意。尤其是根据亡者年龄、性别、死亡原因、地点、季节、时日,以及子嗣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对治措施、手段、程序和用物,并与“阴阳”个人师承脉络、所依经典、解悟程度、起手水平、性情意向等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即使记述也挂一漏万。因此,本文主要对其中规模较大、认同度较高,且程序、仪式、文本相对统一的“亡斋醮”部分予以简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六</p><p class="ql-block"> “斋”,《说文》解之为“戒洁也”;而“醮”,在古代指一种祷神祭祀。宋玉《高唐赋》有“醮诸神,礼太一”之说。隋、唐以前,道教称降真致神道场为“斋”,称酬神谢恩道场为“醮”。隋、唐时“斋”、“醮”联称,也就是把求神免灾的设坛祭祷仪式统称为“斋醮”,或直称为“醮”。</p><p class="ql-block"> 道教斋醮仪式,若追根溯源可到祖天师的“三官手书”和寇天师的“云中音通新科之诫”。到了南朝刘宋时的陆修静推演成为大型分类斋仪。陶弘景又因斋设醮,制定出了醮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道教的斋醮仪式非常讲究,格调也有严格区别。道书《灵宝玉鉴》所载:“大斋之格其品有三:一曰上元金箓,可以清宁两仪,参赞天地,祈天永命,致国休徵,衍百世之本支,培万年之社稷,皆天子事,非有旨不可为也。二曰中元玉箓,诸王公侯为之,可以固本守邦;大臣将相为之,可以敛福锡民,安镇寰宇,或资以调和鼎鼐,或藉以燮理阴阳,非庶人所可为也。三曰下元黄箓,星宿错度,日月失昏,雨旸愆期,寒燠失序,兵戈不息,疫疠盛行,饥馑荐臻,死亡无告,孤魂流落,新魂烦冤,若能依式修崇,即可消弭灾变,生灵蒙福,幽壤沾恩,自天子至于庶人皆可建也。”</p> <p class="ql-block"> 据上所言,上元金箓、中元玉箓非黎民百姓可为。而“庶人皆可建”的下元黄箓,经南北朝之后的不断演进,科仪众多。《道藏・洞玄部》有太上黄箓斋仪五十八卷,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五十七卷,还有黄箓大斋转经仪、黄箓五老悼亡仪等众多科仪。</p><p class="ql-block"> 道教斋醮中的“科”,可理解为动作;“仪”则为依据典章而制定的礼节程式、礼式或仪式,比如常言所说的“行礼如仪”。道教把这种设定文字、动作、礼仪的“底本”叫作“科仪本”,把做某种法事的“底本”叫作“某某科仪”。笔者在长城村传统丧葬活动中,所见阴阳“照本宣科”的类似底本有:《拔亡发奏科仪》《拔亡洒净科仪》《拔亡扬幡科仪》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道教继承民族文化,在民间信仰和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发展演绎,形成了多种用途的斋醮科仪。现行道教斋醮科仪,基本沿袭经明代整理的底本,但派别之间、地域之间往往大同小异。</p><p class="ql-block">道教斋醮科仪有阳事与阴事之分,也就是有“清醮”与“幽醮”之别。“清醮”主要针对祈福谢恩、祛病延寿、祝国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进行。“幽醮”则以摄召亡魂、沐浴渡桥、破狱破湖、炼度施食等为主要内容。宫观道众每逢朔日、望日、重要节日、祖师圣诞日,都要举行祝寿、庆贺典礼,这些常行的仪规也都统属于斋醮科仪。</p> <p class="ql-block"> 现行的全真斋醮,或一日,或一夜;或一昼夜;也有三昼夜至七昼夜的,最多有达四十九天的大道场。如果斋主只给家中老人做寿,丰收之年酬谢天地神恩,或在家庭或在庙中念一天经、上一通表;或朝山拜祖到庙中打一场太平醮,大多只需一天时间;或为病人禳星解厄,或超度亡人济炼施食(俗称放焰口),大多一夜可以完成。类似一些简单道场,一般到时开坛、诵经即可。若是三天及以上的道场,就要逐日按一定顺序做多种法事。如长城村现行传统丧葬活动,一般都为二十四分亡斋醮,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完成全部法事。其中第一天有开经、发奏、晚课、摄召、施食诸仪;第二天有早课、告庙、取水、迎驾、颁符、宿启、破狱、放食等程序;第三天有诵上元忏、中元忏、下元忏、早朝、午朝、晚朝、送神、放食等一系列仪轨。而要进行上述这些仪轨,首先要从请阴阳开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七</p><p class="ql-block"> 在长城塬上,多数丧葬活动都要请“阴阳”。</p><p class="ql-block"> 请“阴阳”一般先请负责人,也就是当地人称之为的“醮把子”,或“醮主”,然后由“醮主”联系其他“阴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长城村,丧主一般都请七位“阴阳”举办二十四分亡斋醮。而二十四分亡斋醮的全部程序,需要三天时间才能进行完。这就是说,阴阳必须在送葬的前四天到达丧主家。丧主家要给“阴阳”准备好设堂念经的地方,当地称作“经堂”。总管要选派一名懂行的服务人员专门伺候“阴阳”,名其为“经管”。能够成为“醮主”的,不光要熟悉醮事活动的全部程序、经典、旗幡、用物,而且要置办各种神像,他们称之为“老爷”;购置法衣:蓝色道袍、红色八卦经衣、帽子、五老冠等;法器:鼓、铙、钹、铰子、铛子、音锣、大锣、铃子、木鱼、雷尺、朝剑、铜剑等。上述神像、法衣、法器等,他们统称为“堂堂”。至于为什么称“堂堂”,“堂堂”是哪两个字,各家说法不一。笔者猜想,似乎应该为“唐堂”二字。“唐”类似于“绘制的神像”,如“唐卡”;“堂”即“经堂”。</p> <p class="ql-block"> 阴阳在开经之前,都要布置经堂,设置三坛。</p><p class="ql-block"> 经堂一般设在比较宽敞的空房或空窑内。正面墙上布置“老爷”像,从上到下共布置五层:第一层1幅,第二层3幅,第三层5幅,第四层7幅,第五层11幅。两边墙上,挂着“班神”像及“符箱”。有多少“班神”即为多少分醮。二十四分醮就有二十四个“班神”,每个“班神”配一个“符箱”,即用黄纸在模具上粘成的长方箱体,里面装有已经写好的符文。符文有向“上天诸神”发的“疏文”和向“冥府”发的“牒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坛有设在丧窑门口的“内坛”,也称“方杆”,主要为三代亡亲“受甘露”和“消灾”场所;丧主家大门旁边的围墙上设“孤魂坛”,意即闻讯或召请而来的“五辈以上五音男女”或“十类孤魂”“听经”“受食”的地方;还有丧主家院子旁边的“神坛”,用于“请神”“发文”“送神”。</p><p class="ql-block"> 当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单等送葬前三天的早上“开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八</p><p class="ql-block"> “开经”第一天。早起“开坛”,诵《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妙经》,以超度亡魂。接着发奏、请神、晚课、摄召、施食。上述每个部分,都有大量的仪式、经咒、手势、舞蹈、用物。其中摄召形式繁复,道具多样,说词幽默。尤其是说词通俗易懂,寓意显明。</p><p class="ql-block"> 程序进入摄召阶段,首先阴阳一路鼓乐齐鸣,从“经堂”到“内坛”,然后从“内坛”出发,孝子掌盘,盘中大馒头上插三个牌位,分别是“本家门中三代宗亲”、“当斋亡过某公形魂”、“五音男女十类孤魂”。另一孝子执引魂幡,后面乐人、阴阳、孝眷、看客,浩浩荡荡来到附近早已选好的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 大队人马随即在路口设案,上香,焚纸,鸣炮,泼水,诵经。高工(阴阳中的一位)执召亡幡边舞边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前亡后化众孤魂,有主无依空不闻。今夜号称功德礼,花幡招请即来临。亡魂你要细思量,听我于你说比方。你看世事总是空,楚汉昔日大交兵。韩信定计鬼神惊,乱马军中称英雄。太平本是将军挣,不许将军享太平。为国千般苦受尽,谁料死于未央宫。你看世事如场梦,听我与你讲实情。且莫争来且莫夺,死后只占一小坨。多金银来多财宝,死后分文拿不了。好酒好肉好茶饭,死后只落灵前献。好衣服来好绸缎,死后只穿三两件。今有太上救苦尊,杨柳撒开地狱门。请朝三宝见天尊,高僧高道诵真经。每篇都是消愆句,字字都是灭罪文。大慈真人降甘露,拔度亡魂早超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如此个把小时之后,依旧在鼓乐唢呐声中返程。这时的沿路两边,提前栽到土中的小蜡烛已经全部点燃。习习晚风中,两路蜡烛扣着锣鼓唢呐的节拍,在古老的长城塬上自由地闪烁着,一直亮到丧主家的大门口。行进其间的阴阳道袍婆娑,亲眷孝衫翩翩,招亡幡迎风起舞,并且在众多烛影中穿插交错,给人一种似真似幻的神秘感觉。</p><p class="ql-block"> 如此这般一整天,让人感觉到这种亡斋醮从程序、经文、说辞等方面的设计,都包含着对世人,也包括对“亡魂”苦口婆心的劝喻和心怀慈悲的提醒,认真听之,获益不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九</p><p class="ql-block"> “开经”第二天。早课之后“告庙”。高工着法衣、执朝剑,其他阴阳着八卦经衣,“经堂”出发经“神坛”、“内坛”,孝子举五色旗幡、扛纸马等纸火,乐人吹奏,一同到本村庙宇。上供,焚表,诵经,宣文。接着取水。</p><p class="ql-block"> 取水本当在龙王潭,或在就近的水井或水泉边进行。但现如今全村饮用自来水,不但没有龙王潭和水井,水泉也早已淡出村民的生活。因此,取水一般在庙院东侧设坛,把从家中带来的纯净水从甲瓶倒进乙瓶。期间高工及众阴阳诵经说法、宣文化表:</p><p class="ql-block"> 亡魂孝眷听分明,听我讲说十报恩。一报天地盖载恩,二报日月照临恩,三报皇王水土恩,四报父母养育恩,五报五祖亲传教,六报玄门转法轮,七报七星常顺度,八报八方永安宁,九报九祖生仙界,十报亡者早超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下午“洒净”、“迎驾”、“颁符”、“宿启”,都有众多固定的仪式和经文。</p><p class="ql-block"> 晚上“破狱”。在一处宽阔的空地上,以烛灯为标识画出“回”字型跑道。阴阳在诵经说法中,带领孝眷在“回”字跑道中穿梭,而其中许多“白文”,听之让人过耳不忘:</p><p class="ql-block"> 亡魂好似一根柴,倒在尘埃起不来。灵前所献百般有,不见亡魂吃一口。生前置下金和银,三寸气断一场空。棺椁本是量人斗,坟墓就是收人坑。南来北往走西东,看见众生总是空: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田也空,园也空,换过多少主人公;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能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从头思量仔细看,总在兰柯一梦中。只有生时做好事,就能活在人心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十</p><p class="ql-block"> “开经”第三天。早起“礼忏”,即诵《三元忏上、中、下三卷》,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之后“早朝”及“出纸扬幡”。</p><p class="ql-block"> “出纸扬幡”之前,要为“姑舅成孝”,即在丧窑,孝子头顶叠放孝帽的木盘跪请姑舅。姑舅们各自戴好孝帽之后,于灵堂前烧纸奠酒,然后被请到“出纸扬幡”现场,另设方桌安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出纸”就是把做成桶状的纸筒悬挂起来。当地桶纸一般用纸或薄纱制成直径50公分、长5米左右的网状软筒,再饰以白色为主的飘带。一般姑舅们一个纸筒,孝子一个,庄家一个。“扬幡”是将阴阳书写制作的三面旗幡悬挂起来。“出纸”期间先请姑舅们轮流在坛前上香焚表,接着亲戚,然后孝眷依服制按辈分轮流上香焚表。</p> <p class="ql-block"> 下午阴阳出榜文,召告全体孝眷及各项醮事进行时日和过程。接着“送驾”,之后“放食”。在”放食“过程中,阴阳通过经文及道白,反复劝诫人们践行孝道,知恩图报,不做亏心事:</p><p class="ql-block"> 在家孝父母,在国忠君王。诚信立于世,从事农工商。秤平斗要满,短少罪难当。要知父母恩,听我仔细讲:一月怀胎在娘身,无形无影又无身,犹如水面浮萍草,未知生根不生根。二月怀胎在娘身,头晕眼花路难行,口中不言心自想,孩儿在身难知情。三月怀胎在娘身,两足无力懒出门,喝茶无味饭不香,一吃三吐泪纷纷。四月怀胎在娘身,面黄肌瘦不像人,针线茶饭不想动,心烦意乱昏沉沉。五月回胎在娘身,孩儿腹内长成形,一阴一阳分男女,时时刻刻动娘心。六月怀胎在娘身,足弱手软难动身,孩儿不知娘辛苦,一个身子两个人。七月怀胎在娘身,腰酸腿软苦难忍,为过日子勤劳作,手肿腿胀愁煞人。八月怀胎在娘身,耳聋眼花没精神,东家请娘娘不去,西家叫娘娘不行。九月怀胎在娘身,时时坐卧不安宁,一心想到娘家去,恐怕孩子生路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月怀胎在娘身,娘在家中疼难忍,一阵疼来接一阵,两阵疼来失三魂。上要投天天无路,下要入地地无门。儿奔生来娘奔死,只隔幽冥纸一层。十月怀胎苦挣命,三年哺育没黑明。干炕半边孩儿睡,湿炕半边娘容身。若还两边都湿了,孩儿抱在娘怀中。年年月月盼儿长,没有一刻不担心。昼夜屎尿手中过,不嫌脏臭更细心。终于望儿长成人,托男送女把书攻。为女择婿选佳偶,为儿选妻配终身。若还一项不如意,始终揪着爹娘心。今夜听了这番话,终生要报父母恩……</p><p class="ql-block"> “放食”之后“倒杆”,即将开始时围起的“三坛”拆除,二十四份亡斋醮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十一</p><p class="ql-block"> 在长城村期间,遇到参与醮事的“阴阳”众多,其中有杜文祥、袁志忠、徐万虎、贾治山、乔旺、庞慧、庞克真、韩世锋、韩世芳、韩多义、韩多慧、王凤飞、吴国强、韩炳坤、牛治铜、乔金、赵克俭、杨炳科、贾永军等,对于各位勤于钻研、博闻强记、踏实认真的学识和作风深表赞叹。其中遇到第一场二十四分醮的“醮把子”贾治山,给笔者的印象尤为深刻。</p> <p class="ql-block"> 也许由于对“拔亡超度”方面了解得太少,几乎空白的陌生让笔者对“打醮”之类活动倍感神秘。而能请“老爷”办“唐堂”、购法衣、买法器、领道家弟子掐角念咒、诵经说法、“引亡魂出幽冥”的“醮把子”,无疑比“神秘”更多了一层神秘。然而,初次接触,贾治山毫无“半仙”之嫌疑,纯粹一个朴实无华的农家子弟,纯粹一个依教奉行的道教弟子。</p><p class="ql-block"> 1972年农历5月23日,贾治山生于彭阳县城阳乡涝池村西嘴队。由于母亲长期患病,只有父亲一人挣工分拉扯他弟兄六人,后来又添了妹妹,家里的日子可想而知。1980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贾治山还帮人放羊,整天随着180多只羊早出晚归。直到1982年,已经十岁的贾治山才去读书。1990年他初中毕业,在90多人的班级里,他的考试成绩一直排在十六、七名之间。那时他们学校规定,只有成绩排名前15名的学生才可以报考初中中专,贾治山只能报考高中。所幸的是他考了458分,名列全班第五名,顺利地走进了高中大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坐在高中教室里的贾治山,仍然一直被贫穷围困着,贫困的压力使他胆小而懦弱。谁知在高二的时候,他丢了借来的一把价值150元的红旗牌自行车。当时的150元对他的家庭来说,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贾治山几乎崩溃了。更为严重的是,“丢车事件”导致他患上了严重的头疼病,而且一想事情,一用脑子,就头疼欲裂。不用说,高考落榜了。一贫如洗的家庭凑不齐60元的补习费,贾治山从此彻底告别了课堂,和父兄一样重新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贾治山的四爷叫贾天泰,是长城塬上有名的“阴阳”先生。干活踏实为人本分的贾治山,从小就很受四爷关注。高考落榜以后,四爷贾天泰让贾治山跟随他学习“阴阳”。那时候贾治山并不喜欢“阴阳”,可是辍学之后实在没有别的出路,于是听天由命地跟着四爷学念经,做纸火。逐渐深入之后,贾治山有了扎实学习当一个好“阴阳”的兴趣。在此期间,他经常抽空出去打工,还学了不错的瓦工手艺。但不论外出打工,还是在家干活,贾治山都是白天苦干,晚间苦学“阴阳”书籍。这样坚持到2014年,方圆的人们逐渐认可了贾治山,请他的人慢慢多了起来,贾治山就着手办起了老爷“唐堂”,开始组织一班人参与丧葬活动。</p><p class="ql-block"> 经过20多年的强学苦记和悉心实践,贾治山已经成为当地“阴阳”中的名人。他不光能主持二十四分亡斋醮,而且熟悉看坟、划穴、合日子等全套安葬事宜,能够刷扫地方、赎身抹锁、安土、念灶经,而且为人老实,做事认真,收费合理,很受当地百姓欢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十二</p><p class="ql-block"> 作为独具特色的民俗事相,笔者对长城村现行的传统丧葬活动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考察。对其起源、发展、传承、功用等,也作了记录、思考和描述。这些考察、记录、思考和描述,基本都在上文之中有所体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信息化、互联网、物联网铺天盖地席卷世界的形势下,长城塬还能完整、系列、鲜活地传承如此浓重、复杂、厚实、寓意深刻的传统丧葬文化,笔者从内心由衷地赞叹。如果民俗专家、社会学家和有识之士,能够对这里的传统丧葬民俗进行深入考察、解读和总结,为其进一步改革与传承设计蓝图、规划方向,一定会让这枝开放至今的民俗文化之花,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沃土上健康开放。</p> <p class="ql-block"> 然而,就其整个过程中延时之长、用人之众、花费之多,就其中部分仪式的指向和功用,也很有深入思考和改革的必要。</p><p class="ql-block"> 近年的,为全面深化殡葬改革和推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彭阳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本县实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意见》就殡葬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做出了具体规定,明确要求紧紧围绕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殡葬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坚持生态节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改革方针,坚定不移深化殡葬改革,加大丧葬习俗改革力度,弘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传统文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孝道观,文明节俭办理丧事。要秉承和坚持厚养薄葬、生前尽孝的理念,逐步消除丧事活动中重殓厚葬、大操大办、愚昧低俗、污染浪费等现象,促进全县殡葬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文明建设水平。</p> <p class="ql-block"> 《意见》还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深入宣传关于推动殡葬改革的文件精神和殡葬法规政策,宣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殡葬习俗和文化,大力倡导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自觉性。</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信,长城村一带的“东山文化”区经过千百年传承的传统丧葬文化,一定能够在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过程中,以更加契合时代、契合民意的形态,在不断改革完善中得到传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本文写于2018年初,文中图片均拍摄于2017年,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图片拍摄于长城村,仅有少部分拍摄于袁老庄。由于笔者对传承久远的长城村丧葬习俗及当地称之为的“东山文化”研究尚浅,敬请各位老师纠错补缺!本篇只对所述区域的民俗事相及“东山文化”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图文不许转载或移作它用,敬请有缘阅读者见谅!</p> <p class="ql-block">发出此篇的时侯,没有想到阅读能够过万。这里,再次真诚地感谢各位老师的点击、点评和点赞,更感谢各位老师对黄土地深厚传统文化的关心、关注和关爱!</p>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