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唐诗人刘禹锡创作的《秋词》是历代状写秋天的佳作,简练洒脱,欣颖大气。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秋词》为题写了两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句诗,表面看来非常简单,一目了然。首句是说从古至今,这个“今”当然指的是从古到诗人所处的时代。文人墨客也好,乡野村民也好,大家都说,秋天是一个非常萧条、悲凉,令人感到有无限感概的这样一个季节。“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我偏偏说秋天更加胜过比春天的美好,为什么说比春天还要美好呢?因为“晴空一鹤排云上”,仙鹤破云直上跟诗人有什么关系啊?是把诗人的一股诗情、一腔豪情带到了碧云之上,站立在蓝天之上,读来都觉得豪迈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历来文人描述都是如此。如三曹父子当中的曹丕,他就曾经在诗中就写“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天一到,秋风乍起,天凉萧索,整个一片肃杀的景象。草木纷纷揺落,早起能看到发现露水很重;而在夜晚,霜气更加凝重。(自兰台子渊(宋玉)赋《九辩》以来,自古文人便有悲秋一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潦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穴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文人悲秋始于宋玉。宋玉把秋景秋物、秋声秋色,与自己的悲惨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表现诗人的抑郁哀怨、感伤忧愤。情与景融、思与境偕,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p> <p class="ql-block">杜甫在《登高》中也描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远在巴蜀川地,遥望自己的家乡,正处在秋天时节,让诗人增添十分百倍的悲凉意味,所以说“万里悲秋常作客”呀。而悲秋,实际上是个人愁苦,在秋风萧瑟之中被个体情绪化的具体体现。(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煜词作也描述,“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秋天对于国破家亡的亡国君主李煜来说是异常的煎熬。“寂寞”“梧桐”“深院”,身心被牢牢地锁在一处院落之中,郁闷不得舒展的烦乱心境,连同秋天都给它锁住了。所以词人在这样秋天里,其感受如同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怎能不悲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自古逢秋悲寂寥”是一个普遍文学表述和人文意象,成为了一种禁锢符号一般。也因此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一到秋风乍起,悲愤郁闷悲秋伤感,非常鲜明并且是一股脑地倾泻而出,形成了从古到今,只要写秋天的景象都是很悲凉而伤感的。而在这首诗里,诗人一反既往,朗声说“秋日胜春朝”。其笔下秋天、眼中秋天、心中秋天,正是秋高而气爽、万里通透,比春光明媚好过十分,连万紫千红都难以媲美,比春风浩荡更壮阔雄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春夏秋冬各美其美,而唯其各不相同,才有更多的美与存在,经历了春的蓬勃、夏的炙热、秋之浓郁、冬的深沉,才有人生的种种不同感受、百般滋味,至于悲凉欣喜,那都是个人遭遇和内心情绪的感受,和季节没有必然的关系。春光明媚,说明你的心里明媚,而现在诗人眼中的秋天觉得比春天还好,说明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是万千气象。看这万里的晴空,秋高气爽,白云朵朵,这时候有一只白鹤拨云而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这只鹤只是一个假借的意象。也许当时真的有一只鹤就这样扶揺而上九霄,但当时也许真的没有这只鹤,这只鹤是作者心中的一只鹤,代表着诗人的心情。空中的云代表着经历的坎坷困难和挫折。而有飞鹤穿云而上,代表着一种力量,一种意味,一种突破和穿越,一种登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人接着描述“便引诗情到碧霄”。我们仿佛看到,一只飞鹤排云而上,引得诗人诗情勃发,豪情勃发!刘禹锡雅号“诗豪”(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序》中说:“彭城刘梦得,诗豪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由是刘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及至大和三年(829)春已前,纸墨所存者,共一百三十八首。其余乘兴扶醉,率然口号者,不在此数。”)。唯其性格豪迈,唯其兴致所在,“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情意象表达水到而渠成,诗言似有尽而意势却绵延未尽,象征明显。</p> <p class="ql-block">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激情,一种非常开阔的胸襟,更有一种非常昂扬进取的精气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首诗的描述重点与第一首颇有不同,但是豪情不减。“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sǒu 1.〔~使〕教唆、指使别人做坏事。2.指使狗的声音。)人狂。”非常简单的描述秋天景象,山明水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夜来霜”,到了夜晚,天凉气爽,微霜起降。“霜重色愈浓”“数树深红出浅黄”,树叶由绿开始转为黄,由黄又转为橘黄,橘黄又转为红色。 色彩无尽斑斓,浓郁而饱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试上高楼清入骨”,描述诗人登上高楼,四望清秋,感觉到秋高气爽,为什么说“清入骨”呢?这个清指的是秋天的那种已经走向了肃杀的天气的那种清寒,但同时也意味着诗人的那种非常清白的风骨。这与之前色彩描写的红色相对应。秋天是有微冷,秋天是有清霜,登上高楼还有清寒,但正是因为有这么点清寒,让我感觉到这秋色比春色更好,因为春色太温暖,这春色容易让人发狂,容易让人迷醉。它不像秋色,让我们感到更加的思想沉静,头脑更加地清醒。这颜色看上去更加地闲淡高雅。它没有那么繁华浓艳,但足以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诗人写作这首诗的时候啊,正是被朝廷贬谪到了朗州做司马,朗州即现在的湖南省常德。刘禹锡年轻的时候考中进士,后来参加了以王叔文改革朝政运动,但因时运不济,政坛的变化波云诡谲(波云诡谲,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出自】汉·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摧而成观。”)。在他三十岁出头之时,因为政治上的变动,遭到了朝廷的贬谪,就被贬谪到朗州。当时他才三十三、四岁,在郎州一待将近十年,后来又被贬谪到更加遥远的连州,过程如同他给白居易的诗里头写的—样,“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罝身。”一个用心功名的官员却不得已远离朝廷,并且一走就是二十多年,被权力的中心给远远地抛弃,他写这诗的时候是抛弃的刚刚开始,内心怎么可能晴空万里。所幸诗人认识到,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只有自己振作,只有自己给自己打气,只有自己依然坚定地对生活的这种信心,才能够顽强地活下去,才能够无比顽强地面对着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惟其如此,方能显现出《秋词》好在哪里,虽然诗人深陷苦难当中,但却从来没有放弃对于生活的理想,对于生活的美好地向往。他觉得虽然他待在这个地方不像京城那么舒适,前途也没有那么光明,但对他来讲,起码眼前的这个秋天比春天感觉更加明媚,更加地富有风骨,也更能够激发起他的无限的诗情。所以,历来诗人诗作很多,但是像刘禹锡这样能够在生话的困苦当中展示自己的豪情,能够展示自己的信心,能够展示自己对于生活的无限希望,这样的作品还是极为少见的。也正因为如此,刘禹锡的作品在唐代的诗人当中是显得那么的有特色,他本人的个性也显得那么地与众不同。也正因为如此,这《秋词》流传至今,我们依然能够一唱三叹,反复吟赏,依然觉得它魅力无穷,韵味无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注:图片选自网络。</span></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TbCaINTG9GVcHnYlOKQ_J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